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教育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集中教育心得体会1(6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集中教育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一
为了搞好本次教育实习,院领导相当重视。在9月初就组织了以陈国平、李爱华、曾繁富等为首的实习指导小组。我院07级数师班共有57人,分为九个小组。每个组由一位老师负责组织和指导本组学生进行实习前试讲工作。在试讲过程中,指导老师认真、耐心地听完每个学生的课,而且对每堂课都细心地分析了该次课的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学生们也十分配合,为了让自己上好课,它们课前认真备课,到处查找资料,吸取指导老师意见。有些同学普通话不怎么标准,试讲一次又一次,一直到指导老师和听课同学满意为止。
本次实习数师班57位同学参加了院里组织的统一实习,共分为三个小组,它们分别为由杨国光、王洁明等20位同学组成的保靖民族中学,指导老师是谢景力老师;由唐玲、杜和军、刘秀、段美香等20位同学组成的怀铁一中实习小组,指导老师是曾繁富老师;由田春芬、易蓉、杨季、孟英等17位同学组成的怀化市六中实习小组,指导是曾繁富老师;在教学工作实习期间,同学们态度端正,虚心听取指导老师的建议和意见。为了上好每堂课,跑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认真备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尽可能把课上得生动具体、通俗
易懂,学生们不仅掌握了所学知识,而且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走上讲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班上的个别同学地方口音较重,普通话不太标准,为了过语言关,每次上讲台之前总要多次请班上同学听他试讲,直到大家都感到满意为止。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大家的目的只有一个———如何把课上得更好。通过教学工作的实习,同学们对怎样才能上好每一堂课,怎样写好教案,在课堂上,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等方面有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基本上具备了合格教师应有的素质。此外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参加和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有意义的活动,比如凤凰高级中学举办了新生篮球赛、校操比赛、拔河比赛、凤大高速公路的开工典礼仪式、科技节等活动。各个实习队都在怎样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等问题上下了不少工夫,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和实习学校领导、师生的认可。在本次07数师班的集中教育实习历时35天,整个教学过程组织得相当好,师生配合也体现了严谨的教学作风,学生把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及时向领导反映,实习单位也充分向院里分管学生工作的田书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当然在实习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从各个实习队的反应来看存在一个总的问题就是学生和各指导老师差距比较大,基本知识和教师技能掌握不够,在备课、试讲、课堂教学中都遇到了不少的问题,用实习生返校后说的“书到用时方恨少”这句话可以概括。但通过这次实习,大家有意识的去重温没真正掌握的知识,检查自己在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另外熟悉了中学教育,工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增强了从师任教的职业心理和职业道德。
转眼一个月的实习时间结束了,总之本次实习是成功的,同学们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实习任务。11月x日各实习队和指导老师返校后,在曾繁富老师和李爱华院长的组织下,院里对这次教育实习做了认真的总结和评比活动,经过讨论以下十二位同学被评为优秀实习生,他们分别是保靖民中:杨光国、王洁明、谢志云、肖毅;怀铁一中队:唐玲、杜和军、刘秀、段美香;怀化市六中队:田春芬、易蓉、杨季、孟英。当然同学们之所以取得这些成绩是与各位指导老师、实习单位班主任的认真指导是分不开的。他们把自己的全部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实习生,从他们的身上,同学们学到了作为一名优秀人民教师所必备的素质。我们衷心感谢他们!
数计学院
20xx年x月x日
关于集中教育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二
现今社会由于英语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人们对英语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了语文数学的学习,中学生学习英语更是重要的一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报告的内容,参考如下:
中学生英语学习情况调查报告
为了了解现在学生学习英语的现状,即他们学英语中对听、说、读、写的掌握程度及在实际学习中是如何进行听说读写来提高英语水平。我设计了这份调查问卷,对初三年我所教学班进行42份的问卷调查,且对初一年别的任课老师的教学班也进行了37份的问卷调查,总的调查数为79份。现把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1.从何时开始学英语
a.正式上学前(0% ) b.幼儿园(1.25% )
c.小学(42.5%) d.初中(55%)
2.在你刚开始学英语时,家里或周围(除老师外)有没有人经常给予你帮助
a.有(12.5%)b.没有(87.5%)
3.你学英语的目的是什么?
a.为将来更好的学习打基础(66.63%)
b.为了应付考试,因为它是主要考试科目 (12.2%)
c.为了老师和父母(2.44%) d.为了拿毕业证(10.98%)
其他:(7.32%)
4.你对英语感兴趣吗?
a.特别感兴趣(13.75%)b.比较感兴趣(43.75%)c.不太感兴趣(31.25%)
d.一点也不感兴趣(2.5%)e.讨厌英语(6.25%)
其他:(2.5%)
5.影响你学英语的原因是什么?
a.本来的基础好或差(50%)b.老师的教学方法(5%)
c.老师的教学水平(2.5%) d.你和老师的关系(1.25%)
e.教材内容的有趣性和相关性(25%)
其他:(16.25%)
6.你对学英语感到
a.轻松(6.41%) b.不困难(23.08%)
c.很难(33.33%) d.只是记忆困难(32.05%)
其他:(5.13%)
7.在英语课堂上,你经常回答问题吗?
a.经常(3.75%) b.有时(23.75%)
c.很少(56.25%) d.从不回答(16.25%)
8.你英语学不好或学不会的原因是什么?
a.不够努力(61.45%) b.单词太多、课文太长(10.84%)
c.没有太大的用处(3.61%) d.不感兴趣(19.28%)
e.没有语言天分(3.61%) f.老师教得不好(0%)
9.你希望老师怎么要求你
a.严格要求(53.16%) b.一般 (37.97%) c.没有要求 (3.8%)
其他:(5.06%)
10.在学习中遇到困难,你会怎么样?
a.主动请教老师(16.67%) b.请教同学(39.29%)
c.自己查有关资料,参考书目(25%)
d.不请教任何人,不会就不会(14.29%)
其他:(4.76%)
11.在英语学习中,你遇到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a.听力(15.83%) b.口语(8.33%) c.写作(25.83%)
d.阅读(23.33%) e.语法(24.17%)
其他:(2.5%)
12.你最想提高哪方面的英语能力?
a.听说能力(25.25%) b.写作能力(33.33%) c.阅读能力(39.4%)
其他(2.02%):
13.在学习中,你觉得什么最有效?
a.活学活用(43.82%) b.边读边写(19.1%) c.只看不写(1.12%)
d.多听录音,多看书(26.97%)e.死记硬背(8.99%)
14.你认为什么方法提高你的口语最有用?
a.背句型(10.71%) b.操练对话(40.48%) c.背课文(2.38%)
d.在真实情境中使用(45.24%)
其他:(1.19%)
15.你的英语口语学习方法和策略主要来自于
a.老师讲授(46.91%) b.同学介绍(3.7%)
c.自己总结(29.63%) d.没有在意(18.52%)
其他:(1.23%)
16.不愿开口说英语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a.不知如何用英语表达(58.02%) b.不知将什么内容(11.11%)
c.没有真实语境(3.7%)d.害怕犯错(24.69%)
其他:(2.47%)
17.你最喜欢的英语课堂活动是什么?
a.记黑板笔记(20.48%) b.做练习题或回答课本问题(15.66%)
c.小组讨论(28.92%)d.角色扮演(34.94%)
其他:(1.2%)
18.影响你听力和阅读理解的主要原因往往是什么?
a.生词太多(28.72%)b.缺乏背景知识(7.45%)
c.缺乏听力和阅读理解的训练(47.87%) d.做的练习题不够(14.89%)
其他:(1.06%)
19.你认为哪一项最能反映你的英语水平?
a.课本作业(19.77%) b.课堂回答问题(18.6%)
c.单元测试和期末试卷(50%) d.升学考试(10.47%)
其他:(1.16%)
20.你认为现在的英语教学中,应侧重书本教学还是口语教学?
a.前者(5.13%) b.后者(16.67%) c.两者都(55.13%) d.没想过(23.08%)
21.课堂上出错,你希望老师怎么做?
a.立即打断进行纠正(15.19%) b.发言完毕后纠正(45.57%)
c.课后私下纠正(20.25%)d.集中讲评时一齐指出(13.92%)
其他:(5.06%)
22.你是否经常对你的英语学习方法进行总结?
a.定期(6.33%) b.经常(1.27%) c.偶尔(55.7%) d.从来没有(34.18%)
其他:(2.53%)
从本次调查得出的结果看,学生学英语现状不容乐观,应引起极大的重视。此次调查反映了学生平时讲英语及应用英语的局限性。学语言 目的在于能熟练地应用语言进行日常交际。然而,学生平时却是有时或偶然地开口讲英语,而且不能随心所欲地说英语。甚至听不懂别人讲英语。部分学生从小学就开始学英语,学了七年八年,到目前还是似懂非懂,稀里糊涂。有人虽然笔试会得高分,但需要运用英语时却出现"聋子英语"——听不懂和"哑巴英语"——说不出等现象。即所谓的聋哑英语。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实
集中教育总的心得体会及收获 集中教育心得体会1(6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