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图形中的规律》心得体会
【片断一】
老师以火柴棒做实验,一边让学生思考,一边动画演示:搭一个三角形要用几根火柴棒?连着搭两个三角形要用几根火柴棒?从中引出“公共边”概念。
师:……再搭出第三个三角形又用了几根火柴棒?一共用了多少根?照这样从左往右,一共摆出10个三角形一共需要多少根火柴棒?两人合作,一人摆,一人记,把记录单填写完整。(表单包含三角形的个数、摆成的图形、火柴棒的根数等项目,图略)
学生操作,摆三角形,依次完成表格填写,交流反馈。
师:观察上表,你有什么发现?
生1:摆一个三角形要三根,接下来摆两个三角形就是3+2根。
生2:我发现每次摆了以后都是增加2根。
生3:都是单数。
生4:有几个三角形就有几个三根,然后再减去三角形的个数再减去一。
师:我们摆十个三角形用21根火柴棒,如果要摆100个、1000个这样连接的三角形,你还愿意这样一边摆、一边数吗?那怎么办?
生5:用图形的数量减1,然后乘以2,再加3。
师:让我们来验证他的解法。以摆10个这样的连接三角形为例,用了多少根火柴棒?
生:3×10-9=21根。(板书)
师:你为什么先3×10?
生:先假设摆10个独立的三角形。(师演示课件)
师:一共需要去掉重复的几根火柴棒?公共边的条数和三角形的个数有什么关系?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生:3+9×2=21根(板书)。先算出摆一个三角形需要三根,接下来还要摆9个三角形,因为有一条公共边,所以每个三角形只要2根。(师演示)
师:这种想法实际是先分类,把第一个三角形放边上,第一个三角形和后面的9个三角形不一样。分类思想在数学中经常会用到。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2×10+1。先把它想成每次都要加2根,然后摆10个就要摆10个2根,原来一个要3根,还要再加1根。
师:这种思想是找第一个三角形和后面9个三角形的共同点。刚才我们用不同1000个这样连接的三角形,你还愿意这样一边摆、一边数吗?那怎么办?
《连接图形中的规律》心得体会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