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工实务个人心得体会及感悟 社工的心得体会(4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可是却无从下手吗?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2022社工实务个人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佛山社工事业现在正处于起步阶段,作为南海第一家专业社工机构,我们有义务为社工事业的发展尽一份力。虽然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通过开展青少年、老人服务,让服务走进社区、走进居民家庭,不断推进社工 义工的服务模式,但是居民对社会工作的认知程度仍不高,各级部门对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内容、方法和意义还缺少认识。
今后的中心工作,我们将以加强南海乃至佛山社工人才队伍建设,发展社会工作为己任,继续坚守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按照社会工作服务程序,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技巧,解放思想,克服困难,大胆探索,在社会工作知识的培训、宣传,还是社工岗位的开发、社工专业服务的介入方面,进行积极的尝试,探索本土化的服务模式,积累可推广的经验。
二、做好两项工作:自身建设和社工宣传
(一)自身建设
20xx年,我们将继续完善中心在管理方面和服务方面的建设。管理方面,继续建立健全与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树立中心的品牌意识,打造中心的品牌文化。服务方面,加强项目规范,建立更加丰富的资源库,同时加强与广州等高校社会工作系的联系,挖掘优秀的社工人才,并加强粤港台社工督导的沟通,打造专业的品牌团队。另外,加强员工的培训,提升员工的项目管理水平和服务技巧,提升服务质量。
(二)社工宣传
社会工作作为中国大陆新兴的一个事业,并不为广大群众所完全认知与接纳,为了更好地开展服务,对于社工的宣传也是现阶段的一项重要工作。
中心将通过深入社区宣传、报刊、网络等途径进行社工知识宣传。
1、深入社区:中心将在节假日不定期到社区举办活动,让居民在参与活动中对社工有深刻的认识。过去的一年中心在南桂、桂园社区的成功充分表明了这一途径的可行性,今年我们将加大力度,扩大范围宣传。
2、媒体:争取与《佛山日报》、《珠江时报》《南海电视台》等佛山本地媒体合作,发布中心的活动通讯、宣传社工文化,让居民在日常活动中对社工有进一步的认识。
3、网站:在新浪等网络媒体上开通了博客、微博,定期、及时更新中心的活动、项目开展情况。并争取在今年内完成中心网站的建设。
4、宣传专刊:通过活动宣传单张、项目通讯、月刊、年报等各类宣传手册,及时传递服务信息,加强中心服务动态介绍。
三、打造三大品牌项目:为老服务、青少年服务和社工人才建设
(一)以养老机构为载体开展为老服务
老龄化社会呼唤专业服务的介入,养老机构的老人需要社工的慰籍。经过对南海老人服务的现状评估,整合中心的现有资源,中心在佛山市、南海区民政局的指导下,将为老服务定位为以养老机构为载体,深入开展老年社会工作服务。
一是开展桂城长者颐乐中心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项目。在获得桂城关爱基金的资助下,中心将在桂城长者颐乐中心开展专业服务。包括建立社工部,开设社工岗位、建立社工服务的各项规章制度,打造院内社工文化,开展员工专业团队建设、开展长者专业服务等。通过整合院内外的志愿者、场地设施、设备等资源等,为长者提供充足的资源服务;协助长者建立自助互助组织,满足长者的需要,提升长者的生活质素。
二是开展西樵福利中心的社工督导和培训。在西樵镇政府的支持下,采取了政府派驻社工,机构派驻督导的1 1合作模式,整合港台的社工专业资源,为西樵福利中心的员工提供系统专业的培训。派驻专业督导定期为西樵福利中心社工提供专业指导,为西樵福利中心设立社工岗位、制定规章制度、打造院内文化、培养专业团队、开展专业服务提供及时有效的专业支持。
三是拓展其他的养老机构服务。继续与南海其他的养老机构加强沟通,探讨服务模式,寻求可合作的途径,建立扬帆为老服务的专业品牌。
(二)以学校为阵地开展青少年服务
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开展的430动力快车、阳光伙伴励志营项目经验分享,对中心开展青少年的服务区域有了重要的认识。学校是青少年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对孩子的学习、情绪、智力、人格都有重要的影响。学校也是联系家庭和社区的纽带,为专业服务的介入提供了空间和条件。因此,今年中心的青少年服务采取驻校社工的形式,开始一个新的服务模式的探索。
策划“阳光动力”助学与助长计划,争取关爱基金的支持,在桂城的两所中学(一所农村、一所城市)开始试点。一方面研究农村、城市学校的教育教学模式、青少年行为特征等,借助专业手法为青少年提供学习、生活、情绪等方面开展专业性辅导工作,探索不同的驻校社工服务的介入模式;另一方面探讨社工与教师、家长的沟通合作模式,总结社会工作的介入途径。同时,通过社会工作专业服务,帮助有需要青少年得到及时的服务,推广“爱己及人,助人乐己”关爱精神,培养活力健康新一代。
通过驻校社工服务,进一步推广学校社会工作,关心青少年的全方位发展,实施培养青少年的“全人计划”,协助青少年学生能够正视生活现状,挖掘自身潜能,培养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其全面健康成长,并能在活动中成为桂城义工中的一分子,参与“爱家、爱桂城”的行动。
(三)以培训为手段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
加快本土社工人才建设,进一步推动社会工作的本土化是中心今年的另一重要工作。一是通过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考前辅导,帮助应考人员把握考试大纲规定内容,加强对教材的理解,提高应试能力,提高,加快人员转型;二是通过专题培训,进一步普及社工知识,提高工作效能,推广社会工作服务理念和技巧;三是通过业务考察、交流,实务训练,拓宽本土服务人员的专业服务手法,加快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
四、做好四项工作:预估策划-项目实施-评估反思—总结研究
要提升专业水平,保证专业服务品质,必须要做好四项工作:
(一)预估策划:加强对服务人群和区域的调查研究,借助访谈提纲、问卷等工具,通过社区探访、焦点访谈等形式,深入一线了解服务对象的需求。制定各类服务人群的访谈提纲和问卷,完善调查研究的手段和方法,加强项目策划的培训和指导,继续策划出符合市民需求、政府需要的专业服务项目。
(二)项目实施:在现有的服务项目中,将进一步规范服务的流程,建立服务的标准,规范各类文书档案,形成一套制度化、规范化的可复制的经验模式。按照项目书的内容和进程,坚持专业服务的原则,有序开展各项专业服务,确保项目进度和服务品质。
(三)评估反思:根据项目要求,做好20xx年度关爱基金资助的三个项目、西樵山复退军人医院社工人才队伍建设试点项目结项工作。做好项目的自评、项目服务的文书、图片、音像资料整理、分档保存工作,各项规章制度和财务审计报告等,做到管理规范、材料完整、交代清楚,确保项目评估顺利通过。同时,要加强项目服务的反思,及时弥补不足,积累经验。
(四)总结研究:要充分利用中心的专家团队,加强对项目服务的模式研究,不断总结本土化服务的经验,推广本土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模式。今年,要在各级刊物上发表专业的研究性文章,并总结介入服务案例,在合适的时机结集出版,进一步宣传社工专业服务。
新的一年,中心将按照社工服务的专业要求继续完善各项工作流程和规范,加快中心团队建设,努力做好已开展项目工作。在时机合适的情况下,将在新的领域、新的项目上进行拓展,为共同打造社工事业的春天而努力!
2022社工实务个人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2012年通讯社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战友们”,大家好!
我是学生通讯社的***。2012年是忙碌的一年,也是令我们记忆特别深刻的一年。在记者团的大家庭中,我们一起见证国家、社会、学校的发展变化,尤其是在第九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的赛场上一同洒下了奋斗的汗水,也收获了人生中一段弥足珍贵的经历。一年的时间,我们与其他部门的战友们密切合作,共同为学校的宣传工作努力奋斗!下面我简要地从三个方面来汇报。
一、量的积累 质的飞跃
2012年,校报记者团更名为新闻中心学生通讯社,以此更加明晰了我们作为记者团采编部的工作职责——为学校对内对外宣传提供高质量高水平的新闻稿件。截止到上学期末,通讯社全年共采访各类活动116场,完成消息、通讯等新闻作品148篇,共计229618字,较去年增加100000字。其中,33篇新闻稿件发表于《天津师范大学报》,共计18005字;89篇发表于新空气网站,共计123489字;57篇被《天津教育报》、人民网、天津网、今晚网等校外媒体刊发,并为《天津日报》、《今晚报》、《渤海早报》、《城市快报》、《每日新报》等媒体提供新闻稿件素材,近十篇新闻素材稿被采用。此外,通讯社同学采写的3篇新闻稿件在第七届天津市高校校报好新闻评选中获奖。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大运会,通讯社的部分同学也参与到盛会的采访报道中,7名通讯社的文字记者完成了近百篇新闻稿件的采访与写作,50余篇发表在组委会《大运会刊》以及我校的《大运快报》上,并为校外多家媒体提供了新闻素材稿,圆满完成我校大运会宣传报道工作。
二、规矩成方圆 创新出佳绩
2012年,我们在更名的同时,更加严格制定并实施了通讯社内部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制度上进一步完善。我们在严格遵照《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日常采访报道管理办法》的同时,制定了《通讯社日常工作管理规定》、《通讯社期末表彰考评细则》、《通讯社新闻部每月表彰考评细则》等。这些管理规定的制定,让通讯社内部的各项事务更加有章可循,在落实这些规定上,我们也严格要求。每周一次的评稿会兼培训会,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
将一周的稿件汇总集中讨论分析,大家各抒己见,在一次次讨论中不断提高业务水平;每月一次的表彰会,会前按照同学们的出勤情况、任务量、发稿情况、稿件质量等进行分数核算,根据核算结果,给出每一位同学本月分数,按照30%的比例对学生记者进行表彰,有效地调动了大家的工作积极性;每学期期末的总结表彰会,则变成了通讯社社内大party,既是总结表彰,也是交流沟通,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中体会到一学期的收获与成长,增强了内部凝聚力。
最近,针对每周的评稿会,我们进行了改革,策划实施了一种新的评稿交流模式,在原来评稿的基础上,新增show time 环节——同学们自由结组,每组采用多种幻灯片、视频、现场演绎、新闻时评等方式,与大家分享对近期热点话题的思考和见解,为大家提供分享交流的平台,促进社员共同学习,拓宽视野,进一步发掘大家的潜能,共同进步。
内部制度的完善带来了管理水平的提高,同时也增加了社团的活力。我们社员们不仅有竞争意识,也有合作意识,大家在轻松但不松懈,紧张却不慌张的氛围中圆满地完成了各项工作,共同成长。
三、日常工作 稳中求进
随着各学院学生通讯员制度的日渐成熟,通讯社与基层学院通讯信息员同学之间建立了紧密联系,使得记者
社工实务个人心得体会及感悟 社工的心得体会(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