校长派心得体会微博及感悟 师道感悟心得体会微博(4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校长派心得体会微博及感悟一
大家下午好!
我做校长的第三个任期已经届满,今天,按照全县中小学校长任期考核工作的安排,我在这里把自己的思想和工作情况向全体教师报告如下:
这么多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我校全体教职员工同心同德、脚踏实地、奋力拼搏,学校的各项工作一年一个新的台阶,受到了各级领导和社会群众的广泛好评。
当我们举步维艰、磕磕绊绊、富有成效地走过来,一切的喧嚣都平静下来之后,回过头去重新审视那些曾经的人和事的时候,我们就会有很多感慨、很多发现、很多思考,对于我来说,更多的是感动!感动于老师们的尽心尽力,感动于老师们的默默奉献。当我听到张老师因为学生成绩暂时还不理想表示愧疚的话语时,当我看到许老师为了教育转化一个不听话的学生而焦急得掉眼泪的时候,当我发现杜老师、许老师、陈老师、刘老师、李老师、范老师等许多老师带着伤病、忍着病痛还坚守在工作岗位时,当学生家长和好多学生把感谢范老师、张老师的明信片送到我的办公桌上时,我的内心怎么也不能平静。我欣慰,欣慰于有这样一个好的的教师团队,大家都能守住自己宁静的心灵,把尘世的浮躁抛在了脑后;我不安,不安于老师们不顾身体的伤痛,还时时不忘他的学生们,把个人的健康置之度外;我感谢,感谢于老师们对待工作的极端热忱,经常行走在学生中间,把爱心和责任牢牢记在心中。
说实话,我当了九年的校长,老师们的表现让我感动了九年。因为感动,我信心百倍;因为感动,我干劲十足;因为感动,我要不负众望。
我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找个好的校长当老师”,表面上看,我是在提醒老师们只有在好校长领导下做老师,才能有一个好的成长环境。实质上,我是在告诫我自己一定要做一个好的校长,不能因为我的工作失误而影响老师们的发展,不能因为我的无能而让老师们受到委曲。尽管很多事实证明,我不能算是一个好的校长,但我一直在努力的追求着。
一个好的校长,必须有一个完整的办学思想体系。
这么多年来,我们学校办学的总体思想是:
围绕一个中心: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抓住两个关键词:执行力和有效性。
依据三个基本命题:人是有感情的;人是有需求的;人是有潜能的。
贯彻四种理念:德育为首,学生为主体,面向全体,全面素质。
落实五项常规:德育常规,课堂常规,教研常规,队伍建设常规,后勤管理常规。
在这个总体思想指导下,我们回归常态抓管理,寻求一点一点的不同和突破,虽然没有轰轰烈烈,但是我们扎扎实实。我们把别人想到了,而没有做到的事情做好了,我们把假的、空的、没有实际意义的事情拒绝了,我们行走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离新课程精神的要求越来越近了。“贯彻四种理念,追求办学水平的均衡提高”在全市初中校长会上交流;“树立整体德育观念,实现全面育人目标”“运用非理性思想,改进教师队伍管理”“改革学习评价,促进全面发展”“培育主动精神,走文化管理之路”“以研究的方式抓常规管理”等经验在全县交流、推广。同时,也引起了不少兄弟学校的关注,近两年来,有近二十所初中的领导和老师来到我校实地参观学习。
关于校长派心得体会微博及感悟二
各位校长、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教育局向大家拜个晚年,并通过你们向全县广大教职员工致以诚挚的问候和最美好的祝愿!今天,我们召开这个会议,主要任务是总结20xx年教育工作和部署20xx年的工作任务。
刚才副局长做了一个很全面的报告,副局长专题部署了安全工作,zd委陈书记布置了学校综合治理工作,副局长就财务及职教工作作了安排。该说的都说了,任务也布置了,还是说几句06 年的工作重点,拎起来说四个方面:一是县城教育资源做大做强 (二小搬迁、一小道路拓建、川湖寄宿制学校建设);二是农村教育资源扶优扶好(农远工程、寄宿制学校);三是开展安全卫生年、教育质量年活动;四是力求办学体制改革上的新突破(民办学校、职业教育)。我讲四句话:(①教育观念创新刻不容缓;②理财能力培养迫在眉睫;③办学思路定位势在必行;④几个具体问题的要求。)
第一、教育理念创新刻不容缓。理念创新是永恒主题,形势在变,政策在变,农村形势在变,税收政策在变,工作的内容、形式、对象都在变。教育政策20xx年将有四大变化:全免西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07 年将扩大到中部、东部地区,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经费;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巩固和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保障机制。有人会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来,我当校长就是这样干的,现在老办法可能不管用!新的时期对教育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和挑战。比如办学体制问题。对天都中学、平民学校、木工学校等民办学校怎么看?有人认为这些学校抢夺了他们的生源,有人认为是老板在赚钱,有人认为是在搞形象工程,我说都不是。尽管义务教育是由政府办,但在政府财政困难的情况下,在这样的转型过渡时期,不能否认这是一种好的形式,那么究竟怎样看待民办教育呢?我想关键是一个衡量标准问题,这个标准是什么呢?就是三个有利于,即是否有利于满足人民利益需求,是否有利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否有利于当地经济的发展。用这个标准来审视民办教育,我们的认识就会统一,用这个标准来评价教育上的改革,我们的改革才会成功。毕竟民办教育实现了四赢(家长、学校、政府、社会),因此要把民办学校当成人民学校、公办学校对待,不仅在思想上,更重要是落实在行动上。比如在教育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系认识上的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按照科学发展观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二十字目标,我看关键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没有高素质人才,怎么来谈建设新农村。所以我们的教育不仅要把培养大学生作为我们的目标,更要把培养建设新农村的高素质劳动者作为我们的方向,使教育更好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说是我们基础教育面临的新课题。比如教育均衡化问题。教育均衡是一种理想化的长期目标,我们不能把教育均衡简单理解成教育的同步发展,片面认为只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改变一些薄弱学校,使农村教育尽快赶上县城,就实现了教育的均衡。其实,我们试想一下,不管我们主观上怎么努力,白际小学和城区小学永远均衡不了,板桥中学和城区初中永远同步不了。因为他们的师资无法均衡,
校长派心得体会微博及感悟 师道感悟心得体会微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