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案例极端思想心得体会总结 反面典型案例心得(4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推荐典型案例极端思想心得体会总结一
从今年4月起,区委政法委面向全区征集社会治理(社区治理)案例。经过推荐,共收集案例27个。经过审核筛选,10个案例入选典型案例,如华岩镇民安华福社区春风化雨、铸魂聚力倾力打造“五彩福居温馨家园”,黄桷坪街道创建“黄桷义工”队伍、探索群众自我管理服务新路径,二郎街道迎宾路社区“党建引领多网合一”深化社会治理新实践,金凤镇“金凤一群杨主动来帮忙”推行“老杨群工”一体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等。
当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现场推介和评比,最后“老杨群工”一体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模式荣获一等奖。
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三惠出席会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为发现各地创新社会治理先进典型,研究和探索省、市、县社会治理创新规律,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实践,提高社会治理水平,总结和弘扬社会治理的典型创新做法和先进经验,由人民网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联合主办的2019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活动已于近期启动,请支持并组织本地各级相关单位踊跃参与。
在各地领导的支持与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下,本系列活动已经连续举办了七届。前七届的征集活动共征集到案例近6500份,吸引投票5400万人次,并分别于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在江苏、四川、重庆、北京、天津、湖北、重庆举办论坛。以这七届成功经验为基础,2019全国“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整体规模与宣传效应预期会有进一步提升。
主办单位:人民网、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
各地创新社会治理的案例,都属于本次案例征集活动范围。征集案例须体现真实性、创新性、实效性、典型性。
创新社会治理案例征集按以下十个方面归类:
(1)社会应急体制风险治理方面;
(2)基层参与式社区治理方面;
(3)社会治安协同治理方面;
(4)维护市场经济秩序方面;
(5)经济组织治理方面;
(6)群众权益维护治理方面;
(7)社会组织治理方面;
(8)人口服务治理方面;
(9)互联网治理方面;
(10)社会矛盾化解方面。
1、选送案例的文字材料应包括如下要素:
(1)背景与起因;(2)做法与经过;(3)成效与反响;(4)探讨与评论;(5)重要资料附录。
2、正文总字数在4000-6000字左右。
3、配合文字内容,请同时提供与案例相关的图片5张及相关影像资料。
案例征集时间从即日起至2019年10月30日截止。
1、网上提交:参与单位请将案例文件电子版发送至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有关图片、影像资料、媒体报道电子扫描件请同时提交。
2、网下提交:在网上提交的同时,须将报名表和文字材料加盖单位公章后,连同相关资料(有关图片、影像资料、媒体报道复印件)于2019年10月30日前(以邮戳为准)寄至人民网。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金台西路2号人民日报社人民网谢龙收,邮编:100733。
采取网上投票和专家评审相结合的方式综合评选出社会治理创新最佳案例10个,优秀案例20个。
1、网上投票和自荐:人民网“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征集活动专题”页面公布初选名单,设置投票页面,由网友公开投票。
2、专家综审:案例汇集完毕后,将由来自中央有关部委和专家组成的专家评审团对案例进行集中评审。
3、名单公示:综审结束后,人民网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联合公布最佳案例、优秀案例名单名单,并在征集活动官网进行公示,如有弄虚作假或者以其他不正当手段入选的,撤销其入选资格。
4、活动表彰:人民网和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部联合对最佳案例、优秀案例进行表彰。
主办单位邀请中央有关部委领导、获奖单位代表及专家学者参加创新社会治理理论交流会,分享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经验、探索创新规律、推进社会治理创新发展。
创新社会治理典型案例征集启事已刊登于人民网首页,请查看。未尽事宜,请另行咨询。
略
推荐典型案例极端思想心得体会总结二
“我想明白了,逃避终究不是办法,与其整日担惊受怕,还不如主动向组织交代问题……”日前,贵州省安顺市公安系统“一案一整改”警示教育大会召开后,先后有9名党员干部到纪检监察机关主动投案,争取组织从宽处理。
这9名党员干部的主动投案,正是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发挥“一案一整改”作用所取得的成果。
近年来,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坚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工作方针,将同级同类干部警示教育作为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重要抓手,用好“一案一整改”机制,狠抓突出问题,用好典型案例,推进综合治理,以案释德、以案释纪、以案释法,做深做细查办案件“后半篇文章”。
“同级同类警示教育,就是要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避免走形式搞‘一锅煮’,让警示效果打折扣。”贵州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贵州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牢牢把握同级同类标准,坚持以层级层次相近、行业领域相同、岗位职责相似的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施策,让受教育的党员干部真正触及灵魂、受到警醒。
今年4月,贵州省纪委监委在省纪委四次全会召开期间专门套开警示教育会议,聚焦“一把手”任性滥权问题,利用近年来全省查处的“一把手”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全省4000余名党员领导干部集体接受教育,齐打“预防针”。案例通报中被查处“一把手”发出的声声忏悔,让参会的各级各部门党政“一把手”受到强烈震撼。
针对系统性突出问题,贵州省纪委监委要求全省各地扎实开展“一案一整改”,聚焦案件暴露出的问题,回到案发现场深挖案件背后的思想教育、监督制约、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科学制定“改”和“建”的方案,通过强化警示、健全制度、堵塞漏洞,推动实现惩治结合、标本兼治。
在省纪委监委的示范带动下,全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充分用好案件资源,召开支部会、专题民主生活会、警示教育大会,发放忏悔书、公开处分决定书,适时适度公开案情,用好纪检监察建议书等,打出一套“组合拳”,推动以案促改,达到查处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的效果。
为增强警示教育的针对性,六盘水市纪委监委建立宣传教育部门与专案组常态沟通机制,明确专人联系对接,及时收集整理忏悔书、案件剖析以及录制忏悔视频,采取“基本案情 案件剖析 忏悔录”模式,立体还原案件发生现场、腐化堕落轨迹和心理变异历程,精选15个典型案例编印警示录,为全市各级开展警示教育和上廉政党课提供本地素材、身边案例。
毕节市纪委监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警示教育工作的通知》,明确采取召开警示教育大会、开展党组织生活、抓实“一案一整改”专题警示、提醒谈话函询、通报曝光震慑、参加旁听法院庭审、参观警示教育基地、抓实廉洁文化、丰富廉政教育载体等“九位一体”警示教育方式,推动构筑不想腐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决不能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又跟上来,搞‘前腐后继’。”贵州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用好用活案件成果,精准开展同级同类警示教育,让广大党员干部摒弃“看戏”心态,真正受教育受警醒,震慑有问题的干部及早收手、主动投案。
推荐典型案例极端思想心得体会总结三
一、案例背景
截至20xx年底,国网江西省电力公司(以下简称国网江西公司或公司)全口径员工数量63856人;基层党组织1575个(其中基层党委96个、党总支70个、基层党支部1409个),自上而下基层党组织体系健全;拥有党员24391名、其中在岗党员19230名,在岗党员人数接近公司员工总数的三分之一;有党务干部1741人(含各基层党组织负责人、专职政工干部)。
公司基层党组织体系健全,党员占公司员工总量近三分之一;公司党组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探索创新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许多成效。但从员工队伍的总体情况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队伍稳定问题依然存在,一些历史遗留问题还没有解决的情况下,又出现新的遗留问题。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许多历史遗留问题和新出现的问题起源都是一些小事情,由于缺乏组织的教育引导,酿成为大问题。比如,某供电所的两名员工就因为工作和家庭的一些纠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及时得到疏导,最后引发重大负面稳定问题。在调研中我们还发现,基层党支部和基层单位的党员、干部对员工队伍中的一些小矛盾、小纠纷和细节问题都不太关注和
典型案例极端思想心得体会总结 反面典型案例心得(4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