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条例心得体会实用 党委条例心得体会实用篇(八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党委条例心得体会实用一
根据这一条例,巡视工作责任体系的核心是落实“两个责任”,即党委的主体责任和纪委的监督责任;重点是明确“三个责任人”,即党委书记是巡视工作主体责任的第一责任人、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是组织实施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巡视组组长是落实巡视监督责任的第一责任人。
抓主体责任党委“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
落实责任,首先要抓责任主体。条例明确规定,开展巡视工作的党组织承担巡视工作的主体责任。
党委承担巡视工作主体责任,意味着党委既是领导主体,也是工作主体、推进主体。对巡视工作,党委要坚决负责,主要领导要带头尽责,班子成员要积极担责。党委“一把手”是巡视工作主体责任第一责任人,党委领导班子的其他成员要配合“一把手”落实好巡视各项工作。
围绕党委的主体责任,条例明确规定,对领导巡视工作不力,发生严重问题的,依据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抓组织实施责任确保党委决策落地
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落实党中央和同级党委关于巡视工作的决策部署,及时组织巡视力量,认真抓好实施;及时解决巡视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组织领导巡视组深入了解问题,确保党委决策落地。
领导小组的配置,事关巡视的作用能否充分发挥。从巡视工作实践需要出发,条例规定,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同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书记担任,副组长一般由同级党委组织部部长担任。巡视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为组织实施巡视工作的主要责任人。这样配置,既有利于突出巡视主业,始终专注“四个着力”,发现问题,也有利于纪委、组织部门的日常协作。
抓监督责任巡视组失职渎职要追责
按照党的xx届三中全会部署,巡视组要拓展监督内容,切实加强对党委(党组)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纪委(纪检组)落实监督责任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关键在治、要害在严”落实到巡视检查“两个责任”中,通过巡视监督,面对面传导压力,督促被巡视党组织坚守责任担当,进一步强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全面从严治党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
有权必有责,权责要对等。落实巡视监督责任,巡视组责无旁贷。条例对巡视组失职、渎职的情况明确规定了追责条款:对应当发现的重要问题没有发现的,不如实报告巡视情况的,以及违反巡视工作纪律的,进行责任追究。
抓成果运用责任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巡视工作成效关键体现在成果运用上。条例对成果运用的责任进行了明确规定:有关纪律检查机关、组织部门收到巡视移交的问题或者线索后,应当及时研究提出谈话函询、初核、立案或者组织处理等意见。目的是做到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纪律检查机关对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要责成相关纪检监察室优先办理,及时研究提出处置意见,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明确具体的,要及时研究提出纪律审查意见。组织部门收到巡视组移交的问题线索后,要责成相关部门及时研究提出办理和组织处理意见,并在规定时限内向巡视办反馈。其他有关部门收到巡视组移交的专题报告,要结合部门职责,研究提出处理措施。
抓整改落实责任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
巡视整改落实是被巡视地区、单位党组织落实主体责任的具体化。条例规定,被巡视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为落实整改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被巡视地区、单位要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整改制度和具体措施,明确整改责任,强化制度执行,逐级传导压力。中央和各省级巡视办要加强对整改落实情况的检查,督促被巡视地区、单位加大整改力度,力争取得让干部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成效。对巡视整改不力、腐败蔓延势头长期得不到有效遏制的地方和部门,将严肃追究责任,促进巡视整改常态化、长效化,督促整改工作持续取得更大成效。
描写党委条例心得体会实用二
《准则》和《条例》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充分反映党的以来党中央全面从严治党的新经验新成果,并结合新的实践提出一系列新观点新举措,为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内监督提供了根本遵循,对于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更好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准则》分三大板块、12个部分。第一板块是序言,属于总论,阐述党内政治生活的重大作用和历史经验、存在的突出问题、面临的形势任务以及新形势下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出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的目标要求。第二板块是分论,是主体部分,围绕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严明党的政治纪律、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和保障党员权利、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12个方面分别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具体规定。第三板块是结束语,主要讲加强组织领导和督促检查、高级干部带头示范,确保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条例》共8章、47条,也分三大板块。第一章是总则,构成第一板块,列了9条,主要明确立规目的和依据。第二章至第五章构成第二板块,是条例的主体部分,分别就党的中央组织、党委(党组)、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这四类监督主体的监督职责以及相应监督制度作出规定。第六章至第八章构成第三板块,列了11条,分别就党内监督和外部监督相结合、整改和保障、附则等作出规定。
今年3月1日,党中央发出《中共中央关于对党的xx届六中全会研究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问题、修订〈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征求意见的通知》。文件起草组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文件起草工作正式启动。
在8个月时间里,文件起草组开展专题调研,广泛征求意见和建议,反复讨论修改。其间,中央政治局会召开3次会议、中央政治局召开2次会议分别审议文件稿。8月初,文件征求意见稿下发党内一定范围征求意见,包括征求党内部分老同志意见,还专门听取了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负责人和无党派人士意见。
党中央责成文件起草组认真梳理和研究这些意见和建议。文件起草组对两个文件稿作出重要修改。
10月24日至27日,党的xx届六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就《准则(讨论稿)》和《条例(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10月27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组织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通知强调,学习宣传党的xx届六中全会精神,要注意把握党的xx届六中全会的重大意义,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的基本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的基本要求,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全会确定的各项任务。
描写党委条例心得体会实用三
中共中央印发的 《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突出地方党委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健全地方党委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的制度基础,完善地方党委运行机制,是新形势下做好地方党委工作的基本遵循。《条例》的制定和实施,对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地方党委工作,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共产党员网结合各级领导干部的学习心得推出系列文章,供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条例》。
20xx年3月30日,河南省许昌市委书记王树山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表示新修订出台的《条例》全面梳理地方党委工作实践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时俱进,立规定矩,为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地方党委工作、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基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为党执政治国提供了坚实的组织制度保障。提高运用《条例》做好党委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党的执政目标的实现,关键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把方向”上要突出一个“正”字,确保党员干部有铁一般的信仰、铁一般的纪律
《条例》明确要求,地方党委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要管党、从严治党,首先要从理想信念和价值观入手,统一思想,坚定信仰。
强化思想建党以“铸魂”,锤炼铁一般的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之本。指出,“中华民族5000多年沧桑岁月,把56个民族、13亿多人紧紧凝聚在一起的,就是我们共同坚守的理想信念”。而时下一些党员、干部出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还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做好新形势下的地方党委工作,必须坚持把思想政治建设作为根本任务,坚定理想信念,深刻学习领会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增进对党的理论的理解之力、信仰之情、信心之源,切实增强“三个自信”;在政治立场上立定脚跟、头脑清醒,同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在党性修养上固根培元、挺起脊梁,强化党的意识,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
强化制度建党以“立规”, 锻造铁一般的纪律。加强思想建党,唤醒党员意识,需要思想上的自觉、行动上的自律,更离不开制度上的保障。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全方位扎紧制度笼子,更多用制度治党、管权、治吏”。要严明政治组织纪律,把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远排在首要位置,做党章的坚定执行者和忠实捍卫者;强化制度建设和监督管理,扎紧从严治党制度笼子,为党组织和党员树起一条看得见、够得着的道德高线,划出一条不可触碰的行为底线,进一步营造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政治氛围。
二、在“管大局”上要强化一个“责”字,确保经济建设有“金山银山”、政治生态有“绿水青山”
针对一些地方党委重经济社会发展、轻管党治党“一手硬、一手软” 的问题,《条例》指出,地方党委既要对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全面领导,又要对本地区党的建设全面负责。切实肩起“一岗双责”,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打造全面从严治党新常态,是地方党委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要有“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的清醒认识,做发展的开路人。“十三五”时期,许昌和全省、全国其他地方一样,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期、大有可为的机遇期,发展仍然是第一要务,发展的意识不能淡化,发展的热情不能降低,发展的势头不能减弱。地方党委必须创新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观念、体制、方式方法,着力提高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全面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实现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使各项事业发展质量更高、效益更好、结构更优、优势充分释放;实现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确保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要有“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的执政理念,做党风廉政建设的带头人。地方各级党委书记要强化责任担当,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的主体责任。要率先垂范、以上率下,在抓党风廉政建设、纠正“四风”、廉洁自律等方面自觉发挥表率作用,做党风廉政建设的明白人;坚持党建工作和中心工作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不让 “责任田”成为“撂荒地”,做党风廉政建设的局中人。要把问责机制和考核体系作为抓主体责任的核心、关键和落脚点,坚持有责必问、问责必严,用刚性问责倒逼主体责任落实;坚持考核干部考党建、任用干部看党建,用鲜明导向推动主体责任落实;坚持有案必查、有腐必反、有贪必肃,下大力气解决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用高压态势营造政治上的“绿水青山”。
三、在“做决策”上要坚守一个“法”字,确保决策上科学民主、程序规范,执行上勇于担当、敢于负责
实践中,少数地方党委书记搞“一言堂”,个人凌驾于组织之上,严重违反民主集中制。解决党政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必须依靠制度,走制度化、法治化的道路。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必须把民主集中制坚持好、完善好。
坚持民主集中制以凝心,构建决策科学、执行坚决、监督有力的权力运行体系。地方党委要坚持集体领导,强化全会的决策和监督作用,凡属重大问题,都应当由全会或者会会议集体研究决定,任何个人或者少数人无权擅自决定,保证领导干部不大包大揽、越俎代庖,位高不擅权、权重不谋私;落实好个人分工负责制,会委员要按照集体决定和个人分工,对党委决策要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履行好各自领导职责,切实提高凝聚力、战斗力和执行力;坚持权力制约原则,
党委条例心得体会实用 党委条例心得体会实用篇(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