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培训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000(5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关2.0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

1.成立领导小组,提供组织保障

8月末,在参加省工作坊坊主培训回来之后,学校领导及分管信息技术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坐下研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相关活动开展的时间、内容、形式、成果等细节工作。为有效落实此次国培项目,务使所有教师在研修活动中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学校研究决定,成立“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和“20xx年信息化建设精英导评团队”两个领导小组。一个由学校领导成员构成,从宏观上把控校本研修活动整体推进工作;另一个由具体分管实施人员构成,从微观上具体操作落实研修活动的每一个细节工作。两上领导小组相辅相成、分工统一,共同为此次信息技术教学应用能力提升培训工作提供组织保障。

2.明确任务内容,组织分工实施

在学校信息化管理团队的指导下,小学坊主和学前坊主结合培训内容将此次提升工程研修活动任务明晰化、具体化,围绕三个微能力点梳理出线上观课25学时和线下研修25学时两个部分12个重点环节(线上:选择三个微能力、观课计时;线下:组织发布研修活动、发布公告、发布研修规划、设计上传自我评估、设计上传信息化教学设计、设计上传课堂分析报告、设计上传课堂反思、下载安装“听评课app”、利用app创建课程、利用app打分评课),并安排继教网确定的10个教研组(数学、语文、英语、学前、音乐、体育、美术、科学、道法、信息)有目的的、有计划的、有成效的加以实施。在研修活动的整个实施过程中,学校确定的10个教研组长起到了不可忽视的决定性作用,他们既要按坊主要求严格推进项目实施,还要及时处理、反馈组员在培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所以在人员的选择上颇费了些心思。

>

1.重视监管落实,扎实开展培训

研修活动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学校合理有效的监管。学校监管人员主要分为两个层面:顶层监管人员为校级主管领导、继续教育辅导员及坊主;基层监管人员为10个教研组长。两个层面的监管人员在工作中各司其责、相互配合,在上下联动的过程中及时有效的解决研修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

依据学校20xx下半年教学工作安排,结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线下研修活动需求,学校教导处设计了两个大型研修活动:一个是9月下旬开始的以观课议课活动为载体的语文、数学校本研修活动;另一个是10月中旬开始的以优质课评比活动为载体的其他学科校本研修活动。所有活动具体到研修的每个重点环节都有天数限制,都有作业要求,都有记录留痕,为线下作业的上传和简报制作等工作提前做好了资料准备。

2.明确研修主题,有效推进培训

考虑到参培教师对微能力点的理解和选择可能会引起不可预知的后果,经学校管理团队研究决定,由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对其所属教师的微能力点进行统一规划,并要求每个教研组在明确了三个微能力点的基础上确定研修主题,分步开展研修活动。各教研组长在明确研修主题之后,都能积极的带领组员在坊主和继教网管理员的指导下开展主题研修活动。通过一步步的推进,打破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瓶颈,让所有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在此次活动中得到提升,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

1.理清活动形式,打造研修精品

学校在此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培训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采用的是边学习边推进,边反馈边更正,边应用边提升的形式开展研修活动的。因为,吉林省是这次国培项目的实验省,我校是省级项目实验校,活动的开展没有任何可以参考借鉴的经验,校本通平台也是在学习培训的过程中逐步建设着的(需要哪些模块才上线哪些模块)。学校坊主在依据省里下发的文件汇编和培训手册两本资料对全校教师做了必要的培训之后,一直没有中断和继教网后台管理员之间的联系,通过反复的核对人员、校验学科、明确环节、反馈问题、布置任务、召开教研组长研讨会等细致工作,不断推进提升工程项目实施。

教研组长根据研修活动安排和校本通平台实际工作需要,带领组员共同研课磨课,并推选出一名优秀主讲教师做组内展示课,打造精品课堂案例。同时将听评课的结果反馈到“”手机软件中,生成课堂分析报告及课后反思报告上传到个人研修空间。

2.强化能力提升,注重分析反思

此次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开展的目的旨在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学校在进行“整校推进”校本研修活动的时候,力争多角度思考,力求多方位入手,通过维修维护信息化教学设备、保证外网内网畅通、设计实施多载体活动、修改校内学习培训考核制度等方法,为教师创建良好的信息化教学学习实践环境,为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在整个项目推进过程中,学校坊主着重抓好三个重要环节,促进教师养成良好教学习惯。一是:评估。通过准确的自我评估,明确研学目的、预期效果和成长方向。二是:分析。通过撰写课堂分析报告,重新回顾课堂教学过程,找出其中的优缺点,优点加以利用,缺点努力回避。三是:反思。通过撰写课后反思报告,从对教学实践的再思考中总结经验教训,反观自我得失,从而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项目是教育信息化的全面升级,学校紧紧跟随这次国培行动,努力建设信息化发展环境,强化锻炼信息化师资队伍,为构建“互联网 ”条件下的学校人才培养新模式提供参考,为二实验信息化建设的美好未来奠定坚实基础。

有关2.0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第二学期工作已结束,回顾紧张忙碌的一学期,我们历史教研组在学校、教务处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以“教研带动教学”为中心理念,较好的完成了本学期的教研组工作。为使今后的工作扬长避短,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水平,现将本学期教研工作总结如下:

1.加强理论学习,强化师德师风和师资队伍建设。

1)本学期,全组教师认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师德学习,每人都认真写了心得体会,师德修养得到提升。

2)同时利用教研活动围绕新课程学习了课改理论和课程标准,提升了理论素养,使教学实践以理论为支撑,各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普遍提高。通过组内老师互相听课,认真评课,采取案例分析,教学诊断等方式开展了“如何备课”、“如何说课”、“如何组织课堂教学”的学习和讨论。另外针对本组历史学科特点,本组老师经常捕捉当前的人文、时政和科技的知识信息和成果,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使教学活动充满了趣味性和生活化。

3)加强新老教师之间的沟通,利用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根据期初的计划我们组开设了一系列的公开课,既有优秀教师、学科骨干的观摩课又有新教师的汇报课;既有初三教师的复习课模式又有成长中教师的公开课。这些课对新教师的迅速成长帮助很大。

2.落实教学常规,狠抓教育质量。

1)根据学科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期初每位教师研究制定切实可行教学进度计划,并按照计划认真组织教学,努力完成教学目标任务。

2)加强集体备课,做到不备课不上课。为把集体备课做到实处,根据教务处的规定我们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备人进行。不定期检查教案,督促各任课教师充分做好教学准备工作。

3)组织教师学习先进的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先进的学科教育理念,在实践中积极探究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以学生为中心组织教学过程,把立足点放在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探究学习”中来,努力规范课堂教育行为,进行课改研究,提高教育实效。

4)各任课教师均能做到教学课后积极反思,总结课堂教学的得失,促进教育教学能力提高。

5)在

2.0教师培训心得体会范文 培训教师心得体会范文大全1000(5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大家想知...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