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7

  导语:《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现诗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欧阳修《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欢迎阅读!

  一、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 (2)醉翁之意不在酒

  (3)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4)临溪而渔 ( )

  (5)杂然而前陈者 ( ) (6)苍颜白发 ( )

  (7)太守谓谁 ( ) (8)环滁皆山也 ( )

  (9)林壑尤美( ) (10)山行六七里( )

  (11)饮少辄醉( ) (12)颓然乎其间者()

  (13)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4)树林阴翳( )

  (15)翼然临于泉上者( ) (16)觥筹交错( )

  (17)名之者谁( ) (18)云归而岩穴暝()

  (19)至于负者歌于滁() (20)野芳发而幽香()

  (21)弈者胜() (22)晦明变化者()

  (23)觥筹交错() (2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6)临溪而渔()

  二、判断选择。

  1.下列词语中的“错”字与“觥筹交错”中的“错”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错愕良久 B.铸成大错 C.承蒙错爱 D.错落有致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 名:命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寄托

  C.佳木秀而繁阴 秀:繁茂 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快乐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p>

  (23)觥筹交错() (24)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5)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6)临溪而渔()

  二、判断选择。

  1.下列词语中的“错”字与“觥筹交错”中的“错”字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错愕良久 B.铸成大错 C.承蒙错爱 D.错落有致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名之者谁 名:命名 B.得之心而寓之酒 寓:寄托

  C.佳木秀而繁阴 秀:繁茂 D.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乐:快乐

  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至于负/者歌于途 B.已而夕阳/在山

  C.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D.庐陵/欧阳修也

  三、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宴酣之乐,非丝非竹 。

  (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4)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5)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6)野芳发而幽香。

  (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8)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9)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四、内容理解。

  1.本文作者是欧阳修,自号醉翁,晚年又号 ,他是 (朝代)著名文学家。

  2.选出下边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开头先概括描述滁州地理特征,后依次写了西南诸峰、琅琊山、酿泉、醉翁亭。

  B.文章写“醉翁亭的命名”主要为了介绍醉翁亭的由来和写作本文的原因。

  C.选文第二段描写了山间的朝暮变化和四季不同的景色。

  D.文中用了不少对句,如“野芳发而幽香”对“佳木秀而繁阴”,这种句式工整优美,节奏感强。

  3.《醉翁亭记》除写了山水之乐外,还写到了“太守之乐”,请你从内容和它所体现的积极意义上谈谈对“太守之乐”的理解。

  4.选文第①节描写了什么内容?有何用意?

  5.选文第二段中“人之乐”和“太守之乐”的“乐”分别具体指什么?

  “人之乐”的“乐”指

  “太守之乐”的“乐”指

  6.选文第①段描写山间的美景,先写 变化之美,再写 变化之美,给人以不同的美感。

  7.文章以“乐”贯穿全文,写了“山水之乐、宴酣之乐、禽鸟之乐、游人之乐、太守之乐”,这些“乐”反映出什么?请简要分析。

  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体现了太守的什么思想?

  9.你认为文中太守的生活态度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10.文章第二自然段不仅写出了朝暮之景,还描绘了四时的景物变化。作者抓住了四时的哪些景物来表现山水之美?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11.作者为我们展示了风光绮丽的自然美景之后,又在第三自然段描绘了“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幅图画。请体会作者为什么首先描绘“滁人游”这幅画面。

  12.“言在笔先,意在笔后”,作者放情林木,纵意山水,让我们通过这美丽的风景体会到了太守独特的游乐情怀。你认为作者在此文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13.第(3)段描绘了四个场景,分别是滁人游、 、

《醉翁亭记》习题及答案

  导语:《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现诗人寄情山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