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事迹分享会心得体会如何写 党员事迹给我的体会(八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我们如何才能写得一篇优质的心得体会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2022党员事迹分享会心得体会如何写一
勤于学习 提升自己
一直以来,他始终坚持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特别是学习党的xx大精神。通过参加党组织的活动,加深了他对党组织先进性的认识,更深刻地了解了党的光荣历史,坚定了为党的事业奉献毕生精力的信念。同时,他也深入学习南网方略,为其深刻且现实的内涵激励,对我如何做好工作起到了指导作用。
由于玉屏变自20xx年以来不间断地进行设备改造更新,原有的运行规程已不适应现在的工作需要。他认真学习设备说明书,查阅行业技术标准,独立修编了220kv玉屏变现场运行规程,并经铜仁供电局规程编写委员会审核通过。
精于业务 强化管理
围绕铜仁供电局制定的各项安全生产目标,他带领220千伏玉屏变电站全体员工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同时,严格执行各种规程、制度和规定,通过加强变电站的内部管理,认真开展人身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三不伤害”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全站职工的主观能动性,加大变电设备的运行维护管理,促进了玉屏变电站的安全文明生产工作。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保证了该站全年无生产责任事故、设备事故、误操作事故。为东部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和铜仁地区的经济发展及社会稳定作出了应有的努力。
20xx年是继20xx年后该站生产和改造任务又一个极为繁重的一年,他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在坚持“安全责任、重如泰山”的安全工作宗旨,切实加强变电站的安全生产管理之余,他积极开展安全活动、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活动,加大了安全生产工作力度,提高了职工的安全意识。通过认真开展人身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切实加强“三不伤害”教育,让职工真正树立了“关爱生命,关注安全”安全理念。
为保证完成局年初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20xx年初,他就召集全站职工共同商定工作重点和难点,确定把解决改造任务繁重与安全监督之间的矛盾、设备老化严重遗留缺陷较多与供电负荷不断增加间的矛盾、新技术、新设备的不断应用与人员技术业务相对落后间的矛盾作为今年工作中心。将安全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人。
1、改造施工的安全监督和安全管理实行站长和值班负责人共同负责制,做到每个间隔施工都制定详细可行的“三措”,每次断路器吊装站长或值班长必须有一人到现场监护,每天检查安全措施布置情况,每次施工均进行安全交底,并定期与工作负责人对安全工作交换意见。
2、根据设备运行情况将其分为三类,实行分级管理。对有严重缺陷或有发展趋势的缺陷的设备定为三类设备,由站长和当值值班长共同负责巡视检查和管理;对存在缺陷但短期内对安全运行影响不大的设备定为二类设备,由较为熟悉的值班员负责巡视检查和管理;对正常设备定为一类设备,由一般值班员负责巡视检查和管理。同时规定站长每周必须巡视检查一遍全站设备,值班负责人每值必须巡视检查一遍全站设备。全年共发现缺陷54项,消除50项,消缺率92.6%。
3、继续贯彻落实规程、规定,严把生产工作质量关。
20xx年,玉屏变电站继续贯彻落实南网公司新颁发的各项规定,认真组织学习南网公司颁发的“三大规定”、《电气操作导则》、《电气工作票技术规范》,规范了记录填写,规范了运行日常工作标准,落实省公司和铜仁供电局对安全生产方面的规定,严格实施生产管理工作监督作用,确保了玉屏变电站的生产工作质量。
4、抗冰保电、践行南网方略。
20xx年初,一场50年不遇的冰雪凝冻自然灾害袭击中国南方地区,电网遭受前所未有的重创。铜仁电网与省网解列,形成孤网运行。
作为变电站站长,他始终把“保供电保民生”作为行动指南,每天24小时与值班人员坚守在变电站,巡视设备、事故处理、信息报送,直至电网恢复正常运行方式。
玉屏变电站在抗冰保电及恢复重建期间,安全、快速地完成了1600余项操作,两次通过湖南电网向网内华电大龙发电集团快速送去启动电源,配合调度成功完成了铜仁电网黑启动,正确、高效地处理了32条次线路跳闸事故。通过他和全站职工的共同努力,整个抗冰保电期间,玉屏变电站设备一直处于良好状态,为铜仁电网圆满完成抗冰保电及恢复重建任务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为人和善 永葆本色
生活中,他坚持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维护党员的形象。始终做到违法的事情不做,影响集体和国家利益的事情不做,影响党员形象的事情不做。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为人处事方面得到同事们的一致好评,并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感化着身边的同志,为构建和谐的玉屏变电站作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实效。
成绩已属于过去,新的任务和挑战又摆在面前。我们相信,他定会与玉屏变电站全体职工一起不断自我完善、恪尽职守,把玉屏变电站建设成为真正的一流变电站,为东部电网的安全运行和铜仁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作出更大的贡献。
2022党员事迹分享会心得体会如何写二
这是一个不寻常的春天——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进入攻坚期,一群不畏艰险的白衣“战士”为了人民的健康,向着防控一线迎难而上。
这条刻骨铭心的征途上,是浙江省各级卫生健康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60多万名党员干部职工全员取消休假、全力投入一线的拼搏奋斗;是隔离病房、负压病房内,一位位党员医护工作者誓与病毒斗争到底的英勇果敢。
哪里有艰险,哪里就有共产党员的身影。
“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温岭市第一人民医院隔离区内,一个临时党支部成立了。在这个距离危险最近的“战场”上,4位医护人员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党支部的57名党员庄严宣誓:扛起治病救人的重任,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
“我是党员,我先上。”疫情发生之初,杭州市西溪医院作为定点诊治医院肩负着一线救治的重任。“战役”刚刚打响,全院400余名党员医护工作者就纷纷写下请战书,在短短一天时间内完成了整个医院的腾空并迅速开始收治患者。
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近2700名党员选择冲锋在前。抗疫期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危重症救治临时党支部发挥着战斗堡垒作用。之江院区隔离病房内,50余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再次吹响了疫情防控的“冲锋号”。
哪里有疫情,哪里就有医者的大爱无疆。
农历大年三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员医师舒畅接到通知:下午5时准时到感染科上班。还没有吃上年夜饭的他立即赶往医院。当晚,医院收治了一例高度疑似病例。次日,他主动向党支部提出了继续工作的申请:“我已经接触过患者,接下来就由我来值班吧,让其他同志安心过年。”
“我是党委委员,我有临床重症患者救治经验……”浙江省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何强用6条理由说服了院党委,主动请缨,战斗在一线。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他已经连续10余天带头在医院加班,制定和落实各项防控举措、预案,开展全院医务人员培训,组织加强发热门诊力量,开设隔离病房……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又找院党委请战,要求到疫情最需要、病患最需要的阵地上去。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只要icu的工作能安排,我就去!”乐清市人民医院心内科主治医师王秋主动请缨,前往发热病区一线坚守。身为一名母亲、一个女儿,这个抉择异常艰难,也异常坚定。由于防护需要,她向自己3岁的女儿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妈妈去了一个很美丽的地方,你要等妈妈回家,给你带最珍贵的礼物。”
哪里是一线,哪里就少不了坚守与担当。
“现在疫情严峻,任务艰巨,我请求再回岗位,为民出战,为国尽力!”这是年近七旬,有着47年党龄的宁海县第一医院医疗健康集团深甽分院医生李叶彩的恳切请求。这份随时准备冲上抗疫一线的决心,不正是医者仁心、赤诚大爱的真实写照吗?
同样不愿离开一线的,还有已经退休的云和县赤石卫生院返聘医生邱孔文。抗疫期间,他每天背起药箱,徒步走上10多公里的崎岖山路,挨家挨户帮助村民测量体温。“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越是特殊时期,我身上的责任就越重。”朴实的话语,是他履行基层健康守门人的职责,是他不负村民们对“背篓医生”的信任。
“非常时期,大家都在一线,我怎么能休息?”面对同事们的关心,杭州市疾控中心党委委员、第一党支部书记王乐非常倔强。疫情发生以来,他带头24小时驻守在定点诊治医院,作为亲历过“非典”疫情的老兵,连续作战的日子里,人们早已习惯他常说的那句:“我有经验,我先来”。
每一场特殊的战斗,都需要一批特殊的战士。病毒顽固,但无坚不摧的战士们从不惧怕。因为他们相信,越是遇到艰难险阻,战无不胜的信念就愈发强大;越是肩负着守卫人民生命安全的使命,医者初心的成色就愈发鲜明!
2022党员事迹分享会心得体会如何写三
xx村位于大王镇以北,大冶湖南岸,北靠马家湖,东靠大湾湖。版图面积3平方公里,耕地1207亩(其中水田600亩),林地100亩,养殖水面50亩,村民生活贫困,人年均收入5200元。70%的劳动力外出务工,属典范的湖区贫困村。全村6个自然湾,7个村民小组,523户,2443人,现有贫困户121户381人,占总人口16%。
根据我村实际,将入户调查、摸底登记的121户贫困户分成三大类,依托引进休闲农业企业,针对每一类扶贫对象的实际情况量身定制精准扶贫方案:
1、因病、因老的54户有部分劳动力的,利用企业资助和扶贫帮助,发放鸡、鸭、羊、豚喂养,由春台生态园老板按订单约定的价格回收,确保收入稳定。
2、对精神病、呆傻的23户丧失劳动能力的,以企业资助和扶贫资金为股本入股农业企业、确保每年获得固定红利。
3、其余44户,是因病致贫的,读高中、大学的小孩多,但有劳动能力、无就业岗位的,帮助引导就业培训帮助寻找企业就业,实现增加收入脱贫。
为使精准脱贫落到实处,村委一班人将压实责任,强化“五个一”工作措施抓落实:
1、每一个村干部负责两个组,结对帮扶10个贫困户。
2、每一个党员和退休老干部负责结对帮扶两户贫困户。
3、每一个贫困户制定一个扶贫明白卡,明确帮扶信息。
4、每一个季度检查一次,督办结对帮扶工作落实情况。
5、给每一个贫困户落实一个就业岗位。
自20xx年农村扶贫开发精准识别工作开展以来,xx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不等不靠,迅速行动,加强组织领导,严格标准程序,顺利完成了各村贫困人口的精准识别及申报工作,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xx乡的基本情况
全乡辖8个行政村,1个社区,40个村民小组,5459户、20725人(其中:农业人口17778人),耕地面积17814亩。经筛选识别,全乡贫困村识别4个,分别是太白村、金坛罐村、和平村、峰顶山村,贫困户识别867户、2444人。按贫困属性分,全乡因病致贫的贫困户628户、1713人;因残致贫的贫困户15户,42人;因学致贫73户、95人;因技术致贫71户、230人;因缺劳动力致贫65户、204人;因缺资金致贫57户、134人。20xx年全乡已脱贫118户、325人,20xx年全乡预脱贫88户、275人。
二、市区帮扶亮点
1、热心走访群众。以同亲人拉家常的方法,市驻村组多次深入和平村、峰顶山村、太白村、金坛罐村走访老党员、困难群众、残疾人、五保户家中了解他们的困难和意愿。同时多次召开座谈会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掌握群众关心的重点、热点、难点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因地制宜,制定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责任,明确工作时限,实现结对帮扶工作常态化、制度化。
2、主动争取项目。在深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驻村工作组针对贫困村的气候、区位和地貌等条件,因地制宜,在和平村种植优质水稻11773亩;在金坛罐村新栽植塔乐科血橙120亩;在和平村、重胜寨村种植万源优质秋洋芋500亩;在和平村新发展青脆李500亩,优质魔芋300亩,核桃200亩;在重胜寨成片种植晚秋蔬菜300亩,新建了江友蔬菜专业合作社。同时抓好重胜寨村500亩蔬菜基地和50亩葡萄基地、高石口村150亩猕猴桃基地巩固发展和太白村、金坛罐村和万家观村850亩乌梅的管护。主动抓好畜牧业发展,在太白村新建梨园养殖专业合作社1个,实现年销售鸡10万只。在金坛罐村和重胜寨村建立畜牧小区2个,巩固和培育生猪养殖大户15户,全年生猪出栏可达到3000头,牛出栏100余头。
3、加强基本公共工程建设。驻村帮扶部门针对所驻村农民群众在生产、生活等方面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从农民群众最关注的事情抓起,从农民群众最希望办又无力办的事情做起,在交通、水利、教育、文化等基本公共工程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自20xx年以来,共引进、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硬化村社道路39公里,全面实现了社社通水泥路,在太白村、万家观村、碉楼村新修泥碎石路6条共计5.7公里。整治金坛罐村和重胜寨村公路危桥2座,修建便民桥9座,新修生产路1.6公里,整治病害堰塘25口,整治维修渠道9条共计8000余米,投资18.5万元在金坛罐村新建提灌站1处,市交通局投资20万元,对太白村村组道路进行硬化,市教育局投资110余万重新翻修了和平村小学。同时,规划新建渠道7.7公里,新建饮水工程4处,新建清水池5口,和平村、金坛罐村、太白村共1600亩土地整理项目也在今年开始实施。
4、狠抓教育培训。市农业局和区农业局多次到我乡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重点围绕“现代农业创业指导、水稻新品种及机插秧技术、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商品有机肥及有机粮生产、农产品质量安全与现代化生产技术”等实用知识开展系统培训。自20xx年以来我乡有20xx余人参加了农业技能培训。
三、我乡工作措施
1、建档立卡到户到人。我乡按照“建档立卡”工作的要求,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867户2444人,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2、结对帮扶到村到户。
党员事迹分享会心得体会如何写 党员事迹给我的体会(八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