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脑外科见习的心得体会实用 脑外科护士心得体会(9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2022护理脑外科见习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姓名:汪婷
性别:女
照片
民族:汉族
出生年月:198*年11月10日
证件号码:
婚姻状况:未婚
身高:165cm
体重:50kg
户籍:江西赣州
现所在地:福建厦门
毕业学校:赣南医学院
学历:专科
专业名称:护理毕业年份:20xx年
工作经验:一年以内最高职称:初级职称
职位性质:全 职
职位类别:医院/医疗/护理-护士/护理人
职位名称:护士 ;
工作地区:福建厦门 ; 福建福州 ; 福建泉州
待遇要求:1000左右元/月 需要提供住房
到职时间:一周内
语言能力:英语 三级 ; 普通话 标准
电脑水平:计算机2级
教育背景:
时间所在学校学历
20xx年9月 - 20xx年7月赣南医学院专科
培训经历:20xx年5月 学校进行护士专业的模拟实训,让我们对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好处!
20xx年x月 在x医院实习
自我评价:为人正直,稳定、谦虚。事业心、进取心强,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热爱集体。要做一个具有良好专业技术水平又有高尚职业道德的优秀护士,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奉献社会。
联系电话:
联系地址:
2022护理脑外科见习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1例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自选
临床研究
20xx年8月30日
该病例是本人在实习期间亲自护理的患者。该病是尿毒症最常见的并发症,病情复杂,病死率较高,患者出血呕血、贫血、头晕乏力等症状,是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该患者临床治疗多以通过血液透析清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清除体内多余水份和药物止血治疗为主,同时配合氧疗、改善呼吸状况、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实施有效的综合护理措施,高质量有效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贫血休克状况,有效抢救生命和转危为安至关重要。
本课题(报告)研究对减轻患者痛苦、促进舒适,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
(一)主要内容
1、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观察。
2、氧疗与药物止血治疗等综合护理措施对提高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二)预期目标
针对患者具体病情给予氧疗、药物止血治疗、病情观察、生活护理及心理护理等综合性护理干预,促进患者舒适、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进一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一)研究重点
尿毒症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观察。
(二)研究难点
输氧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起止时间阶段内容
① 20xx年7月~8月选题与科研设计(含报告开题)
② 20xx年9月~12月查阅与收集整理资料
③ 20xx年1月~2月报告写作、完成初稿
④ 20xx年3月~4月反复修改后定稿、打印装订报告
⑤ 20xx年5月准备答辩、现场或网上答辩
2022护理脑外科见习的心得体会实用三
科别:普外科 病室:2 床号:3 病案号:080714
入院时间:20xx年x月x日-10am
一.一般资料
姓名:王 斌 性别:男 年龄:28 民族:汉 籍贯:甘肃 白银
婚姻:已婚 职业:教师 信仰:无 文化程度:大学 资料来源:患者自述 入院方式:扶入病房 可靠程度:可靠 病历记录日期:20xx-07-12-10am 入院诊断:粘连性肠梗阻
二、病人健康状况和问题
(一)入院原因和经过
1.主诉:腹痛、腹胀、呕吐伴停止排气排便一天。
2.现病史:患者于入院前一天出现无明显诱因的腹中部疼痛,疼痛呈阵发性绞痛,并出现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腹胀较明显。同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起病后,患者不思饮食,精神及休息均差。
(二)现在身体状况
1.饮食、饮水情况:未进食水
2.大小便情况:大便未解,小便量少,色黄
3.睡眠情况:较差,
4.自理程度:不能自理(完全补偿系统)
(三)既往身体状况
1.既往病史:一年前在本院有急性阑尾炎手术史。
2.家族史:否认家族有各类传染病及遗传病史;亦无此类疾病史。
3.过敏史:无
4.月经生育史: 无
5.嗜好: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四)心理社会状况
1.人格类型:(请在相应的选项上划“√”)
独立√ /依赖 紧张√/松弛 主动√/被动 内向/外向√
2.精神情绪状态:精神较紧张,但情绪相对稳定。
3.对疾病和健康的认识:对本病的诱因及预后有一定的认知。
4.医疗费用支付形式:城镇职工医疗保险 5.适应能力(病人角色): 6.住院顾虑:是否需要手术治疗
7.主要药物治疗(原则与药物名称):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三、体格检查(主要阳性体征)视诊:未见明显肠型和蠕动波。触诊:腹中部压痛明显,可触及条索装的团块。叩诊:移浊弱阳性。听诊:肠鸣音亢进,有气过水声及金属音。
四、与目前疾病密切相关的异常化验及辅助检查
1:血液检查:白总分明显升高;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均升高,提示脱水,血液浓缩。 2:血气分析、血清电解质: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 3:x线检查:肠管积气,可见液平面。 五、目前主要治疗及护理
(一)基础治疗:包括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应用抗生素防治感染。
(二)解除梗阻:有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 护理要点
1.评估重点:详细了解患者的各种情况,尤其是腹部手术史。 2.病人及其家属对疾病的认识,对手术有无思想准备。 3.连续观察病人的症状与体征。 4.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
5.病人手术名称、伤口情况及引流液的色、量、质。病人术后有何不适、心理反应。 6.病人术后恢复情况,有无并发症,并对可能出现的相应症状与体征进行观察与评估。 7.病人及家属是否已得到肠梗阻疾病的健康指导。
2022护理脑外科见习的心得体会实用四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时候我们都只有把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才能不断创新,不断进步。作为一名护理专业的学生,实践更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能够丰富自身的医学基础知识,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要把理论付诸于临床工作,因此,我们必须以严谨的求知欲把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让理论指导实践,让实践提升理论。通过实习我们还可以走进社会,在不断实习的过程中不断丰富社会经验,不断提高社会交际能力;通过实习我们可以使自己 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理念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会价值逐步体现。
迈出校门,实习让我充满着好奇与遐想,同时也承载着一点点的忧虑。在那不可预知的社会里等待我的将会是何种挑战?20xx年7月20日我来到了五河县医院开始了我九个月的实习生涯。
普外科是我进入临床实习的第一个科室,从学生过度到护士也正是在此科,从一个坐在位置上听课的学生转变为动手操作,向病人讲述用药知识,为病人制定护理计划的护士,感觉自己就像一个不知世事的小孩,一天下来感觉昏昏沉沉,唯一有的收获就是自己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就这样,我每天下班后都会把自己这一天所遇到的病例及护理技能翻阅一遍,这样科室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护理就能熟练掌握了。虽然累,但我真正做到了理论联系实际,丰富了自己的学识,同时也实现了自己做白衣天使的梦想。
就这样在接下来的九个月的时间里我分别到了内科,传染科,儿科,五官科,骨科去实习。通过带教老师的辛勤培养,还有自己不停的摸索操作,夜班要做的事情也很有限,就是晨晚间护理、发药、输液、换液、雾化、打针这一切看来都是那么的简单,必定要做到的一条注意事项也很简单,就是三查七对。我慢慢的对那些基础操作都越来越熟练了,也没有了害怕的感觉,了解的是各种疾病,掌握透彻的是各项基础护理操作。实习的最大的收获是熟练掌握了各项操作技能及各种护理工作能力。所以在带教老师的细心教导耐心指导下我积极努力的争取每一次的锻炼机会,如插胃管、床上洗头、床上檫浴、口腔护理、自动洗胃法、静脉输液、各种灌肠法等各种基础护理操作。
到病房实习,接触最多的是病人,他们有的是因为疾病缠身,心情很不好,有的却是因为病情的好转,心情会很好。有时候真的不需要多说什么,只要用灿烂的微笑迎接他们就够了。没有去医院实习的时候,我总认为病人都很尖酸刻薄,很难对付,可是接触到了,才发现想那样的人是很少的,他们大多都会很热情的和你聊天,要是静脉输液没有一次性成功,他们也不会骂你什么,反而是鼓励你说:“现在你们实习护士就是应该多加练习,不要紧张,扎不上就再来”要是去上夜班,他们也总会热情的问到:“吃饭没有啊?晚上很累吧!”出院了也不会忘记与你说再见并道谢。他们总是很热情很友好,工作起来也会让你心情很好,我也更深刻的认识到已救人为本的精神。我要用自己懂得的知识和力量去帮助病人和需要帮助的人,那一句“谢谢”并不那么重要,而是希望他们勇敢地面对病魔与困难,并战胜它们。这就是一个护士存在的意义!也许与治疗病人疾病的重任,我们与医生比起来会显得渺小一些,但我也会做好本分,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到最完美,也绝对不会放弃任何一个生命。
九个月的实习我学到的不仅仅是学会了各个科室的基本工作更重要的是让我懂得了作为一名医生的责任感和如何做一名合格的白衣天使。
九个月的实习,我慢慢地从一个护生蜕变成一个护士,九个月的磨练,九个月的努力,我每天以微笑去面对病人,做到耐心细致而不急躁,工作扎实不出错。在带教老师前面,我是一个勤快认真的学生,在病人前面我是一个温柔、和善、平易近人的年轻护士。实习的日子里,我懂得了如何去赢得别人的尊重,面对误解我不去争辩,
护理脑外科见习的心得体会实用 脑外科护士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