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学设计自学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学设计的经验和心得(2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教学设计自学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1.展示并交流课前学生主动积累词句等情况。

2.通过深入阅读,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

通过深入阅读,使学生能比较准确、全面地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

引导学生写出读文后的感受,联系他们认识课文的实际,体会作者的感受。

>1课时。

>

>

[出示图片]参天的杨柳,如臂如股,劲挺山腰;绿风荡漾,叶间闪着粼粼波光。这如画的景色,让你一定想到了今天我们要学习哪篇课文?(齐读课题)

>

1.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回忆你在预习时自学到了哪些字词,待会儿选择一个你最想让大家积累的介绍给我们。

2.学生浏览过课文后,师:我们在向大家介绍时要注意什么?(要讲清楚、讲正确;还要讲清自己积累的方法和为什么要积累。)

3.学生汇报交流

4.小结:看来同学们不仅在预习时自学词句,还能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积累,明白自己为什么要积累,真会学习。

5.下面请你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

初读过课文后,谁能说说本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先让两名学生试着说说,肯定学生能抓住主旨(主要人物、主要事件)来概括。[老师根据学生所说的内容,概括出板书:老人创造绿洲]

设下悬念:对于这篇文章来说,仅说出老人创造绿洲,就完整了吗?还缺点儿什么吗?看来把主要内容概括清楚、全面,还需要我们深入阅读啊。”

>

1.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奇迹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创造的?做一做简要批注。

2.交流批注。

3.老师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总结出什么情况?什么奇迹?概括出板书: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条件艰苦造福于人]

4.看,我们深入阅读后,对于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不是又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同桌两个人再相互说说主要内容。指名说。

5.阅读记叙文时尽管我们都要抓住主要人物、主要事件去概括主要内容,但我们还要注重事件存在的特殊性。

>

1.作者说青山是不会老的,读过课文后,你又有什么感受呢?我们也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吧。学生写感受,教师巡视。

2.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教师总结出学生可以从课文的主要内容上、老人的精神品格方面,以及老人的精神是永存的三个角度去写感受。

3.是呀,连绵的青山代代常绿;老人无私奉献、造福后代的精神也必将永存![板书红字:精神永存]让我们回到课文中,找出作者的感受,画下来,再读一读吧。指名朗读。出示,齐读。

作者的感受写得含蓄,富有哲理,让我们学到了虽然表达同样的意思,还可以用这样的语言、这样的句式来表达,特别是他在结尾用了一句更加含蓄凝练的话,概括出了他结识老人后的感受,那就是──“青山是不会老的。”让我们再次饱含深情地读一读课题──“青山不老”!

>

1.将自己课上没写完的感受修改完善。

2.把作者含蓄表达的感受摘录在积累本上。

关于教学设计自学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平静”等9个词语,根据上下问理解“若隐若现”等词语的意思;会用“逐渐、恢复”造句。

2、初步学会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的顺序或参考课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给课文分段。

3、能背诵课文3、4自然段,积累语言。

4、通过同伴互助的学习,根据所学的课文,用自己的话来介绍钱江潮,发展语言。

5、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钱塘江大潮壮丽奇特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家乡的自豪感以及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江山的思想感情。

6、拓展阅读,初步了解对潮的一般写法;让学生学会搜集信息,激起对潮文化的探究。

>

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感悟句子的意思,感情朗读,感受钱塘江大潮的壮丽奇特。

>

能用自己的话介绍钱塘江大潮。

>

2课时。

>

>

>

1、通过自学能正确地拼读注音的生字,学会7个生字;读写部分词语;读通课文,理清课文的顺序,初步学会分段。

2、学习课文第一段,根据上下文理解“若隐若现、平静”等词语的意思;了解观潮胜地的景物及江面的特点;体会人们等待钱塘江大潮到来时的心情;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根据图片,通过自主选择内容,用自己的话介绍潮来前的观潮胜地的情况。

>

>

同学们,你去过盐官看过潮吗?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地说说钱江潮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钱江潮是我们海宁人的骄傲,海宁潮壮观天下无已家喻户晓。凡是去看过潮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赞叹。

有一个人,他也看了潮,还写下了一篇文章,今天,我们一起去学习,分享他看了潮后的感受。

出示:

观潮。

读课题:

说说课题的意思。

>

1、自由读课文: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按怎样的顺序写的?如你在读的过程中发现了什么问题,请提出来。

2、读后交流:

指名读生字,同桌互相检查生字的读音。

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

3、学习分段:

(1)课文可以怎样分段,你的理由是什么?

(2)学习阅读提示,明白分段的方法。

(3)小结方法:

可按“潮来前、潮来时、潮退后”或时间顺序:早上、午后、霎时。

4、质疑:

你在读课文时,发现了什么问题?

>

1、默读课文第一段:

给你留下很深印象的是什么?为什么?

2、交流:

(1)将你读了后留下很深印象的内容与同伴交流一下。

(2)读江面的句子,体会其特点:

宽阔、平静、横卧、笼罩、薄雾。

(3)读人们的句子,体会心情:

人山人海、昂首东望。

(4)理解:

昂首东望

你能演示一下吗?

(5)自由选择句子,有感情地朗读。

3、欣赏课件:

盐官的风光。

4、说话练习:

今年的观潮日又来了,古镇盐观迎了前来观潮的各地朋友,潮还没来,可大堤上已是人山人海,你是一名中央电视台的播音员,你怎样将眼前的情况介绍给观众朋友呢?

(自由准备

教学设计自学心得体会和方法 教学设计的经验和心得(2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那么下面...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