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弘扬阳明文化精神心得体会怎么写 关于阳明文化的句子(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011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以下是我帮大家整理的最新心得体会范文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最新弘扬阳明文化精神心得体会怎么写一

大家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很多同学都知道,今年的10月23日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

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__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最近,从新闻媒体讨论的话题中也可看出一二。如“该不该给老人让座?”“怎样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这些活动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设和塑造一个具有高度文明、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项内容。作为生活在这座大城市的我们,更有义务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观地说,经过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谴责。反省我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又做得怎样?我不想对你们的过去予以评价。但是,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全体同学是否想到,该如何为我们家的老人或者社会上的老人做点什么呢?希望大家考虑一下。当然,学校政教处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节后作个统计,看看我们的___学生在老人节里为社会、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又有什么感想。

我今天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

最新弘扬阳明文化精神心得体会怎么写二

按照构建“服务型”党建工作要求,社区党组织在街道工委办事处的正确领导下,认真的开展了“党建服务年”活动,进一步加强了社区党组织和党员建设,提高了党组织和党员的服务能力,为社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一﹑社区党组织所开展的服务工作

1.加强社区两委班子建设,努力完成社区各项工作任务。

(1)社区健全了两委成员学习制度,做到了每周有一次社区工作人员例会,每月有一次党组织学习,同时按照上级布置的中心工作,随时召开各级会议进行安排和落实。

(2)社区两委成员的为民服务意识和工作积极性,责任感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各线工作人员都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3)按照街道的考核要求,较好的完成了党建﹑综治﹑调解﹑社区事务﹑计生﹑社保﹑低保等各项工作任务。

(4)完成了社区新办公大楼的建设工作。

2.开展了“四协”社区行活动。

“四协”社区行即:老年人健康社区行﹑青少年教育社区行﹑残疾人平安社区行﹑妇女关爱社区行.在活动期间,社区老协会会长党员徐潜龙同志主编文明创建﹑弘扬革命精神的刊物“重晚情”简报12期,并分发到了老年协会会员手中,受到了老年人的喜爱.在文明创建期间,关协主席共产党员瞿星辉同志主动带领中小学生利用暑假期间,将“社区红领巾广播站”和“社区少年城管队”活动开展起来,“红领巾广播站”进行文明创建宣传达30多次,“少年城管队”上街进行文明创建宣传传达30多次,参加人数有50多人,得到了居民群众的一致赞扬.在创建期间,社区残协的残疾人开着带步车在社区进行巡逻20多次.社区妇协在文明创建中充分发挥了妇女的半边天作用,成为了社区文明创建的主力军。

3.开展了“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知识竟赛活动.以老协会会长徐潜龙同志带头社区自编了奥运知识和文明创建知识问答一百题,发放自编资料200份,参赛人员有80多人,经过6场预决赛,评出成年组﹑少年组一﹑二﹑三奖各3人,社区居民都说这种活动开展得好,使参赛人员和观众既学到了奥运和文明创建的知识,又提高了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4.“7.1”期间,社区党总支组织社区党员﹑入党积极分子乘车进行了“看长沙新城﹑创文明社区”活动.参加活动的45位同志都说只要全市的党员都积极行动起来,长沙新城会变的更加美丽。

5.党组织在困难党员和群众中大力开展了“送温暖﹑解贫困”活动.今年为困难党员家庭解决困难补助资金多元,为困难群众家庭解决学费4000多元,为特困低保户解决特殊医疗救助费3万多元,为70多户老弱病疾及低保家庭发放慰问金﹑慰问品合计1.3万元。

6.大力开展了抗冰除雪和抗震救灾活动.在抗冰除雪中,社区党总支组织了5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连续奋战5天,清除了2500㎡,社区主要道路上的冰雪,为居民出行提供了便利.在抗震救灾活动中,社区积极组织了捐款活动,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就募集到个人和单位捐款达4万多元,并及时上交到有关部门,同时有53名党员主动交了特殊党费2256元。

7.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搞好文明创建工作;

(1)做了近30米的不锈钢宣传橱窗,出创建宣传栏3期;

(2)做购物带3000个发放到了居民家中;⑶做文明创建宣传牌﹑各种制度牌﹑机构牌等共计140多块;

(3)完善创建资料22册;

(4)组织近千人次参加了整顿社区卫生环境的工作;

(5)开展了“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小市民”活动,参加的中小学生达六百多人次;

(6)社区党组织与银太纺织公司联系,利用公司有线电视进行了为期近一个月的文明创建宣传;

(7)为搞好文明创建工作,社区投入资金近9万元。

8﹑加大资金投入,建好了社区党员服务中心。

(1)建好了70㎡的电化教育室;96㎡的社区党员服务中心;25㎡的接待谈心室;25㎡的党员活动室。

(2)购置了电脑﹑打印机﹑dvd﹑培训桌椅﹑空调﹑文件柜﹑服务台﹑社区广播等设施设备。

(3)对社区办公室场地全面进行了装修,各项规章制度全部上墙;

(4)投入资金5万元。

二﹑社区党员所开展的服务工作

1.党员志愿者和社区注册志愿者在文明创建期间为整顿社区卫生脏﹑乱﹑差的状况,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共清除一村﹑三村杂草3000㎡,运走乱石﹑烂砖头10拖拉机,拖来黄泥10拖拉机,修水泥坪60㎡,贴草皮230㎡,运走建筑垃圾20斗车,运走楼道堆物45斗车。在这次整顿社区卫生环境中,党员和志愿者表现的有为突出。

2.党员志愿者和注册志愿者共计2210人次(现在队伍还在扩大),主动走访居民家庭万余次,发放文明创建资料万多份,指导做调查问卷5000份,同时上户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使文明创建真正做到了家喻户晓,提高了文明创建的知晓率和支持率。

3.党员在“服务年”活动中,共收到群众反映的意见一百多条,其中有90%都收到了圆满的解决,受到了居民的好评。

4.社区党组织与党员之间,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走访谈心活动,开展了50多次,在走访谈心中,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起。

在今年的“党员服务年”活动中,社区党总支从开展社区党员服务出发,把党建服务与社区各项工作相联系,通过服务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创建了工作思路,较好的在社区内树立了“四协社区行”的品牌意识,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运行机制,提升了工作水平,得到了社区广大居民群众的认可。但通过“党员服务年”活动,也表现出社区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和还需要改进的地方;

(1)社区两委成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的综合素质还急需要进一步提高;

(2)要加大力度更好的为下岗党员,群众提供促进就业方面的服务;

(3)要为生活困难的党员和居民,符合低保条件的做到应保尽保。

在今后的工作中,社区党总支将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增强社区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执政能力,更好的树立以人为本为民服务意识,为把社区建设成一个平安﹑文明﹑和谐的社会大家庭而努力工作。

最新弘扬阳明文化精神心得体会怎么写三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我想读过《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格言》的人,对这句话一定不会陌生,这是里面讲诚信篇中选自《论语·为政》的一句格言。

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化历史的大国,《论语·学而》中说:“与朋友交,言而有信。”《礼记·中庸》中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最讲信用的,而历史和现实也充分证明:诚信为本,于世于人,于国于民,何其重要。

回想从开天辟地至今,就有着许多讲诚信的故事。西汉初年,季布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义,当时谚语说:得黄金百斤,不如季布一诺。由此有了今天的“一诺千金”这一成语。北宋晏殊参加殿试,发现考题正是自己曾写过的,于是他毫不犹豫地向君主和主考官说明实情,要求换个考题

弘扬阳明文化精神心得体会怎么写 关于阳明文化的句子(八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