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格教育教师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品格教育教师的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品格教育教师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1、爱就是了解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
而了解学生从了解学生家庭开始。父母的年龄、职业、家庭住址、生活状况,做到了如指掌。接着就要了解孩子的兴趣、爱好、特点,他们有什么毛病,需不需要照顾;了解孩子的学前教育情况,以便因材施教。
为了了解学生我经常和他们在一起,课间和他们一起做游戏,放学后和他们说说话,在闲谈过程中了解他们的基本情况。了解了学生的这一切,我就能有的放矢地去关心教育他们。
2、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
入夏以后,孩子感冒的比较多,有时一天有好几个呕吐的。一个周一早上我就收拾了两次呕吐的污物。天热了,我总是提醒孩子们多喝水,生病了就及时治疗,按时吃药。晚上,还要给生病的孩子家长打电话询问孩子的情况。天凉了叮嘱孩子们穿戴好了再出教室,变天了告诉孩子们明天要添衣服„„
3、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
我们班的孩子,竟然将学校一次优秀教师的简介中我的出生日期记下来,在我生日的那一天,竟然在学校门口等待我,迎接我,老远看到我就大声喊:“老师生日快乐„„”“妈妈(我们班好多女生把我
这一切使我更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调皮的孩子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尊重和理解是培养自主品格的养料。在班上,人人都是小主人。不用老师指定,不用编排值日表,每天卫生清扫都有学生抢着去做;班上有同学遇到困难,同学们都会主动去关心、帮助„„用爱心培育孩子对集体,对他人的爱,一旦这种爱升华为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那么人格大树就矗立起来了。
4、爱就是责任。
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作为一个班主任,我有责任引领他们走进知识的殿堂,学到更多的知识;我有责任引领他们张开理想的风帆,驶向梦中的彼岸;我有责任引领他们插上智慧的翅膀,翱翔在无尽的天空。
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仅要使优等生学好,也要使中等生学好,更要使学困生学好。
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小学的学生,不知天高地厚,只会随心所欲地玩闹。我每学期开学总是先对学生进行常规的教
但这是远远不够的,低年级时,他们的自觉性不强,还需要时刻不放松地"看"。下课时,我先走到教室门口,站在那儿,然后目送他们一个一个走出去,还要不时地提醒,某某站排里,某某把手放下。这样的话不知说了多少。然后走出去,和他们一起玩,或看着他们玩,指导他们游戏的方法。就这样,现在下课我不再用去看着了,队伍也站得整整齐齐了。孩子们低年级时不会做值日,我就每天不到七点半就来到学校,教他们干活,手把手,一次次地教,一次次地示范。现在一切都做得井井有条。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
对于品格教育教师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教师人文素养,用一生沉淀
当你把学校交给你的一切知识都忘掉,剩下来的才是教育。
——爱因斯坦
刚刚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一位顽劣的高中同学听说我当了老师,一本正经地说:“嗯,中学老师要教孩子怎么做人,这比知识更重要。”我没太在意,现在越来越感受到这句话的正确性。因为真正的教育,不是纯粹的知识堆积。知识是僵死的,需要时时更替,推陈出新。惟有精神的品格和思想的亮色,才能永恒传递。
时光飞逝,我已经成为了学校里“年轻的老教师”。十几年的青春和奋斗过的日夜蕴含在这几个字中。年轻,是暂时的外表,老,是宝贵的经验。
一位教师,也许他的专业水平不是最优秀的,但是良好的师德和职业素养也会使他赢得学生的尊重;而一位品质恶劣的教师即使专业素养再高也会被学生鄙弃。我们经常说,要培养聪明高尚的学生,意在如此。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社会,高智商、反侦破能力强的罪犯对社会的杀伤力是很大的。用网络上的一句话概括“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作为教师,首先要做一个高尚而聪明的人,才能培养高情商和高智商的学生。我认为教师的人文素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怀揣教育梦想,远离庸俗
一提到梦想,我就会想到半个世纪前美国领袖马丁路德金在广场激昂的宣讲《i have a dream》,几十年后他的梦想变成了现实,奥巴马作为美国第一任黑人总统庄严就职。朱永新说:“用激情点燃激情,用梦想推动梦想。” 教师这个职业,每天面对的是对世界充满好奇、心智尚未成熟的中学生,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坚持梦想并且去感染自己的学生,这教师基本的人文素养。
记得以前在办公室中听到一位老师和自己的学生谈及未来的职业的对话,学生说想当老师,立即被他的老师否定“千万别当老师,太没出息了,挣钱少,干活多,太累……”从谈话中就可以感到这位老师对自己的职业是缺少认可度、缺少尊重。各行各业都有不同的干法,也许你浑浑噩噩、随波逐流,并没有体现出与专心投入者太大的差距,但唯独少了自己在从事的工作中获得的满足与快乐。学生学习成绩进步了是快乐、学生通过军训懂事了是快乐、自己的专业有了成果是快乐、教师节自己被自己已经忘记名字的学生簇拥也是快乐。每一个教育者都应该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这个梦想就是坚信自己的微薄能量能给一些孩子光亮和希望,行动就有收获,坚持才有梦想。没有梦想就没有教育。
高尚的的对立面就是庸俗。我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平庸的年代,平庸久了,庸俗就有了市场。青年人容易被引导,如果青年人过于追求物质名利,走向庸俗,思想一定会变质,社会也就容易走向绝望。作为教师,首先能避开庸俗,用自己的学识来化解生活中的不如意,而不是充满抱怨和哀叹。
对于品格教育教师的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1什么是教育叙事?
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多数情况下,是教师本人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经历和体验,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2、什么是教育素质?
在著名的《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提高教育素质”的重要论断,在讲话中,一共出现了两次。在总结八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就时,指出:“我们坚持发扬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风貌。”在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时,再次指出:“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这两句话前后照应、互相印证,十分清晰的勾勒出“教育素质”这一概念外延的轮廓。从中可以得出两个初步的结论:第一,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素质;第二,教育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素质”是一个首
品格教育教师的心得体会和方法 品格教育教师的心得体会和方法总结(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