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3年小说教学设计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优质8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5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小说教学设计篇一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百合花》的故事情节,分析其人物形象,认识其艺术特点。

2、理解茅盾对《百合花》的评论观点。

3、学习鉴赏小说的一般方法,选取一个角度赏析作品,谈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受。

教学重点:了解小说;把握评论的基本观点。教学难点:学习鉴赏小说的基本方法。教学时数: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百合花》

一、导入新课:

我们刚聆听完散文家娓娓谈散文,正陶醉于《白鹭》那精巧的诗篇之中。白鹭那“雪白的蓑毛,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那悠然站在小树绝顶的形象,那优美的低飞,宛如在我们面前。正在此时,我们耳边又传来了小说家朗朗谈小说的声音。这是文学泰斗茅盾的声音。现在让我们跟随他步入《百合花》的文学殿堂,共同欣赏《百合花》那传神的细节描写吧。

二、课前热身:

要求: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注音:

宽恕()点缀()害臊()撂()木讷()憨()厚 挪()步 讪()笑 尴尬()掂()量 鹿砦()颤()动 虔()诚 忸怩()跌宕()执拗()

四、学法指导: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小说的声音。这是文学泰斗茅盾的声音。现在让我们跟随他步入《百合花》的文学殿堂,共同欣赏《百合花》那传神的细节描写吧。

二、课前热身:

要求: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注音:

宽恕()点缀()害臊()撂()木讷()憨()厚 挪()步 讪()笑 尴尬()掂()量 鹿砦()颤()动 虔()诚 忸怩()跌宕()执拗()

四、学法指导:

小说是一种叙事性的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以刻画典型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活动着的环境的描写,来反映复杂的社会生活。典型人物、故事情节、典型环境是小说的三个要素。阅读小说,与阅读一般的记叙文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同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尤其要重点分析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分析人物,可从三个方面入手:

2、着重分析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的矛盾冲突;

3、思考和发掘人物形象的思想意义。

(二)熟悉并分析故事情节。熟悉情节可采用朗读、编写提纲、复述内容等方式;分析情节,要与分析人物性格结合起来,因为小说的任何一个情节都是为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中心思想)服务的。分析时既要掌握情节发展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从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全过程来全面地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又不能对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平均用力,应当把主要精力放在分析情节的发展和高潮部分。

(三)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更好地理解人物性格和作品的思想意义。分析环境描写,不应当孤立地进行,而应当与人物形象的分析结合在一起,当然,有时为了弄清小说的写作特点,也可以单独抽出环境描写来分析,但那要在分析了思想内容以后再进行。以上各点,并不是在阅读每篇小说时都要面面俱到,而是要根据各篇小说的特点和读者自己的具体情况(如阅读目的、时间、水平等),可以有所侧重。

五、自主阅读:

要求:自主阅读小说《百合花》,结合小说阅读方法,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即自学提纲),并做好圈点批注:

1、阅读小说《百合花》,了解故事情节,并能用语言进行概括。

2、结合有关描写,分别谈谈你对小通讯员、新媳妇等人物形象的认识。

3、从艺术手法的角度说说,你认为这篇小说最成功的地方在哪儿?

4、作者以“百合花”为题,有哪些好处?

六、小组交流:

要求:就每个问题的理解,互相交流,形成一致的认识,有问题可以在班里集体交流。

第二课时:《简单的故事 精致的情节》

一、阅读茅盾的这篇评论。

二、小组合作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理解.明确:

1〉第一段(1):作者认为《百合花》在同题材作品中风格独特。

第二段(2—5)写小说中展开故事情节与塑造人物形象结合得很好,及用前后呼应的手法布置作品细节的好处。

第三段(6)给予《百合花》以高度的评价。

2〉这篇小说风格上清新俊逸;故事简单、情节精致;善用细节描写,不仅生动地描写了人物的风貌,描写了人物的精神世界,也形成前后呼应,使“通篇一气贯穿,首尾灵活”。

三、对比阅读;

1、将你读《百合花》的感受与茅盾的文章进行比较,看看有哪些相同之处,有哪些不同之处,并找一找原因,以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

2、通过本文,你学到了哪些分析、鉴赏小说的方法? 学生自由交流。教师总结

1、分析小说,要紧扣小说的要素——人物、环境、故事情节,如茅盾先生紧紧抓住小说评论的两个核心内容——展开故事和塑造人物,同时又突出小说最成功的特点——细节描写展开评论。

2、有新颖独到的观点。评论是议论文的一种,议论文都必须有明确的观点;好的评论都应该有独到的见解。

3、要有有力的分析论证。可以运用列举事例的方法来说明自己的见解,并运用小说创作的一些基本原理适当进行理论分析。

四、活学活用:

从初中阶段所学小说中任选一篇,自选角度,写一篇小评论。要求: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要明确。

五、教后反思:

附:板书: 护送 纯朴、腼腆、热爱生活

(一)小通讯员 舍身忘我、关心别人 百合花 借被

新媳妇 善良纯朴、热爱解放军 献被

(二)抓住小说要素

鉴赏小说 有新颖独到的观点 有有力的分析论证 练习题:

(一)正确读出下列词语,并注音:

宽恕()点缀()害臊()撂()木讷()憨()厚 挪()步 讪()笑 尴尬()掂()量 鹿砦()颤()动 虔()诚 忸怩()跌宕()执拗()

(二)从初中阶段所学小说中任选一篇,自选角度,写一篇小评论。要求: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观点要明确。

小说教学设计篇二

夏维

一、内容及其解析

本选修侧重关注作为整体的中长篇以及短篇小说。限于教材内容篇幅,本教材大部分为中国小说的片段或者其中的经典篇幅。因此,《中国小说欣赏》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快感”,在此基础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自主性,达成所谓“有创意的阅读”。文章不一定要篇篇讲,但需要对学生进行阅读性指导,让学生在自主阅读的同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对小说人物、环境、情节、主题进行分析探讨。

二、目标及其解析

1、学会在阅读中思考问题

2、学会运用小说阅读技巧分析小说的三要素“情节、人物、环境”

三、问题诊断分析

在教学指导过程中,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是在阅读过程中泛读情节,对人物性格、命运、行为、思想、情感的成因,反映出的问题缺乏敏锐感知及其分析,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是以往缺乏对长篇小说整体的把握及分析,解决的方法是先以一部大家熟悉的长篇小说作为示范样本,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激发学生兴趣,在教授方法的同时,以小组为单位,以分析性文章为蓝本,共同模仿最终达到学习目标。

四、教学条件支持

ppt、视频、示例分析《西游记》

五、教学过程

问题

1、什么是小说欣赏?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形式。它通过一定的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关系、命运、性格、行为、思想、情感进行铺展。

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的刻画,环境,特别是社会环境的具体描写,是小说的三个要素。

欣赏小说,可以相应地分为三个方面,即欣赏小说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环境描写,体味其思想内容、生活情趣和艺术特色。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欣赏的媒介,又是欣赏的对象。

问题

2、小说欣赏包含哪些方面? 1.欣赏人物形象(1)从分析环境入手,探究人物命运与思想性格之所以如此的社会原因。小说的环境描写,通常包括历史背景、时代气氛、人物关系,人情风俗以及自然景物等方面,概而言之即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两个方面。(举例:《英雄》无名由最初的个人武力英雄转变为为民为天下的大义英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林教头人物形象的塑造转变)

自然环境对人物的命运有时也有影响,但真正决定人物命运的往往主要是社会环境。(举例:《倚天屠龙记》张无忌的思想性格特点)

分析环境时应该注意:

社会环境往往有复合的因素,有几个因素就应分析出几个因素。

分析社会环境应透过当事人的言行深入挖掘社会历史内涵。

注意人物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不断提高认识能力与分析能力。

(2)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情节是人物性格的历史。

情节一般是通过描写人物思想性格和情感欲望的冲突以及由此引起的人物关系,人物命运的变化来展开的。(《神雕侠侣》杨过的性格变化)

在情节的展开中,通过人物的外貌、行为和心理状态,再现活生生的鲜明个性。因此,欣赏人物形象,应从情节入手,据情论人。

根据故事情节,分析人物性格特征,必须注意: 全面、恰当、实事求是。

注意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多重性,多角度进行分析。分清主次,把握其主要性格特征。

把握人物性格的发展变化。

2.欣赏小说的语言

欣赏小说语言,我们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细细咀嚼品味,进入美感享受。

细心玩味,发现其不易察觉的妙处。联系语境,想像情景,欣赏语言之美。领悟小说的言外之意,欣赏其含蓄之美。初步感知作家的语言风格。

教师示例:

《西游记问题研究分析》(1)《西游记》讲的是什么故事

(2)唐僧为什么要取经

(3)唐太宗地府还魂

(4)真经究竟有什么作用

(5)取经难,传经更难

(6)观音菩萨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7)皇帝是最佳的传经人选(8)唐僧的父母亲

(9)《西游记》中最大的秘密

(10)殷小姐绣球招亲

(11)唐僧的亲爹究竟是谁

(12)江流僧复仇报本

(13)观音菩萨的黑帐

(14)观音选定取经人始末

(15)佛道相争

(16)大闹天宫的受益者是谁

(17)官封弼马温

(18)孙悟空究竟有多大本事

(19)大闹天宫的背后

(20)猪八戒戏嫦娥的真相

(21)猪八戒是怎样调戏嫦娥的(22)取经队伍究竟有多少人

(23)如来佛送给观音的3个金qq(24)唐僧究竟有没有凡心

(25)《四圣试禅心》的真相

(26)唐僧为什么要赶走孙悟空

(27)唐僧肉是一种稀有资源

(28)神仙的等级是怎样定位的(29)神仙的修炼历程

(30)太上老君vs观音菩萨

(31)红孩儿

(32)取经不是作戏

(33)西游记中最牛的神仙

(34)五庄观的秘密

(35)长生不老之吃人秘方

(36)西游记中最厉害的法宝

(37)敲诈如来佛的人

(38)西游记中最奇特的妖怪

(39)真假美猴王之谜

(40)孙悟空是怎样成佛的(41)冒充如来佛的人

(42)看看老子是哪个

(43)孙悟空的师父究竟是谁

(44)如来与菩提

(45)佛法无边

(46)西游记中的国王

(47)西游记中最逍遥自在的妖怪

(48)是谁迫害的牛魔王

(49)铁扇公主的身世之谜

(50)土地公公也疯狂

(51)牛魔王是怎样屈服的(52)五百年前闹天宫的究竟是谁

(53)西游记中的恐怖基地

(54)孙悟空vs狮子精

(55)妖祖

(56)吃唐僧肉的正确方法

(57)孙悟空看管蟠桃园真相揭秘

(58)金蝉子转世之秘

(59)大鹏vs如来

(60)唐僧在女儿国结婚了

(61)唐僧有没有桃花运

(62)沙僧为何不卖力

(63)卷帘大将

(64)唐僧究竟信不信佛

(65)唐僧取的是什么经

(66)猪八戒为何老是要散伙

(67)取经为何遭勒索

(68)猪八戒究竟有多大功劳

(69)都是取经的受益者

(70)西游记的主旨是什么

(71)《西游记》之成功法则

《西游记》一书我例举了71个问题,我们可以挑选几个进行分析来引起学生探究的兴趣,其他问题可以交给学生研究,从而以点带面达到欣赏的目的。

例如问题1:《西游记》到底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分析:《西游记》的故事家喻户晓,表面上看讲的是唐僧取经,师徒四人不畏艰险战胜困难,终成正果。但细看此书,里面有违逻辑,前后矛盾的地方实在是太多了,根本无法用常理解释,比如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怎么就斗不过妖怪?妖怪捉了唐僧怎么就不吃?唐僧为什么要取经?取经有什么作用?等等。于是,民间就有这样一句俗语:“看了西游记,说话象放屁。”

可是,作者吴承恩老先生会有那么弱智吗?

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对围棋也很精通。《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

可见,《西游记》中有违逻辑的地方一定是吴老先生刻意留下的“玄机”。

那么,《西游记》究竟讲的是什么故事呢?

是在传“道”?或是在宏“佛”?我们从《西游记》中看不到道家的清净无为,同样,也看不到佛家的善恶相报。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有斗法,反抗,奋力,挣扎,充满了向目标前进的张力。

因此,我们可以十分肯定的说,《西游记》既没有宣传道家,也没有宏扬佛法。而讲的是“造化怎样弄人”的故事。

六、课后作业

自主阅读《西游记》,从中找出一个问题点进行探讨分析,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论据充分,观点客观公正有说服力。

小说教学设计篇三

微型小说两篇教学设计 广州市白云中学 谭形形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的主旨,注意小说中对比手发的运用。

2、了解微型小说的基本特点

3、体会《差别》对我们人生的指导意义。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步骤及内容:

一、导入: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出话题

二、基本解读: 复述情节,把握内容

阿诺德和布鲁诺同样受雇于一家店铺,拿同样的薪水,阿诺“青云直上”,而布鲁诺则“原地踏步”,布鲁诺不满老板的不公平待遇,跑到老板那里发牢骚,老板听后让两人分头去了解集市情况。结果是布鲁诺跑了三次得到的信息,阿诺德一次就得到了,还带来了许多有利的相关信息。

三、问题探究:

1.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两人的差别是什么。

二者的差别不是外貌,也不是勤劳程度,而是思维态度、方式和观察能力。最主要的差别是思维态度和方式。两个人都很勤快,但是仅仅做到“勤”还是不够的,这是因为每个人的思维态度和方式不同。

从阿诺德和布鲁诺两人待遇的不同引出故事,叙述了两人在市场调查中,捕捉、汇 总信息的能力、办事效率的高低方面的差别,高度赞扬了阿诺德有责任心、办事周密,有超前意识。

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被动者终将会被淘汰,只有主动向上的人,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4.小说是通过什么手法来揭示这一主题的? 用对比叙述的方法来揭示深刻的道理。

四、表达交流:

参考:随着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能力要求也相应的提高,所以只被动地完成别人布置的任务(或作业)是不够的,只有主动动脑筋,想问题,把问题追寻到底,并学会举一反三,才会进步。我们现在都在一起读书,但未来的命运也会有所不同,这也取决于你怎么想和怎么做。如果你现在学习上主动,多动脑筋想问题,那么你的成绩就会提高;如果你将来在工作上主动,多动脑筋把工作做得最好,那么你就会有出色,否则则相反。

五、微型小说的特点总结与归纳 短小精悍,意蕴深远 截取片断,以小见大

布局谋篇,独具匠心 人物速写,传神写照

六、这篇小说在情节安排上的特点 留白手法——

小说最后并没有直诉读者两人的差别是什么,而是用老板的一句问话结束,给读者留下了自己去想像和体会的空间。

七、片断练习:

(一)书法家

书法比赛会上,人们围

2023年小说教学设计 小说家谈小说教学设计(优质8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