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1.3心得体会范文 《孟子》心得体会(9篇)
在平日里,心中难免会有一些新的想法,往往会写一篇心得体会,从而不断地丰富我们的思想。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孟子1.3心得体会范文一
2,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4,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
出自——《孟子·公孙丑上》
1,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3,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4,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5,孟子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出自——《孟子·离娄上》
1,孟子曰:“不以规距,无以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2,孟子曰:“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3,孟子曰: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4,孟子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5,孟子曰:“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出自——《孟子·告子上》
1,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2,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孟子曰: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出自——《孟子尽心上》——( 孟子的名言名句大全)
1,孟子曰“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2,孟子曰: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3,孟子曰: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4,孟子曰:行之而不著焉,习矣而不察焉,终身由之而不知其道也,众也!
5,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6,孟子的名言警句
7,以五十步笑百步
8,永言思,思孝惟则
9,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10,宝珠玉者,殃必及身
11,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
12,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
13,不以规矩不能成为方圆
14,长幼有序
15,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16,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
1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8,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19,父子有亲,君臣有交,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20,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
21,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
2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矣!
23,尽信出自——《书》,则不如无出自——《书》
24,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5,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
26,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之,三乐也!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
27,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
28,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9,其交也以道,以接也以礼
30,情至之语,自能感人
31,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32,人皆可以为尧舜
33,人无廉耻,王法难治
34,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旷安宅而居,舍正路而不由,哀哉!
35,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36,仁者如射,射者正已而后发37,仁之实,事亲是也;义之实,从兄是也
38,三代之得天下也,以仁;其失天下也,以不仁
3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40,失天下者,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
41,彼一时,此一时也
42,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43,出乎尔者,反乎尔者也
44,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
45,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46,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47,尽信书,不如无书
48,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
49,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50,人不可以无耻
51,仁人无敌于天下
52,仁者荣,不仁者辱
53,仁者无敌于天下
54,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也,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55,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56,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为政
57,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58,一叶蔽目,不见泰山!
59,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孟子
60,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情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弃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有关孟子1.3心得体会范文二
孟子幼时,其舍近墓,常嬉为墓间之事,其母曰:“此非吾所以处子也。”遂迁居市旁;孟子又嬉为贾人炫卖之事,母曰:“此又非所以处子也。”复徒居学宫之旁;孟子乃嬉为设俎豆揖让进退之事,其母曰:“此可以处吾子矣。”遂居焉。
(选自《列女传》)
注:俎豆:古代祭祀用的两种盛器,这里指祭祀仪式。揖让进退:即打拱作揖、进退朝堂等古代宾主相见的礼仪。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其舍近墓(2)遂迁居市旁
2、给短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3分)
3、孟母三次带子离开的原因是什么?(3分)
4、翻译句子:此非吾所以处子也。(2分)
参考答案:
1、靠近、于是
2、孟母三迁
3、这个地方不适合教育孩子。
4、孩子的教育应重视环境的选择;环境对人很重要;近朱则赤,近墨则黑。
有关孟子1.3心得体会范文三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不学诗,无以言。
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7、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5、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
16、君于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17、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
18、居上不宽,为礼不敬,临丧不哀,吾何以观之哉!
19、礼之用,和为贵。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21、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22、有教无类。
23、君子之行也,度于礼。
24、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25、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26、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27、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忧道不忧贫。
28、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29、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30、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3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32、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
33、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34、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35、放于利而行,多怨。
36、君于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37、人而无恒,不可以作巫医。
38、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
39、听其言而观其行。
40、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41、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2、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43、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44、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不逮也。
45、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颜色而言谓之瞽。
46、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47、刚毅木讷近仁。
48、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49、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50、士而怀居,不足为士矣!
51、不学礼,无以立。
52、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53、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54、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55、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
56、巧言令色,鲜矣仁。
57、盖有不知而作者,我无是也。
58、有德者必育言,有言者不必育德。
59、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己,不亦远乎?
60、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61、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
62、可与言而不与之言,失人;不可与言而与之言,失言。知者不失人,亦不失言。
63、执德不弘,信道不笃,焉能为有,焉能为亡。
64、子路问事君。子日:勿欺也,而犯之。
65、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以下是由名言网小编为您整理推荐的孟子和孔子的读书名言,欢迎参考阅读。
66、见善无不及,见不善如探汤。
67、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68、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69、子谓于产。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
70、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71、君子易事而难说(悦),说(悦)之不以道,不说(悦)也。
72、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73、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74、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5、(撰去提手)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末如之何也已矣。
76、过,则匆惮改。
77、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
78、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79、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80、己所不欲,匆施于人。
81、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82、择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
83、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84、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85、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86、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8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88、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89、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90、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下信乎?传不习乎?
91、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92、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
9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94、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95、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96、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
97、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98、苟正其身,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99、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100、巧言乱德。
有关孟子1.3心得体会范文四
1、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
2、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3、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4、不学诗,无以言。
5、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6、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
7、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
8、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9、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10、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11、事君,敬其事而后其食。
12、可以托六尺之孤,可以寄百里之命,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13、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焉。
1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
孟子1.3心得体会范文 《孟子》心得体会(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