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训期间学党史心得体会及感悟(四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恰当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冬训期间学党史心得体会及感悟一
1月26日上午,海门镇400多名村(街道)组以上党员干部在镇党校大教室里,专心聆听镇党委书记张伟作的“用省市党代会精神统一认识、加快建设新海门”的专题辅导报告,随后张书记还解答了党员提出的问题。今年冬训,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县乡党政主要领导亲自备课、亲自讲课,面对面地解答党员提出的问题。冬训期间,邗江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在区委书记程裕松、区长程希带领下,分别到挂钩联系的镇(街道)宣讲省、市、区党代会精神。如东县委书记周铁根在全县冬训大会上通过电视直播的形式给全县近六万名党员干部作了题为“党员干部当先锋,共创和谐我先行”的主题报告后,还同78个县机关部门负责人签了一份“共创和谐我先行”责任状,承诺带领全县所有单位和308个村(居)共建和谐。
20xx年的农村党员冬训,由当初的宣传部门主抓,到各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抓,现在已经成为各地党委政府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载体,成为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措施。
典型人物上讲台,身边人身边事最有说服力
1月25日下午,盐城市盐都区义丰镇,能容纳1600人的礼堂坐得满满当当。该镇第三期农村党员冬训正在进行。授课的是江苏唯一获得全国民政系统“孺子牛”奖的镇民政助理朱洪顺,朱洪顺用自己的经历说事,赢得阵阵掌声。会议间隙,参训党员还向贫困家庭、贫困子女捐款。胥仇村党员王安惠说,以前冬训自上而下灌输的多,党员听得很累,今年冬训形式很新颖。
农村党员冬训每年一次,如何增强党员的参训积极性,提高受训效果,各地不断创新举措。邀请当地典型人物、种植大户授课,成为今年不少地区冬训的重要课程。用义丰镇党委书记陈志会的话说,“身边人身边事最有说服力”。
流动外出党员,一个都不能少
冬训期间,高邮周巷镇组织4个冬训小分队,分赴上海、南京、苏州、天津等地授课。作为建筑大镇,周巷有20xx多人在这些地方务工,其中党员65名。去年7月,该镇在这些城市分别成立了流动党支部。冬训小分队利用夜校、周末上课,为流动党员进行集中培训。
随着乡镇经济发展以及农村劳动力的加快转移,农村流动外出党员越来越多。如何把流动外出党员组织起来集中冬训成为一个难题。有的地方将冬训通知提前一周邮发到每位流动外出党员,有的乡镇将冬训内容刻成光盘,邮寄到流动党员聚集地,让每位流动党员接受教育。周巷的做法无疑是一个有益尝试。
电视直播,现代技术让冬训实现全覆盖
吴江今年冬训首次采用电视直播,市领导亲自授课。各地党组织集中收看。对年老体弱及身患残疾等不便出行的党员,提前通知在家收看。为提高参训率,有关部门还安排周末复播,将授课内容刻成光盘。盐城邀请专家教授到广播台开讲座,在报纸上开辟专栏,在网络媒体设置网页,让广大普通党员对冬训内容能“看到”、“听到”、“读到”、“点击到”。
充分利用现代技术,市领导亲自上课,既保障了冬训辅导质量,又减轻了基层压力,同时保证了宣讲的准确性、及时性和针对性,弥补了基层师资力量不足的问题,大大提高了党员受训率。
适应形势发展变化,不断改进和调整冬训的形式和方法,注重提高冬训质量和实效,这是20xx年冬训经久不衰的重要因素。
关于冬训期间学党史心得体会及感悟二
同志们:
今年全市党员干部冬训总的要求是:深入学习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总结宣传“”,认真规划“”,向党的94周年献礼。真正把全市的党员干部冬训办成贯彻党的方针政策的场所,办成党员干部素质和素养提升的场所,办成新一轮思想解放、开拓创新的场所,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的场所。下面我根据今年冬训的总体安排,结合镇江的实际情况,着重讲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党员冬训工作的活力在哪里
今年是冬训的第33个年头,冬训之所以常抓常新,始终保持生机和活力,被参训党组织认可、广大党员期盼,人民群众欢迎,关键在于能够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实践需要,把准党员干部思想脉搏,不断创新内容,创新方法,创新机制,走出了一条党员干部经常受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路子。
具体地说:首先是内容上“增智”与“铸魂”相结合。冬训有别于一般意义的培训,是坚持把党性教育作为首要的、永恒的主题,高举旗帜,铸“党魂”,得到各级党组织的认可和重视;同时,冬训始终紧贴中心、锁定发展实践的大局,关注党员干部思想的困惑与诉求,议大事、明方向、强信心、鼓劲造势、凝心聚力,让党员干部感到及时、解渴、管用。其次是冬训顺应时代发展,方式方法上不断融入现代元素,充分运用远程教育网、手机报、短信课堂、电视空中课堂等新阵地,始终占领宣传教育阵地的制高点。再次是形成了长效机制,把冬训中好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如调研制度、试点制度、骨干培训制度、领导带头上课制度、评比表彰制度、台账资料制度、经费保障制度、宣传制度等,以制度来规范冬训,形成长效机制,保持冬训生命力。
就我们镇江来看,不难发现,冬训搞得好的地方,突出的实效表现在:其一,党组织的战斗力增强,在科学发展的伟大实践中,核心作用发挥到位;其二,党员干部的素质与能力增强,带头致富、带动致富的旗帜作用发挥的好;其三,社会和谐稳定,老百姓幸福感增强。大而言之,冬训是江苏的首创,也是独创,江苏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在全国独领风骚,30多年的冬训,致力于统一思想、提振信心、化解矛盾等,成效显著,功不可没。
二、党员冬训工作的阻力在哪里
1978年以来开展的全省农村党员干部冬训的实践证明,党员干部冬训已经成为党员干部学习理论、更新知识、提高素质的有效渠道和载体,它对于统一思想、凝聚人心,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形势的变化,冬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今年冬训之前,我们就及早地对全市各地的动态进行了调研并召开了不同类型的座谈会,对近年来全市冬训工作情况以及基层党组织在冬训工作中的作用发挥、党员干部的思想动态情况进行了分析、交流、汇总,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层党组织在冬训工作的组织协调方面:一是吸引力不强,党员思维难创新。基层不少同志认为冬训属于常规工作,感到“冬训工作年年搞,年年搞法老一套”,工作陷入程式化,满足于发发文、读读报,形式刻板,内容枯燥,只要能参加,就能体现党员价值所在,达不到帮助党员提高觉悟,创新思维的目的,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以致出现了少数党员参训积极性不高甚至有的党员在冬训过程中找个人签个到,领一份补贴就算了事,纯粹是走过场,做一种形式。二是灵活度不够,党员参训难保障。党员分布面广,人数较多,彼此联系又不紧密,给基层党组织开展党员冬训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加上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较快,许多网络村、网络社区的形成,给党员集中培训带来了许多难度。三是实效性不佳,党员作用难体现。现实中许多党员很关心集体经济和社会事物的发展,但不少基层党组织平时对党员关心不够,对党员作用重视不够,基层党员虽有满腔热情,但作用得不到发挥,有力无处使。加上目前有许多地方冬训更注重对党员的思想转化作用,忽视了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党员们普遍反映冬训有关内容和实际相脱节的弊病。
3.基层党员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是理想信念动摇,宗旨观念淡化。一些党员的思想被拜金主义所迷惑,常常以收入的多寡来衡量自己和别人的社会价值和唯一标准。个别党员中饱私囊,只求个人发家致富而不惜损害群众和集体的利益,一些党员干部缺乏对普通群众应有的情感,不了解群众疾苦,不与群众谈心,更不能帮助普通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也有许多党员虽然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但缺乏开拓进取精神,既不能带头致富,更不能带领群众共同富裕。二是组织观念淡薄,组织纪律松懈。一些党员参加组织活动不正常,甚至长期不过组织生活,遇到支部活动总是找这样那样的借口请假、回避,有的长期不缴纳党费;有些人丢掉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有“利”才想,有“钱”就图;还有少数人忘记了自己的党员身份,煽动村民上访,公开诋毁支部工作,公开拉帮结派,干预基层党组织和上级党委的工作,甚至参与赌博等,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三是参政意识不强,社会责任感减弱。部分基层党员对自己的权利认识不充分,不能正确行使民主权利,人云亦云,没有立场。少数人不关心支持基层党支部工作,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甘于落后,混同于群众。少数人认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是组织的事,与己无关,把扶弱济困、弘扬传统美德抛之脑后,甚至带头做偷税漏税,赌博与党纪法规相悖的事。四是综合素质偏低,年龄结构老化。市场经济形势下,少数党员
关于冬训期间学党史心得体会及感悟(四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