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网(模板5篇)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网篇一
据国家卫计委最新消息显示,一月份,中国人感染h7n9禽流感发病192例,死亡79人。从16日召开的福建省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获悉,进入2月以来,福建省报告人感染h7n9流感病例9例,其中死亡病例1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h7n9禽流感、登革热预防知识,欢迎阅读。
甲型h7n9流感病毒从病毒生物学上属于禽源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h7n9)属于h7病毒大类下的一个亚群。
禽流感病毒普遍对热敏感,对低温抵抗力较强。
病毒可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密切接触感染的禽类分泌物或排泄物等被感染,直接接触病毒也可被感染,现尚无人与人之间传播的确切证据。病毒易感染人群为对病毒抵抗差的`人群和长期从事与禽类相关工作的人群。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4.呼吸卫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不随地吐痰。
5.手部卫生: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
6.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室内勤通风换气,每天三次,每次至少十五分钟。
7.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身体抵抗力。
外出游玩时要尽量少接触鸟类和禽类,一旦遇到不明野鸟不要近距离接触,如果看到死的野鸟更不要好奇,不要碰。
禽类相关工作的人群。
患者一般表现为流感样症状,如发热,咳嗽,少痰,可伴有头痛、肌肉酸痛和全身不适。重症患者病情发展迅速,表现为重症肺炎,体温大多持续在39℃以上,出现呼吸困难,可伴有咯血痰;可快速进展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纵隔气肿、脓毒症、休克、意识障碍及急性肾损伤等。
1.不接触、不食用病(死)禽、畜肉,不购买无检疫证明的鲜、活、冻禽畜及其产品。
2.生禽、畜肉和鸡蛋等一定要烧熟煮透。
4.呼吸卫生: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医用口罩、纸巾、袖子、肘部遮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用过的纸巾在使用后尽快扔入有盖垃圾箱,在接触到呼吸道分泌物后采取手部卫生措施。不随地吐痰。
5.手部卫生:保持手部卫生,常洗手。
6.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不喝生水。室内勤通风换气,每天三次,每次至少十五分钟。
7.注意营养、保持良好体质,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增强身体抵抗力。
外出游玩时要尽量少接触鸟类和禽类,一旦遇到不明野鸟不要近距离接触,如果看到死的野鸟更不要好奇,不要碰。
目前国内外尚无针对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
目前没有证据显示h7n9禽流感病毒能够在人际间传播。
对鸡肉等食物应彻底煮熟,特别是注意不要吃半生不熟的鸡蛋。
登革热是一种通过蚊子叮咬传播的急性传染病,人被感染登革热病毒的“花斑蚊”叮咬,一般经过5-8天后,突发高热、头痛、全身酸痛(周身骨痛)、脸面潮红,结膜充血(如醉酒状)、有时出现皮疹等。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室内外种养水生植物的花瓶、花盆托盘,及其他水缸、水盆、罐等小积水容器中;孳生地大概可分为两类,人造容器(容器、轮胎、排水明渠),天然环境(树洞、竹节、叶腋);清除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
家庭防蚊灭蚊预防登革热的办法主要包括:
(一)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饮料瓶等。
(二)家中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天换水,洗瓶、清洗根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或改为用泥、沙种养。
(三)保持花盆托盆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四)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井、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
(五)午睡或晚上休息应挂蚊帐,到公园、街边、活动场所休息或活动应注意防蚊叮咬。
(六)一有发热等不适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发现登革等传染病应立即暂停上学,到医院隔离治疗,以免传染给家人和其他师生。
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网篇二
登革热是由花斑蚊(学名伊蚊)传播的。现在已进入登革热流行的季节,如发现突起高热,伴有较剧烈的头痛、眼眶痛、肌肉、关节和骨骼痛,面、颈、胸部潮红、结膜充血,出现四肢躯干或头面部的皮疹,验血发现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少,这时应怀疑是否患上登革热,需及时就医,早发现、早治疗,以免延误病情或者通过蚊子传染给其他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预防登革热宣传知识,欢迎阅读。
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水缸、水盆、罐及其他小型积水容器中。每隔3~5天洗缸换水,翻盆倒罐,清除小积水,可以控制蚊子,预防登革热。因此,预防登革热,最主要的措施是清除家居积水,防蚊灭蚊,同时做好个人防护,防止蚊虫叮咬。
保持室内清洁,家庭内不留积水是减少蚊虫的最基础措施。传播登革热的蚊子生长在家居环境的小型积水容器中,清除积水,即可控制蚊子生长与繁殖,预防登革热。
(1)清除或倒置室外各种闲置的可积水容器,如放在户外、阳台、天台的不用的花盆、缸罐、轮胎、可积水的垃圾等。
(2)种养的水生植物(如富贵竹、万年青、佛手等)应每隔3-5天换水洗瓶、清洗根须。登革热流行期间最好不要种养水生植物,如要种养则改为用泥、沙种养,或者在水生植物中投放灭蚊幼虫缓释包。
(3)保持花盆托盘不积水,如有积水应随时清干。
(4)及时清除各种无用积水,如沟渠、天台等地面积水、填塞竹节、树洞,对于长期无法清除的积水,可以投放杀灭幼虫的缓释剂。
登革热通过蚊子叮咬传播,不会直接人传人。只要不被蚊子叮咬,就不会得登革热。
(1)家庭应安装蚊帐、纱门、纱窗等实物屏障;适时使用蚊香、电子驱蚊器、电蚊拍、防蚊灯等装备,还可以用杀虫喷雾剂对房间实施灭蚊处理。孩子睡觉时,可以给他的小床配上一盏透气性较好的蚊帐。插上电蚊香,注意蚊香不要离孩子太近。还可以在孩子身上涂抹适量驱蚊剂。睡觉前沐浴时,可以在孩子的大盆里滴上适量花露水,使宝宝洗澡后肌肤上留有花露水的味道,对驱散蚊虫也有一定功效。
(2)登革热流行区或流行季节,外出活动或旅行时,如公园、绿化带等地点,应穿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还应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蚊虫较多的地方逗留过久。郊游时尽量穿长袖衣裤。可以在外出前全身涂抹适量驱蚊用品,其主要有效成分是避蚊胺,对驱赶蚊子有较好的效果。不要在河边、湖边、溪边等靠近水源的地方扎营,这些地方在夏天会有较多的`蚊子。露营时,一定要准备蚊帐,并使用各种驱蚊器,需要通电的器具在外出前确保带够电池或充足电。尽量避免在草丛中穿行。
(3)如果日常活动场所内的蚊子较多,应穿长袖衣服。这倒不是因为身上多了层布,蚊子就无法用口针扎进去吸血。实际上,蚊子的口针十分尖利,连牛皮和厚牛仔裤都能穿透。衣服主要是用来遮掩汗液等皮肤分泌物的气味,让蚊子无法追踪而来。夏天切莫因嫌热而不穿袜子,否则会使汗味快速挥发,引来蚊子进行攻击。穿上吸汗效果好的袜子不仅能有效降低皮肤湿度,还可遮掩气味。
(1)学校在登革热流行的季节派专人负责开展校园内防蚊灭蚊工作,定期清除积水,填平凹陷的地面,消灭蚊虫孳生地,对贮水容器加盖,防止蚊虫产卵,加强校园校舍环境整治,并保持与各职能部门联络。
(2)加强学生晨检制度,发现发热,头痛,全身肌肉、骨骼、关节痛,伴有皮疹的师生,应及时就医。
(3)在9月份开学时积极开展师生登革热防控知识宣传教育,组织师生参加防蚊、灭蚊的行动。
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网篇三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伊蚊传播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登革热流行季节常是天气湿热、蚊虫滋生的季节,一般在每年的5-11月,高峰在7-9月。究竟是什么蚊子威力如此大?登革热病毒又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该如何预防?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登革热的预防知识,欢迎阅读。
据登革热是由登革热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发热性疾病,其特征为发热、关节痛、肌肉痛、皮疹、淋巴结肿大和白细胞减少,病死率低,一旦经受带病毒的蚊子(主要为埃及伊蚊和白纹伊蚊)传播,变成急性传染病,则会出现发热、皮疹、出血、休克等症状,病死率高。
雨量多、气温高而潮湿的地区发病率高,伊蚊数量多,凡有伊蚊孳生的自然条件(如池潭、花瓶积水等)及人口密度高的.地区,都可能发生。
发热是登革热的典型症状之一,该病起病急,患者先寒战,随之体温迅速升高,24小时内可达40℃。持续5~7日体温渐降,同时可伴有头痛、腰痛、关节痛等全身症状。
有的患者还会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严重者疲乏无力呈虚脱状态。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出血,如牙龈出血、流鼻血、消化道出血、咯血、血尿、皮下出血等。临床中,登革热患者多有浅表淋巴结肿大,亦可出现肝脏肿大,个别病例可出现黄疸等肝功能损害表现。
由于普通的登革热常表现类似流行性感冒的症状,而重症登革热早期具有典型登革热的所有表现,3~5日后病情会突然加重,可有剧烈头痛、呕吐、昏迷、抽搐、大出汗、手脚冰凉、口唇、指甲发紫等表现。有些病例表现为中枢感染症状(颈项强直等)、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病死率较高。
因此,一旦出现发热、皮疹和骨关节疼等症状,应及时就诊。
登革热不会人传人,蚊子是其传播媒介,因此控制登革热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灭蚊。
二次感染患者;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肝硬化、消化性溃疡等基础疾病者;老人或婴幼儿;肥胖或严重营养不良者;孕妇等高危人群应重点防止蚊虫叮咬。
1、要重点消除孳生地和幼虫,翻盆倒罐,填堵树洞,对饮用水容器勤洗刷,勤换水,加盖防蚊。对难以彻底清除的非饮用容器积水,可投洒废油类或缓释杀虫剂。
2、要杀灭成蚊,室内用喷洒或施用对人无毒害的杀虫剂消灭成蚊。室外在搞好环境卫生的基础上重点对成蚊较多的竹、树林、陶器场、废轮胎堆积站等场所使用杀虫剂。
3、市民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于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上蚊虫驱避药物。
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网篇四
1、居家没蚊虫,动手清家园。
2、人人随手灭病蚊,登革热病不现形。
3、自我保护做得好,远离登革没烦恼。
4、登革热防治,由你我做起。
5、防蚊四宝:容器刷洗,乾的好。植物花瓶,清理妙。内外积水,清扫。容器丢弃,先打包。
6、积水容器完全清除,社区动员刻不容缓。
7、防疫总动员,清除孳生源。别让蚊子威胁你我生命安全。容器不积水,蚊子不孳生。
8、积水清除媒蚊少,居家环境没烦恼。
9、居家环境做的好,不怕蚊虫来叮咬。
10、勤倒水,勤打扫,病媒蚊,无处逃。
11、随手清除孳生源,杜绝病媒蚊孳生。
12、你要被蚊虫叮咬,还是被花草薰陶。
13、防治登革热,全民一起来。
14、居家环境保洁净,蚊虫防治更容易。
15、消灭登革热、全民动起来。
16、排水沟渠常清疏,容器积水常清除。容器不积水,杜绝病媒蚊。
17、登革症状不轻忽,就医通报不延误。
18、积德不积水,养生不养蚊。
19、随手清除孳生源,彻底消灭登革热。一家养蚊,万户受害。
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网篇五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后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分享最新登革热预防措施知识,欢迎大家阅读浏览。
传染源:患者和隐性感染者为主要传染源,未发现健康带病毒者。患者在发病前6~8小时至病程第6天,具有明显的病毒血症,可使叮咬伊蚊受染。流行期间,轻型患者数量为典型患者的10倍,隐性感染者为人群的1/3,可能是重要传染源,丛林山区的猴子和城市中某些家畜虽然有感染登革病毒的血清学证据,但作为传染源,尚未能确定。
传播媒介:伊蚊,已知12种伊蚊可传播本病,但最主要的是埃及伊蚊和白伊蚊。广东、广西多为白纹伊蚊传播,而雷州半岛、广西沿海、海南省和东南亚地区以埃及伊蚊为主。伊蚊只要与有传染性的液体接触一次,即可获得感染,病毒在蚊体内复制8--14天后即具有传染性,传染期长者可达174日。具有传染性的伊蚊叮咬人体时,即将病毒传播给人。因在捕获伊蚊的卵巢中检出登革病毒颗粒,推测伊蚊可能是病毒的储存宿主。
易感人群:在新疫区普遍易感。1980年在广东流行中,最小年龄3个月,最大86岁,但以青壮年发病率最高。在地方性流行区,20岁以上的居民,100%在血清中能检出抗登革病毒的中和抗体,因而发病者多为儿童。
登革病毒经伊蚊叮咬进入人体后在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内复制,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形成第一次病毒血症。定位于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和淋巴组织中的登革病毒继续进行复制,再次释入血流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并引起临床症状与体征。机体产生的抗登革病毒抗体与登革病毒形成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导致血管的通透性增加,亦可导致血管水肿和破裂。登革病毒的复制可抑制骨髓中白细胞和血小板的再生,导致白细胞、血小板减少和出血倾向。
病理改变表现为肝、肾、心和脑等器官的退行性变,出现心内膜、心包、胸膜、腹膜、胃肠黏膜、肌肉、皮肤及中枢神经系统不同程度的水肿和出血。皮疹活检可见小血管内皮细胞肿胀、血管周围水肿及单核细胞浸润,瘀斑中有广泛性血管外溢血。脑膜脑炎型患者可见蛛网膜下腔和脑实质灶性出血、脑水肿及脑软化。重型患者可有肝小叶中央灶性坏死及淤胆,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等。
传染源主要是病人,以发病前1d至发病后5d传染性最强,轻型和隐性感染者可能是重要的`传染源。主要传播媒介为埃及伊蚊,其次为白纹伊蚊。蚊虫吸血受染后8-14d才有传染性,再次叮人即可传播疾病。伊蚊受染后终身具传染性,登革热病毒在白纹伊蚊的唾液腺及神经细胞中可大量复制。病毒在蚊体内可经卵传代,故伊蚊又是本病毒的储存宿主。感染后对同型病毒有巩固的免疫力,并可维持多年,对异型病毒也有1年以上的免疫力。流行季节与各地气候、蚊虫繁殖情况有关,广东省为5-10月,海南省为3-10月。
一、预防登革热要处理孳生地、消灭蚊蚴:
1、疏通沟渠、下水道,防止积水,填平洼地、翻盆倒罐清除积水。
2、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摧毁白纹伊蚊孳生地。
1、敌敌畏: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及烟薰,特点是速效,迅速杀死成蚊。对人畜有毒性。使用时须小心,注意安全。
2、三氯杀虫酯(7504):对人畜毒性低,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及烟薰,特点是见效慢,但保持时间长,7~10天仍有效。可与敌敌畏混合使用,比例为4:1或3:1,其优点是速效且持续时间长。
3、人工合成除虫菊酯类:其制剂有二氯苯醚菊酯,胺菊酯等,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特点是杀虫效果强,对人畜毒性低。
4、溴氰菊酯:属于触杀药(即接触中毒)可采用药物稀释喷洒,杀虫作用强,对人畜毒性低。
三、预防登革热要认真做好个人防护
1、养成睡觉时放蚊帐的习惯。亦可用防蚊油涂搽暴露皮肤,室内可点燃蚊香。
四、预防登革热要隔断人为传染:一旦有病人发生,要早就诊,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避免向周围健康人群传播,病人在起病日算起应隔离防蚊叮咬5天。
2023年登革热预防知识宣传网(模板5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