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传承兵团精神直播心得体会和方法 传承兵团精神心得体会500字(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41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关于传承兵团精神直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大家上午好!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共同纪念建团__周年暨五四运动__周年,这对于进一步引导和激励广大青年学生在新的历史时期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值此机会,我谨代表共青团__市委向__市青年朋友致以节日的问候!向为共青团的事业辛勤耕耘、积极奉献的广大团干部表示亲切的慰问!向受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共青团工作的__各级党政领导和各界朋友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__年前的今天,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参与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开启了中国青年运动的新纪元。

五四运动以后,一代又一代有志青年和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感召下,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心系人民福祉,用青春和热血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壮丽篇章。

中国青年运动__年的生动实践告诉我们,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中国青年,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才能大有作为。

过去的一年,__共青团组织在__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思想建设、服务社会、服务青年、自身建设上都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特别是青年创业创新行动、青年志愿者、青年文明号、留守学生关爱和青少年维权等方面,给__市共青团工作做了很好的榜样,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在这里,我代表共青团__市委向长期战斗在共青团工作第一线的__市全体团干部和关心支持共青团工作的领导表示诚挚的谢意!

青年朋友们,今天,我们在此隆重集会,一方面表彰和奖励在过去一年里团组织工作中表现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另一方面以这样的方式纪念五四运动__周年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__周年,以此号召广大青年朋友们,在新的历史时期,继续秉承“五四”精神,以饱满的学习态度,热情的工作状态,投身到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改革发展中来,在各自学习和工作的岗位上做出新贡献。

希望__共青团组织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自身建设,把全团的注意力放到基层,把资源倾斜到基层,以最大的决心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力争使团的基层组织网络覆盖全体青年,使团的各项工作和活动深刻影响全体青年,团结带领广大青年同志“建设全面小康新__”而努力奋斗!

借此机会,我向在座各位青年朋友们提三点要求:

第一,坚定理想信念。

团员青年要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头脑,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要把“五四”精神与时代精神融合起来,切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为国家的复兴、社会的和谐、学院的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力求成长成才。

当代青年对五四运动的纪念,对五四先驱最好的告慰,就是要在党的领导下,以执着的信念,优良的品德,丰富的知识,勇敢的担负起历史的重任,同广大人民群众一道奋力开创中国特色社会改革新局面,让伟大的五四精神在振兴中华新的实践中放射更加夺目的时代光芒。

全市全体团员青年积极学习,努力工作,奋发向上正是对五四精神传承。青年同志们要在加强科学理论、专业知识、综合知识、新知识新技能学习的同时,注重学以致用,在社会实践中锻炼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尽快成为符合社会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第三,依托组织发展。

__市委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共青团工作的领导,把团的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规划之中,及时研究解决共青团和青年工作的重大问题。

共青团是党联系青年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在维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同时代表和维护青年的具体利益。

__团市委要围绕__中心工作,开展适合广大团员青年特点的活动,切实为__市团员青年服务,及时向市委反映团员青年的意见和要求,促进广大团员青年健康成长。

同时,共青团员们要牢牢记住自己共青团员的身份,并以一个优秀共青团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同志们、青年朋友们,五四运动记载了青年奋斗的足迹,宏伟的事业激励着青年前进的步伐。让我们凭着岁月赐给我们的年轻臂膀和满腔热情,擎起“五四”的火炬,携着希望起飞,与祖国共奋进,与__同发展,在人生道路上谱写出一曲曲壮丽的青春赞歌!

最后,再次祝大家节日快乐、万事如意!

关于传承兵团精神直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诞生于北伐革命之初——叶挺独立团,正式成立于1927年的南昌起义,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战火洗礼、艰苦磨练,打出了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

新四军是这支军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新四军最初是由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健儿汇集改编而成,又由八路军南下部队和华中各地中国共产党组织领导的地方抗日游击武装,加强和发展了新四军的力量。新四军的历史以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和重建军部为重大转折,可划为前后两个时期、并细分为6个发展阶段。前期,经历了1937年秋到1938年春的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1938年春到1939年底,为实施战略展开阶段;1939年底到1940年底,为发展华中、开辟创建抗日民主根据地阶段。后期,为1941年春到1943年底,以反扫荡、反清乡为中心的保卫根据地的艰苦坚持阶段;1944年春到日本宣布投降前夕的恢复发展和局部反攻阶段;1945年8月到1946年1月的夺取抗战最后胜利和保卫胜利果实的全面反攻阶段。加上1946年1月到1947年1月,战略任务已经转换,但新四军番号依然存在阶段,共有7个发展阶段。

在谈判改编、部队集结阶段,国共两党就改编部队的建制、编制、干部、装备、经费等问题,进行了多次交涉,共产党在“保存与巩固革命武装、保障党的绝对领导的原则之下”,作出必要让步,最终确定南方8省红军游击队改编为一个军,即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军以下直辖4个支队,每个支队设2个团,新四军隶属国民党第三战区,第四支队则由国民党第五战区管辖;国民党不向新四军派遣官员。1937年11月3日叶挺抵达延安,向中共中央报告新四军筹建工作,毛泽东代表中共中央欢迎叶挺担任新四军军长。

1939年2月23日周恩来视察云岭新四军军部,传达中共六届六中全会关于“发展华中”的战略方针,商定向北发展、向东作战、巩固现有阵地的决定。到1939年底,新四军由1万余人发展到近5万人,6个支队和豫鄂挺进纵队,基本完成了在华中敌后实施战略展开的艰巨任务。1939年底,刘少奇进入华中敌后,贯彻了以斗争求团结的方针,在领导新四军发动广大民众开展抗日斗争中,积极争取和团结中间势力,壮大了抗战阵营的力量,开展了反摩擦斗争,孤立和打击了反共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根据地。此时,抗日根据地总面积已达4.4万平方公里,新四军主力发展到9万人,地方武装已达10万人,基本完成发展华中的战略任务。

1941年1月发生的皖南事变,使新四军遭受重大损失,为了反击国民党撤销新四军番号的反动命令,中共中央军委于1月20日发布命令,重建新四军军部,任命陈毅代理军长,刘少奇任政治委员,部队整编为7个师和1个独立旅,使新四军得以独立自主地坚持华中敌后抗战。在三年时间里,新四军加强抗日根据地建设,坚持同日伪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渡过了抗日战争最困难的阶段。

1944年初起,华中局和新四军军部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精神,主动地有重点地向日伪军发动攻势作战,巩固和扩大根据地,加强根据地建设和城市交通要道工作,加强对伪军的工作,开展军队整训、整风和大生产运动,积蓄力量,为进行大规模攻势作战和战略反攻创造条件。

1945年8月起,根据毛泽东主席《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和朱德总司令的命令,新四军独立自主地举行反攻作战,消灭拒绝投降的日伪军。从8月10日到9月2日,在反攻作战中,共解放县城32座,重要市镇400余个,歼灭日伪军2.8万余人。从9月6日至12月26日的作战中,新四军又解放县城13座,歼灭盘踞在苏北、苏中、淮南、淮北地区的伪军4.08万余人,迫使伪军1个军部、2个师1万余人起义。毙伤拒降日军1200余人,拔除了残存在华中地区内的全部日伪军据点。这一阶段中,新四军夺取了抗战最后的胜利,保卫了抗战胜利果实。到抗战胜利时,新四军主力部队已发展到21万余人,地方武装9.7万余人,民兵自卫队96万余人。1946年1月13日,国共双方停战令生效,华中、山东解放区军民遵照中共中央指示,抓紧整训部队,开展百日练兵,进行解放区的各项建设,为争取和平民主而继续斗争。

1946年6月,蒋介石公开撕毁停战协议,向解放区展开了全面进攻,华中新四军担负起反击国民党进攻的战略任务。1947年1月21日华中新四军部队编为华东野战军所部。

新四军抗战的主要特点表现为:一、人少枪旧,敌强己弱,敌我力量悬殊,战略上是以少制多,以弱胜强;二、新四军打的是敌后游击战,采用办法是打进去,站住脚,扎下根,持久作战,积小胜为大胜;三、新四军在平原水网地区作战,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威力,以机动灵活的战略战术在战略劣势中创造战术优势;四、新四军在华中敌后面对日军、伪军、国民党顽军、地方实力派四种力量,处在敌伪、顽、我三角斗争的错综复杂局面中,不得不在日伪军和顽军夹击的困境中苦斗求胜。

新四军组建不久即毅然挺进敌后,开辟了华中敌后战场,以其特殊的战略地位,与华北八路军相呼应,与正面战场相配合,迫使日军陷入腹背两面受敌、首尾难以兼顾的不利地位。抗战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新四军独立自主地担负起华中地区抗战的重任,战斗于日军占领的上海、南京、徐州、武汉、杭州、合肥等大中城市周围和水陆交通干线两侧,对侵华日军指挥机关和运输补给造成严重威胁,最多的时候迫使16万日军和23万伪军困守华中占领区而不得脱身,从而减轻了对国民党军和盟军的压力。

新四军自1937年10月诞生以来,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贯彻执行中共中央、中央军委、毛泽东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向敌后发展,坚持抗战、坚持团结,坚持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卓越地完成了对敌后抗日的历史任务,为民族解放事业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重大贡献。抗日战争胜利后,又顺利完成新的战略转变,担负起在华东地区粉碎国民党军进攻,夺取全国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重任。

鲜血铸就的新四军铁军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共产主义理想为目标,以民族大众利益为天职,以攻坚克难拼搏牺牲为特质,它是民族精神的缩影,是中华文明的彰显,也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它既是人民军队在长期艰苦卓绝的对敌斗争中形成的,也是人民军队在各种艰难困苦、生死相煎的磨砺中锤炼出来的,更是在中国共产党的辛勤浇灌下成长发展起来的。

新四军铁军精神,追本溯源,它萌生于北伐革命时期。1926年8月下旬,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的叶挺独立团,在进攻武汉的战役中,受命勇夺汀泗桥、贺胜桥,9月1日又冒着生命危险,攻克武昌城,为夺取北伐首战告捷立下大功。军民盛赞其为“铁军”,旅居武汉的广州人士更是特用生铁铸就的盾牌相送,其上嵌有“铁军”二字,背面则铸写四言诗一首,诗曰:

烈士之血,主义之花,四军伟迹,威振迩遐;能守纪律,能毋怠夸,能爱百姓,能救国家;摧锋陷阵,如铁之坚,革命抱负,如铁之肩;功用若铁,人民倚焉,愿寿如铁,垂忆万年。

这是对叶挺独立团的赞誉,也是对“铁军”精神的昭示与诠释。叶挺独立团是周恩来亲自组建,并由共产党人所领导的军队,叶挺独立团正是这种精神的创造者。叶挺向蒋介石提出沿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的番号,就体现了对“老四军”的认同与怀念。新四军同“老四军”有着精神领域的一脉相承,“光荣北伐武昌城下,血染着我们的姓名”恰是追踪数典的最好诠释。北伐中的四军战将出任新四军军长,这绝不仅仅是部队番号的承袭,更是一种军魂的注入和传承,彰显出内在的精神因素。

红军斗争时期,为铁军精神奠定了坚定的政治基础,铸就了军魂。南昌起义之后,起义军撤离南昌,南下广东,在潮汕地区经受失败,叶挺独立团主力编成的第七十三团后由朱德、陈毅带出险境,奔赴井冈山与毛泽东率领的红军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红军第四军。南昌起义的余部编成第二十八团,1934年10月参加长征。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第三师第七旅,就是由北伐劲旅叶挺独立团演变而来,可见叶挺独立团的火种与新四军的薪火相传。叶挺独立团的革命火种成为红四军的一支革命力量后,完全成为了真正的人民军队。毛泽东亲自到红军二十八团宣讲检查“三大纪律、六项注意”,并十分关心连队党支部建设。毛泽东将这支“铁军”建设成为由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的新型的人民军队,为抗战时期铁军精神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的红军游击队,经历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的锤炼,又为铁军精神注入了新的内涵。三年游击战争艰苦惨烈,红军游击队在常人无法忍受的恶劣环境中,与敌人斗,与大自然斗,与疾病伤痛斗,心中的信仰不灭,共产党的旗帜不倒,坚定革命必胜的信念,密切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培养了艰苦奋斗的作风,丰富了灵活机动的游击战略,保存了一支革命武装,为新四军的建立、艰苦创业和发展壮大,做出了贡献,并使铁军精神的内涵更为丰富多彩。

新四军在抗日战争时期坚持华中敌后抗日

传承兵团精神直播心得体会和方法 传承兵团精神心得体会500字(七篇)

体会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好的心得...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