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互动课心得体会实用 心理课的感受和启发(九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描写心理互动课心得体会实用一
>
1、专业理论培训:
(1)邀请省内外专家做培训讲座;组织成员学习心理辅导专业领域前沿成果。
(2)继续开展"好书漂流"活动,研读心理教育类论著,本并做好读书笔记,组织专门的读书交流活动。
2、继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操作培训:通过课堂、活动的观摩、研讨、示范等,提高工作室成员的课堂活动设计与操作能力。
3、心理咨询或个别心理辅导技能培训:通过个案分析研讨、模拟操作、过程演示、工作督导等方式,使工作室成员具体有效的指导或训练。
4、教科研工作能力培训:通过课题研究培训,让工作室成员能更好地进行课题研究与管理,获取研究经验,提高写作能力,积累科研成果。
5、组织成员参加省内外专业学术研讨和参观考察活动,以开阔视野,取长补短。
>
1、组织开展全市性的心理健康教育论坛活动。
2、设计、开展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活动,并吸引更多学校参与或组织观摩、交流。
3、通过课堂评优活动吸引更多热心教师参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4、参与相关部门的教师心理培训工作,积极参与心理教育环境的营造。
5、参与、协助教育主管部门做好"中小学心理健康合格学校"评估工作,为强力推进我市心理健康教育出力。
>
20xx年上半年,成员完成自我和自我成长研究报告,并对自己的研究项目或课题做深入研究(工作室将在8月份组织集体研究活动)。
着力开始高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研发工作,力争本年内出成果。
布置论文撰写任务,通过评议帮助成员提高论文质量要求,争取有更多的成员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
>
1、开展富有实效、新颖而有吸引力的"心理辅导个案研讨"活动和"心理助人者沙龙"活动,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并在心理教育、咨询或学生教育方面有收获。
2、每个成员选择家庭或学校教育的热点专题,通过研究形成一个特色讲座并达到能熟练演讲,争取在年初将讲座菜单发布到网上,并无偿为需要的学校提供讲座服务。
3、"送服务到学校"活动:组织团队到相关学校开展现场咨询、家长培训、学生心理团体辅导等活动。
描写心理互动课心得体会实用二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基础教育,一个成功的教师,除了要有渊博的学识和优良的教学技能,还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心理健康课培训总结,希望对你们有所帮助!
本学期我被外派学习,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培训。首先感谢校领导给我外出学习的机会,作为一名非专业的老师,此次心理健康教育培训使我耳目一新,受益匪浅。这次培训是由常德市教师培训中心举办的,由省内资深的教授及外聘心理咨询师授课,共学习了包括基础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儿童心理学、心理测量学、心理诊断技能、心理咨询技能及中小学生心理咨询专题讲座、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维护等多门课程。学习期间观摩了桃源师范附小教师执教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参观了常德市芷兰中学和湖南文理学院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情况和心理咨询室设备等。通过这次学习使我树立了正确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深刻认识到校园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现将这次培训学习与我们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的内容及自己的心得体会整理总结如下:
>
心理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培强自学能力,从而纠正不良学习心理与行为习惯;人际交往教育,使之学会交往、乐于合作、关心他人,增强人际协调能力,减少人际冲突,促进人际和谐;适应性教育,使之积极适应各种环境变化及社会中各种应激事件;耐挫折教育,使之学会应付挫折刺激,避免心理失常、增强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人格塑造教育,使之学会修身养性,增强自我教育能力,从而矫正不良的心理品质,促进个性全面发展;情感调适教育,使之学会科学的心理调适,增强自我调控能力,从而避免心理失衡,使学生具备阳光的心态。
>
不只是一两位专业教师的事,它还需要我们全体教师的共同重视和参与。教师不仅是学生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的楷模,我们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有较大影响。因为一句话、一个眼神就有可能激励或伤害一个孩子。
我们老师应该把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和方法内化在课堂中,其实我们的每一堂可都有可能是一堂生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在日常教学和管理过程中积极引入心理卫生的理念、意识和行为,关注和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解决、处理学生问题应多考虑学生的心理状况,注重在学生日常教学中渗透健康心理意识,如在课堂中注重学生的心理与内心体验,尤其注重后进生、潜力生的心理,多给他们机会,让他们有机会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加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展示自己的“闪光点”,每个孩子身上都有“闪光点”,哪怕是最差的学生。教师要具备这种慧眼,去善于发现,并创造条件大胆启用。
例如画画好的给他出板报的机会,朗读好的让他早上领读,劳动、体育、音乐好的都给以相应的工作。在集体活动时及时引导学生培养集体意识,加强团结协作精神;在文艺活动时引导学生借机舒缓学习压力,调整心态,愉悦身心;在体育活动、竞赛中引导学生正确面对失败与挫折,增强意志、提高心理承受能力;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强调人际和谐,注重学生的交往、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注重品德教育。
>
学习优秀的学生心理压力可能更大,学习一帆风顺及家长老师的青睐会造成其抗挫折的能力较差或做事过于要求完美,教师经注意引导。
>
>
在此次学习交流中了解到各地、各校教师都或多或少的存在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常见的有职业倦怠、紧张、焦虑、烦躁、自卑、过度自尊等。对于这些心理问题的应对方法与技巧,我认为各位老师面对各种问题时应积极应对,而不是逃避和麻木不仁,任其发展。
我的总结到此结束,部分观点、感受及对学习的理解如有不成熟、不恰当之处请各位老师指出、谅解,我愿与大家一起成长,也愿与大家共同努力,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蒸蒸日上!
描写心理互动课心得体会实用三
上周日在新教师培训中,我听了xxx老师的心理辅导讲座——压力与压弹培养。
李老师通过压力觉察游戏、自画像投射测试、自制人际支持系统网等生动活泼的方式,浅谈压力和压弹的培养。整整两个小时的讲座,学生听得饶有兴趣,丝毫没有疲倦之意。讲座中,我有几点感触很深:
>
据讲座资料显示,从年龄坐标比较,20——30岁的年青人是中国压力最大的人群。20——30岁是人踏上社会的转型期,压力主要来源于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转变。从行业坐标比较,中层管理者80分,经理层75分,教职员工75分,高于下岗工人(68分),也高于一般企业工人(59分)。
年青教师的压力一方面来自自身:自身要完成从学生到教师的转变,另一方面,也来自学校这个特殊的环境:繁琐事情多、学生声音嘈杂、社会期望较高、家长关系难处理,虽然工作时间固定,但完不成的工作还得带回家做,此外,备课的工作可能使教师回家去后还在苦思苦想,不断寻求更好的方案。
确认年青老师有压力是正常的事情,就应该正确对待它。就我个人来讲,就应该正视压力,培养压弹。“教育是心灵对心灵的呼唤,是用心灵来浇灌心灵。”具有良好的抗压能力,处世积极,能够感染学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心理能量。
>
李老师在讲座上特别强调人与人之间要互相了解。人和人的交流是以语言为工具的,但不恰当的语言的运用会适得其反
心理互动课心得体会实用 心理课的感受和启发(九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