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抗疫读物心得体会和感想 抗疫收获与感想(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对于有关抗疫读物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今年37岁的__是有着5年感染科工作经验的护士长,如果说当年19岁时参加抗击非典疫情是因为青春热血,那么现在,再次站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第一线,则是因为担当和责任!疫情当前,她坚守岗位!

我有经验,我必须上!

1月22日上午,接医院紧急通知,因为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形势严峻,__县人民医院被确定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定点救治医院,感染科需要把病房空出来做好应急准备。

来不及有时间反应,凭着多年的感染科工作经验,作为护士长,她立即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传染病爆发应急预案开始行动起来:在院领导协调下与县中医院相关科室联系转移病人、完成当天治疗、给病人做好解释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让科室的姐妹们赶紧熟悉二级三级防护,这是要上战场的,开不得玩笑。

各种终末消毒处理,各种防护用品申领、各种流程演练等一系列流程下来已经到了晚上九点,还没来得及喘口气,科室的电话响起来了:“有武汉回来的新冠肺炎症状的病人需要到你们科室隔离观察!”__脑海里飞速地梳理相关流程,“好的,马上准备!”“新冠肺炎”这个新闻字样一直盘旋在科内每个人的脑海里,“我参加过抗击非典,我有经验,我必须上!”为了鼓舞士气,也为了给自己打气,她掷地有声地告诉科内同事!

勇往直前,战疫必胜!

1月24日,除夕,急匆匆地休息了3个小时,在科内简单地吃了点东西,隔离病区内的18名医务人员就当做是过年了。“这几天做梦都在进出隔离区、穿脱防护用品。”她告诉笔者,“在隔离病房,除了每天的治疗外,我们还需要给病人及时地心理疏导,减少他们的恐慌。”

1月29日湘西州确诊患者达到四例,虽然疫情在不断发展,但上级卫健委的好消息也在不断传来,__和科内所有人员都已经做好了对抗疫情的准备。

1月31日,感染科部分人员交接班,此次共有4名护士,2名医生出隔离区,出隔离区的医务人员将会在医院专门预留的病房内隔离观察14天,不能与外人接触。第二批请战人员会马上接替他们的工作。

笔者站在隔离区外远远地看见了__送他们出来,当问到隔离病区工作状态时,她说:“做好防护,保护好自己,就是保护好了患者!”

“穿上了防护服进入到隔离病房,为了节省防护用品,也为了减少感染风险,我们6个小时不能吃东西、不能喝水、也不能上厕所。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最让我们头痛的是防护用品笨重,护目镜也会因为戴口罩产生雾气,看不清血管,我们护理人员只能凭经验来给病人静脉穿刺。”

“但我们都是白衣战士,这点困难不会难倒我们!”她补充道。

对于有关抗疫读物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1. 骑行300公里返岗的女医生甘如意甘如意,女,24岁,武汉市江夏区金口卫生院医生。

武汉封城时,她刚刚回到位于湖北荆州的老家。

虽然没有人要求她返回单位,但她心里却很着急,“我们科室只有两个人,这个时候会很忙。”

她做通了父母的思想工作,选择了唯一可行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踏上了艰难的返岗行程。

在当时,出行的人都得去防疫指挥部开临时通行证。

在甘如意的通行证上,车牌号一栏写着“自行车”,通行事由是“到武汉江夏区金口中心医院上班”。

她靠着共享单车和一段顺风车,辗转4天3夜300多公里,淋着雨,吃着泡面,终于到达了目的地。

当她出现在医院大门口时,同事们先是惊讶,后是心疼。

“那一刻我特别轻松!”她说,“除了膝盖疼得不行!”

3月7日,甘如意入选“一线医务人员抗疫巾帼英雄谱”。

2. 武汉街头的义务送药人吴悠吴悠,26岁,武汉人,中学老师。

武汉封城之后,很多市民都被“困”到家中,生病时无法买药,万分着急。

发现这一情况后,吴悠骑着电动车出发了,他在武汉三镇来回穿梭,每天至少跑30公里,给有需求的人送去药品及防护用品。

收药者相当一部分是新冠肺炎疑似病例,他们一般会主动要求吴悠把药放在远处,避免近距离接触。

说不害怕是假的,吴悠只能尽力做好自身防护。

但是世事繁杂,人心颇测,有人竟然举报吴悠非法售卖药物,赚取差价。

警方对他进行了约谈,所幸吴悠的每一笔收费手机上都留有证据,详细核实后,警方还给了他清白。

对于这次不愉快,吴悠没有把它放在心上。

“我会一直坚持为困境中的求助者义务送药,直到有一天疫情结束,他们不再需要我。”吴悠说,“每天都有许多人加我求助,我不能停下脚步。虽然力薄,但也想成为保护武汉人的鳞片。”

3. 隔离点里的护理志愿者在武汉市东西湖区隔离点,有一支年轻的护理志愿者队伍。

这支队伍的12名女志愿者毕业于同一所学校——东西湖职校护理专业,如今她们都在不同的大学继续深造。

2月10日,听到母校的召唤后,12名队员克服种.种困难,迅速集合到了一起,然后奔赴隔离点展开工作。

配合医生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初步诊断,测体温,心理疏导,为他们送上一日三餐……

一天的工作下来,穿着防护服,戴着双层口罩的队员们有点喘不过气来。

“虽然很闷很难受,但我们不会退缩,希望疫情早点结束。”这是12名队员一致的心声。

4. 从国外运回五箱口罩的少年赵珺延赵珺延,男,15岁,上海新黄浦实验学校八年级学生。

放寒假后,赵珺延去印尼雅加达的舅舅家度假。

几天后,国内传来疫情消息,他的家乡温州很快成了重灾区。

舅舅闻知此事,马上发动众人,在当地采购了15000个医用口罩。

但当时疫情严重,航班陆续停飞,舅舅发愁如何把口罩运回国内。

赵珺延于是改变度假计划,主动承担起了“快递小哥”的任务。

2月3日晚,他坐上印尼飞中国的最后一班飞机。

5只沉甸甸的行李箱,一个健壮的成年人也不好应付,更何况一个15岁的少年。

他求好心人帮忙抬着过了海关,然后又一个人在机场折腾了半个小时,用手推车把它们送到快递集合地。

就这样,在抗疫最紧要的关头,这批宝贵的物资被送到了温州苍南!

自古英雄出少年。非常时期,赵珺延“千里走单骑”,让大家看到了一个00后的勇气和担当。

5. 第一时间捐献血浆的“00后”康复者专家研究发现,新冠肺炎康复者的血浆中存在大量抗体,可用于危重患者的临床治疗。

2月14日下午,广东清远,两名“00后”康复者在市人民医院捐献血浆。

小陈是捐献者之一,他是一名在校大学生,在痊愈出院之前,他就手写了一份捐献血浆承诺书:

“感谢这么多天来,医护人员对我的照顾……当我了解到血液抗体对医疗有帮助,社会也需要我做一份贡献时候,我觉得应该要将血浆捐献出来。”

小陈是广东省第一个写下捐献血浆承诺书的康复者。

据报道,在武汉、贵州、深圳等地,先后有多名“00后”康复者捐出了自己的血浆。

“00后”不是局外人,经历疫情,他们正在长大。

对于有关抗疫读物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疫情防控阻击战打响以来,四川工商学院科学统筹、主动出击、火速行动,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积极落实上级党委工作部署和要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在党委的“统一”引领下,党员领导干部坚守岗位、率先垂范,动员全校各基层党组织和身处不同岗位、身处不同地方的师生党员以多种形式投身抗疫,师生党员全员出动、全力出击,实现“百分百”参战,共克时艰,筑牢疫情防控战斗一线堡垒。

统一思想,精准发力施策,坚定必胜信心

四川工商学院党委科学决断、高度重视、统筹部署,并迅速反应,深刻认识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严峻性、复杂性、重要性,由学校各级党政领导干部组成的“防控办党员冲锋队”第一时间吹响疫情防控“冲锋号”,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优势和力量,牢固树立底线思维,加强防控工作。学校精准发力施策,多次召开视频会议,制定并实施疫情防控“十大举措”“五大要求”、建立开学疾病管控“十大制度”、制定开学安全“六大规定”和“四大预案”,实施在线教学“一三三四”计划,确保线上教学质量。按照学校防控工作“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总体要求,要求各级党组织要充分利用校内外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教育,严格督促师生及家长学习落实学校疫情防控的重要举措和具体要求,通过线上视频会议、专题报道、校院两级“两微一端”发布音视频、图文、重要通知及科学防控讯息20__余条,引导师生理性认识疫情、增强防护意识。线上教学首批开授思政类课程,“青年大学习”主题团课参学比多期排名四川省本科院校榜首,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等思想政治教育学习;开展“互联网 党建”学习活动,组织全校学生党支部以“1 2”形

抗疫读物心得体会和感想 抗疫收获与感想(5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