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护士实习时间的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对于护士实习时间的心得体会范文一
7月7日,带着介绍信,来到县中医院护理部希望能获得一个见习的机会,护理部主任很直接地就答应了,这算是人际沟通能力上的一个鼓励,提高了我对实践开展的自信心和积极性。第二天,主任把我安排在相对轻松一点的骨科进行见习。科室的护士长了解情况后为我安排了一位指导老师。第一天见习对工作环境、工作内容、服务程序以及这里的医生护士都很陌生,处于不知所措的状态。就看着一个前辈冲药。她先把药都取出,扔掉包装,那些废弃的包装装满了一篮子。然后逐一分类,逐一打开,动作娴熟迅速,装药粉的小瓶子和装药水的小瓶子都很快被她拧开了,在每个瓶口用碘酒消毒,然后用一次性注射器先取出小部分氯化钠或葡萄糖,注射到药瓶中,混匀成溶液后取出注射回盐水袋中。所有过程均为无菌操作,最后分类装车,并插好注射器。小推车上摆放着注射器和盐水袋,还有消毒液,消毒剂,止血带,胶布,创可贴,棉签,患者用药巡视单。
指导老师倒是比较负责,去输液的时候就把我叫上跟着去了。我发现她的操作还是很严谨的。操作前先询问病人姓名并进行核对,然后找静脉打针。打针的过程如下:为患者绑好止血带后,患者握拳找到静脉,难找的需要进行拍打,静脉细的要改用细针头。消毒过程,棉签先用碘酒后用酒精,扎针,见到有回血即可,然后在针头处贴好创可贴,再分别贴上纸胶布固定。完了以后再核对一遍患者姓名,做好三查七对。每次都是如此,有时候还会跟患者或者患者家属聊几句,增进护患关系。这些都是最基本但也是最实际的。我明白了不管做什么,基本功一定要很扎实。
见习虽然枯燥,闲暇的时候用看报纸打发时间,有些时候实在无事可做,就在过道上走来走去,转悠转悠。这样的时间总归是少数,半个月的见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临床的操作知识。比如说:头皮针,虽然是扎头部静脉,但是小孩子的静脉并不好打,而且爱动爱哭闹,要非常细心地打,固定的时候要用纸胶在头部缠上一圈。留置针也是见习中了解到的,以前从来没有接触过,主要是针对静脉不好打的老年患者,能减轻打针的痛苦,减少打针的恐惧感。膀胱冲洗也是第一次接触,我看着老师细致地操作,心生敬佩。对那些排尿困难的患者,膀胱引流应该做到使患者舒适、排尿通畅而不引起细菌病毒的感染。
此后几天依然收获颇多。从输液准备中学会了使用注射器抽取生理盐水,学会了怎样插注射管,哪些要把开关关掉。输液的时候虽然帮不上多少忙,但也学会了怎样核对巡视单,认识了输液时用的很多器具,在见习的同时发出疑问,然后及时向老师请教。我觉得提问很重要,当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一定要多问,在问的同时,就增添了和老师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问题解决,也很快融入了集体。现在的社会是很现实的,一定要勤学好问,多与人交流,以诚待人。
护士的工作是繁琐而连续的,好多琐琐碎碎的工作,医院又时刻离不了护士,所以很深切地体会到一名一线护理人员的不容易。这些琐碎的工作,让我的见习增添了许多内容。给病人测体温、测血压、测脉搏和血氧饱和度都是很常规的工作。对医嘱的时候,了解了bid、qd、qn等字母的意思。排空气、铺床、测血糖、注射胰岛素、入院宣教、病历的制作、术前备皮、病人翻身换床单、拔针、接瓶、处理医疗废物、发中药等等都是见习时了解或学到的内容。首先排空气,我做的并不是很好。到病人床边挂上,把静滴关掉,然后捏出滴水的地方下边的管子朝上,排出上端空气,然后打开开关排出下端空气。我排了好多个没有几个是成功的,只有一个算满意,但是排了好久。铺床是下学期要学习的内容,可是已经练习过了,铺病床是有些不一样。测血糖的时候,老师说不可以用碘酒消毒,只能用酒精。胰岛素注射的位置也知道了。制作病历的时候发现一份住院病历由好多表格、记录单组成,医生护士每天都要用到,是很重要的资料。拔针这些工作做了很多,老师教了一次以后都放心地让我操作,但我还是很小心翼翼地为患者撕开胶布,然后拔出,拔的时候必须动作迅速,及时按压贴创可贴的部位,防止针头伤及他人或者自己。处理的时候要把两头的针头剪下,然后分类丢弃。发中药的时候必须喊患者姓名并且下达用药医嘱。这些都是锻炼胆量和细心的。
实践的另外一个方面是可以学到在学校里学不到的东西。人际沟通,社会经验就是很重要的内容。在同一个科室要处理好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更重要的是要处理好同事之间的关系。在医院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病人和病人家属,各种情况都在考验一个护士的应变能力,我们要用耐心和责任心去对待每一个患者,要以理让患者家属信服。最有体会的就是有一位患者出现厌倦治疗的情绪,老师很幽默地劝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发动家属的力量,好说歹说给他打上针,按上心电监护。这就说明护士对待病人决不能情绪化,不能意气用事,要站在患者的心理来考虑问题。形形色色的人很多,怎样与人打交道也是很重要的。这些都是见习积累的一点社会经验。
对于护士实习时间的心得体会范文二
在去医院之前,我一直在怀疑学校安排我们才刚刚接触医学学习又没上过护理课程的大二学生做护理见习的正确性,医院会认可接纳我们吗?我的不专业是否会给医院带来不方便?生活环境将从学校转为医院,接触的对象将从老师、同学转变为医生、护士、病人,怕被带教老师骂,怕自己做得不好,怕不知从何入手。但同时,我又十分期待,想象着作为白衣天使的一员忙碌在医生和病人身边,想象着在见习过程中学到受用的知识和技能。
在卫生院护理见习的十多天很快就结束了,不得不说,因为护理见习,我的暑期显得不似以前那样纯粹打发时间了。走出校园,走上社会,走进医院,尽管这段时间很短,但分分秒秒的眼见耳闻、点点滴滴的学习于我而言都很重要很珍贵,每一天的锻炼和自我提高的机会珍贵,与带教老师之间的情谊珍贵,与病人的接触交流珍贵,在学习与实践的过程中,有汗水,更有收获。
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新手上路的这火的确热到足以燃烧整个沙漠,但同时这火着实不知方向又不懂得燃烧的招式。
我在镇卫生院的住院部,只有一层楼,6个病室,没有分科,每天一名全科医生值班,每天一名护士值班,病人多的时候有十几个,少的时候只有4个。第一天刚到,值班的护士姐姐就拿出一件工作服给我套上,穿上护士服之后感觉整个人的气势都不一样了!她为我介绍病房结构,介绍工作内容,让我很快地理解了我们住院部的护理工作。能够尽快地适应医院环境,为在医院见习和实践打定了良好的基础,这应该算的上是见习阶段的第一个收获。
由于医院条件有限,疾病严重或者复杂的病人都会转院到区医院或是市医院,住院部住的病人们除了测基本体征之外就只需要输液,见习手册上所写的“导尿插管”之类的东西都见不到。所以呢,早上一直跟在王姐姐屁股后面看她给各种各样的病人插针——第一个是一名十四岁的小男孩,王姐姐前前后后3次跟他确认姓名信息以保证液体不会挂错,小男孩听话乖巧,王姐姐的工作自然进行得非常顺利;第二个是六七十岁的老大爷,他的手枯瘦,
静脉明显地突出而高于手部其他部件,这样不用绑橡皮管都能顺利把针扎进去;第三个是一名四岁的小正太,他一看见护士姐姐走进去就开始哭,一点都不配合,加上他的血管特别细还隐藏得深,王姐姐扎了两针都没扎进去,更要命的小正太还死命挣扎,他的爸爸妈妈钳制住他,那小血管还会滚来滚去,我在旁边看得真是太揪心了;第四个第五个第
作为一涉世未深的非护理专业刚刚接触医学学习一年的小白,我给自己定位为专业打杂工,擅长铺床和摆药,每次护士姐姐吩咐我去库房拿床单被套我就觉得自己还是可以“干大事”的;配药笨手笨脚,王姐姐教我配药的时候语速太快,动作太快,我以新手龟速操作一遍之后就被自己嫌弃了;不敢扎针,当然王姐姐也没给我扎针的机会,但是,她让我去给病人拔针了。首先,我极其不专业的手法遭到了老大爷他儿子的超大号白眼,然后我弄哭了那个大眼睛长睫毛的小正太(他从我碰到他的手开始就扯吧着脸嚎啕大哭了)。幸好病人还有家属好脾气,不然我肯定我会被投诉的。
看病历和各种化验单了。当看到心电图,盯着一个两个尖尖凹凹狠命想就是想不起来p波t波什么的到底是什么的时候,当看着血检尿检里面各种项目各种指标的时候,当仔细想想发现自己居然连一个人正常的血糖浓度都不知道的时候,就惭愧自己大二的知识没有认真掌握好了;而看着各种不认识的专业名词就会认识到自己的浅薄,认识到作为一名医学生要学习的东西还多得多得多;看着王姐姐对着不同的病人说着不同的话,时而像姐姐时而像女儿时而像妈妈的样子就会感受到一名医务工作者需要付出的真诚与热忱,看着她几乎连好好坐下来休息的时间都没有就看到了医务工作者的辛苦和不容易
第二天早上,护士交班,换来一名姓刘的姐姐。参加交班才知道,每床病患的情况都不一样,护士们在交班的时候几乎都了若指掌,随口便可道出,让我很是惊异与敬佩。对于昨天新收进来的病人,王姐姐清楚的交代了他的情况然后才离开。然后刘姐姐开始给每位病人输液,我端着一盘液体和输液器之类的跟在她身后,虽然不能动手操作,但是看着护士姐姐一遍又一遍地帮橡皮管、找血管、进针以及用胶布固定的手法,还是颇感收获的。后来,一名病人液体输完后没有及时通知我们,我去换药的时候发现管子里有很长一段空气,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求助刘姐姐。刘姐姐非常淡定的把输液器前段的小管拔下来,带空气流完后又将小管接上,整个过程没要到十秒钟。知道怎么处理这种情况之后,之后再遇到管里有空气的时候我也能非常淡定地处理了。
护士们除了护理工作外,还要接受病人及家属的各种咨询,开入院证、收费单、入院协议等各种单子。两天下来,我也能熟门熟路的接过病人递过来的药物,将各种单据归位,回答诸如某某某病人住哪儿、某医生在哪儿什么时候上班、缴费去哪儿、这儿怎么填之类的
问题,对于这点,护士姐姐甚是开心。
第三天是护士长值班,又迎来了一位见习生,恰好是我多年未见的初中同学。谢姐姐教我们怎样测血压。虽然教材上有讲过,但是看书和实际操作还是有区别的,不过,我和同学互相当小白鼠,很快就掌握了,当一名新的病人进来的时候,我们给她测了血压。
一开始我不知道如何自然地和病患交流,但是慢慢的,和病人相处很融洽,主动问安问好,询问他们的感觉,有时还会拉拉家常,渐渐地,我和病患的交流也越来越多,我告诉他们我是见习,是来学习的,他们很理解我,让我发现和病患交流也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一位老奶奶独自住在医院,已经住了很久,不爱说话,我从没见过他的儿女来看他,也许她的儿女在外吧;有一个老大爷是被两个高大的儿子送过来的,住了不到半天就转院了,依旧两人护送;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名胰腺癌肝转移的大婆,他被儿子媳妇送进来,之后又来了一大群人,挤满了病房,护士姐姐告诉我是来抽腹水的,一个星期前来过,抽了2500ml。在领胸穿包签手术协议的时候,她儿子说:“你们好好治,你们放心,如果出了问题我们绝对不找医院麻烦,妈现在也是活天天子,我们只是在尽孝了”我给抽腹水的医生当了助手,在他每次抽满一管的时候夹住止血钳。大婆显得很痛苦,肚子上抽着腹水,手上还要扎针,她的血管脆,一扎就断了,扎了左手、双脚都没成功,最后右手终于不负众望的接受了针头。抽到2500ml的时候医生问她是否感觉轻松些了,得到肯定回答后,医生在3000ml之后收了针。一个星期后,同样的场景再次上演,只是助手换成了我的同学,在一个星期后,大婆没有来,取而代之的是打破的丧礼
每天要面对不同的病人,笑着的人、哭着的人、痛苦的人、忧愁的人、欣喜的人,什么事都有可能发生,新病人住进来、病危转院、病愈出院、或者有人从这世上离去,也是在面对着不同的故事,父慈子孝的故事,孤独寂寥的故事,辗转求医不得治的故事,而我,就像只是一个旁观者,带着自己的感情,沉默着。有时候我真的觉得一颗爱人之心比什么都重要,而医者,仁心也要一颗平静的心,看透生老病死、悲欢离合。
时光飞逝,两个星期很快就结束了,我发现见习之前的担忧都是我自己庸人自扰。这两个星期,真的是很充实的两个星期,我所看到的、学到的东西让我感觉把人都填满了。这两周来,在各位老师们的领导下,无论思想上,学习上还是工作上,我都学到了很多很多。
见习,顾名思义,就是看为主,顺便操作一下的实践,是我们将理论用于实践,用于临床所迈开的第一步,在此过程中我收获颇丰,心得体会亦不少。
尊敬领导、团结同事、关心病人、不迟到、不旷工、踏实工作,努力做到护理工作规范化,技能服务优质化,基础护理灵活化,爱心活动经常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做到
理论学习有计划,有重点,护理工作有措施、有记录,工作期间始终以爱心
对于护士实习时间的心得体会范文(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