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赏散文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散文人生感悟(五篇)
心中有不少心得体会时,不如来好好地做个总结,写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心得体会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推荐欣赏散文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那天,我学完舞蹈,挤到了了公交车上,好不容易抢占了一个座位,我的腿真疼啊,能够好好休息一下!上车后不久,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上来了,一刹间,我的脑袋里蹦出了两个声音。
一个说:“去吧!给那个老人让个座,让座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我点点头,刚准备起身,另一个声音出现了:“别去,你刚学完舞蹈腿正疼着呢!”。
正当我左右为难的时候,一个甜美的声音蹦了出来:“老人家,坐我那里吧!”我抬头一看,是一个戴着黑框大眼镜,身穿橘色外套的女士。
老人回答道:“不用了,你们年轻人,工作也辛苦,还是你坐下吧!”女士说道:“还是你坐吧,我下一站就到了。”老人十分感激的说了一声“多谢”就坐下了。那位女士却隐藏在了人群,尽量不让老人看见她,一瞬间,我脸红了。此时,这位让座的女士就是我最欣赏的人。
我还有一位欣赏的人,他就是我们小区的门房老爷爷。小时候,我十分怕他,因为,在他瘦弱的身子上有着异常难闻的气味,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让他的皮肤变得黝黑黝黑的,每次见到他我就躲得远远的。
长大了,我慢慢地改变了对他的看法,我也明白了他身上难闻的气味是从哪来的,他每一天天不亮就起床,帮我们清理楼道,清理各种生活垃圾,年复一年,日复一日,从未间断过。此刻,我看见他,眼里就充满了感激和敬佩。
学会欣赏别人,才能让自我更好的成长!
推荐欣赏散文的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旅行
我们中国人是最怕旅行的一个民族。闹饥荒的时候都不肯轻易逃荒,宁愿在家乡吃青草啃树皮吞观音土,生怕离乡背井之后,在旅行中流为饿莩,失掉最后的权益─ —寿终正寝。至于席丰履厚的人更不愿轻举妄动,墙上挂一张图画,看看就可以当“卧游”,所谓“一动不如一静”。说穿了“太阳下没有新鲜事物”。号称山川形胜,还不是几堆石头一汪子水?我记得做小学生的时候,郊外踏青,是一桩心跳的事,多早就筹备,起个大早,排成队伍,擎着校旗,鼓乐前导,事后下星期还得作一篇《远足记》,才算功德圆满。旅行一次是如此的庄严!我的外祖母,一生住在杭州城内,八十多岁,没有逛过一次西湖,最后总算去了一次,但是自己不能行走,抬到了西湖,就没有再回来─—葬在湖边山上。
古人云,“一生能着几两屐?”这是劝人及时行乐,莫怕多费几双鞋。但是旅行果然是一桩乐事吗?其中是否含着有多少苦恼的成分呢?
出门要带行李,那一个几十斤重的五花大绑的铺盖卷儿便是旅行者的第一道难关。要捆得紧,要捆得俏,要四四方方,要见棱见角,与稀松露馅的大包袱要迥异其趣,这已经就不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人所能胜任的了。关卡上偏有好奇人要打开看看,看完之后便很难得再复原。“乘兴而来,兴尽而返。”很多人在打完铺盖卷儿之后就觉得游兴已尽了。在某些国度里,旅行是不需要携带铺盖的,好像凡是有床的地方就有被褥、有被褥的地方就有随时洗换的被单,─—旅客可以无牵无挂,不必像蜗牛似的顶着安身的家伙走路。携带铺盖究竟还容易办得到,但是没听说过带着床旅行的,天下的床很少没有臭虫设备的。我很怀疑一个人于整夜输血之后,第二天还有多少精神游山逛水。我有一个朋友发明了一种服装,按着他的头躯四肢的尺寸做了一件天衣无缝的睡衣,人钻在睡衣里面,只留眼前两个窟窿,和外界完全隔绝,─—只是那样子有些像是kkk,夜晚出来曾经几乎吓死一个人!
原始的交通工具,并不足为旅客之苦。我觉得“滑竿”“架子车”都比飞机有趣。“御风而行,泠然善也”,那是神仙生涯。在尘世旅行,还是以脚能着地为原则。我们要看朵朵的白云,但并不想在云隙里钻出钻进;我们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但并不想把世界缩成假山石一般玩物
欣赏散文的心得体会和感想 散文人生感悟(五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