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学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精准扶贫学生感恩心得体会(六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对于精准扶贫学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学校:
教师:
时间: 教育精准扶贫帮扶心得体会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的引导下,尤其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驱动下,精准扶贫的车轮跋山涉水,深入基层联系群众,开启了“十三五”新一轮精准扶贫大计。我们教育部门也不落下后腿,根据教体局的统一部署,我也积极响应各级号召,加入了教育精准帮扶的大军。
我先后来到常湾四组、常湾八组、常湾十组和李砭六组进行教育扶贫。每到一处,我都会宣传党的各类教育惠民政策,如“两免一补”政策、“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即每学期免学生的书费和学杂费,补助住宿生困难学生生活费,在校学生全部享受“营养改善计划”政策,同时对学生进行假期作业辅导,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掌握孩子们的各类困难,通过和孩子们、家长们的座谈鼓励孩子们勤奋学习,立志脱贫。
几天来感受很深,每到一个贫困学生家庭了解情况,都会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感受最深的是我所帮扶的两个女孩子,其中有1名学生家里总人口5人,就有两个病人,妈妈精神病多年,时好时坏,大伯是聋哑人,重度残疾,这二人生活均不能自理,奶难年过80,家里唯一的生活依靠就是爸爸早出晚归的打零工贴补家用,家里经济负担过重,孩子课外学习无人辅导,课外安全无人监管;另一名孩子是一名单亲儿童,我们走完了通往他们家的水泥路后沿着一尺多宽的羊肠小道往山上再行一千多米才看到坐落在半山腰的土房,孩子在不到一岁时没有了母亲,依靠着奶奶从小带大,现在奶奶年事已高,爸爸常年在外打工,看着孩子稚嫩的脸蛋和矗立在半山腰的土坯房,我的心里阵阵酸楚。在家访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孩子们眼中对知识的渴求,也感受到了家长们对教育的莫大希望,作为一名老师,我从未像那一刻那样觉得自己工作是那样的有价值,同时觉得自己的责任更大了。
现就我扶贫帮扶工作中的所见所感,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在本次走访中,能深入感受的是贫困家庭文化知识欠缺,规划自己生活能力非常差,就简单的谈及一些农业问题,他们知道的是埋头苦干,殊不知利用一些可以利用的环境来创造自己的物质条件。他们体现了农民的朴实,却忽略了“头脑创造”。所以作为一名教师,我感受到的是:站在教育的端口,我们利用科学文化知识,去哺育他们的下一代,让他们穿上文化的新衣,让孩子们走向脱贫致富的道路,通过和孩子们的座谈,让孩子们从小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树立远大理想,做一个有知识、有智慧、有志气的小学生。
由于贫困家庭孩子父母大多知识欠缺,很多都是初中没有毕业,常年在家务农,思想守旧,加上居住环境恶劣,他们也知道上学的重要性,也希望孩子们通过上学跳出龙门,理想是美好的,但是现实却是残酷的,面对生活的压力和自身条件的限制,爸妈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所谓“穷不读书,穷根难除,富不读书,富不长久。”从深入贫困学生家庭家访开始,倾听民意,了解民情,知道他们的所期所盼,摸清底数,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作为教师只有无私奉献,认真教书,认真育人,扶贫先扶智,把他们的子女教育好,让他们从小立志,长大后改变了家庭贫穷的环境。
这次的扶贫帮困让我感受颇深,收获良多,是真正让我思考最多的一次,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正是这些家长的无奈和孩子们的无助激励着我更加坚定的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一张张家访的照片鞭策着我不断学习、进步,不断改变着我的工作方式和理想。
对于精准扶贫学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今年以来,xxxx紧紧围绕省委“1236”扶贫攻坚行动、州委“4155”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县委“12138”精准扶贫总体工作思路,积极学习借鉴关卜“梅滩模式”,按照县委xxxx提出的“一做、二争、三抓”的扶贫工作要求,迅速行动,扎实推进联系村精准扶贫各项工作。
xxx村位于xx乡西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属汉族、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79户、932人,其中:筛选出贫困户39户,贫困面覆盖率22%,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84.4亩,人均占有耕地1.7亩。全村草原总面积4713亩,草畜平衡1279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
xx家村位于xx乡北部,属典型的干旱山区,是属东乡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贫困村。全村有152户、745人,筛选出贫困户xx户,已全部建档立卡。全村耕地面积1558亩,人均占有2亩。羊存栏达699只,出栏1165只,牛存栏233头;全村共有劳力352名,其中劳务输出200人。经济以养殖、劳务输出为主,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思想认识。根据县委、县政府的总体安排部署,县xxx班子高度重视,把精准扶贫工作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成立了双联扶贫党建“三位一体”精准扶贫帮扶工作队,抽调了xx名专职工作人员,驻村开展精准扶贫帮扶工作。紧紧围绕实现脱贫和实现小康两大目标,按照“一村一规划、一户一计划、增收有路子、脱贫有目标”的要求,研究制定了切合实际的一年扶贫工作方案、精准扶贫三年发展规划和五年奋斗目标,进一步把减贫目标和脱贫时间细化,做到村有发展目标,户有致富项目,为全面开展好此项工作指明了方向。
二是严格工作程序,做到对象精准。xxx村、xxx村两村群众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按照精准扶贫核心要求,为进一步摸清扶贫工作底数,全面了解群众在吃水、行路、住房、上学、就医、增收等方面的困难,严格规范对象识别程序,我局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中利用2周的时间,逐门逐户对贫困农户基本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摸底,将贫困户人口信息、住房、羊圈等基本信息以文本和图片等形进行了归档整理,并认真组织开展了“回头看”工作,全面完成了两个村258户、1032人的建档立卡工作,真正做到了贫困数据清,贫困底子明,为下一步全面落实好扶贫项目提供了详实准确的数据资料。
三是培育富民产业,增加群众收入。认真落实促农增收“七个一”工程,以产业培育、富民增收为核心,全面完成了xx亩旱作农业推广种植任务,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xx期、xx多人次,发放良种羊xx只,修建暖棚xx个,扩大了养殖效益。组织引导输转农村剩余劳动力xx多人次,继续加大在外枸杞种植面积,今年又在青海诺木洪、格尔木等地在原有的种植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近xx亩,进一步增加了劳务创收。
四是关注民生困难,夯实发展基础。牢固树立“发展抓项目”的工作理念,认真谋划,向省财政厅争取的总投资700万元的xx乡xxx、xxx等三个村高标准基本农田整理项目已下达,项目建设规模426.5公顷。项目实施后,新增耕地面积13.65公顷。通过农、田、水、路、林工程的实施,实现“田块平整化、排水沟永久化、道路网络化”,逐步完善百和乡赵家沟、何闫家等村农业生产基础条件、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和提高农业生产收入。
在下一步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按照精确识别、精细管理、精准帮扶的工作要求,
一是全力实施好“六个一”到村到户帮扶措施,真正把扶贫攻坚任务落实到每一个贫困村、每一个贫困户,每一个贫困人口身上,集中精力,抓好各项帮扶措施的落实。
二是加大基础项目争取实施力度。针对两个贫困村缺乏的基础所需,进一步加大汇报衔接和争取力度,千方百计实施一批道路硬化、饮水、医疗、住房、荒山造林等项目,帮助两个村进一步改善基础条件、人居环境。
三是着力加大产业培育力度。积极向省州部门的汇报争取,千方百计发动、组织、引导群众发展规模养殖、药材种植,鼓励更多的能人发展清真餐饮业。进一步加强与县劳务部门和双联帮扶单位的衔接联系,及时掌握并提供各类用工信息,进一步扩大劳务输转规模,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对于精准扶贫学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根据《中共xx县委办公室县人民政府办
精准扶贫学生培训心得体会和方法 精准扶贫学生感恩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