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三不乱心得体会及收获 中小学教师三乱心得体会(6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教师三不乱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1、请写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
脊梁(jǐ liáng ) 黄芪(huáng qí) 戏谑(xì xuè)
2、陋的第一笔是(横撇弯钩),凸的书写笔顺是(竖、 横 、竖 、横折折折 、横)。
3、下列成语分别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鱼贯而入(比喻 ) 一手遮天(夸张 )
4、“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 钱塘湖春行 》。
5、“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是郭沫若对小说《 聊斋志异》的评价。
6、议论文按其论证方式可分为立论文和驳论文两种。鲁迅的《“友邦惊诧”论》属于(驳论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属于(立论 )。
7、语文教学应在(师生 )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学生 )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 )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
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而不从”,孔子这句名言体现出的教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教育法 )。
9、博学之,(审问之 ),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
10、《爱的教育》作者是意大利的(亚米契斯 )。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学思结合思想最早出自《 论语 为政 》。
1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
二、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d )
a、陨落 奥恼懊恼 心旷神怡 b、赃物 震憾震撼 德高望重
c、绵延 弛骋 顾名思意义 d、迁徙 颠沛 迫不及待
2、词语“详略”是由“详”与“略”一对意思相反的字组成。下列词语中,完全由意思相反的字组成的一组是(c )
a、前后 快慢 运输 b、春秋 手脚 出入
c、优劣 曲直 装卸 d、问答 抑制 厚薄
3、“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被用来形容治学的第三境界。这句话借用哪一位作家的作品?(b )
a、柳永 b、辛弃疾
c、苏轼 d、李清照
4、因戊戌变法失败而慷慨就义,并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诗句的是( a )
a、谭嗣同 b、康有为
c、梁启超 d、杨锐
5、下面作品中不是黄蓓佳所作的一组是( c )
a、《今天我是升旗手》《小船小船》 b、《我要做好孩子》《飘来的狗儿》
c、《我和我的影子》张之路《山羊不吃天堂草》曹文轩
2d、《亲亲我的妈妈》《你是我的宝贝》
6、其著作被誉为“获得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的教育家是( b)
a、赞科夫 b、苏霍姆林斯基
c、夸美纽斯 d、赫尔巴特
7、学生作文修改的评价要:(d )
①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 ②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态度 ③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过程 ④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方法
a、① b、①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8、20xx年8月24日召开的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26届大会,将“九大行星”改正为“八大行星”,被排除的大行星是( c )
a、土星 b、天王星 c、冥王星 d、海王星
9、“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说明了教学工作具有(c )
a、长期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连续性
10、最早应用“启发式”进行教学的中外教育家分别是(a )和( b )。
a、孔子 b、苏格拉底 c、亚里士多德 d、孟子
三、判断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16分)
1、“哀兵必胜,侵略者必将遭到可耻的失败。”“哀”在本句中是“悲痛、悲哀”的意思。 (× )
2、“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话强调了创作的现实内容和社会作用。 ( √ )
3、《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指出,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500字。250 (× )
4、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 )
5、《课标》规定,第二学段“习作”的要求是:“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 (× )
6、“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老舍鲁迅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 (× )
7、口语交际的核心是“交际”二字,注重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
8、当今世界最著名、学术声望最高的奖是诺贝尔奖,设有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和平和经济学等奖项。没有数学 (× )
四、连线题。
1、
《欧也妮 葛朗台》———— 巴尔扎克
《茶花女》———— 小仲马
《童年》———— 高尔基
《罗密欧与未丽叶》———— 莎士比亚
2、
卧薪尝胆———— 勾践
高山流水 ———— 俞伯牙
鞠躬尽瘁 ———— 诸葛亮
暗渡陈仓 ———— 刘邦
3、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长风破浪会有时,
教师三不乱心得体会及收获 中小学教师三乱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