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 数学人教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作文(8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关于数学人教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使学生掌握运用估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从多角度思考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基本的除法估算的方法,正确地进行除法的估算。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激活基础
1、口算下面各题。
640÷8= 500÷5=
60÷3= 200÷4=
4200÷6= 1200÷2=
36÷3= 360÷9=
80÷4= 300÷6=
2400÷6= 42÷2=
2、先判断商是几位数,再计算。
576÷3= 386÷4=
二、学习新知,探究规律
课件出示主题图。
师:节假日,小丽一家三口出去游玩,要在宾馆住三天,他们遇到了一些问题,仔细观察主题图,你能帮帮他们吗?
生:能!
1、初步学习估算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生1:我知道了住宿3天一共花了267元,求每天的住宿费是多少。
师:你真会读题目!仔细观察这个问题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生1:问我们“大约”多少钱。
师:观察的真仔细!那么“大约”是什么意思呢?
生:大概、差不多、估计…….
师:所以我们是不需要算出准确结果的!谁会列式?
生1:267÷3
师:为什么要用除法呢?
生1:把267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所以用除法。
师:会估算吗?
生:会!
师:请你们在课堂练习本上尝试算一算,算完后同桌交流算法。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教师巡视。
师:谁能把你的算法分享给大家?(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计算方法)
生1: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整百数300,267÷3≈100(元)
生2:把267看作与它接近的几百几十数270,267÷3≈90(元)
生3:……….(方法合理均可)
师小结:通过分析,我们发现以上几种方法均正确,事实上估算方法具有多样性(师板书)。
师:那你们觉得每天的住宿费比90元多还是比90元少呢?
生1:比90元少,因为每天90元3天就是270元,而实际只花了267元,所以比90元少。
师:说的真棒!你们听明白了吗?
生:明白。
师:比80元多还是少呢?
生1:比80元多。因为每天80元3天就是240元,而实际花267元,所以比80元多。
师:你真会想!说的很有道理!
2、在练习中总结估算方法。
课件出示小练习(估一估)
208÷5≈ 124÷3≈ 82÷9≈ 23÷6≈
师:请同学们拿出练习本,自己试着做一做
指名学生回答做法,师帮忙总结: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估算,一般是把被除数看成整百或几百几十的数,除数不变,用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进行计算。而个别的是需要结合乘法口诀进行估算的(想一想什么数与除数相乘最接近被除数,商就是几)。
师:在我们全班同学的共同努力下,大家用估算的方法很简单的帮小丽解决了问题,也正确的回答出老师刚才的问题,今天我们共同探讨、学习的就是:用估算的方法解决问题(师板书)。
师:你们愿意帮助老师解决问题吗?
三、课堂练习
1、学校合唱队为4名男队员购置演出服共用去388元,每套演出服大约多少钱?
学生独立完成。
2、
(1)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
(2)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习题
作业:第31页练习六,第2题、第3题。
关于数学人教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一、基本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 222 班的数学教学工作,共有学生 3 6人。上学期期末参加县局统考及格率为 48 .6%,平均 55 .3分。考试成绩不理想,落后面比较大,学习风气还欠浓厚。
二、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的教育教学方针为指导,按照九年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来实施,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获得最适合自己的发展。通过初三数学的教学,提供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所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良好个性品质以及初步的唯物主义观。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 教学内容 包括 : 第一章一元二次方程,第二章命题定理与证明,第三章 图形的相似 ,第四章 锐角三角函数 ,第五章概率的计算。
四、教学目的:
教育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观念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逐步学会正确、合理地进行运算,逐步学会观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会用归纳演绎、类比进行简单的推理。使学生懂得数学来源与实践又反过来作用于实践。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逐步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实事求是的态度。顽强的学习毅力和独立思考、探索的新思想。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知识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念;会解一元二次方程;能建立一元二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理解命题、定理、证明等概念;能正确写出证明;掌握锐角三角函数的性质;理解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能运用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解直角三角形;掌握相似三角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理解概率在生活中的应用。
过程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推理、归纳的能力,发展学生合情推理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推理认证表达能力,提高知识综合应用能力。
态度情感目标: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的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
五、教学重点、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的重点是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多种解法; 2、 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难 点 是1、会运用方程和函数建立数学模型,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倡导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
《命题定理与证明》的重点是1、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基本要求和方法,学会推理论证;2、探索证明的思路和方法,提倡证明的多样性。难点是1、引导学生探索、猜测、证明,体会证明的必要性;2、在教学中渗透如归纳、类比、转化等数学思想。
《图形 的 相似》的重点是相似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难点是综合运用三角形、四边形等知识进行推理论证,正确写出证明。
《 锐角 三角 函数 》的重点是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锐角三角函数,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已知的边与角求出未知的边与角。难点是运用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概率的计算》的重点是通过实验活动,理解事件发生的频率与概率之间的关系,体会概率是描述随机现象的的数学模型,体会频率的稳定性,掌握概率的计算方法。难点是注重素材的真实性、科学性、以及来源渠道的多样性,理解试验频率稳定于理论概率,必须借助于大量重复试验,从而提示概率与统计之间的内存联系。
六、教学措施:
1、认真研读新课程标准,钻研新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及教材 , 适度安排教学内容,认真上课,批改作业,认真辅导,认真制作测试试卷。
2、激发学生的兴趣,给学生介绍数学家,数学史,介绍相应的数学趣题,给出数学课外思考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知识的构建,营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分享发现快乐的课堂。
4、引导学生积极归纳解题规律,引导学生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陶行知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有助于学生稳步提高学习成绩,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弥补智力上的不足。
6、教学中注重数学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鼓励学生多观察、多思考实际生活中蕴藏的数学问题,逐步培养学生运用书本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视实习作业。指导成立“课外兴趣小组”,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带动班级学生学习数学,同时发展这一部分学生的特长。
7
数学人教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 数学人教教材培训心得体会及感悟作文(8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