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本 黄河颂的心得体会(6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黄河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本一
2、俯瞰黄河小,高悬白雪清。胡秉正《咏贺兰山》
3、明月黄河夜,寒沙似战场。李流芳《黄河夜泊》
4、解通银汉应须曲,才出昆仑便不清。罗隐《黄河》
5、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许浑《早秋三首其一》
6、两河萧瑟惟狐兔。刘克庄《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
7、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张说《邺都引》
8、雪岭金河独向东,吴山楚泽意无穷。清江《送婆罗门》
9、树色随山迥,河声入海遥。许浑《秋日赴阙题潼关驿楼》
10、萧萧远树疏林外,一半秋山带夕阳。寇准《书河上亭壁》
11、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其一》
12、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13、过去光阴箭离弦,河清易俟鬓难玄。刘克庄《戊午元日二首》
14、汾水碧依依,黄云落叶初飞。孙光宪《河渎神汾水碧依依》
15、婺星为情慵懒,伫立明河侧。吴文英《六么令夷则宫七夕》
16、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7、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18、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王之涣《凉州词二首其一》
19、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20、花满河阳,为君羞褪晨妆茜。吴文英《烛影摇红赋德清县圃古红梅》
最新黄河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本二
各位,今天请大家参观的是郑州市黄河游览区,这一个游览区位于郑州市西北,距市内约三十公里,南依岳山,北临黄河。1970年,为了解决城市用水和农田灌溉问题,在这里修建了提灌站,工程历时两年,后经八年的努力,终于在这里建成了一个占地面积十七平方公里的游乐场包。今天主要请大家看一看滔滔好宽阔的河床,以及这周围的景色。
据说,日本也有”人类起源于河流”的说法,黄河自古就被称之为中华民族的母亲。她与悠久的历史同流至今,与中国人的生活密切相关,象征着中国的文化、政治和社会。历史上曾多少文人骚客以诗描写黄河的汹涌澎湃之势;唐朝诗人李白在他的《将进酒》一诗中以铿锵有力的句子这样赞誉黄河: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在近代,日本人士很熟悉的郭沫若先生曾留下了”黄河之水通江户,珠穆朗玛连富士”的名句,用比喻中日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另外,中国还有一个广为人们所使用的谚语,叫做”不到黄河心不死”。基于上述的意思,我想,今天务必请诸位到黄河边上一游,面对着气势磅礴的黄河,回想对比一下我们两国间过去那种关系和今日的友好关系,希望大家能从汲取进一步发展我们之间友谊的力量。这样,我就安排了这一个参观计划。
首先请看正面的这条河,这就是中国的第二条大河----黄河。众所周知,她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在山东省注入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520xx平方公里。据说东京至博多的新干线长1176公里,那么请您记住:黄河的长约从东京到博多两个半来回的距离。黄河的源头是一股清泉,但是由于游经中游的黄土高原,大量的泥沙流入河中,因此到了下游时,竟成了世界上最混浊的河。”百年待河清”这一日本人也使用的中国谚语,就是比喻黄河水之混浊的。
每年经黄河水流走的泥沙有16亿吨之多,水中含沙量年平均37%,到了雨期,达到60%。如果用这些泥沙修建一个高一米、宽一米的堤防的话,这一个堤防可以绕地球27圈!这些泥沙的三分之二流入了大海,三分之一沉淀在下游的河床上,每年将河床抬高三到五厘米。因此,下游河床已高也堤外的地面,成了悬河。这就是洪水泛滥的原因,也就是说,下游是这条大河的薄弱环节,这一带的河床也比郑州市内的地面高出七米。
由于这些原因,过去的人们饱尝频繁泛滥的洪水之苦。据记载,历史上20xx年之间,洪水竟泛滥了1500次,实际上是四年三决口。其中最惨无人道的是1938年国民队伍曾人为地决堤,引起洪水泛滥。历史上黄河曾多次像这样被充作战争的有力武器,难怪百姓常言道:”乱世洪水多”。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黄河流域的人民群众在中、下游修建了1000多公里长的大堤,建起了水利发电站,进
黄河精神的心得体会范本 黄河颂的心得体会(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