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文本研讨心得体会范本 数学教学设计文本研讨怎么写(七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推荐教学设计文本研讨心得体会范本一
(一)品悟教材
这是百分数的应用知识中,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部分,尤其是在农业方面,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教材以电视机销售、棉花产量为例题,来讲述成数的含义。
(二)读懂学生
学生对成数的意义很陌生,但是老师讲解之后,学生会很快接受。
(三)环境支持
多媒体出示例题,节约时间。
二、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成数的意义,知道它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简单应用,会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百分数的一些应用,像计算发芽率,出勤率,成活率,还有计算储蓄的利息等。今天我们来学习“成数”,板书课题;成数
成数常常用来说明农业的收成,比如说今年的小麦比去上增产二成,苹果比去上减产一成,这“二成”和“一成”是用来说明收成情况的。
说明并板书;“一成”就是十分之一,改写成百分数就是10%;“二成”就是十分之二,改写成百分数就是20%。
小麦比去年增产二成,也就是小麦比去年增产十分之二,即百分之二十。下面让学生回答:
“苹果比去年减产一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苹果比去年减产十分之一,即百分之十。)“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三成,表示什么意思?”(表示油菜去年比前年增产十分之三,即百分之三十。)
(二)、新课1.教学例1。
出示例1,让学生读题。提问:
“加二成,表示什么意思?”(增加了二成,表示增加了20%。) “怎样计算?根据什么?”学生口述。
教师板书算式:1800×20%=360(元),1800 360=2160(元)或者1800×(1十20%) 2.教学例2。
师:自己试着独立完成。
三、课堂练习1.试一试
先让学生自己做,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
“是怎样做的?根据是什么?”“还有别的做法吗?” 2.做练习二的第
1、
2、5题。
指定学生每人口答一小题,其它学生核对。 3.做练一练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一起订正。订正时可以提问:“减产三成是什么意思?”
四、作业
练一练的第3题。
利息教学设计
(一)品悟教材
(二)读懂学生
(三)环境支持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并能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2、过程和方法:能利用百分数的有关知识解决一些与储蓄有关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学习合理理财,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
1、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
2、计算定期存款的利息。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年吗?为什么?
是啊,过年的时候除了有好吃的、好喝的,长辈还会给大家发压岁钱呢。过年时,收到长辈压岁钱的同学给老师招招手。
2、你是怎么安排这些钱的?(学生自由发表意见,从回答中引出储蓄)
3、你认为把钱存到银行有什么好处?(学生谈储蓄的好处,涉及利息)
把钱存到银行安全、保险,不但能支援国家建设,到期还能得到利息,何乐而不为呢?
4、什么是利息?(学生可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对利息的理解)利息就是指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
(二)、交流调查情况看来储蓄的好处可真不少,课前同学们也调查了有关储蓄的知识,谁愿意把调查的结果和同学们交流一下?(学生自由交流课前调查的有关储蓄的知识)
(三)、探讨新知
前不久,老师也在银行存了一笔钱,(投影出示存款单)这是存款时填写的存款单,你从这张存款单上得到了哪些信息?(生谈获得的信息,师相机引导认识存款单上的户名、帐号、本金、时间、存款类型。并适时指出以下几点:
1、如果原来没有帐号就要新开户,新开户时要凭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填写存款单上有关内容;
2、什么是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3、整存整取是什么意思?那么活期呢?零存整取呢?)
我们从这张存单上获得了不是知识。那么请问两年到期后老师回取得多少利息呢?银行是按什么标准支付利息的呢?
国家按照一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什么是利率?
(利率是指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也就是利率=,利息是按照国家规定执行的。)出示20xx年利率表
从上面的利率表中你得到那些信息?(学生自由谈)
师小结:利率与我们存款的类型、存款时间的长短有关,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变化,存款利率还会做以调整。
既然利率表示利息占本金的百分率,那么利息到底怎么计算呢?
(利息=本金×利率,因为利率表中都为年利率,也就是这段时间中一年的利率,所以在求利息时还要乘以时间,即: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那么请你帮老师算一算,整存整取两年后老师能得到多少利息。 20xx×4.68%×2(计算时怎么计算就方便了?)
四、学生实践同学肯定也按奈不住激动的心情想把自己的钱也存入银行。那好吧,现在你的面前就有一张空白的存款单,请你先填写存款单吧。在选择存款类型的时候你是怎么想的?(生说说选择存款类型的依据)
好吧,存款单填好了,请你根据自己的本金和时间,并查阅利率表,算一算到期你能得到多少利息
但实际到期后得到手的利息比这个计算结果要少一些,为什么呢?因为国家规定个人在银行存款得到的利息要按5%纳税,也就是利息税,我们实际得到的是税后利息。
推荐教学设计文本研讨心得体会范本二
课时安排1课时
1、认识“巢、苇、罗”等6个生字。
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
3、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体会儿童丰富的想象力,感受童年愿望的美好。
教学难点:掌握诗歌的特点,激发学生学写诗的兴趣。
多媒体课件
一、创景激趣,自主设疑(5——8分钟)
1、同学们,走过了春天,度过了夏天,我们走进了带着凉意的秋天,谁能说说想到秋天你会想到什么?(课件出示2)
2、(落叶、丰收)从古至今有很多诗人对秋天也是情有独钟的,在他们笔下是怎样描绘的呢,现在我们就一起交流一下,请同学们来说一说自己找到的关于秋的诗。
3、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刘大白的一首描写秋天的诗《秋晚的'江上》和徐志摩的《花牛歌》。(板书:秋晚的江上花牛歌)用身边的事物来勾起回忆交流齐读课题
二、研读感悟,自主探究。(5——7分钟)
(一)初读诗文,学习生字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出示生字“巢、苇、罗、眠、霸、占”并分别组词。(课件出示3)
2、分小节读诗文。
(二)范读诗歌,整体感知出示诗文(课件出示4)
1、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首诗给你的印象。
2、引导学生观看课文配图。
自由朗读课文听师读说一说观看课文配图
三、多元导悟,合探解疑。(10——15分钟)
1、学生练习读,教师相机指导评价。(出示诗歌指导读)
2、赏析《秋晚的江上》这样美的景色,我们现代的诗人刘大白会用什么样的笔触去描写呢?出示《秋晚的江上》。
(1)读诗歌,品诗意。
诗中写诗人在一个秋天的黄昏时所看到的情景。这情景好比一幅画,但在画面上的事物是动的,而不是静的。作者把芦苇拟人化了,给全诗平添了一些情趣与生气。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
(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板书:归巢的鸟斜阳白色的芦苇美景)欣赏古诗《花牛歌》。这是一首赞美儿童的诗,边读边想,诗人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美好心愿?出示《花牛歌》。
(1)读这首诗,讨论诗意。
诗人描写了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和美好的愿望,也表现了归巢的鸟儿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对现实的抗争。
(2)读了这首诗,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花牛在草地里睡觉。)(板书: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童趣)练习读诗读诗歌,品诗意思考回答边读边想讨论诗意思考回答四、巩固深化,学用延展。(8——10分钟)
1、比一比,组词语。
渡()倦()坐()度()卷()座()
2、课文整体梳理。
《秋晚的江上》描写了一幅倦鸟、斜阳的画面。
《花牛歌》中描写了、等景物。
自由做题,指名交流答案
板书设计:
秋晚的江上花牛歌归巢的鸟斜阳美景花牛在草地里睡觉童趣白色的芦苇教学反思
推荐教学设计文本研讨心得体会范本三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啦”。正确认读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4.继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认识翠鸟,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妙境界,培养学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情感。
第一课时
一、质疑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鸟会搭船,奇怪不奇怪?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搭船的鸟》,看看会搭船的是什么鸟?(板书课题)提出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兴趣浓厚地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师: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标出自然段,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课件出示典型字,指名口
教学设计文本研讨心得体会范本 数学教学设计文本研讨怎么写(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