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扶贫工作者心得体会及收获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个人(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扶贫工作者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一、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任务

为切实抓好精准扶贫,我局加强组织领导,学习精准扶贫系列文件精神,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作为主要工作来抓,学习市委、市政府下发的有关文件,明确工作任务。

二、依靠基层组织,扎实开展工作

工作队坚持工作日吃住在村,通过召开党员大会、村民大会、入户座谈等形式宣讲惠农政策。在进组入户活动中,工作队始终以宣传政策、走访民情为工作中心,逐户走访农户,深入地里田间,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宣传惠农政策、了解民情、民意。

三、强化工作措施,抓好扶贫工作

1、贫困户动态调整。在市扶贫办统一安排下,综合考虑衡量农户产业、住房、因学、因病、因灾等影响家庭开支的重要因素的基础上,以数据比对、民主评议、规范程序、群众认定为准,对我村贫困户进行动态调整。杨营村原有贫困户73户248人,此次动态调整中有错评户33户107人,调增4人,调减6人,整户新增2户8人,现有贫困户42户147人,其中:20xx年脱贫3户13人;20xx年脱贫3户15人;20xx年脱贫7户33人;20xx年脱贫3户10人,还剩余贫困户26户76人。

2、规范贫困户档案。前期动态调整工作完成后,我们进行了贫困户帮扶责任人的重新选派和贫困户档案的重新整理工作。

3、贫困户脱贫验收。贫困人口退出以户为单位,以该户当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不低于4500元/人/年。重点突出“一有、两不愁、四保障”(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不愁吃、不愁穿,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养老和住房有保障)。经过动员部署、民主评议、村核查和乡镇普查,最终确定胡兴良等3户10人为杨营村20xx年脱贫对象,并将《贫困户脱贫名单公示》在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公示。

四、推动项目建设,实施产业扶贫

1、产业扶持到村。按照“一村一策”的产业扶持办法,通过能人引领、合作社示范,建立了钟祥市农泰种植专业合作社。目前,合作社以600元一亩共流转我村土地240亩。

2、光伏发电项目。我局自筹资金16万元,帮助杨营村修建了60kw的光伏发电项目,4月底已建成并网,截止目前收入4万余元,其中30%作为村集体收入,70%将分配给村无劳动能力贫困户共5户18人。

五、强化驻村纪律,改进工作作风

物价局驻村工作队严格执行市委市政府关于驻村扶贫工作要求,驻村工作队吃住在村,落实驻村扶贫责任和扶贫措施,切实做好精准扶贫各项工作。要求工作队成员民情民意在一线掌握、党的政策在一线落实、干部作风在一线转变、科学发展在一线体现,切实深入农村密切联系群众。同时,还分批次轮流组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切实锻炼培养干部,转变工作作风。

六、下一步工作建议

1、建议给予政策支持。建议上级在贫困乡村扶贫项目资金安排上考虑边远贫困乡村在基础设施、建设成本等方面的特殊情况给予制定特殊扶持政策,增加项目资金和物资预算投入,以便项目顺利实施和产生实效。

2、建议给予项目支持。一是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建议加大农村公路养护资金帮扶力度,提高客运班线通行密度,方便群众出行;二是建议加大农村电网改造,提高用电质量;三是给予农村信息化工程项目支持。建议每个行政村设立1个农村信息点,方便群众获取生产生活信息;四是扶持建设农民培训就业基地。建议在每个镇建设1个农民培训基地,提高农民技能,方便群众外出务工和返镇创业。

2022扶贫工作者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xx村全村辖8个自然村,28个村民小组,现有耕地面积2200亩,人均耕地0.7亩,养育着771户、3463人,其中,五保户6户,低保户65户,扶贫对象180户、648人。我村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自然灾害频发,加之其他诸多因素造成农业产业规模化小,产量低,成本高,效益低,畜禽养殖规模小,科技水平低,群众增收空间小,增收缓慢。

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我村被确定为“”扶贫开发重点村,按照省、市、县有关帮扶工作的要求部署,紧紧围绕转变群众的思想观念、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努力增加农民经济收入三个方面工作,提出了“以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调整结构发展产业提高农民收入为突破口”的工作思路,扎实推进整村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具体作法是:

一、科学规划,完善机构,发动群众积极参与

我村“两委”班子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研究有关会议及文件精神,并召集全村村民代表进行讨论、商议确立工作的重点及发展规划,成立了以村支部书记为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邀请村里有威望的老党员、老干部、有文化的年青人、妇女干部以及关心公益事业的农民群众参与,设立了规划小组、实施小组、监督小组,并强化各小组的职责。结合本村实际,民主决策,制定扶贫开发五年发展规划,围绕规划发展产业、实施项目,使扶贫开发工作有序推进。

二、理清思路,明确重点,着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

针对我村基础设施条件差的现实状况,为了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刀刃上,充分发挥和调动群众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防止僧多粥少的局面,我村制定了优先原则来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首先是优先基础条件最差的自然村;其次是优先群众办事热情高、主动性强的自然村;其三是优先群众自愿筹资筹劳的自然村。通过优先原则,克服了各小组等、看思想,提高了为民办事的效率,形成了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一年来,我村改造了村级公路3条,池塘清淤改造4口,有效改善了全村群众出行条件。

三、立足实际,加大宣传,认真做好扶贫开发培训工作

我村积极配合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类实用技术培训,同时邀请农技专家田间地头现场指导,增强培训效果。一是加大农技技术培训,提高每个贫困农民农业技术水平。上半年,组织人员800余人(次)参加农业实用技术培训3场(次),有效改变以往农民群众“想致富,没技术”状况,为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保障。二是加大劳动力转移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特别是贫困对象的劳动力转移,使贫困对象都能掌握1-2门实用技术,从根本上使贫困对象脱贫致富。三是竭尽所能筹集贫困助学资金,去年以来,我村多方筹措资金0.8万元,资助贫困学生20名。

四、能人驱动,产业带动,着力开展产业扶贫

发展产业是扶贫工作的重头戏,如何让农村有长足发展,如何让农民生活步入小康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头等大事,我们根据村内的实际情况,借鉴外部的先进经验,本着因地制宜的实况,大力发展本地主导产业,在能人的带动下,已有两家生猪、獭兔养殖场建成,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财政及扶贫资金投入20余万元。去年,我镇千方百计争资争项建设了两大粮棉油基地,一是千亩标准化粮食生产基地,二是千亩优质棉基地,xx村是四个受益村之一。这些农业基础条件的改善,大大促进了我村粮棉油传统产业的发展,也为农村土地流转和农业集约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促进了农民增收。

一年来,我村虽然在扶贫开发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经济社会得到明显进步,农民生活水平逐步得到提高,但在扶贫开发工作上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一是农民文化程度低,综合素质不高。我村贫困人口中绝大部分只有小学文化,人口素质较低下,对新形势、新科技、新思想认识不足,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扶贫项目的实施。二是个别群众思想认识不高,对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抵触情绪大,工作难度较大。主要表现在赶超求进思想不强,得过且过,不思进取,对参与扶贫开发项目的实施存在抵触心理,配合程度不高。三是自然条件恶劣,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任重道远。我村农业基础

扶贫工作者心得体会及收获 扶贫工作心得体会3篇个人(5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