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课后心得体会精选 安全课后心得体会精选100字(9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有关安全课后心得体会精选一
首先,进行的是第一项报告人数,每个小组的组长都来向我报告人数,最后是由我向中队辅导员(杨老师)报告:“我中队实有人数65人,实到人数64人。”
接下来,我们出了队旗,唱起了队歌,到了同学们互动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们的队会到了同学们最期盼的时候!
曹美慧给同学们提的第一个问题——课间时的安全,下课铃声响了,老师宣布下课,你和同学们用超级快的速度向教室外跑去,可是门只有那么大,人却越挤越多,有的同学被踩着脚,有的同学被撞倒桌子上,但是也要注意一下安全。请同学们回答,谁知道课间要注意一些什么?
同学们争先恐后,有的说“不要再教室走廊追逐打闹。”有的说“下课不要拥挤在教室门口,要文明谦让。”还有的说“不要在楼梯上互相推拉疯逗。”......
我的第二个问题——不要怕围墙和栅栏,这一条我们主要针对男生,假设下午是自由活动时间,小朋友们在操场上打球,对手一个猛杀,由于用力过大,皮球飞到围墙外面去了,可是为了简单方便,有一个同学直接爬过围栏去捡球,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请同学们说一说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
主持人的话音刚落,很多同学们都举手抢答“一旦失手、失足落下会摔伤。”“可能会流血、骨折、瘫痪,造成严重后果。”“栅栏顶部都有尖锐的铁刺,会被刺伤。”
曹美慧又给同学们提了第三个问题——上下楼梯莫打闹。同学们上课铃响了,有的同学和小伙伴们拿着篮球飞快的朝教室里跑,嘴里还喊着“看谁先到教室......”便不顾一切的向前冲,周围的同学差点被撞倒,同学们都该知道这样是很危险的,应该怎么做?
“要遵守上下楼梯靠右边走。”“要一个台阶一个台阶的走,不要一步迈两个台阶,那样容易跌倒。”“不要把楼梯的扶手当滑梯,因为很危险。”同学们按着我们的点名一一回答。
我来提第四个问题——不拿小石子、小木棒和文具互相打闹。文具本来是用来学习的,有的同学却把它们当成了玩具或武器打来打去,如果伤到眼睛怎么办?这个问题同学们回去思考。
最后有六道抢答题,是哪个小组抢答快、回答正确就发给哪个小组一朵小红花。
最后我们的校园安全主题队会是在《祝你平安》的歌声中结束的!
有关安全课后心得体会精选二
1、工作称职不称职,安全生产作标尺。
2、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
3、一流的质量来源于一流的管理。
4、正视危机,增强信心,艰苦奋斗,再创辉煌。
5、留一生安全给自己,送一份平安给家人。
6、成功者找方法,失败者找借口。
7、依法监管,公正执法,确保安全。
8、要想产品销得好,产品质量最重要。
9、安全要常抓,不分你我他。
10、一丝不苟,按章作业,是可靠的安全秘诀。
11、用户是上帝,下道工序就是上帝。
12、推行品管,始于教育,终于教育。
13、要想把好安全关,思想工作要领先。
14、遵章是幸福的保障,违纪是灾祸的开端。
15、品质最重要,每个环节要做到。
16、广泛动员,狠抓落实,群防群控。
17、企业效益最重要,防火安全第一条。
18、处处讲质量,贯彻生产线。
19、分分秒秒珍惜生命,时时刻刻重视安全。
20、讲求实效,完善管理;提升品质,增创效益。
21、重视品质要付出代价,忽视品质代价更高。
22、留住一位老顾客,比吸引五位新顾客更重要。
23、质量是大厦的生命,安全是员工的生命。
24、预防为主,未雨绸缪,工序把关,避免错检。
25、产品质量连万家,利害关系你我他。
26、时代精神演绎灵魂,优质精神构筑时代精神。
27、品质你我做得好,顾客留住不会跑。
28、产品批次能鉴别,问题产生能解决。
29、安全是家庭幸福的保证,事故是人生悲剧的祸根。
30、质量,立业之本,管理,强业之路;效益,兴业之源。
31、优质使企业走向辉煌,劣质使企业走向灭亡。
32、安全作砥柱,天堑变通途。
33、上班如同上火线,粗心大意有危险。
34、严是爱松是害,严中自有真情在。
35、质量出效益,点滴成江河。
36、严格遵守盘点制度,作到账物相附。
37、居安思危除隐患,预防为主保安全。
38、你对违章讲人情,事故对你不留情。
39、安全是一种责任、为己为家为他人。
40、创质量第一,让顾客满意。
41、品质合格是尽社会的义务,品质卓越是对社会的贡献。
42、抽一块砖头倒一堵墙,松一颗螺丝断一根梁。
43、产品质量是拓展的翅膀,航程无限,辉煌有期。
44、立优质精神,构世纪蓝图。
45、爱企如家爱岗敬业遵章守纪团结合作。
46、父母望您遵章守纪、妻儿盼您毫发无损。
47、宁为安全操心,不让亲人伤心。
48、强化竞争意识,营造团队精神。
49、抓好安全生产,促进经济发展。
50、思想松一松,事故攻一攻。
51、生命只有一次,安全伴君一生。
52、顾客满意是我们永远不变的宗旨
有关安全课后心得体会精选三
依照发改委《关于20__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和全国低碳日活动安排的通知》(发改环资[20__]827号)及____《关于开展20__年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的通知》(局安质字20__54号)文件精神,我项目于20__年6月15-21日开展了以“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为主题的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通过各种开展节能宣传教育活动及开展节能措施提高了节能减排意识,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我项目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总结汇报如下:
一、指导思想
上级文件要求,我项目确立了节能宣传周指导思想:以实现科学发展为目标,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广泛地开展节能教育,集中宣传节能降耗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宣传国家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标准规范,不断提高全民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努力营造浓厚的节能氛围,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仗。
二、加强组织领导
为确保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的顺利开展,我项目在原有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的基础上成立了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领导小组,小组以项目经理___为组长,安全总监兼项目副经理___、项目副经理___、项目总工___为副
组长。加强对宣传周活动的监督、指导,为宣传周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三、活动开展情况
1、召开会议,部署工作
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及副组长于6月12日组织召开了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动员会议。会议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谈论,对节能宣传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组长杨斌在会上要求各组员要以节能宣传周活动为契机,结合项目实际及自身工作,做好节能宣传,深入学习中交隧道局有关文件要求,认真落实节能宣传活动。
2、组织宣传,增强意识
节能宣传周活动会议后,各组员积极落实,采用散发宣传单,组织一线施工人员学习节能宣传知识等方式开展节能宣传活动。使“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好家园”的活动主题深入到项目及施工人员心中,树立了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形成了节约能源从我做起、从小做起的观念,树立了节俭文明的生活消费理念。
3、采取措施,落实行动
为进一步加强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力度,提高项目员工的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和节能意识,根据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安排,项目组织以实际行动践行节能宣传周活动。一是在项目部显著位置粘
贴各种节能宣传单。二是开展能源紧缺体验活动,6月17日为“低碳体验日”,项目领导带头示范,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办公区域停开空调一天,公共场所(走廊、卫生间)熄灯一小时,减少一半外出使用车辆一天。三是编写下发项目红头文
件《关于加强节能降耗管理的通知》(办字20__16号)从制度上加强节能工作的开展。四是项目鼓励员工自行购买自行车出行,凡购买自行车的员工每月给予一定的补助。
本次节能宣传周和低碳日活动顺利进行,达到宣传周活动的目标,增强了项目人员的能源忧患意识和节约意识,在我项目形成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点滴事情做起,
“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有效地促进我项目全面实现节能降耗目标。
有关安全课后心得体会精选四
语文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一直是语文教学工作者们津津乐道的一件事。但其实在新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值得我们好好反思。比如,针对七年级这样一个特殊的年级,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就会出现很多“尴尬”的问题。七年级是一个过渡期,从这时候开始,识字不再是教学重点,但生字学习对一部分学生来说确实又有困难,没办法轻视;阅读应该逐步成为学习的重点,但由于学生认知水平和相关能力的局限,对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入、不够全面,阅读学习的“度”很难把握;初一年级开始练习习作,不拘形式的写出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学生一下子很难适应,对写作感到非常盲目,老师的指导有时显得苍白无力……而新的课程改革又强调要突出体现语文的人文性,面对这些问题,面对全新的教材,面对新课程的改革,我们需要在摸索中前进、在实践中反思。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最新认识。过去语文课上,教师把课文条分缕析,弄得支离破碎,把语文课上成纯粹的工具训练课。语文课上没有思想的碰撞、心灵的触动、情感的陶冶、审美的熏陶。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功能完全没有得到充分地发挥,所以,语文课从来都不受学生的欢迎。新的课程标准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学目标的重要地位,突出了语文教育应有的丰富内涵,充分展示了语文自身的无穷魅力,还语文以本来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学中我们在突出体现语文人文性的同时,不能忽视其工具性,应当使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水乳交融。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辅相成的,是高度统一的。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于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可时下语文课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师认为,新一轮语文课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础,淡化知识。课堂上特别重视对语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对字词句等基础知识的教学,几乎没有提及,有的教师甚至认为搞这些教学就显得落后、过时,平时教学不重视了,上公开课更是不教这些不能“出彩”的“添头”。课堂教学热热闹闹,教学形式变化多样,看似是一节很成功的课。可是,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看,在这堂课上老师讲的东西他们是不是真的都吸收理解了呢?对于教师而言,这堂课的目标是不是真的达到了,是不是落到实处了呢?我曾就发现这样一种现象,一篇课文都快学完了,我点一些学生起来读课文,他们读得结结巴巴还不说,竟然还有一些很常见的字词都不认识。于是,我只好花大把的时间在每一次新课前指导他们预习,可是后来抽查仍发现学生字词不会读的现象,追其根源才知道,原来有部分学生连汉语拼音都不会认不会读,这其中也有上课发言很积极表现还比较好的学生,于是我不得不感叹,他们小学的语文课到底是怎么上的?难怪学生上课都不愿意开口回答问题。我觉得,如果一个学生连一些极常用的字词也不会读,不会写,一写作文就是错别字、病句连篇,那么即使他文学感悟力再强,也是难以表达出来的。
如果我们的语文课堂长期如此,少了听说读写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动也都将成会空中楼阁。
因此,我们虽强调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但决不能以削弱学生的基本语文训练为代价。应在兼顾语文
安全课后心得体会精选 安全课后心得体会精选100字(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