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战线的劳模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农民劳模感言(九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农业战线的劳模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一、大田作物持续稳定发展:继续推广优质高效农作物产品和配方施肥、秸秆还田技术,作好农作物病虫草鼠的综合防治,全镇粮食种植面积23770亩,粮食总产量1080万公斤;今年小春小麦单产840斤/亩,比去年833斤/亩增加7斤/亩,油菜单产358斤/亩,比去年353斤/亩增加5斤/亩。水稻今年经历了高温干旱灾害,单产达1192斤,每亩减产 80斤,玉米单产1037斤,每亩减产5斤;发放各种粮食补贴242281.4元。完成农业政策性保险产保面积14418.67亩,对水稻、玉米受灾农户保险理赔工作已基本完成。
二、发展多种经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一)水果。新增水果面积500亩,使水果总面积达到26780亩,技术改造面积1800亩,推行水果套袋技术300亩;新引进水果储备品种3个;继续探索“公司 农户 协会”的水果销售模式,促进水果业良性循环。充分利用果协优势,开展果树管理、农药安全、水果无公害生产等技术培训8次,共培训人次1200余人,并加强广泛的信息交流。同时,加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达7300人次;完成农村乡土人才统计工作。完成果园标准化建设300余亩。松林水果协会被国家科协评为国家示范性协会。
(二)蔬菜。以东广村、太阳村为主建立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面积达4200亩,积极筹建松林镇万亩果蔬标准化基地工作;抓好无公害蔬菜示范点的建设工作,果蔬抽样检测合格率达100%;推行林经立体种植模式,在红堰村、东广村、太阳村利用果园地间种黄豆、花椰菜、莲花白等蔬菜3500余亩。
继续稳定毛猪出栏,大力发展规模养殖,现有养猪规模户13户,养牛规模户8户,养羊规模户15户,养兔规模户82户,上半年共出栏毛猪27800余头,牛1995余头,小家禽74.3万只,实现畜牧业产值950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5%以上。全面完成畜牧血防工程。
(三)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完成山坪塘整治掏淤3处,改造提灌1处,安全饮水工程2处,处理加固绵远河堤滑坡1外,整治梅家堰垮方1处;沟渠硬化5000米,制订完善了团结水库、泰山水库、凤型水库、景顶寺水库和绵远河的防洪防汛预案。
(四)林业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天然林保护和退耕还林工作目标:加强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宣传,制止处理牛羊上山和乱砍乱伐行为1件;加强退耕还林的管护,补植退耕还林70000株,确保保成率和存活率都达到85%以上,认真落实退耕还林补偿政策,发放退耕还林粮食补贴款50多万元。
三、农经工作
年初对“一事一议”进行了政策宣传,规范“一事一议”筹资筹劳,减轻农民负担,对辖区内的四个专业合作社进行调查,并将合作社详细情况录入四川农民专业合作社名录库;加强对村社会计政策、法规和业务知识的培训。筹建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规范农村土地流转,确保农民利益。完成全年各项报表和调查工作。
四、农机工作
镇农机站与全镇农机手签订了安全责任书,完成农机购置任务,农业综合作业水平达61%,机械化插秧205亩。
五、农村能源工作及其他;
完成沼气建设270口,水产品总量达380吨,新增加专业合作社1个,培训农民工1600余人次,培训新型农民115人次,新建示范村1个,新建集中居民点2个。
六、其它:规范农药,肥料市场,特别是种子市场,确保种子和树种品种纯正,禁止高毒高残留农药在水果和蔬菜上的使用,积极倡导使用生态农药和生态化肥,确保蔬菜和水果的农药残留达标,生产资料投入合格的达98%。处理农资纠纷案件2件。
(一)、加强组织领导工作:为确保完成各项任务,镇村社干部要做到思路明确、措施得力,全镇党员干部思想要高度重视,始终围绕减灾增收搞好各项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保证农用物资供应:农业办加强灾后田间管理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技术指导,制定各种补救措施,通过会议、广播、现场指导等形式提高农民的管理水平,并积极组织所需农用物资,确保灾害后农业生产的需求。
(三)、各村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秋菜种植:减少了前期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
有关农业战线的劳模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一年来,在市农业局正确指导和关心支持下,认真落实党的亲民、爱民、扶民、利民的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脚踏实地服务于三农,狠抓农业结构调整,用心推行农业产业化、标准化、规模化经营,用心发展特色产业,强化农产品基地建设,圆满完成年初制定的各项任务目标。
一、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20x年度,粮食单产夏粮540公斤,秋粮650公斤,总产85780吨。较去年分别增长20公斤,32。5公斤,3777吨,增长率为3。8%,3。6%,4。6%,年内,徐集马铃薯基地连片流转土地1000余亩,增建马铃薯钢架大棚380个,食用菌基地连片流转土地506亩,增建香菇180个,增建土耳大棚100个。
目前,全镇已发展大宗村(秸秆利用、玉米淀粉、生物制剂)、太和村(香菇)、北李庄、冯唐(木耳)、徐集、俞河涯、苏河、西周楼(马铃薯)、南胡庄(早春西瓜)、葛村、苏庄、苑庄(木材加工)、白楼(水泥制品)(苗木花卉)、小于村(植保机防)、城后张庄(板鸭加工)、邓寨、东邵村(蔬菜种植)等30余个特色经济专业村,构成了大宗生物、木材加工、苗木花卉、蔬菜种植、食用菌生产、张汪板鸭、早春西瓜等六大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二、用心做好农业政策性保险工作,年内完成小麦保险、玉米保险,保险率为100%。
三、农村户用沼气池建设
1、示范村建设。市分配任务4个村,建池户数312户。年内实际建池的示范村有4个,已建池312户。其中,五所楼村120户、西周楼56户、徐集100户、杜村56户,本年度已完成。
2、服务网点的管理。20__年度四个服务网点,20__年度四个服务网点分别是:镇、苏河、北宋庄、白楼、杨仓、五所楼、辛庄、夏楼等沼气服务站管理工作。
四、农业龙头企业
1、年内扩建新发展8个固定资产投资20__万元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x市zz生态科技有限公司、zz有限公司、x市zz木业、zz化工有限公司、x市zz有限公司、x市zz木业有限公司、x市zz专业合作社、x市zz木业。
2、标准化基地建设:年内新建徐集村马铃薯基地1000亩,新建大棚409个。食用菌基地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年新建大棚120个。
3、特色专业村的建设:完成14个村(徐集、葛村、冯堂、苏河、城后张庄、圈里、西周楼、大苏庄、东绍桥、白楼、孟仓、杜坦、邓寨、颜村)。并相应成立了11处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主导产品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批发市场进行了有效地对接。
五、太阳能综合利用示范村建设
市分配任务太阳能路灯安装两个村,实际完成2个村,任庄、蒋庄共安装了太阳能路灯27盏,太阳能热水器2360台。
有关农业战线的劳模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一年来,在县农业局指导下,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支持下,全乡上下围绕年初既定的产业思路为主题,以“粮食增产、结构调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狠抓服务,使我乡农业生产得以稳步发展。现结合我乡实际,总结农业工作如下:
一、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夯实农业基础
深化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调大规模,调优结构,调新品种,调精技术,调宽服务。
(一)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经济收益。全乡的主导经济仍为农业产业,但经济重心逐步向二三产业转移。今年水稻种植面积228亩;马铃薯种植面积4025亩;玉米2850亩,大豆550亩,药材1750亩;发展萝卜、白菜、莲花白为主的高山反季蔬菜1500亩。
(二)引进先进技术,种植新型品种。从县内外各地调运高产新品种,免费发放10吨“生产种薯”和53万粒原种,覆盖到全乡3个村654户,种植面积达1500亩;引进抗病性玉米种、高产洋芋种等新品种,免费下发各种种植技术资料到各农户,覆盖到全乡5个村500多户;向15户科技示范户发放价值3930元化肥、农药等农资产品,并现场指导示范户进行科学种、养,鼓励示范户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向,带动一方百姓走向致富之路。
(三)加快结构调整,培育特色产业。完成45666芽“盐源早”优质核桃芽嫁接;组织乡、村三职干部、各村“第一书记”和乡党委班子成员到清溪乡同心村、大田乡新堰村、宜东乡长荣村,实地参观学习了精准扶贫、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按照县产业扶贫经果林栽种方案,截至目前,已在我乡三个贫困村栽种花椒730亩,核桃863亩,苹果273亩,脆红李60亩。
(四)加强科技指导,促进农民增收。全年共办科技专栏6期,印发技术资料20000份,发放农业法规及惠农政策选篇200余册;举办2次水产果树和农业技术知识培训,培训800余人次;从县林业局、农业局请来农业技术专家深入坪安、沙坪、虫林三个贫困村指导农户进行栽种。
(五)加大监测力度,保证食品安全。乡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认真做好农残检测工作,按每月至少抽样20样品个的原则,对蔬菜、水果进行抽样检测,共抽去样本240个;经检测,均无不合格产品,农残检测合格率达100%,确保了我乡农产品质量安全。对全乡24个专业合作社进行不定时抽查24次;节假日排查5次,节假日期间我乡主要针对有上市产品的合作社进行检查,未发现违禁药品且全乡无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对全乡5个村种养殖大户、基地进行不定时的抽查26次。
(六)持续推动产业招商。围绕产业抓招商,营造亲商、惠商、利商环境。同时,利用互联网的便捷,为大面积种植户提供网上订货、销售、以及价格对比等消息。
二、发展农村经济状况,增加农民经济收入
因工业园区发展,我乡移民工作逐步开展,导致农村人口、农业耕种面积等大幅变动。农村经济总收入为6217万元,同比增加505万元;农业收入2248万元,同比减少95万元;实现农民劳务收入1135万元,同比减少55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916元,同比增收863元。
三、畜牧业发展良好,促进农民增收
因地制宜以大户带动散户发展的方式,引导群众做大做强畜牧;全乡生猪存栏1440头,出栏3920头;牛存栏550头,出栏380头;羊存栏5580只,出栏1820只;小家禽存栏3820只,出栏2680只;抓好春季、秋季防疫工作,防疫率100%。
四、完成惠民工程,为民办实事
全乡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基础上,在保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的同时,按时按质完成了国家惠民政策工程。
1、完成粮食直补面积4076亩,补贴金额55.02万元。
2、完成玉米良种补贴3485亩、水稻良种补贴210亩、玉米覆膜补贴3628亩。
3、完成种植业投保续保工作,玉米投保参保2168亩;马铃薯投保续保面积为4450亩。多方协调,帮助全乡384户玉米受风灾影响农户及时得到保险公司的理赔,为农户挽回16.8万元经济损失。
4、巩固退耕还林面积6026.068亩,林业投保参保51008亩;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将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到实处,确保了辖区内安全。
总结一年来的工作,尽管有了一定的进步和成绩,但在一些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比如有创造性的工作思路还不多,工作做的还不够细致完善等。在科技高速发展的现在,未来的一年里,我将着里于农业种植的技术、机械化的使用、新型品种的引进等方面,一如既往的做好服务三农工作,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好务。
有关农业战线的劳模的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20xx年,我局在州委、州政府和省农业厅的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农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工作视频会议精神,按照“管行业必管行风”的工作要求,以问题为导向,采取“上下联动、协同配合、共同发力”的工作思路,认真开展了政风行风建设各项专项整治活动,有效解决了政风行风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建设风清气正、崇廉尚实、全州农业畜牧系统政风行风明显好转,现将有关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落实
一是根据《xx省农业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实施意见》精神,我局成立了州农业畜牧局政风行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局党组书记、局长松呷任组长,局党组成员、纪检组组长任副组长,局办公室、人事科、监察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在局监察室设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向全州18个县和海管局下发了《州农业畜牧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畜牧系统政风行风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县农牧局也分别建立了政风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及办事机构,负责指导和监督本单位的专项整治活动;二是按照省农业厅和州纪委的要求,我局开展了政风行风评议和党风廉政建设满意度测评活动,制定了评议方案和测评要求,建立了局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小组。在全系统安排部署了评议工作,紧紧围绕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提升行政审批窗口服务标准化水平、规范行政权力运行、改进工作作风四大群众关注的焦点,以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为基础,以切实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问题为目的,以群众满意为标准,认真开展评议工作。
二、加强宣传,增强政风行风建设工作意识
一是加强学习引导。学习《准则》《条例》。以“两学一做”活动为载体,将学习《准则》《条例》纳入了我局每周五例行学习必学课程,逐字逐条学习。组织了专题学习会,纪检组进行了引学解读。认真组织所辖的10个党支0部137名党员进行知识竞赛答题,做到学懂学深学透,掌握纪律底线和红线,真正把《准则》《条例》刻印于心,落实于行。组织学习十九大精神。邀请州党校教授开展了讲座,对党中央提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进行了深入的解读。二是抓警示教育。先后组织科级以上领导干部117人分别到甘孜州监狱接受警示教育,到州委党校廉政教育展厅参观。着力在州级农牧系统范围开展全覆盖式的廉政宣讲活动,开展集中学习98场3650人次,廉政警示教育13场287人次,局一把手和班子成员和10个支部书记开展廉政教育讲堂17堂,分别邀请专家专题廉政党课讲座5场,邀请州纪委副书记卢登同志和州审计局领导就党风廉政建设和财经纪律作了专题讲座,受教育干部294人次,增强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意识。组织学习“一片一书”,观看了警示教育片,并开展专题讨论,62人在讨论会上作了专题发言。三是加强政风行风建设宣传工作。充分利用州农业畜牧局信息网等媒介,加强农牧业信息报送的数量和质量,加大工作动态和支农惠农政策及党风廉政建设的宣传力度。
三、抓作风建设,促风清气正
一是严格执行党的政治纪律、组织纪律、财经纪律、工作纪律和生活等各项纪律。我局始终坚持把严明政治纪律放在首位,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各自为政、阳奉阴违,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保证上级关于农牧系统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二是严格落实“八项
农业战线的劳模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农民劳模感言(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