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当信念心得体会如何写 理想信念担当作为心得体会(9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得一篇好的心得体会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大全,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推荐担当信念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1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终于站了起来,结束了近代以来的屈辱历史,赢得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政治前提;新中国成立以后党所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巨大成就,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推动我国国际地位实现前所未有的提升。20xx年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xx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30.1%,接近联合国划分的富足标准。党的xx大以来,我们党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强烈的责任担当,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出台一系列重大方针政策,推出一系列重大举措,推进一系列重大工作,解决了许多长期想解决而没有解决的难题,办成了许多过去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各项民生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普通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大提升,社会养老保险已经覆盖9亿多人,基本医疗保险已经覆盖13.5亿人。我们实现了6000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10.2%下降到4%以下。
回顾历史,我们理所应当有这样的自信:“现在,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要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体而言,要分两步走:第一个阶段,从20xx年到2035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2
要实现上述宏伟目标,就必须深刻把握“强起来”的实质内涵,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
数量之强与质量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多注重的是将蛋糕做大的数量之强,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则必须注重发展的质量之强。为此,必须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从数量和规模扩张型向质量和效益提升型的根本转变,不断增强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其中关键,是要注重科技创新和实体经济的发展,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使经济发展建立在可靠、持久的基础之上。
经济之强与生态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多的是追求经济高速增长,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必须补生态文明建设之课,走绿色发展之路。我国人均资源严重短缺,目前我国人均占有耕地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均占有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30%。但与此同时,我国又是世界上单位gdp创造能耗最高的国家之一。因此,“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对中国的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为了真正能够“强起来”,我们必须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花大力气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保护型社会,让中国的天更蓝、水更绿、山更青。
物质之强与精神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注重的是物质财富的创造以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则更应注重精神财富的创造和文化建设,满足人们的精神所需。文化兴则国运兴,精神强则民族强。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自信,精神强大是国家强大的前提。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同样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作为一个大国,我们亟须通过道德建设和文化建设,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培养起成熟的大国心态。与民族复兴相适应的大国心态,不是靠喊几句口号就能形成的,也不可能随着国力的发展自然而然地产生,它需要培育与涵养,需要我们静下心来以理性的精神进行反思和重建,从而奠定民族复兴的文化基础。
国内之强与国际之强。如果说,在“富起来”的阶段,我们更多的是眼光向内,通过对外开放,引入国外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中国综合国力的成长,那么在走向强起来的阶段,我们在注重国内建设的同时,还要更多将眼光朝外,在力所能及范围内承担更多国际责任和义务,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随着综合国力的增强,中国势必要更多地走出去,更多地参与、引领全球治理进程,更多地在国际事务中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这种负责任大国,绝不是要恃强凌弱、以大欺小、搞霸权主义,而是要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世界各国风雨同舟、携手同行,共同建设人类的美好家园。
值得注意的是,实现“强起来”的阶段,既是我们攻坚克难,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时代,同时也是充满风险、充满挑战的时代。强调:“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全党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行百里者半九十”,越是接近我们的目标,越是接近民族复兴的山巅,各种不可预测的复杂因素也将增多,我们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也将越大。
我们曾以“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来形容中国近代走过的艰难历程,而在当下,放眼世界,我们面对的又是一个“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一方面,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世界多极化加速发展,经济全球化国际潮流大势不可逆转,另一方面,单边主义、保守主义、逆全球化倾向沉渣泛起。为此,我们必须“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增强全民族清醒感、紧迫感、危机感,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意志和韧劲,迎接各种困难和挑战,抓住稍纵即逝的历史机遇,继续扩大改革开放,继续融入国际潮流,使中国持续走向繁荣富强,为人类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推荐担当信念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能否融入学校教育,能否被当代大学生接受,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境遇,而且关系到其未来命运。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下。”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能否融入学校教育,能否被当代大学生接受,不仅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实境遇,而且关系到未来命运。因此,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远大理想,是高校面临的重要任务和崇高使命。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在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引领大学生健康成长。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新时期我们国家的综合实力、经济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够不断上新台阶,就是因为我们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有机结合,坚持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各方面建设的关系,做到相互促进、全面发展;二是坚持尊重群众首创与顶层设计有机结合,不但从人民群众生机勃勃的创造力中汲取动力源泉,同时又统筹兼顾,做好顶层设计;三是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与吸收外来文明成果有机结合,在学习和借鉴的基础上坚定不移地开辟自己的发展道路;四是坚持推进改革发展与保持社会稳定的有机结合。坚持这样的道路自信,才能使大学生更加自觉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坚持和发展。我们党的理论自信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社会理想的深刻认识和坚定信念;体现为对马克思主义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的深刻把握和坚定信心;体现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指导中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坚持这样的理论自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真理性具有坚定执着的信念,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实践性和创新性有充分的信心和持之以恒的追求。坚持这样的理论自信,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信仰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理论水平和辨别是非能力,增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坚定理想信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坚定这样的制度自信,就是让大学生既能够深切感受到,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广大人民群众才能牢牢地把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通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既能实现广泛的民主参与,集中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的智慧,促进执政党和各级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又能实现集中统一,统筹兼顾各方面的利益要求。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才能保证中国各民族不论大小都享有平等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权利,共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通过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才能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当家做主的积极性、创造性和责任感。
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在高校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必须紧紧抓住理论武装和思想教育这个基础工程不放松。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增强课程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青年学生理论骨干,通过开展经典研读、理论研讨、理论宣讲、支部读书会、中国梦主题教育等活动,进一步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适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创新网络学习载体,打造示范性大学生主题教育网站、网络社区、微博、微信群等,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信仰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和树立起来的信仰才具有坚定性、持久性。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知行合一,将开展社会实践作为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重要途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勇于担当、奉献社会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情操。
坚持文化育人,在良好氛围和环境中坚定理想信念。大学文化是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尤其是崇高理想信念树立的精神土壤。学校应坚持育人为本,文化为基,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校园生活中感受优秀文化的熏陶,不断提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推荐担当信念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同志们
下午好上节党课,我带领大家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就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如何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做到“六个讲清楚”并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组成部分、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为全体党员上了一堂深刻而又生动的专题党课,为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提供了科学的指导依据。今天的主题党日,我围绕“共产党员要坚定理想信念”进一步提高大家的思想政治认识水平。
崇高的理想信念,始终是共产党人保持先进性的精神动力。共产党员要坚持理想信念,坚定不移地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而奋斗。这无疑是对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从理想、信念、宗旨、作风、能力等方面衡量党员素质高低的根本标准。作为新时期的党员干部,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尤为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的要求,论述精辟、意义深远,对广大党员干部谋事创业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
严以修身,坚定理想信念是通往成功的指路灯,理想信念关系党的前途命运,是灵魂、是方向。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保障,是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是党员干部的立身之本、力量之源、率众之基。忠诚于党的理想信念,是一名共产党员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名领导干部的基本规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应该把加强党性修养和理想信念教育作为终生课题。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的领导干部必须具有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信念。理想信念是一个政党的灵魂,是一个共产党人思想的根基、精神的支撑、奋斗的源泉。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我们的道路才能越走越宽广,理论体系才能越来越丰富,制度才能越来越完善。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出现种种问题,从根本上讲,就是因为理想信念的缺失造成的。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清醒地看到,面对形形色色的利欲诱惑,少数党员的理想信念出现了偏差,导致了“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位移。因此,创新开展以理想信念为重点的宣传教育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理想是真理和价值的统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人的天职在勇于探索真理。只有具有崇高价值目标的理想,才能引导、鼓舞和激励人们为实现理想而奋斗。共产主义理想能代表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能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不断地转化为现实。共产党及共产党员只有始终不渝地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才具有先进性。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就能自觉加强党性锻炼,严格按党章的规定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想方设法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这样,就可以防止人民的权力发生蜕变,使人民的权力始终为人民谋利益。群众享受到了党执政为民的成果,就会从内心深处激发出对党和政府的热爱,衷心地拥护党拥护社会主义。
高度重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以务实举措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一个鲜明特点。
做好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重要的就是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统一思想和行动。要以更宽的视野来深化对精神文明建设的认识,深刻把握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的辩证关系,深刻把握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特点趋势,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变化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不断增强“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思想自觉,把精神文明建设贯穿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过程。要以更高的追求来引领精神文明建设实践,着眼于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着力弘扬主旋律、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力量。要以更有力的举措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抓住机遇、迎难而上,积极主动作为,狠抓任务落实,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实现新的发展。面对当前新形势、新任务要求,领导干部应树立“四破四立”。即破除信心不足安于现状的思想,树立敢于争先勇于进取的意识;
破除墨守成规消极等待的思想,树立抢抓机遇开拓创新的意识;
破除得过且过无所作为的思想,树立勇于担当敢于负责的意识;
破除贪图安逸追求享受的思想,树立艰苦奋斗扎实肯干的意识。信念只有在积极的行动之中才能够生存,才能够得到加强和磨炼。
(一)要切实增强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
坚守马克思主义理想信念,勇于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理论的侵袭,进一步保持政治上清醒与坚定。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增强大局意识,自觉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
担当信念心得体会如何写 理想信念担当作为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