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沧源岩画心得体会及感悟 云南沧源岩画解读(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推荐云南沧源岩画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一、区域气候的支配因素与基本特性
1.大气环流及气团活动
太阳辐射是地球表面热量唯一来源。西双版纳地处北回归线以南,一年中太阳两次过顶,太阳入射角度高,冬至时分入射角最低亦在45°左右,这是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的根本原因。在纬度地带性上属热带气候范畴。
西双版纳北倚青藏高原,东面、西南临近浩翰的太平洋与印度洋。整个地形由北向南倾斜迭降,太平洋东南亚季风和印度洋西南季风可以相间影响,加之冬季由极地大陆南下的寒潮,由于长途跋涉,山脉重重阻挡,到达云南,其势已极其微弱,即使是强寒潮南下,再要翻越云南东西部气候分界线的哀牢山、无量山,即已变性,处于风消阶段。因此,比起我国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各季热量高。夏季,西南季风发展,褥热而富含水汽的海洋气流从太平洋.印度洋北上,带来丰沛的雨水,比起同纬度的东部地区夏季雨水多,且具有以南亚季风气候为主要特色的多种特征。
每年十一月至翌年四月,西双版纳受强劲的南支西风急流所控制,二、三月份最强。强劲的西风途经中亚干燥地区,其秉性干暖晴朗,是形成本区干季的原因。
四月份气团锋波动较多, 中南半岛出现东南、西南气流辐合线,带来北部湾的湿润气流,在勐腊县境内形成“阳春小雨季”。
每年五月至十月的夏秋季节是本区的雨季。进入五月,西南季风形成,西南暖湿气流由孟加拉湾输入本区,西双版纳进入雨季;六月份西南季风趋于稳定;七、八月份达鼎极时期,给本区带来大量雨水;九至十月,西南季风亦渐变弱,雨量渐少。
在雨季中,副热带高压强盛的年份可能出现夏旱。如1982年 7月温度升高了近1℃;五至十月降雨量比常年减少 400 毫米;1993年 6月中旬,副热带高压和滇缅高压长久稳定而且强盛,水汽输送十分不利,西双版纳干旱长达40天。
十月末至十一月是雨季、干季交替的过渡时期,天气差异较大,有时南支槽等低值系统急流复又笼罩本地区,这时还会出现1-2次孟加拉湾风暴,带来1-2次中雨天气,以至大雨,个别年份有过暴雨和暴雨过程。
2.下垫面对气候的影响
⑴山地对气候的影响:西双版纳的地形是以山地为主,属山地与河谷、盆地相间的山原地区,由于西北方有平均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对西来的气流具有背风坡下沉增温的“焚风效应”,使西双版纳的气温较我国同纬度的其它地区年平均高出1-3℃,尤其是干季1月份的气温比同纬度高2.5~5℃。此外,不少山地冬季存在逆温层,如南糯山比勐海(盆地)高出226米,相距仅15千米,年平均气温反而比勐海高0.3℃;1月平均最低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则高4-6℃;日平均气温大于、等于12~15°的日数多14~20天。这是由于西双版纳静风率高,干季多晴天、夜间辐射冷却迅速,在谷底形成“冷湖”,在山坡或山地形成“暖层”的结果。如果浓雾笼罩,会进一步增加逆温强度。经测定,逆温层的出现高度一般在离地面数米或数十米以内开始,厚度可达400-500米,增温率平均为1~1.3℃/100米,最大值可达
1.28~5.5℃/100米。
西双版纳的降水主要由西南季风为主导所形成。西南来的暖湿气流遇到山地阻挡,在迎风坡形成增雨区。因此,一些中山山地多雨;在背风坡与澜沧江河谷地区则形成少雨区。雨量的多少与地形高度大体形成正比关系,山区比盆地一般多30-40%。如景洪常年雨量为1195毫米,南糯山则为1599毫米。
地形的坡向、坡位、坡度不同而形成的小气候也很明显。山坡的朝阳背阴对气温影响很大。如1977年冬在大勐龙附近山地测定,当山坡的坡度为10°-20°,白天向阳坡的气温比背阴坡高4.4-7.7℃,但在夜间只高出1-2℃。
⑵植被对气候的影响 西双版纳的雾多,其形成原因,除与静风和地形逆温有关外,热带雨林和热带季雨林多层结构和蒸腾作用对雾的形成与滞留都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干季由于雾的存在,弥补了雨量的不足,从而又促进了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及其它植物的生长。
推荐云南沧源岩画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各位朋友:
大家好!游览了大理古城,初步感受了此地人文景观的深邃;现在我们去观赏苍山洱海,领略大理的山水之美。
首先,我们乘游艇去洱海公园。洱海公园又名团山公园,位于下关城区东北2公里处的团山。它北临碧波万顷的洱海,西与苍山南端的斜阳峰相对。南诏国时,这里是国王的鹿苑。1976年这里新辟为公园,占地1600余亩。山上有动物园和苗圃花坛,广植大理地区的各种名花异卉,是一个很好的休憩游览之地。
现在游船已到洱海公园临海长堤,我们离船上岸,这是团山脚下的滨海游览区沿着270多级石阶拾级而上,我们到达山顶。大家看,这翘角飞檐的楼阁是望海楼,檐下悬匾,上书:玉洱银苍”,黑底金字,苍劲古雅,它是中国慕名画家吴作人的手笔。望海楼是领略“玉洱银苍”的佳境,凭栏远眺:东边洱海浩瀚,一碧万顷,西边苍山绵延,莽莽苍苍。
各位朋友,让我们再次登船,到洱海中去遨游。但我先要向大家介绍是却是苍山。先前,我们在大理城,在苍山脚下的公路上,没能很好地端详苍山雄姿。正如古人所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在洱海公园望海楼,视角偏斜,也只能看到苍山末端。现在,随着游船不断前行,我们眼中的苍山是不是更真切些?有人说,横断山脉像一只巨臂,从“世界屋脊”西藏高原向南伸到了云南西部,苍山就是这支世界著名山脉中云岭的一个分支。
苍山,又名点苍山,因其山色苍翠,山顶点白而得名。苍山共有十九峰。这十九峰从北至南的顺序是:云弄、沧浪、五台、莲花、白云、鹤云、三阳、兰峰、雪人、应乐、观音、中和、龙泉、玉局、马龙、圣应、佛顶、马耳、斜阳。十九峰中,马龙峰最高,海拔4122米。苍山十九峰,两峰夹一溪,一共十八溪;溪水东流、注入洱海,十八溪由北向南,基排列为:霞移、万花、阳溪、芒涌、锦溪、灵泉、白石、双鸳、隐仙、梅溪、桃溪、中溪、绿玉、龙溪、清碧、莫残、葶蓂、阳南。
苍山景色以雪、云、泉石而著称。我先向大家介绍苍山的雪。经夏不消的苍山雪,是大理“风花雪月”四大名景之最。皑皑苍山雪,历代文墨客赞辞颇多, 民间传说也不少。明代文学家李元阳曾赞美:“日丽苍山雪,瑶台十九峰”。
苍山的云更是名传遐迩。云聚云散,有时淡如轻烟,有时浓如泼墨。在变幻多姿的云景中,最神奇的是“望夫云”和“玉带云”。所谓“望夫云”是指每当冬春时节,苍山玉局峰顶常会出现一朵孤单的云,忽志忽落,上下飘动,若盼若顾。奇特之处在于它一出现,点苍山便骤起暴风,刮向洱海。所谓“玉带云”,是指每当夏末秋初,雨后初晴,苍山十九峰半山间往往会出现白云朵朵,云朵聚汇,慢慢拉开,宛若洁白的玉带横束苍翠的山腰。绵延数十里,竟日不消散。奇妙的是,“玉带云”会预兆农业丰收:它出现次数多,当年就风调雨顺。当地白族有农谚:“苍山系玉带,饿狗吃白米”。
苍山的泉也很有名。十九峰中海拔在3800米以上的峰顶有不少高山冰碛湖泊,这是第四纪冰川留下来的。还有那十八溪的溪水,飞瀑叠泉,四季奔泻,在清纯甘甜泉水的滋养下,苍山充满生机。冰碛湖畔,密布着原始森林和许多珍奇林木、奇异花卉,特别应告诉大家的是,苍山的花卉早就芳名远播,而且它还使苍山名扬四海。美国教授罗·兰开斯特曾说:“在美国有100多万知道中国云南的大理苍山,因为他们都种有许多美丽的大理苍山的杜鹃花。”
苍山的石,驰名中外。郭沫若有《咏大理石》诗:“三塔矜高古,顺思贞观年。苍山韵风月,奇石吐云烟。相在心胸外,凉生肘腋间。天功人力代,海外竞珍传。”
苍山孕育了大理石,大理石就是苍山的魂。这种瑰丽的奇石,世界许多地方都有,独大理的最奇美,且开民得早,因此,全世界凡此奇石均称为“大理石”,“大理”也因石而名扬天下。
各位朋友,我们的游船正在前行,现在应该向大家介绍这碧波万顷的洱海本身了。
洱海,古称昆明池、洱河、叶榆泽等;因其状似人耳,故名洱海。它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3-9公里,湖岸线长117公里,面积250多平方公里;平均水深10.5米,最深21.5米,蓄水量28.8亿立方米,面积与蓄水量均列云南湖泊第二,在全国淡水湖中居第七位。
洱海南有弥苴河等注入,西纳苍山十八溪水,东汇波罗江、挖色河、南面的西洱河是惟一出海口,经漾濞红绕入澜沧江。洱海属构造湖,湖岸东西多崖壁,北西南三面为沙洲。
大家看,洱海水深清澈,宛若无瑕的美玉,秀丽无比,它正以广阔的胸怀欢迎各位来自远方的宾朋。洱海是中国著名的高原湖泊,早在汉代它已名载史册。
“洱海月”是大理四大名景之一。如果在农历十五月明之夜泛舟洱海,其月格外的亮、格外的圆,其景令人心醉:水中,月圆如轮,浮光摇金;天空,玉镜高悬,清辉灿灿,从洱海中浴出。看着,看着,水天辉映,你竟分不清是天月掉海,还是海月升天。洱海月为什么如此明亮?科学的结论是:一、洱海水质特别纯净,透明度相当高,其反光极强;二、洱海海面尘埃较少,空气清新,使得水天相映,月光更加明亮。此外,洱海月之著名,还在于洁白无瑕的苍山雪倒映在洱海中,与冰清玉洁的洱海月交相辉映,构成银苍玉洱的一大奇观。
与苍山雪、洱海月相连的大理四大名景还有上关花、下关风。洱海和苍山之间的坝子,是一个狭长形的冲积平原。南诏国时,在这一狭长地带北南两边各筑一座小城,扼守要冲,保卫王都的安全。北边的称龙首关,又称上关;南边的称龙尾关,即今下关。所谓上关花,是指上关“十里香奇树”,此花原在上关沙坪街的和山寺内,其花大如莲,年开数百朵,香气溢四方,花开时节,观者如云。又因此树结果壳坚,可做朝珠,故花又称“朝珠花”。后来,此花绝迹了。前些年,据说有人在苍山森林中又找到了它。下关风指西洱河谷吹入下关的风,终年不止,尤以冬春为盛,你一进入下关就可以感到下关风的存在。它几乎每天都以怒号,扫街穿巷,撩衣揭帽,使下关了得到了“风城”的雅号。
大理的风花雪月四大名景,有小诗一首将其串在一起,便于记忆,亦颇有情趣:
下关风,上关花,下关风吹上关花;
苍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苍山雪。
说到这里,请各位看一看我们白族姑娘的绣花包头。你可别小看它,它体现了大理四大名景。请看:微风吹来,耳边雪白的缨穗随风飘飘洒洒,显现了下关的风;包头上绚丽多彩的花朵,代表了上关的花;顶端这白茸茸的丝头,远远看去就像苍山的雪;整个包头的形状就如洱海上的弯月一样的明丽动人。
推荐云南沧源岩画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各位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要游览的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奇观”和“阿诗玛故乡”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石林,它位于昆明东南78公里的石林彝族自治县境内。面积110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唯一的处于亚热带高原地区的剑状喀斯特地质地貌奇观,被列为地球“八大自然景观”。与长江三峡、桂林山水和吉林雾凇并称为中国四大自然景观。石林风景名胜区于1931年建园,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国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5a级景区、国家地质公园。
石林景区包括,大、小石林,步哨山、李子园箐、万年灵芝五部组成。今天我们主要游览的是大、小石林两个片区,说话间,我们已来到石林景区,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跟我一起游石林吧!
我们已经来到第一个景点“石林湖”。它是根据周恩来总理建议而修建的。1955年4月,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元帅到石林游览,周总理看到这,洼地里只有少许的水,再看看石林的景观后,就说“有山要有水,有水就不枯燥了!”听了总理建议,人们就把原溶蚀洼地进行了人工改造,使原来小小溶蚀水池变成了今天的石林湖。 各位请看,在这平静的湖水中,石簇擎天,恰似天然的大盆景。在这丛丛石峰中有一石酷似传说中的观音,正因有此观音石,有人也把此湖称为
“观音湖”。
看完观音湖,我们继续前行。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个小池名叫“狮子池”。您看,池边的大狮子正在照看着池中几只嬉闹的小狮子。而这整座山也是一个大狮子,守护着神奇的石林。现在各位请随我上山,去纵览石林全貌。狮子亭是我们今天游览行程中最高的地方,海拔1768.9米,是远眺石林全景最佳的位置之一。登上狮子亭,朝南可指点石海惊涛,苍茫浩瀚的大石林奔来眼底;向东可俯视湖光山色,烟波浩渺的石林湖一览无疑。有道是“不登狮子亭,不算游石林;一登狮子亭,全身醉石林”。
各位朋友,云南石林的发育与其他同类地貌地区相比具有多种形态并存,高大石林集中发育,保留高原和湖盆原始古地形的特点,世界各地的箭状喀斯特地貌,论面积之广大,保存之玩好,发育之典型,年代之古老,造型之奇特,类型之齐全,云南石林首屈一指,云南石林当之无愧赢得了天下第一奇观的美誉。
。穿过桂花林,无数巨石擎天立地,请看前面刻有“群峰壁立,千嶂叠翠”的石壁,这是1962年6月,朱德委员长到石林游览时挥毫题写的。短短八字,生动概括了石林的特色和壮美。 石林胜境到了。各位请看前方,石壁上的“石林”二字是1931年龙云视察石林时所题,由随行的周钟岳代书。而“龙
云南沧源岩画心得体会及感悟 云南沧源岩画解读(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