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故事20讲心得体会及收获 党史故事18讲心得体会(三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党史故事20讲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继续推向前进的必修课,这门功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欲知大道,必先为史。”毛泽东同志在《如何研究中共党史》中指出:“如果不把党的历史搞清楚,不把党在历史上所走的路搞清楚,便不能把事情办得更好。”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是现实的根源,任何一个国家的今天都来自昨天。只有了解一个国家从哪里来,才能弄懂这个国家今天怎么会是这样而不是那样,也才能搞清楚这个国家未来会往哪里去和不会往哪里去。”他强调:“对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添很多正能量。”党史、新中国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不到60人的新生政党,发展壮大到拥有90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执政党的成长历程,镌刻着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浴血奋战、艰苦奋斗,从积贫积弱、一穷二白到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创造人类历史上发展奇迹的伟大历程,其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丰富历史经验,蕴含着立党兴党、立国兴国的伟大智慧。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这门必修课,才能深刻领悟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新中国70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中国经济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道路为什么好、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才能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才能弄清楚我们从哪来、往哪里去,从而常怀忧党之心、为党之责、强党之志,为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更好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要坚持以唯物史观为指导,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马克思主义告诉我们,唯物史观是“唯一科学的历史观”,是正确对待历史的根本指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把历史结论建立在翔实准确的史料支撑和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础之上。”党史、新中国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奋斗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探索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学好党史、新中国史,就要深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了解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宝贵经验和伟大成就。只有如此,才能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才能深刻认识中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必然性,才能更好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到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学好党史、新中国史要真学深学,树立历史思维,培养历史眼光,增强历史担当。“学者如登山焉,动而益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员、干部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更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党员干部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过程中必须树立历史思维,要看到历史的连续性,避免人为割裂历史甚至搞历史虚无主义;本着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鉴之的科学态度,借鉴历史经验、汲取历史教训,运用历史智慧来分析当前我们所面临的一些问题。要培养历史眼光,通过学史看成败、鉴得失、知兴替。只有把党史、新中国史学明白,才能弄清楚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从而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力前进。要增强历史担当,始终牢记我们党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明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个目标。作为党员干部要牢记初心使命,不断增强历史担当,敢于直面风险挑战,勇于攻坚克难,为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历史是最好的老师,它忠实记录下每一个国家走过的足迹,也给每一个国家未来的发展提供启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今天,我们回顾历史,不是为了从成功中寻求慰藉,更不是为了躺在功劳簿上、为回避今天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寻找借口,而是为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增强开拓前进的勇气和力量。”他强调:“要继续加强对党史、国史的学习,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做好现实工作、更好走向未来,不断交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答卷。”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广大党员干部要切实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必修课,通过学习深刻认识党的执政使命和根本宗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发扬革命精神和斗争精神,勇担历史重任,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党员干部通过了解党史、新中国史的重大事件、重要会议、重要文件、重要人物,了解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了解中国近代以来170多年的斗争史、我们党98年的奋斗史、新中国70年的发展史,就能获得深刻认识,从而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解。
一是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是什么、干什么。我们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高理想。但是,党的政治上的先进性并不是一成不变的,一时先进并不代表永远先进,如果放松了自身建设,淡化了性质、迷失了方向、动摇了理想信念,这种政治上的先进性就会丧失,一切也就无从谈起。一部党史、新中国史,就是牢记初心使命,永葆党的先进性,传承红色基因,为了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历史。
学习党史、新中国史,就是要领悟和思考我们党一路走来,指引我们前行、上下求索的是什么;无数共产党人前仆后继、流血牺牲,为的、靠的是什么。概括地说,答案就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信念,即马克思主义真理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即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二是深刻认识党和人民长期奋斗取得的根本成就是什么、为什么。98年来,党带领人民经过长期探索实践,取得革命、建设、改革伟大胜利,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年、党领导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98年的探索实践中得来的,是植根中国大地、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的科学社会主义。因此,公号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充满的自信是基于实践检验、人民选择、科学真理之上的具有深厚积淀和坚实根基的自信。
主题党史故事20讲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很荣幸能够跟大家一起回顾一下我们党的历史。我们都知道,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第__周年,__年来,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段辉煌而又艰辛的历程。__年前的7月23日,在上海的法租界望志路的一座阁楼里,正在进行着一次秘密会议,出席会议的只有以李达、董必武、毛泽东等为代表的13人。外界不知道这是一个怎样的会议,更没有谁能预测这样一个小会议,会对我们中国产生怎样的影响。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的召开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当时会议闭幕之后,国内的媒体也并没有做太多的报道,一切仿佛都在无声无息中进行着。然而就是在不受人瞩目,在无声无息中建立起来的党,由最初50多名党员,发展到如今8600多万的党员。这样一个党引领着我们十几亿的人口,进行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在建党__年后,我们重温党的历史,汲取其中的精神力量,对于我们从思想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更好的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是很有帮助的。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中国共产党人用__年的汗水和鲜血谱写的篇章,今天我只能提纲性地概括说一下它的历史过程。今天我想跟大家探讨的这个题目叫做:学习党史牢记使命。在这个总标题下,我想跟大家探讨三个问题。
一、中国共产党为在中国实现社会主义而不懈奋斗的__年。
二、党史中的几次重要会议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飞跃。
三、从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中汲取前进的智慧和力量。
1、中国共产党成立。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举行,会议最后一天由于暗探的干扰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的。出席大会的12位代表包括毛泽东、何叔衡、董必武、陈潭秋、王尽美、邓恩铭、李达、李汉俊、张国焘、刘仁静、陈公博、周佛海以及陈独秀指定的代表包惠僧,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选举出以陈独秀为中央局书记的党的领导机构,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中国革命的面目就为之一新了。
2、创建人民军队的开端---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在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和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领导下,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国民革命军等武装2万余人,在南昌举行的针对国民党的分共政策而发起的武装反抗。这次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中国共产党独立地领导革命武装斗争和创建人民革命军队的新时期。
3、扭转危局的遵义会议。1__5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遵义召开扩大会议。会议揭发和批评王明"左"倾军事路线的错误,在组织上作了必要的调整,推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取消博古、李德的最高军事指挥权,决定由中央军委主要负责人朱德、周恩来指挥军事。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制定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达到成熟。遵义会议挽救了中国共产党、红军和中国革命,成为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4、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中共六届六中全会。1__8年9月29日至11月6日,中国共产党在延安举行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会上,毛泽东代表中央政治局作了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和会议结论。全会第一次鲜明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任务,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历史意义。毛泽东在回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历史时曾说:"中国共产党在历史上有两个重要会议,一次是1__5年的遵义会议,一次是1__8年的六中全会。"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的确立,从而使全党达到思想上的高度一致,极大地加强了党的战斗力,促进了中国革命胜利的进程。
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接受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政府施政方针,选举林伯渠为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秘书长,任命周恩来为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总理兼外交部长,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朱德为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沈钧儒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罗荣桓为中央人民政府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同日,首都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集会,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宣读中央人民政府公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在国歌声中,毛泽东亲自按动电钮,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54门礼炮齐鸣28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已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开始了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改变了旧中国四分五裂、战乱频仍的局面。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一个独立、统一的新中国重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6、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伟大转折,我国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标志。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开始全面认真纠正"文化大革命"及其以前"左"的错误方针,充分肯定了必须完整、准确地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结束了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两年中党的工作在徘徊中前进的局面,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
时期。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伟大转折。它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提出了调整国民经济和实行改革开放的重大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立。1992年10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举行。江泽民代表十三届中央委员会作《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党的十四大作出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二是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三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举,是十多年来党进行理论探索得出的最重要的结论之一,也是社会主义认识史上一次历史性的飞跃。
8、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江泽民代表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作《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的报告。大会通过了关于《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为中国新世纪发展指明了方向。
9、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200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江泽民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大会一致同意在党章中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行动指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三个代表”思想的提出,为加强中国共产党的建设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必将对未来中国的走向产生深远的影响。
10、科学发展观的提出。2007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胡锦涛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的报告。大会强调要坚定不移地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
党史故事20讲心得体会及收获 党史故事18讲心得体会(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