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角评课心得体会 初步认识角评课(七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认识角评课心得体会一
二、选矿厂概况
三、原矿性质
四、工艺流程
五、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六、所用设备主要规格、型号、数量、用途、操作参数和原理
七、厂房的布置及特点
八、感想
20__年7月1号至3号,在大屯选矿厂进行了为期3天的认识实习,进厂后先是工人师傅给我们上进入选矿厂的安全规程,我们的一位校友给我们讲了大屯选矿厂的基本概况。而后开始了我们对选矿的认识实习。下面对这次认识实习做如下报告
认识实习的目的和要求
目的:认识实习是矿物加工专业本科生的必修专业实践课程,也是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学生进行专业学习之间,对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科性质形成初步印象的重要实践课。通过认识实习,学习有关选矿的专业知识前对选矿厂及选矿设备选矿流程等进行初步的认识,并在认识的基础上对厂址的选择、矿石的性质和流程的设计、厂房的布置、设备的选择及其配置,工作人员对各种设备的操作,设备的工作情况及技术指标性能进行初步的了解和认识,学生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在生产实践中的作用、选矿工艺方法、工艺设备产生基本感性认识,形成对选矿厂的整体概念认识。
此次实习的任务是初步认识选矿厂的工艺过程、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结构、性能和工作原理;了解这些设备的使用及操作情况。
要求:
(1)结合《选矿概论》教学,增强对矿物加工工程专业及其生产过程的
感性认识。
(2)通过专题报告、生产现场参观,了解矿山生产组织管理体系。
(3)了解选矿工艺流程结构、工艺设备、选矿药剂的种类和使用。
(4)了解矿山技术经济指标、产品质量要求等,形成对矿山建设和选矿厂配制的总体认识。
(5)进行现场安全教育,培养安全意识。
(6)编写认识实习报告
选矿厂概况
(1)选矿厂的地里位置、交通状况:
大屯选矿厂为云南锡业集团下属的一个以选锡为主的综合回收铜、钨、铋等金属和硫的中型选矿厂。选矿厂位于云南省个旧市东南,大屯地区官家山,离个旧43公里,离蒙自有10公里,选矿厂在鸡石高速公路旁边,交通便利,适宜建厂。
(2)矿山发展沿革,当前生产规模,企业职工人数、职工组成、管理模式。整个大屯选矿厂占地6.59平方公里。
选矿厂分为四车间一、氧化矿车间
二、硫化矿车间
三、维修车间
四、尾水车间
大屯选矿厂现有18个科室,职工1585人,其中女工占60%。全年有300天的工作日,5天的检修时间,为三班制。
大屯选矿厂年生产锡、铜金属15000吨,占云锡集团年产金属量的三分之一。年利润3000万元。
氧化矿车间,始建于1952年,由三个互不干涉的相同系列组成,原设计日处理原矿能力1500吨,经设备、技术革新,现在每天的处理氧化矿原矿2200吨。精矿品位β:15%→40%,回收率ε可达72%。
硫化矿车间,建于1965年,原设计日处理原矿能力1500吨,经设备、技术革新,现在日处理硫化矿原矿2800吨。锡回收率ε为74%,精矿品位β为40%;铜的回收率ε为77%;精矿品位β为15%。
(3)水、电情况
氧化矿车间生产每吨锡用水19.5m3,用电35.2kwh。
硫化矿车间生产每吨锡用水20.4m3,用电63.5kwh。
供水:整个大屯选矿厂每年用水3200万立方米包括清水(占17%)由围堤供给和回水(占83%)由尾矿库、前回水提供。
供电:由官家山降压站分七路六千伏高压线提供。
(4)选矿尾矿处理方式,环保问题:
大屯选矿厂氧化矿车间尾矿由砂泵扬送到团山尾矿库。硫化矿车间则由砂泵
扬送到官家山尾矿库和大塔冲尾矿库。
原矿性质
锡的简介:
锡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强光泽,相对密度为7.0,熔点低(230℃),硬度3.75,质软延展性好。锡在地壳中含量仅2×10^-6~3×10^-6。锡属于亲铜元素组,但在岩石圈上部又具有亲氧和亲硫的两性特征。锡与硫起作用时形成两种化合物:一硫化锡和二硫化锡,它们在高温下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锡与氧也能化合,产生一氧化锡和二氧化锡。虽然锡具有二价和四价两种价态,但在自然条件下,四价化合物较为稳定,尤其是氧化锡(sno2),它是地壳上最稳定的化合物之一。
锡石化学组成为sno2,sn78.8,o21.2。四方晶系,晶体呈双锥状、锥柱状,有时呈针状。常含混入物铁、铌、钽,此外尚可含锰、钪、钛、锆、钨及分散元素铱、镓等。fe3 的存在,常影响锡石的磁性、颜色、比重。锡石是锡的主要原料来源。
氧化矿车间原矿来自松花矿,原矿品位含锡1.2%,含铁3.5%。原矿主要性质:结晶粒度细,锡铁致密共生。
硫化矿车间原矿来自松硫矿,老硫矿。为锡石多金属硫化矿,原矿中含金属矿物黄铜矿、黄铁矿、磁黄铁矿、锡石、白钨矿、黑钨矿、闪锌矿和自然铋,金属矿物占矿石总量的60%。含非金属矿物辉石、萤石、石英、云母。硫化矿为接触带硫化矿床,矿床分布在隐伏花岗岩顶部附存在夕卡岩和大理岩之间,显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基本上由致密的磁黄铁矿和辉色的辉石组成,为中硬矿,含泥量少,按采矿设计资料送至选矿厂碎矿工段的特性如下:
最大矿块粒度〈400mm
采出矿石湿度1%
矿石真重比3.8t/m3
矿石假重比2.23t/m3
松散系数1.5
在正常情况下原矿粒度, 50mm含量占40%, 15mm含量约占20%, 0.2mm含量约占90%,含泥约5%。
对于认识角评课心得体会二
(一)教学内容:
《认识钟表》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教学内容。
教材是按照“认识钟面结构——整时的读写法——建立时间观念”的顺序编写的,在编写上注重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数学。这部分教学内容是学生建立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也为以后“时、分”的教学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钟面,学会看整时,知道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从小养成珍惜时间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使学生初步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学会认识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会看钟表上的整时。
教学难点:学会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
课前准备:自制多媒体课,每个学生带一个小钟表,模型钟。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年龄小、好动、爱玩、好奇心强,在四十分钟的教学中容易疲劳,注意力容易分散。根据这一特点,为了抓住他们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采用以下几点教学方法:
1、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法: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学具和多媒体教学手段,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2、情境教学法:本节课我注意创设情境,设计了色彩鲜艳的课件,让学生在课件所创设的情境中学习,同时注重学生数学学习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数学学习贴近生活。
3、实践探索学习法:为了更好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中我设置了许多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比一比、写一写、拨一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积极动眼、动耳、动脑、动口,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实践来获得新知,这样既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发展,同时也增强了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和开放性。
4、合作学习法:整个教学过程中,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发现的,老师决不包办代替,学生和学生彼此分享自己的思考、见解,做到了让学生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索,合作学习
本节课我设计了四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刚上课,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我创设这样一个谜语情境:“有个好朋友,会跑没有腿,会说没有嘴,嘀嘀嗒嗒走,猜猜他是谁?”通过猜谜语,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奋感,营造了积极向上的学习气氛。学生猜出是钟表后,接着我利用课件出示一些漂亮的钟表图片让学生欣赏并提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揭示课题:是啊,钟表不光有漂亮的外表,钟面上还有很多的数学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钟的表王国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了,也很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认识钟面
设计这一环节时,我注重给学生提供观察与思考,发现与表达的空间,注重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机会,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
先让学生观察钟面,看看钟面上有些什么,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板书:时针 分针 12个数。然后,我用课件演示让学生加深对钟面结构的认识。(出示课件)在汇报观察结果时,有的学生说到了秒针,我肯定学生观察得很仔细,同时我会告诉学生我们看时间的时候通常只看时针和分针就可以了,有关秒针的知识我们以后再学习。
2、认识整时刻
“刚才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钟两个好朋友,那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告诉我们时间的吗?”我利用这样的过渡性语言,承上启下,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学生在生活中虽然有的能认识整时,但概念是模糊的,为了更好的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用课件出示了3个不同时刻的钟面(出示课件)3时、6时、8时。然后再提问:3时、6时、8时的钟面上,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分针都指着什么数?你能用一句话说说看整时的方法吗?
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讨论交流,发现这三个钟面的分针都指向12,我便适时地告诉学生:当分针指向12时,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然后,我用学具再次让学生巩固看整时的方法。(出示一个钟表模型,当分针指向12,时针指向4,那么钟面上的时刻就是4时)
设计这一教学环节,小组讨论看整时的方法,通过讨论发现学生个性化的思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动手操作,拨整时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我设计了一个结合生活实际拨整时的动手操作活动。首先让学生自己动手拨同学们读书的时间8时,同学们做课间操的时间10时,然后让学生以“一人说时间,一人拨钟”的方式同桌合作进行练习。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让学生掌握了认整时的方法。
衔接语:通过学生认识了钟面、整时刻,能熟练地拨整时后,再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法。
4、学习时刻的另一种表示——电子表示法
我用卡片出示4:00的电子钟时间,(板书)告诉学生这是同学们下午放学的时间,“有人会读吗?你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时间?”让学生自由发言。最后教师告诉学生这种记时法叫电子记时法,并指导学生电子记时法的写法。
(三)应用新知 解决问题
为了达到巩固知识,开发智能,激励再学习的目的,针对教学内容和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多角度、有层次、有趣味,形式多样的练习。
1、说一说,比谁棒。通过让学生说说小朋友一天的活动和什么时刻做什么,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互相评议安排是否合理,更能丰富学生对时间的感性认识。
2、画一画,比手巧。同学们能帮老师修一修三只掉了针的表吗?比一比,看一看哪一组小朋友最聪明,通过创设一个情景,利用学生好胜的心理组织学生合作进行修理钟表,既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又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写一写,比眼快。通过让学生观察钟面,用两种表示时间的方法迅速地写出钟面上的整时。
(四)总结拓展,体验乐趣
今天我们和钟表交上了朋友,从这个朋友身上你学到了什么?
让学生自己总结,自我评价,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好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是再次巩固新知的好方法。
时针 4时
分针 钟表图片 4:00
12个数
(我的板书简单,明了,突显
认识角评课心得体会 初步认识角评课(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