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读物的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 红色经典阅读读书心得(八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红色读物的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下午好,我是石城三小六(5)班的黄璐。今天我给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红色记忆 红色传承》。
记忆,古老而又深邃。一次次让我们反复温习,依然那么鲜亮,那么深刻;红色,鲜明而又灿烂。传承了中华民族多少的历史,多么深沉,多么坚定。在红色的记忆里,我们一步一步坚定而无畏地走过。虽饱经磨难却初心不改。
不会忘记红军长征,那两万五千里的艰难跋涉中,留下了多少荡气回肠的英雄故事!不会忘记抗日救国,那三千多个峥嵘岁月里,模糊了多少坚贞不屈的民族脊梁!也不会忘记解放战争,那960万平方米的广袤大地上,洒下了多少追求自由的烈士鲜血!红色的战旗飘荡在历史的天空,红色的精神却激励着华夏的亿万儿女坚定勇敢,不懈向上!传承!传承!
不会忘记1998年,在那个烈日灼灼的夏天,疯狂地洪水在中国大地从南到北泛滥,肆无忌惮!第一时间,几十万人民子弟兵们冒着生命危险,以排山倒海之势奔涌在大堤上。“董存瑞连”、“沙家浜连”、 “蟠龙山英雄连”、“三八线英雄尖刀连”数百面不同历史时期的战旗迎风飘扬在大堤上,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激情燃烧的岁月。
更不会忘记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的大地震。时间凝固了,停滞在被残酷的大地摧毁了的汶川!那前一秒还欢声笑语的家园——顷刻毁于一旦!天一下子暗了,梦碎了!原本恬静的城镇,被面目狰狞的残垣断壁、砖石瓦砾颠覆。心,剧烈地颤动!泪,似乎绝了堤!
我无法忘记母亲用生命的最后一丝力气编辑的那条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妈妈永远爱你!”,我无法忘记那名不顾自己安危的子弟兵的哭喊声:“求求你们!让我再救一个!让我再救一个!”我更永远永远不会忘却倒塌的教学楼废墟里那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谭千秋!他弓着背,双手紧紧抓住讲台边沿,一动也不动,而他的头部却已经深深地凹下,红殷殷的一片。
5月12日 下午,谭老师正在教室上课。他讲得正起劲,忽然,课桌摇晃起来!整栋楼房都摇晃起来!地震!他马上意识到情况不妙,来不及多想,就大声喊道: “大家快跑!快……”同学们迅速冲出教室,往操场跑去。
楼房摇晃得越来越厉害了,并伴随着刺耳的吱吱声,外面阵阵尘土腾空而起。
但是,就那短暂的几秒钟,哪里容得了所有的学生都跑出去呀,在教学楼即将坍塌的瞬间,还有四位同学已冲不出去了! 地动山摇。碎裂的砖块、水泥板重重地砸下来……
13日22点12分,当人们从废墟中搬走压在谭老师身上最后一块水泥板时,在场的人都被震撼了。“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趴在桌上,后脑被楼板砸得深凹下去,血肉模糊。但四个学生却都还活着!”第一个发现谭老师的救援人员眼含热泪说。
“地震时,眼看教室要倒,谭老师飞身扑到了我们的身上。” 获救的学生这样回忆。
一个老师说:“如果要快速逃离现场,论条件,老师离门口最近,最有可能离开。但事实证明,在生死攸关的一刻,谭老师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
在学生眼里,谭老师曾是一个多么和善的人啊。他讲课绘声绘色,不仅妙语连珠,而且很有幽默感。然而,同学们再也听不到谭老师的声音了,讲台上再也见不到那个充满活力的身影了。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最后的姿势!
“英雄不死,精神千秋!”这个5月,让我看到了灾难,更我看到了红色的传承,看到了无数平凡中国人民的无畏与坚强!就像先辈们留下的那些足迹那样!在磨难中前行,坚强!勇敢!
作为炎黄子孙,站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我感到无比自豪,也信心百倍。因为我知道在祖国悠久的历史中,先辈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这片红土地,还有中国人不屈向上的骄傲、自强!更有鲜艳红旗下56个民族团结一心、憾天动地的民族魂!仰望红旗,我再次感到旗帜上正闪烁着耀眼的光,红旗永不倒,精神永传承!这种精神,必将使古老的中国再次崛起,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对于红色读物的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1、让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成长的历程、战斗的历程,着力宣传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功绩,让学生真正领悟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的真理。
2.为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信念,加强学生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
问答
合唱
>主持人(2位主持人齐说):下面我宣布八年级“热爱祖国,传承红色基因”主题班会正式开始。
(一)追忆革命英雄
女:当鲜艳的五星红旗迎着朝阳冉冉从东方升起时。
男:当我们背上书包走出家门开始幸福的一天生活时。女:同学们你们可否想过是谁带给我们这样幸福的生活?
齐:是我们最敬爱的中国!
男:亲爱的同学们,祖国是养育我们的母亲,我们都热爱自己的母亲,可你们知道吗?在过去的一百多年里,我们的祖国母亲经历了怎样的风雨打击,又是谁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这段黑暗的岁月吗?
女:从中国共产党建立到今天,它碰到了无数的风风雨雨,无数党的英雄先烈们用他们的鲜血换来了我们的幸福:
例1:刘胡兰例2:董存瑞
(二)诗朗诵
(三)讨论:
小组讨论:如何传承革命精神,用行动报效祖国。
(四)齐唱
女:历史不会终结,社会在不断向高层次发展。而今,我们作为一名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该关心家庭、关心集体、关心学校、关心社会、关心祖国的一切发展。
男:对,今天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明天我们是祖国的栋梁!女:下面让我们一起用歌声唱出我们的心声!
齐唱:《少年,少年祖国的春天》
男:下面请班主任对这次班会做总结
(五)班主任总结
班主任:同学们,梁启超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中国明天的命运就掌握在你们手里。当然真正的爱国不是一堂主题班会所能完全体现的,真正爱国更应该体现在平时的一点一滴中,没有对父母、对老师、对同学、对班级、对学校的爱,是不能谈及爱祖国的。希望你们从今以后继承先辈们的光荣传统继往开来,将来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美丽富饶!!
女:谢谢班主任的寄语!
男:今天的追忆红色经典传承红色基因的主题班会到此结束。
对于红色读物的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三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娃。
1943年的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鬼子扫荡来了,八路军和干部们组织乡亲们转移。二小和乡亲们一起转移到长城脚下。
村外有一个大山坡,这是一片好大好大的草地,碧绿的青草间开着点点的小花。二小就在这片山坡上放牛,这里美丽安宁,二小躺在草地上,望着蓝蓝的天空想,没有鬼子该多好。
二小参加了儿童团,跟着柳老师和吴连长,学了许多知识。他知道打走了鬼子,自己长大了,还要建设我们的国家。鬼子的大扫荡又要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拔出战刀威胁二小。二小心里很镇定,却装出害怕的样子,对鬼子说,那边有条路,穿过去就能找到八路。鬼子说你撒谎,你想骗皇军。二小说那就算了,反正我也不想去。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大枪追上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每一片树叶和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子。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对于红色读物的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四
党员主题教育活动是对党员教师进行思想教育的一种形式,旨在以活动为载体对党员进行党性教育,明
红色读物的阅读心得体会及感悟 红色经典阅读读书心得(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