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血脉的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 赓续红色血脉个人心得(3篇)
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描写红色血脉的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一
一:活动目的:
通过消防安全拓展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消防安全知识和预防火灾的常识;帮助学生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并学会在火灾中自救和逃生的方法;达到教育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目的。
此外,通过团队熔炼活动培养营员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达到提高综合素质的教育目的。
二:活动内容:
1、消防安全常识:请消防局的教官讲解火灾逃生知识、火场逃生的原则及方法、灭火常识、火场急救常识等
2、消防器材识别:在消防局的教官的指导下认识各种消防器材并学会使用方法。
3、消防拓展训练:在训练师的指导下,利用所掌握的消防知识进行拓展训练。
4、团队熔炼活动:在培训师的指导下,利用场地拓展活动,以培养营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5、军事训练:在教官的指令下,进行严格的军事训练,从而锤炼营员的坚强意志、高度的组织纪律性、百折不挠的斗志。
6、综合活动:在教官的指导下,观看消防安全教育录像、进行沟通训练、营员读写家信、学唱军歌等活动
三:活动安排:
第一天:
8:45上车
9:30到校 安排寝室 领取备品
9:45入营式
10:25生活自理指导课,整理内务
11:30午餐
12:00——12:55午休
13:00——16:30军事训练
16:30——16:55学生生活自理实践
17:00——18:30晚餐、内务整理
18:30——20:00综合活动:观看录像、沟通训练、读写家信、学唱军歌等活动
21:30熄灯就寝
第二天:
6:00——6:30起床整理内务
6:30——7:00升旗,出早操
7:00——7:55早餐,整理内务
8:00——11:30消防常识讲座、消防器材的识别与应用(分组进行)。
11:30午餐
12:00——12:55午休
13:00——16:30消防拓展训练
16:30——16:55学生生活自理实践
17:00——18:30晚餐、内务整理
18:30——20:00《警民一家亲》联欢晚会(注:每校每次参训只组织一次大型联欢晚会)。
第三天
6:00——6:30起床整理内务
6:30——7:00升旗,出早操
7:00——7:45早餐,归还备品
8:00——11:00团队拓展训练
11:00结营式,表彰优秀营员
11:30午餐 后离营
描写红色血脉的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二
今年以来,浙江宁波市以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为重点,构筑“锋领版图”、打造“锋领前哨”、育强“锋领群雁”、锻造“锋领细胞”、开展“锋领行动”、建成“锋领e家”,聚力打造基层党建“锋领港城”。
年初以来,宁波部署实施“基层党建全域提质年”行动,统筹推进农村、城市基层、国有企业、两新组织、事业单位、机关等领域党建工作,加快推动单位、行业、区域党建互联互动,初步形成基层党建工作整体效应。
在城市,突破行政级别、行业地域等限制,整合驻区单位资源,全面推行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机制,使城市基层党建从“独角戏”变成“大合唱”;在农村,大力实施“对标建强、领航振兴”专项行动,开展“千企结千村、党建促消薄”活动,扎实推进农村党建联合体建设,打好村级集体经济提升组合拳,以红色党旗引领绿色发展。
该市优化组织设置,把党组织建到网络空间、项目工地、科研团队、经营网点、服务窗口、车间班组等前沿阵地,并按照5%比例,倒排出146个后进基层党组织,实行“四个一”组团帮扶,即每个后进村社都有1名县级领导干部挂点联系、1名镇乡(街道)领导干部包村负责、1个部门或企业结对帮扶、1名第一书记进驻指导,目前70%已完成整转。全面实施亮显工程,通过阵地亮标识、党员亮身份、岗位亮职责、党建亮绩效,不断扩大党建工作整体影响力。
在源头上,该市深化领头雁工程,推动乡贤回归,加大第一书记、农村工作指导员、大学生村官选派力度,积极打造政治过硬、能力过硬、作风过硬的农村工作骨干队伍。实施“春苗计划”,有序培养选拔35岁以下优秀年轻干部,每个村社至少有1名40岁以下主职干部后备人选。
在培育上,发挥“金雁论坛”、俞复玲、吴祖楣等名师工作室作用,分层分级开展示范培训班。今年以来,分层分类举办260余次集中培训班,轮训3.9万名基层党组织书记。开展“金雁奖”评选,推行新老支书师徒结对,积极营造一群带动一片的“雁群效应”。
在管理上,探索推行不称职村干部“歇职教育”、村干部“规矩指数”管理、精准考核等机制,让考评由“软约束”变成“硬指标”。推广“书记加油”“书记向前冲”等做法,实行“1 n”项目制度,推动村支部书记领办1个以上规定项目和破解若干难题,并通过举行现场比武,营造比学赶超、加速奔跑的良好氛围。
根据不同领域党员日常管理特点,该市分别出台了农村、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两新组织等6大类日常考评指标体系,细化量化正向加分和反向扣分具体表现,让每名基层党员对高线和底线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对农村党员,党内党外事、分内分外事、房前屋后事、家里家外事、村头村尾事,以及配合推进“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村庄环境整治等全部纳入考评内容;对社区党员,把违反社区公约、无故拖欠物业费等列入考核条目;对机关事业单位党员,把融入中心、岗位履职作为重点;对两新组织党员,将保守企业秘密、创业创新等纳入考评体系。
该市广泛开展“攻坚见行动、岗位建新功”活动,在攻坚战场设立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组建党员突击队、公关组,引导党员冲锋在前、行动在先。村间地头、社区邻里、项目前线、商务楼宇、高校医院……广大党员沉在基层,接近群众,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力量。
依托“锋领e家”党建信息系统,该市全面打通纪检、宣传、综治、民政等10余家部门30余个信息平台,强化信息终端整合,为全市2.8万个党支部建立电子台账,通过信息实时呈现、数据实时统计、问题实时诊断,动态掌握支部建设情况。并把“处方权”下放给基层,由每个党支部详细记录党员各方面表现,做到一事一记、动态更新、全程留痕。每季度,依托宁波锋领考评网后台系统,对党员表现进行统计,采用瀑布式活动图、气泡式亮灯等形式,自动生成体检报告,以邮件、短信等方式进行提醒,今年以来,共发出各类提醒单7.6万余份。
描写红色血脉的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三
红色,是一种信仰,然而他和其他的信仰不同,他不是少数人的信仰,不是个别国家或者民族的信仰。一般的信仰,更多的是教人为自己谋利,讲究的是个人的生前死后、因果宿命。只有红色,从不让人去为自己谋私,从不让人去沉迷于飘渺的虚无。
是十月的一场燎原大火烧出了天空的第一片红,是1921至1949整整20xx年的抛头颅洒热血染成了神州大地的红,因此,这种红色的信仰绝不是虚无的,而是有无数的前辈用生命去检验、践行的,并且,在一代代的不懈努力中,他成为我们世代相承之意志,只要人们还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我们就决不停止追逐。所以,红色更是我们的基因,我们不能放弃,要好好地传承下去。失去这种基因,我们就会掉进资本主义的陷阱,被历史淘汰,苏联就是这样的例子。
为什么要我们传承红色基因?
这不是上级要求,也不是政府要求,而是这个时代的要求,直接关系到我们这代人能否实现中国梦。当我们沉浸在缤纷繁复的物质世界,徜徉在灯红酒绿之边缘,我们会在实现理想的道路上迷失。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我们要沿着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那就要让红色血液在全身流通,让头脑清醒,让行动坚定。这种血液的来源靠输送是不行的,要自己长出来才可靠。
近来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十送红军》表现的就是十位最普通的红军战士经过长征的跋涉、战斗与牺牲,以自己的生命,熔铸和诠释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信念的历程。它生动地展示了我党我军在长期斗争中形成的艰苦奋斗、不惧牺牲、自强不息等优良传统。这些优良传统凝结一体,就是红色基因。我们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传承和发扬这种传统,将之融入血脉中随着生命的延续而延续下去。当然,正如一位哲人所说,传统不是守住炉灰,而是热情火焰的传递。
当代革命军人要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也是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内容。我党我军从来都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从一定的层次上讲,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是相同的。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新时代我们的全新追求,是以中国梦为中心的最高追求。传承红色基因就是要求我们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秉承先烈之意志,高举红色之火炬,继往开来,走前辈们没有走完的路,走我们这代人特有的路。
其实,我们身边从不缺乏自觉走在时代前列的英雄模范。把研究做到最后一秒的戈壁之花林俊德,心里只装着别人的“当代雷锋”郭明义,不离不弃照顾养母十二年的孝心少女孟佩杰,造林20xx年永葆公仆本色的好书记杨善洲……
他们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发扬红色精神,用自己的红色基因生长全新的红色血液。这些人无愧为时代的榜样。新时代的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接近接近伟大复兴的目标,但越是如此越是应怀如履薄冰之谨慎,坚决听党指挥,围绕强军实践,筑牢军魂。
提出广大官兵应传承红色基因,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这意味着“传承红色基因”不再是模糊的意识,而有纲领性的精神,意味着我们传承红色基因不再单纯靠自觉,而是受到党和人民的监督。这一转变,正犹如道德自觉向法律约束的转变,有理可依,有凭可持。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千秋伟业筚路蓝缕。以史为鉴,可知兴衰,在风云暗涌的和平岁月里,唯有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红色力量才能步步稳进、兴盛强大,才能实现中国梦、强军梦!
如此,也足以告慰先烈英灵。
红色血脉的感悟心得体会和方法 赓续红色血脉个人心得(3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