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案例交流心得体会怎么写 案例教学心得怎么写(9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关于教育案例交流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调皮学生,他们的自尊心很强,教师和家长更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他,尽量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他们进步。一般来说,调皮的学生大都聪明、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等等。只要好好引导,他们往往更有出息。对于调皮学生,教师更不应该吝啬自己的语言和表情,而要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即使只是一个会心的微笑、一句关心的话语,都会使他们感受到“老师和父母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
对调皮的学生,作为老师的我们究竟该怎么办呢?下面谈谈我个人的一点体会,权作抛砖引玉。
首先,面对调皮学生要弄清楚其调皮的原因。学生调皮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家庭教育的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孩子出身时都是一样的,属于一张白纸,他们的行为习惯是后天养成的,家庭的氛围、父母等家庭成员的教育方式将直接影响孩子的成长。孩子就像是一个
家庭的一面镜子,什么样的家庭,很容易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因此,对于调皮学生的教育,更应注重家校联系这一重要的环节。从家庭入手,了解反思学生的家庭环境,家长的素质,以及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通过家访、以及电话联系等多种渠道,老师与家长共同探讨教育调皮学生的办法。在此基础上做到有的放矢,优势互补,形成最佳合力.另一方面,老师面对调皮的学生一定要分析原因,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因为教育是可以改变人的。
其次,面对调皮的学生要有信心和耐心。教育工作者要坚信,通过教育可以最大程度地改变学生。学生调皮,有时候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力,有时候是由于自己缺乏自控力所致。如果我们老师对待调皮学生到了“看见学生就想大骂他一顿”的地步,建议你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因为你的这种心理状态,说明你对转化调皮学生的信心不足,耐心不够,方法不对。可以设法找同事或其他人谈谈这些学生的事,将自己的“抵触”情绪消除掉。多做一些自我反思,想想自己的信心如何、耐心如何、方法如何。是否做到了坚持不懈。荀子说:“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我想,这些思想也许能给我们不少启发。
再次,面对调皮学生要有一套“非一般”的教育方法。表扬好学生,批评差学生是我们常用的教育方法。殊不知,好学生往往缺少的是批评,是必要的挫折教育,而差学生往往缺少的不是批评,而是表扬。平时,我们要应尽量注意学生不调皮的时候,有意识地寻找他们
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赞扬。比说“你今天很细心听课”“你今天没有迟到,值得表扬”“你今天按时交作业,老师很高兴”等鼓励的话。调皮学生在老师表扬时,得到全班同学的注意,也会对自己的良好行为感到骄傲。
调皮学生的逆反心理一般来说特别强,当他做错事时,如果只是一味的训斥和责骂,效果只能是适得其反。这个时候,如果采取和他的“预期”结果相反的方法进行教育,不去责骂训斥他,甚至只是保持沉默,不理睬他,孩子的心理反而会紧张起来,自己会把犯错的地方重新再思考一遍,这样,给孩子一段时间冷静一下自己的头脑,过些时候再与他交谈,因为孩子已经检讨过自己的过失,他们反而能坦然接受老师的意见。
最后,面对调皮学生要特别注意保护他们自尊心。不管学生多么调皮,但他们的自尊心一般都很强,教师要利用好这一特点。要坚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他。有些不是很严重的错误尽量不去计较,说多了只能增加逆反,要知道,调皮的学生大都聪明、敏感、精力充沛、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只有充分保护好他们的自尊心,耐心地引导,通过多种形式,向他们表示我们的爱,使他们感受到“老师还是爱我的,我应该听老师的话”,这样才能引起他们思想上与你产生共鸣。否则,学生如果觉得自尊心总是受到伤害,他们往往就会破罐破摔,想改变他们就会很难。
调皮学生的教育确实不容易,不是几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作为教
师要不断总结经验,学习别人好的做法,多站在学生角度,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以爱软化、坚持不懈,我想“修炼”到一定的境界,你自然会掌握一套得心应手、行之有效的属于你.
关于教育案例交流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平安是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
无论是初为父母还是尚在怀胎十月的准父母们,不管对于自家儿女未来有着怎样的设计和考虑,但肯定有一个愿望是共通的,那就是希望儿女能够健康成长。
这是一个最朴素,也是最不掺杂功利思维的愿望。可惜的是,当我们环顾四周,再拿起手机打开新闻,你就会突然发现,想让自家宝宝健康安全地长大成人竟是如此艰难!!!
咱不说什么环境污染、雾霾弥漫,更不说什么食品安全、化工爆炸,大自然的惩罚和意外事故就凭你我这斗升小民的能耐就算是想躲估计也躲不过。
万一真要遇上什么地震台风、火山喷发,我们也只能为自己和孩子认倒霉!
但有一些事情,不管你是一贫如洗还是家财万贯,却可能始终环绕在自家宝贝身边,一不留神就可能沾到,就有可能让我们这些为人父母的成年人后悔莫及,抱憾终生!!
那就是
人祸!!!!
如果你认为是危言耸听,或者将信将疑,那就接着往下看,容我用事实说话。
拐卖幼童
近年来,在中国各地,拐卖儿童犯罪已泛滥成灾,且成愈演愈烈之
势.据资料显示和保守估计,在中国大陆每年被拐卖的儿童达数千人,这些被拐卖的幼小儿童从此离开了爸爸妈妈温暖的怀抱,骨肉分离,天各一方,有些孩子被买方收养,还有一些被卖到各地的城市流落街头,成为一些犯罪团伙操纵的行乞和偷盗工具,幼小的孩子因完不成乞讨盗窃任务受尽虐待,被那些丧尽天量的犯罪分子用刀割,用棍棒殴打,体罚,甚至被挑断脚筋手筋、折断胳膊大腿。
校园猥亵
自20xx年5月8日海南万宁发生“小学校长带女生开房”事件后,从5月8日到5月27日,20天内至少有8起校园内猥亵性侵幼
女案被曝光,而这仅是被公开报道的案件。实际中,又有多少孩子被伤害,人们不得而知。时至今日,类似报道仍然不绝于耳,身为父母的我们,能不提高警惕吗?
校车安全
仅举一例,20xx年11月19日,山东省蓬莱市一辆货车与面包车相撞,致12人死亡,其中11人为儿童。这次校车事故绝非首次出现。近年来,校车安全事故频频发生,也不乏人们的关注、讨论和政府的整治活动。然而,校车安全事故不断以相同的模式重复上演,孩子校车安全并没有彻底被解决。
校园暴力
5月11日,轰动全国的连云港被打女学生,她遭受了踢打,扒衣,羞辱,拍照,剪发等令人发指的校园暴力,多人殴打她一位,还将照片上传网络。类似的案例随便到网上搜一下你绝对会吓一跳。
如何让孩子远离校园暴力的伤害,成了很多父母心里深深思考和忧患的问题,既要让孩子不被校园暴力案例吓到,又要让孩子相信生活的美好,这是个多么难的问题。
老生常谈的早恋
以及更为可怕的早恋暴力
还记得当年轰动一时的“少女周岩毁容案”吗?合肥中学生陶某和周岩系同学关系,两人在交往过程中产生矛盾,陶某遂产生报复心理。20xx年9月17日,17岁的陶某因求爱不成强行闯入16岁少女周岩家,并用汽油将其烧成重伤。
孩子终于考进大学了,这下没事了吧?
难道你忘了一直高频率发生的女大学生失联事件吗?
仅举一例,20xx年8月9日,在重庆的20岁女大学生高渝,从铜梁老家搭乘一辆黑色轿车后失踪,警方于8月19日在云南省德宏州将车主蒲正福查获,蒲正福承认杀害了高渝,高渝的遗体也被找到,绑架期间高渝被多次。有兴趣的话可以上网搜下新闻报道,同样能够震惊自己。
还有这个
中国传媒大学表演系研究生周云露被同校同学李斯达杀害。 列举了以上这些事实案例,我们不仅要问一句:这些让孩子身心受到极大伤害甚至丢掉性命的意外为什么能够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
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缺少了一种极为重要的教育。
安全防范教育!!!!!!
。。。。。。。。。。。。。。。。。。。。。。。。。。。。。
这不是最可悲的,最可悲的是身为家长,我们自身根本就不懂得多少安全防范知识。
谈何来教育孩子? 一直以来,中国的家长都觉得,不能灌输给孩子太多负面的东西,以免让孩子生活在对善良的质疑中。但现在各种伤害的案件让我觉得,还是要让日渐长大的孩子适当的了解一些不管是发生在校园还是社会上的伤害案,让孩子多一些警醒和防范,避免不必要的伤害。
是该我们这些成年人和孩子一起学点安全防范知识的时候了!““让安全防范成为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让安全成为一种习惯,让习惯变得更安全。” 扫描二维码,从现在开始关注孩子安全防范,可能您一分钟的阅读,就能换来孩子一生的幸福。
关于教育案例交流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学校:高坝中心小学 姓名:吴会会
性别:女 年龄:十一岁 班级:四年级一班学生
二、个案分析
她是一位乖巧、听话的优秀学生。由于先天因素,她长得十分瘦弱,皮肤白白的,穿
着比较干净漂亮,梳着细细的小辫。她的身材比较矮小,只能坐在教室最前排。该女生学习成绩较好,书写工整,尤其是写作能力很强,常常受到同学的夸奖。不过,吴会会的胆子特别小,上课不愿意举手回答问题,下课后,也不愿意与老师、同学玩耍。她性格内向,常常一个人站在教室里望着操场发呆。她的脾气很犟。今年第二周星期二,她的亲妈妈来看她,她居然躲在教室里不出来,只是不停地哭泣,我与数学老师费尽周折,才把她请出了教室,让她与妈妈见面。结果,她泪流满面地对我们说:“老师,我恨她。我不愿意看见她”说完,就迅速地跑回教室再也不肯出来。我们都感到十分惊讶,一个年幼的孩子,为什么不亲近自己的妈妈?让我们百思不解。我很想知道其中的原因,于是,决定走访该学生的家庭,了解她在家的具体表现。
在家访中,我们了解到,吴会会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在她7岁时,父母由于各种原因造成了离婚,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把她交给了年迈的爷爷、奶奶。从此以后,吴会会在爷爷奶奶的细心照顾下,渐渐长大了,也慢慢地懂事了。奶奶告诉我们:“她爸爸妈妈没离婚前,吴会会整天笑呵呵地,又会唱歌,又会跳舞,乖得很。我们一家人都把她当成宝贝一样看待,哎,她爸爸、妈妈离婚后,她好像变了个人似的,不爱与我们说话了,整天默默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孩子心思太重了,她的逆反心理太强,动不动就发脾气。要不就不吃饭,或者不去读书。她爸爸忙于生意也很少回家,偶而打电话回来,她也不愿意接电话。”就在我们家访时,吴会会在一旁默默无声地写作业,写完以后,又帮奶奶扫地、带小妹妹。
回校以后,我有意识的组织了一次“悄悄话”写作活动。在日记中,吴会会告诉我,她恨妈妈。原因是:妈妈不该离开爸爸,不该扔下她不管,她觉得爷爷奶奶才是她最爱的人。每当她看见别的小朋友与妈妈在一起的时候,就更加讨厌妈妈。她说:“老师,我从不告诉别人这些话,你要保密哟。同学们知道后一定会笑话我。”看到她稚嫩的话语,我的内心掠过一丝沉重。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的今天,“留守儿童”呈逐年上升趋势,且他们又有异于其它儿童的心理,学校、家庭、社会都应广泛关注的教育问题。作为班主任,针对本班的实际情况,对“留守儿童”采取了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和策略。
首先,培训家长。一开学,通过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建立密切联系,进行友好交往,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对家长提出必要的要求,让他们了解实施素质教育的重大意义,并介绍一些教育孩子的方法、经验,推荐一些教育方面的书籍,如《怎样教育独生子女》、《怎样使你的孩子更聪明》、《父母必读》等。过家长会集体培训通,相互交流教育孩子的经验、感受和方法,使他们懂得科学育人的方法。待他们远走他乡时,对家长提出要求:要求他们与孩子联系时,不要只打电话,多写信,这样孩子想念父母时,便可以读父母的信,感受父母就在身边,从而体验父母的爱;也要求孩子们常常给父母写信,谈自己的学习、生活,谈同学、老师,从而拉近父母、孩子之间的距离,消除“留守儿童”的孤独感。
然后,通过加强班级体建设来消除“留守儿童”的异常心理。在班级体广泛开展各种
集体活动,比如齐心协力体育活动,拔河,打乒乓球等形成团结奋发的集体气氛;故事演讲,手抄报等比赛促进同学们心理健康发展。加强日常管理,强化《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全体同学“干好自己的事,管好集体的事,关心别人的事”。
第三,搞好学生的个别教育。作为班主任老师不断的给自己充电,丰富自己心理学和教育学知识,提高学生个别教育的能力。在学生行为异常时,能及时了解其心理原因,对症下药,及时矫正。
通过这些工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关于教育案例交流心得体会怎么写四
含着泪微笑,微笑着流泪
他,曾鑫洋,名副其实,他家最不缺的便是“金”了。优越的成长环境塑造了一个狂妄的他。
高三暑假夏令营悄然开始,分到我班的学生除个别请假外,基本到位。曾鑫洋,排在分班名单的最后一个,用斜体字与其他学生区别开来:因为高二下学期会考一结束便请长假离校了,属特殊生。虽然高一、高二时我没教过他,但他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可以说,班主任若听到他分到自己的班级,女班主任必会心虚、发抖;男班主任则会摇头,无奈。因为他的名字出现在操行扣分栏上的次数太多了。可这一次我却不紧张,因为我始终认为他是不会来的,所以私下里还为自己感到庆幸。
那是夏令营活动的第三个清晨,我依旧像往常一样,骑着踏板车往学校赶。太阳升起老高了,映照着远处墨绿色的青山,近处可爱的花草,迎面吹来丝丝的和风,心情真是不错!匆匆来到年段办公室,还未坐定,“詹老师,曾鑫洋的爷爷找你”,隔壁班的班主任诡秘地笑着对我说道。果然,一位笑容满面的老者已迎上来了。他是替他的孙子来报名注册的,而且希望他的孙子能够继续读完高三。明白这位态度诚恳的老人的来意后,我紧张起来,脑子一片混乱,甚至有些不知所措,该如何面对这一情况?拒绝,肯定省心省事。 不拒绝,有信心面对吗?“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校长在校会上讲过的这句话又从我脑海里冒出来了。我别无选折,因为我不想放弃我自己,更不能放弃他——我的学生曾鑫洋。最后我让老人转告他的孙子:想读书必须拿出态度来,我想知道的是他本人的想法。
第二天,在我的办公桌上,压了一张曾鑫洋学生写来的保证书。正文内容如
教育案例交流心得体会怎么写 案例教学心得怎么写(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