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 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怎么写(七篇)
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你知道心得体会如何写吗?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主题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一
我们的祖国在漫长的岁月里,孕育了长青的山川,长碧的江水,也培育出千千万万的中国人。作为一个中国人,可堪自豪的事实在是太多,太多。让我们倍感自豪和骄傲的是我们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所以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中华美德颂》。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都是一个讲究品德教育、个人修养的民族,一种执着的追求,一次慰藉人心的宽容微笑都能融汇成美德赞颂曲上,一个个动人心弦的'音符。
千百年来的文明礼仪之风传承至今,因此我国向来就有“文明古国”之称。一个素质高、有教养的现代文明人,必须有良好的礼仪文明。文明礼仪处处可见,这些利益就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小事中,但往往被我们所忽略。
当你向老师、长辈和客人彬彬有礼地问好的时候;当你向有困难的同学伸出援助之手的时候;当你学会向父母表达自己的一份孝心的时候;当你学会珍惜每一粒粮食的时候;当你学会“宽于待人,严于律己”的时候;当你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的时候;当你志存高远而又脚踏实地的时候你所做的一切,不都是在承继和弘扬中华美德和民族精神吗?
鲁迅曾说过:“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举。”所以首先要完善个人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
文明美德就如一泓清泉可以为我们滋润心灵,给予我们心灵的慰藉。
前进的路已经为我们铺好,下一步,就是要我们顽强的走下去,事在人为,我们首先就是要具备中学生的美德,具备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伴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让我们的校园从此绽放美丽,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拥抱文明,和美德手拉手,结伴同行!
我的演讲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主题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五四班的凌宇婷,今天我为大家演讲的题目是《牵手美德,做孝心少年》。
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文明进程中,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传统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中国有句古话,百善孝为先,意思是,孝敬父母是人的第一美德,几千年来,这一美德陶冶了不少杰出人物,熏陶世世代代的华夏子孙。他们的故事被载入史册,至今流传。
古有“香九龄,能温席”的故事,讲的是一个9岁的小孩,名叫黄香,家里生活很艰苦,在寒冷的冬夜,为了不让操劳一天的父亲睡觉时感到冰冷,他总要先到父亲的房间铺好被子,然后用自己的身体去温暖父亲的被窝。也用自己的孝敬之心温暖了父亲的心,由此,得到人们的称赞,温习的黄香天下无双。
而今,一位位最美孝心少年也被推上荧幕传为佳话,他们的故事传到大江南北,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中国人。12岁女孩吴林香,作为全国第一个被推出的最美孝心少年,登上央视舞台,让更多的人认识了那个大山深处的孝心少年。天有不测风云,造化弄人,面对身患癌症的母亲,全身瘫痪的外婆,右手残疾的外公和乳臭未干的弟弟,年幼的无理香,经受住了人生的考验。她一边努力学习,一边用她那柔弱的肩膀撑起这个破碎的家,她不畏艰难,苦中求乐,每天早上,天不亮就起床,一直忙到晚上11点多才入睡,无论多苦多累,她的脸上,总是保持着微笑。逆境中的孩子早当家,他们虽然年幼却懂得体贴,懂得孝顺,懂得分担,他们就是孝亲敬长的好榜样。
如今的我们成为了幸福的一代,沐浴着家庭的温暖,享受着父母的关爱,我们的父母在外辛苦打拼他们任劳任怨,我们的父母在家悉心照顾无怨无悔。
同学们,传承美德,孝亲敬长,我们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会照顾自己,减少父母不必要的担心,学会料理家务送一句问候,第一杯热茶,揉揉肩捶捶背,细微的举动足以让他们感到无比欣慰。告别刁蛮和任性,远离危险和伤害,不让父母因我们而烦恼担心和难过这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让我们用寸草之心孝敬回报我们的父辈,让我们一起携手相伴美得争做孝心少年。
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到此结束!
主题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三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江泽民的这句话鼓励我们在传承的基础上勇于创新。
艺术需要传承。
在中国的相声演员中,子承父业的有很多。马三立出生于曲艺世家,祖父马诚方是有名的评书艺人,以擅说《水浒》著称。父亲马德禄是著名的“相声八德”之一,而且是相声名家恩绪的爱徒与门婿,马三立初中毕业后就子承父业说起相声,成为一代相声大师。而他的二儿子马志明又子承父业,在马三立的言传身教之下,学会了大量的传统相声段子,并在海内外演出中获得了好评。侯耀文继承了父亲相声艺术大师侯宝林先生的事业。杨议继承了父亲杨少华的事业,并且和父亲一起同台表演,成为一对有名的父子搭档。
创新需要勇于探索的精神。
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奖学金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做报告时评价他的导师泰勒的成功时,有过这样一段耐人寻味的描述:泰勒几乎每天都有十个想法,其中有九个半是错的,但他不在乎。然而,他就凭着每天半个对的新思想的积累,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杨振宁说:“创新有两点:一是不要固于前人的成就,二是不要怕错误,这两点都需要胆量。”
创新是人类所特有的创造性劳动的体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核心动力和源泉。创新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对原有理论、观点的突破和对过去实践的超越。
传承是对旧事物的或是传统的事物中的优良的事物进行继承,创新则是在对传统的事物中的好事物进行发展
继承传统、推成出新始终是我们成功的无上诀窍。
主题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四
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中华文化上下深积了五千年,五千年的商代青铜器,到公元前七百多年的秦兵马俑到后来明清时期纸张的出现、玉玺的神圣象征,无数艺术品也同时印证着不同历史时期的中国政治制度的演进和几千年来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以及精神财富。沉积过后所铸就的是几千年中华文化的魂魄。
中华文化的魂魄,是唐宋元明清文人墨客所留下的“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无尽的感慨唏嘘。是孔孟所留下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等深刻教育之言论。是四书五经中的“四维”“八德”指“礼义廉耻”“忠孝仁爱信义和平”这样的中华传统道德理念。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指南针”“火药”“印刷”这样的科学研究时所具备的智慧,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出色品质。“詹天佑、童第周、钱学森,蔡元培”这一个个在国家危亡时刻挺起身用智慧和大脑来拯救民族的英雄,他们都展示着中华文化的不散之魂。
世纪之交,中华文化在以光速地交融,碰撞。传统文化正在接受新时代的全面考验,某些价值观正在迅速瓦解。所以,我们总是要定位自己的文化体系。或许,中国古代某些繁文缛节或者那些传统早已脱离了现在的生活方式,就应当“弃之如敝屣”了。或许,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人平等,美国独立后的《权利法案》拿破仑颁布的《法典》这些资本主义国家的民主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有很多高于社会主义的,那我们也应该主动吸收和学习。面对这样的文化融合,是很有必要的,会使中华文化焕发更加绚丽的光芒。
在改进中华传统文化和吸收外来出色文化的同时,最重要的,我们不能丢了魂。无论社会怎样高程度的发展,知识日新月异的累积,更替。可中华文化的魂魄不会随发展而消散逝去。它是传统文化的经典。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魂魄不会变老,不会过时。在这个“世风日下,人心不古”的时代,传统的“仁义礼智信”和“温良恭俭让”正是所有人急需传承的传统文化。这个时代,是需要文化复兴的。
中华文化的魂魄,是传统思想和古文,是孔孟不败的儒家思想是传统的伦理秩序,是传统淳朴民风和良好的道德风尚。作为炎黄子孙,这是我们所肩负的历史责任,是我们对民族的一种忠诚。
此时,中国正走向一个全新的邻域,文化复兴也必然不可或缺。让我们全体炎黄子孙,重新铸就中华传统文化的魂魄。留住中华出色传统文化,吸收西方出色文化,让中国文化现代化、完整化,割弃糟粕,融入世界出色文化基因,去做中华出色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让中华文化获得新生,让中华文化之魂永不消散,流传千古。
主题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五
两亩水田,数丛竹树,90后徐维生没有忙于工作,而是白天种地凿鼓,晚上织布制锦,闲时教村民唱山歌······积极传承发扬本民族文化,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像徐维生这样不顾师长挽留,父母反对,退学回到农村老家,一心挖掘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新一代青年,实属难得。
现如今,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提高,我们都知道油纸伞是中华文化的一道独特的风景,被许多人欣赏、迷恋,可又有多少人在做油纸伞呢?中医文化博大精深,有着神奇的效用,但学习起来又困难又耗时。
上世纪80年代之前,陆村人基本上都靠做油纸伞维持生计,后来雨伞厂倒闭,只有陆玉贷还守着这门手艺。但他心里明白,过去油纸伞是日用品,现在大家更愿意用便宜方便的折叠伞,而油纸伞没有市场。
对于有着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来说,那些曾经奔走在中华大地上的种种工匠艺人,那些与我们渐行渐远的手工工艺,那些在历史的星空里绽放光彩的传统文化,难道不应该被记住吗?但遗憾的是,陶醉在大数据时代的我们,无暇顾及这些,它们正在被我们遗忘。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蛟龙下海,神舟飞天,经济总量全球第二,国人扬眉吐气,但在这些成就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经济大国未必就是世界强国。一个民族没有了信仰,连本民族的传统文化都丢弃了,不知道如何传承,不去传承,又怎么走向繁荣昌盛?
当下,人们认识到城镇化建设的重要,认识到记住乡愁的必要。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提出了一项主要任务: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但又何时能真正认识到传承本民族文化的重要性呢?
帕斯卡尔告诉我们:“人有思想,所以囊括了宇宙。”湖北宜昌市80多岁的农妇孙家香一辈子生活在山村里,老人家连自己的名字都不认识,却能讲600多个故事。
传承人远远不止一个孙家香,让我们都努力都努力做本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者,为传统文化献上自己的一份力吧!
主题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六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来自初二二班的_,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传承中华文明,争做美德少年》。
道德对于人而言,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如果将人比作花朵,道德就是花瓣,没有花瓣花也就不再美丽;如果将人比作雄鹰,道德就是羽翼,没有羽翼雄鹰也就不能高飞;如果将人比作一支笔,道德就是笔芯,没有笔芯笔也就失去价值,不能抒写人生的华美篇章。
一个人学业的成功、事业的辉煌都取决于品德的高尚。我们是新时代的少年,我们究竟该用怎样的精神风貌,怎样的道德水准去担负起承上启下的艰巨任务?
古人云“厚德方可立身”。在大家的印象中,“厚德”是个很模糊的概念,但其实“厚德”常在我们身边,从一个个细微的行动就可以体现出来。当你看到地上有垃圾时,弯一下腰胜过一切言语。这无疑是道德的最好证明!一个人的品德是从多方面体现出来的,例如:是否尊重他人,是否乐于助人,是否诚实守信等。我们应该用较高的道德水准来要求自己,做最好的自己!
在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同学,她就是我们的班长易烨。她凡事都先为他人着想,乐于助人,尊重他人。她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她是当之无愧的道德模范。
记得有一次,我们去上音乐课。可突然下起了雨。音乐教室离教学楼有一段距离,一些同学都选择淋着雨跑过去。可是碰巧有一位感冒的同学没有带伞,这位同学一直站在楼梯口踌躇不前,不敢冲向雨中。细心的易烨发现了便上前关切地询问。得知原因后,易烨想都没想便把校服外套脱给了这位同学,自己冲进了雨帘。音乐课结束后回到教室,她整下午都穿着一件湿湿的校服,但她的这种热心,恰如火般炙热。这么多个同学走过,却只有易烨有了这样的举动,实在是令人感动。这个小小的举动,不仅反映出了易烨的品德高尚,也反映出了我们自身的不足。在生活中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小事,当我们遇到这种事情时,我们应该思考:我们是不是做到最好,如果没有又是因为什么。当我们遇到需要帮助的人时,我们是否伸出了援手?
品德高尚除了表现在突发事件上,也表现在日常的生活中。易烨不但自己的成绩优异,她还很关心同学的学习状况。作为一位组长,她时刻都帮助组员。在一次数学测试中,她的一位组员数学仅仅考了16分,为组上的平均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导致这个一向第一的小组数学平均分成了最后一名。她不但没有责备她的组员,还积极主动地帮助他分析考试失利的原因,并为他制定了一些学习计划。还常常利用休息时间给这位同学讲解难题。正是因为易烨的帮助,这位同学的成绩在不断进步。
以上的两个小小片段,已经折射出易烨同学有一颗金子般的心。易烨只是汇入道德海洋的一条细流,其实我们身边还有许多品德高尚的人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向他们看齐!同学们,让我们用道德的高标接过新时代的接力棒,用行动来“传承中华文明,争做美德少年”!
主题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七
根据旗文明办的有关通知的精神,为认真做好城市文明程度指数测评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提出的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战略任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充分挖掘我国传统节日"端午节"深厚的文化内涵。领导高度重视,集思广益,结合实际开展了丰富多彩、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我们的节日·端午"主题活动。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为确保此次端午主题活动顺利开展,局党支部高度重视,及时召开会议对端午节活动进行总体部署,并制定了活动方案,要求各科室在活动中突出迎爱国主义教育;突出认识传统、尊重传统、继承传统、弘扬传统;突出讲文明、树新风、献爱心等具体要求,全面推进我局的精神文明创建工作。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宣传栏、简报等多种方式对端午节相关知识进行了广泛宣传,与干部职工思想道德建设"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主题活动相结合,开展"话端午,扬民族传统文化"系列活动。让全体干部职工、职工子弟及群众了解这一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及当中的爱国主义情怀。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激发爱国主义热情。
三、具体活动情况
(一)宣扬传统文化开展"迎端午、诵经典"活动为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学经典,开展了"迎端午、诵经典"文学经典诵读活动。局党委印刷了"迎端午、诵经典"经典文学小册子,并对全局干部职工及工作人员进行统一发放,要求各科室组织诵读。活动陶冶了全体干部职工的的情操,弘扬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激发了爱国主义自豪感,增强了机关团队凝聚力。
(二)开展"树文明、讲卫生、促环保"活动古人把五月端午称作"卫生月",广插艾草,抹雄黄酒,以免灾去病。结合实际认真开展端午节"树文明、讲卫生、促环保"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净化党政机关环境。掀起讲文明、讲卫生、讲环保的良好氛围。坚持做好垃圾分类摆放,多管齐下,促进垃圾分类绿色环保成为常规意识。使"文明低碳过节,享受绿色端午"的理念与"树文明、讲卫生"相融汇,扎实为"创文"工作提供思想基础。
在本次活动中,充分利用了传统节庆日对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掀起了倡导文明和强化作风的热潮,更是承端午文化精髓,扬民族传统底蕴。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精神动力。
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 传承文化情况暨心得体会怎么写(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