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浪费粮食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 浪费粮食感悟(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质的心得体会范文,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对于浪费粮食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大家好!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节约是一种智慧,节约亦是一种责任,节约更是一种涵养。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

然而,在学校用餐时,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形:许多同学将只吃了几口的饭菜倒进剩饭桶中。更有甚者,把饭菜倒在垃圾桶里、厕所里,看着这些剩饭剩菜,实在让人心疼!

同学们,当你捧着喷香的米饭、端起美味的菜肴时,你是否想到这是农民伯伯顶着烈日辛勤耕耘换来的?当你埋怨饭菜不可口、随意倒掉时,你是否想到还有很多偏远山区的孩子因为贫穷而吃不饱?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浪费粮食就是践踏农民的劳动成果,就是无视我们父母的辛勤汗水。同学们,让我们继续发扬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从节约每一粒粮食做起,为建设文明、和谐的校园作出贡献!在此,我向全校师生发出如下倡议:

1、爱惜粮食,杜绝浪费。

2、不偏食,不挑食,以勤俭为荣,以浪费为耻。

3、就餐时保持安静,做到文明就餐,爱护餐具,保持桌面卫生。

4、看到浪费现象及时制止。

希望广大师生积极响应,自觉履行倡议,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节约粮食,文明就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对于浪费粮食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今天我以“传承中华优良传统?坚决制止‘舌尖’上的浪费”为主题,与大家共同进行学习交流。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小学我们就学过“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但是落实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餐桌上的浪费是普遍现象。今天,我们就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精神,从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必要性、紧迫性和制止“舌尖”上的浪费的浅见2各方面进行交流。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他指出,餐饮浪费现象,触目惊心、令人痛心!“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尽管我国粮食生产连年丰收,对粮食安全还是始终要有危机意识,今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所带来的影响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近年来,习近平一直高度重视粮食安全和提倡“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社会风尚,多次强调要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餐饮浪费现象还是一直存在。

(一)餐饮浪费的现状分析

根据国土资源部公布的《2017中国土地矿产海洋资源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年末,耕地13492.10万公顷(20.24亿亩)。其中,优等地面积为389.91万公顷(5848.58万亩),占全国耕地评定总面积的2.90%;高等地面积为3579.57万公顷(53693.58万亩),占26.59%;中等地面积为7097.49万公顷(106462.40万亩),占52.72%;低等地面积为2395.41万公顷(35931.40万亩),占17.79%。据统计,我国每年浪费的粮食约3500万吨,这个数字接近中国粮食总产量的6%。而在中科院一项调查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5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仅餐饮食物浪费量约为每年1700万至1800万吨,相当于3000万到5000万人一年的口粮。

(二)制止餐饮浪费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分析

粮食关乎国运民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我们实现了由“吃不饱”到“吃得饱”的成功飞跃。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把粮食安全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积极构建“手中有粮,心里不慌”正确思路,反复强调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上,我们的饭碗应该主要装中国粮。通过产业发展、科学种植、精准扶贫实现了“吃得饱”到“吃得好”的转变。即使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蝗灾和极端气候等多种因素叠加的特殊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全国人民众志成城攻坚克难,中国的粮食价格依然保持总体平稳,市场运行快速恢复。但是,我们也看到国际环境日趋复杂,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和社会生活造成的影响还在持续。据联合国世界粮食计划署预计,今年全球面临严重粮食不安全的人口数量可能由1.35亿人增至2.65亿人。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必须未雨绸缪,在继续稳定粮食生产,积极参与世界粮食安全治理的同时,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形成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制止“舌尖上”的浪费是反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基本要求。领导干部、党员干部,代表的是党的形象,是一个单位的形象。十八大以来落马的官员中也不乏因舌尖上的浪费之风蔓延转化为舌尖上的腐化的案例。生活上的腐化往往导致政治上的退化,贪图享乐是灵魂扭曲、意志衰退的“催化剂”,滋生公权私用、滥用职权、肆意支使民脂民膏的恶劣行径,助长奢靡之气,污染党风政风。“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厉行节俭,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作为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既是广大干部的义务,也是责任。勤俭节约不仅仅是一种生活习惯,更是彰显个人的人格魅力,1962年夏,周总理到辽宁省视察工作,刚一住下,他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张纸,交给负责接待的同志,说:“上面写的东西都不能做。”原来,这张单子开着20多种禁吃的菜名,鸡鸭鱼肉之类都包括在内。毛泽东主席一生粗茶淡饭,一件睡衣补了73次、穿了20年。还有朱老总踏补丁布鞋,邓小平喝绿豆稀饭。这些领导人的勤俭节约节约彰显的是一种精神,倡导的是一种作风,引领的是一种风气。领导干部、党员作为群众的标杆、领头羊,在生活中大肆挥霍,大吃大喝,铺张浪费,给国家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给党在人民群众中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污染社会风气,在社会上起着极为恶劣的示范效应。政府部门带头制止“舌尖上”的浪费,刻不容缓!

(三)餐桌文明是国家和社会发展中人整体素质的体现

在知乎里有位网友惊呼“触目惊心的中国式剩宴,浪费的背后是一场大灾难”,他说“一个民族文明的标志不在于它多富有,而在于它的国民珍惜每一粒粮食和每一滴水;当一个民族的很多人都在肆意浪费粮食,这个民族一定深陷道德危机的漩涡。”在此,你可以反思一下,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每一顿饭能做到“光盘”吗?每一次和朋友一聚你“光盘了吗”“打包了吗”?每一次点菜你是否问了一下“吃得完吗”?“细水长流”式的浪费,今天你浪费一粒,我浪费一粒,那全中国14亿中国人加起来那是多大的数字?社会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在消费能力的提升上。美好生活的构成中也有“吃得好”这一项的比重,但是消费能力与挥霍钱财、浪费社会资源根本不应该在同一个概念领域,“吃得好”不能与铺张浪费划等号。从个人

浪费粮食学习心得体会及收获 浪费粮食感悟(八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