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防火知识心得体会范本 防火心得体会怎么写(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有关防火知识心得体会范本一

草原火灾的原因

☆气候原因

春、秋季是草原火灾多发的季节,此时草原植被干枯,降雨量少,且伴有大风,一旦起火后,蔓延速度快。

☆火源原因

(1)人为火源:生活用火、生产用火和非生产用火

(2)自然火源:雷击火,滚石、陨石产生火花,牛马粪便发酵自燃引起火灾……

草原火灾的种类

☆地表火

按火灾蔓延速度可分为急进地表火和稳进地表火

☆地下火

草原地下火由燃烧的粪盘构成,一般深度不超过50厘米。其特点是隐存时间长,一旦遇到大风天气,火极易烧出地面,引燃周围的草场,引发地表火。

草原火灾等级划分

根据受害草原面积、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将草原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草原火灾四个等级。

草原是我国几大土地类型之一,也是我国国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草原面积广阔,多达60亿亩,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吉林、辽宁、黑龙江、新疆、宁夏、青海、甘肃、四川、陕西、山西12个省(自治区)。正因草原面积广阔,一旦发生火灾容易蔓延,危害很大。

草原火灾是指因自然或人为原因,在草原或草山、草地起火燃烧所造成的灾害。草原的防火工作一直是我国防火工作的薄弱环节。我国的草原大部分分布在北方地区,天气干燥、多风,草原火灾突发性强、蔓延迅速、破坏性大,一旦发生火灾时无法及时灭火。草原的火险季节一般是在春秋两季,但如果夏季干旱严重、冬季少雪,在植被厚的情况下,其他月份也有发生火灾的可能。

草原火灾的原因

由于地形、气候、植被的条件差异,草原火灾发生的原因有其特殊性。在开放系统内,草原火灾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气候原因

春季和秋季是草原火灾多发的季节,此时草原植被干枯,植被为极易燃烧的细小可燃物,再加上火烧迹地中牛马等牲畜的粪便燃烧时间长,在风的带动下很容易飞到新的地方,产生新的火源。春、秋季气候干旱,降雨量少,且伴有大风,一旦起火后,很容易燃烧,且蔓延速度快,火强度大,扑救困难。

2.火源原因

随着草原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火在工、农、牧等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引起草原火灾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从引起火灾的火源来看,主要可分为人为火源和自然火源两大类。

(1)人为火源

生活用火:包括烧饭、烧火取暖等,草原野外作业的人员,由于对火灾认识浅薄,春、秋季节经常在野外做饭,烧烤食物,极易造成火灾的发生。

生产用火: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到牧区进行生产、经营的人员日益增多,牧民购买的机械车辆也不断增多,发生生产用火的原因也在增多。如烧荒、烧防火线、高压电线断落、工程放炮等引起火灾。这些火不易觉察,一般都很晚才知道,造成的损失极大。

非生产性用火:这种情况主要包括吸烟、狩猎、上坟烧纸、小孩玩火、家火上山、坏人纵火等。

(2)自然火源

危害草原的另一类火就是自然火源,主要有雷击火,滚石、陨石产生火花,牛马粪便发酵自燃引起火灾等。自然火源约占草原火灾火源总数的15%。在这些火灾中,雷击火在自然火源中所占比重很大。

草原火灾的种类

由草原植被的性质决定,草原火灾分为地表火和地下火,主要以地表火为多,一些有腐殖质层和泥炭层的草场也会发生地下火。

1.地表火

(1)急进地表火

火蔓延速度快,通常每小时可达4公里以上,这种火往往燃烧不均匀,常留下未烧的地块,危害较轻。火烧迹地呈长椭圆形或顺风伸展呈三角形。

(2)稳进地表火

火蔓延速度缓慢,一般每小时1公里至3公里,火烧时间长、温度高、火强度大、燃烧彻底,能烧毁所有地被物,对草原危害较重,火烧迹地为椭圆形。

在森林草原地带,当火的强度较高时,可形成间歇型树冠火;在有腐殖质层和泥炭层的地带,也可形成地下火。

2.地下火

草原地下火是指草原地表以下可燃物的燃烧现象。草原地下火由燃烧的粪盘构成,一般深度不超过50厘米。但其燃烧速度极慢,有时无烟、无气,较难观察。其特点是隐存时间长,一旦遇到大风天气,火极易烧出地面,引燃周围的草场,引发地表火。

草原火灾等级划分

根据受害草原面积、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将草原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草原火灾四个等级。

特别重大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8000公顷以上的;造成死亡10人以上,或造成死亡和重伤合计20人以上的;直接经济损失500万元以上的。

重大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5000公顷以上8000公顷以下的;造成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或造成死亡和重伤合计10人以上20人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以上500万元以下的。

较大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1000公顷以上5000公顷以下的;造成死亡3人以下,或造成重伤3人以上10人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50万元以上300万元以下的。

一般草原火灾:受害草原面积1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造成重伤1人以上3人以下的;直接经济损失5000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

有关防火知识心得体会范本二

火场危险环境

恶劣的天气条件、不利的地形和易燃物,三者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灭火作战过程中极其危险的环境。

1.恶劣的天气条件

每天10时至16时这个时段,尤其是午后,风大物燥,气温高,相对湿度低,风向易变,火场烟尘大,能见度低,是灭火作战极其不利的时段和天气条件。在防火期内,大风是最危险的天气条件。风是影响林火行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每天的火险等级都与风有直接关系,通常是风力越大,火险等级越高。

2.易燃可燃物

火场周围可燃物水平和垂直分布状况影响着林火行为的变化。尤其是阳性杂草和易燃灌木地段,会突然增加林火蔓延速度,改变林火燃烧方向,产生高强度的林火。针叶幼林或可燃物垂直分布明显地段,地表火和树冠火同时发生,形成立体燃烧。

3.不利的地形

陡坡会自然地改变林火行为,尤其是林火的蔓延速度。随着坡度的增加,火焰由垂直发展状态转变为水平发展状态,大大提高了辐射热能的传播。火焰上空形成对流柱,产生高温使林冠层和空中可燃物预热。浓烟为受热气体上升到冠层提供了良好的通道。越过山顶直接扑救林火或沿山坡向上逃避林火都是极其危险的。

窄山脊线(拱脊)是很危险的地方。在那里往往产生热辐射和热传导,温度极高,人无法忍受。若山脊线附近着火,其林火行为瞬息万变,难以预测,是此类地形的典型特征。这是因为林火使空气升温沿坡上升到山顶,与背风坡吹来的冷空气相遇,而形成飘忽不定的阵风和空气乱流运动。

窄谷(或狭窄草塘沟)、岩石裂缝会改变林火行为。窄谷(或窄谷草塘沟)和闭塞的山谷河道会增加热空气的传导速率,容易产生新火点。

当窄谷通风状况不良,火势发展缓慢时,将产生大量烟雾并在谷内内转沉积,有大量一氧化碳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林火对两侧陡坡上的植被进行预热,可燃物燃点降低,热量在逐步积累,预示着爆发火和火爆即将发生。一旦风势发生变化,烟雾内转消失,火势突变而形成爆发火和火爆。若人员处于其中,极难生还。

火场紧急救护

1.转移

险情发生后,应立即将伤员数量、伤情轻重等情况逐级上报,并迅速将伤员转移到安全地带,转移中应特别注意保护伤员的伤口、伤肢,防止伤口创面感染,伤肢不能摇晃或摆动幅度过大。

2.救治

将伤员转移至安全地带后,医务人员应立即对伤员受伤部位伤情、神智等进行检查,对病情做出初步诊断,及时进行止血包扎、固定通气等处理,特别是对重度烧伤和一氧化碳中毒的人员要采取有效抢救措施,避免贻误抢救时机。

3.后送

对伤员进行简单包扎处理后,应立即组织力量向后方输送,后送前要制作简易担架,确定输送路线,备好急救药品等,同时将伤员固定在担架上,用衣物等盖好身体防止其受寒。后送中先遣组开道清除障碍物,输送组要轻抬轻放尽量保持担架平稳,医务人员要时刻观察伤员状态,做好随时抢救准备,到指定位置后要向接应医务人员说明情况,做好交接。

灭火安全守则

1.先培训后灭火

灭火队员必须接受灭火安全培训。

2.遵守火场纪律

灭火队员必须遵守火场纪律,服从统一指挥和调度,严禁单独行动。

3.保持通信畅通

灭火队员必须时刻保持畅通的通信连络,以便在火场及时交流信息。

4.防护到位

灭火队员需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如毛巾、口罩、防火手套和防火靴等。

5.密切观察天气变化

密切注意观察火场天气变化,尤其要注意午后扑救林火伤亡事故高发时段的天气情况。

6.注意可燃物情况

注意观察火场可燃物种类及易燃程度,避免进入易燃区。

7.注意火场的地形条件

灭火队员不可进入三面环山、鞍状山谷、狭窄草塘沟、窄谷、向阳山坡等地段直接扑打火头。

8.提前选好安全区

扑救林

防火知识心得体会范本 防火心得体会怎么写(九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我们如何才能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