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文选题心得体会和方法 论文选题的途径和方法(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我们可以养成良好的总结方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2022学术论文选题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为进一步推动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研究向纵深拓展,扩大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的影响,现定于20xx年9月7日至8日由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与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在呼和浩特市联合举办“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学术研讨会”,鉴于您在这方面深厚的学术造诣,现特邀请您莅临会议并发表高见。现将会议有关事宜敬启如下:
一、论坛主题
多维视野下的文化交融与碰撞: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的对话
二、参考选题
1.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基本与特征的比较研究
2.地域文化视野下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的关系
3.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重大历史事件专题研讨(胡服骑射与赵北长城、十六国鲜卑燕赵政权、安史之乱、宋辽金的对峙、蒙元两都巡幸与中都城、元曲与杂剧、明长城与明蒙关系、旅蒙商与走西口、草原文化与燕赵文化人物研究等等)
4.冀蒙地域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与开发利用
5.冀蒙区域社会文化传承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研究
三、会议时间及日程
9月7日全天报到;9月8日上午大会学术报告,下午学术研讨;9月9日返程。
四、会议地点
宾悦大酒店(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52号)。
五、其他事项
1.关于费用:外地与会者交通费和住宿费自理,餐费由组委会统一安排。本市与会者不安排住宿。
2.会议不安排接送站,请参会代表自行前往会议地点。
3.请于8月10日前将参会论文及回执发至指定邮箱。
4.联系人及联系方式:
内蒙古社会科学院联系人:
2022学术论文选题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1、开场:由主持人致开场词:
尊敬的嘉宾,同学们:
大家午时好!
欢迎大家来到我们的交流会现场。在今日这样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相信我们的交流会会给你们带来愉快的心境。
我们十分荣幸的邀请到学院的部分领导教师来到此次交流会的现场,为大家解答心中的疑惑,共谈大学的学风建设。首先由我为大家介绍今日来到交流会的各位领导嘉宾。
2、介绍本分会场的主要与会教师:
参加此次会议的有:教师下头让我们再次以热烈的掌声,向各位领导、来宾表示最诚挚的欢迎!
3、下头进行大会第一项:
有请委员会主任、可再生能源学院院长徐进良教授为本次交流年会致辞:致辞结束:多谢徐进良院长的精彩致辞
4、下头进行大会第二项:
今日的交流会不属于我,而是属于在坐的每一位。下头就把时间交给大家,进入本次交流会的第二个议程:现场互动交流:
下头有请第一位为我们进行汇报的同学。
汇报结束后:感激同学精彩的汇报,下头有请与会的教师和同学提问,进行互动交流。
提问结束后:再次感激各位教师和同学的精彩发言,下头有请......
5、会议结束、评委总结
此次交流会到达了预期目的,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头,下头有请。院长为本次的学术交流年会进行简要的评审总结:
总结结束后:感激徐进良院长精彩的发言
同学们:斗转星移,日月如梭,青春的时光就要度过,让蓝天白云为我们起舞,让青山绿水为我们作赋,让我们把握住今日,我们的明天会更加灿烂。
再次感激各位领导于百忙之中参加我们的交流会,同时也感激各位同学的到来,华北电力大学第九届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可再生能源学院分会场到此结束,多谢大家的光临!
6、评委离场:
下头请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送各位领导教师离场!
2022学术论文选题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各位代表:
金秋十月,我们迎来了20xx年度山东省生态学术研讨会,今天,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们欢聚美丽的岛城,共叙友谊,共谋“加强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推广生态农业,建设美丽乡村”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发展。我谨代表协办方中国海洋大学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出席会议的各位嘉宾、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向积极支持我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同仁们致以最衷心的感谢!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包括理学、工学、农学、医(药)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教育学、历史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较为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具有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学校设有17个院,1个基础教学中心,1个社会科学部,68个本科专业,有2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0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学校拥有“东方红2”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海大号”海洋地质地球物理调查船以及在建的“东方红3”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等供教学实践和科学考察,基本组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初步形成了国内一流的系统化的现场观测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海洋生物工程中心、由教育部和国家海洋局共建的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设在学校。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8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560余人,博士生导师360余人,有一批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在校治学执教。学校科技成果丰硕,科技创新能力明显增强,“十一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900余项;被sci、ei、istp等三大收录系统收录论文1万余篇,截至目前,学校在地球科学、植物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等8大学科(领域)跻身美国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21世纪是海洋世纪,在未来的发展中,学校将立足海洋强国建设,大力推进改革创新,通过强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努力实现全面跨越,力争跻身特色显著的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我校生态学专业1985年创办的,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该专业是生态学国家一级学科,拥有生态学硕士点和博士点以及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海洋生态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之一。环境生态系现有教师30人,其中博士生导师2人、教授6人、副教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80%以上。主要科学研究领域包括海洋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海洋生态与生物资源调查、海洋生态动力学、生态毒理学、生物海洋学和海洋生物监测与生态工程等。过去5年,本系教师先后承担了国家重点基础发展规划项目(973项目)、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面上项目、国家海洋局海洋公益事业项目以及部委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等约40余项,平均每年约20xx余万元,人均年科研经费在60万元以上。全系出版专著8部,在国内外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3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200余篇。该专业在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整合研究,实现科技创新,并将在生态管理、生态保护、生态规划、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污染防治、生态工程等方面有效服务于社会。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建设天蓝、地绿、山青、水净的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而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是建设美丽中国的一项重要内容。建设幸福乡村,构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需要良好的生态环境来支撑。从科学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有保持人与自然的长期和谐,达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才是我们所追求的真正意义上的发展。本次会议,来自全国各地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学领域的专家、学者将围绕“农村生态恶化的警示与修复、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技术与示范、土壤环境污染与综合防治措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可持续农业的原理与途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建设与管理”等热点问题,通过大会报告的交流形式开展深入研讨,并展示最新的研究成果。
我们相信,通过为期两天的学术报告与交流,与会各方将更加了解,合作将更加深入,友谊将更加深厚和持久。希望通过本次会议的召开,推动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发展。我们愿与大家一道,携手并进,共谋发展。
最后,预
学术论文选题心得体会和方法 论文选题的途径和方法(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