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有关的心得体会总结 农业有关的心得体会总结简短(7篇)
学习中的快乐,产生于对学习内容的兴趣和深入。世上所有的人都是喜欢学习的,只是学习的方法和内容不同而已。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2022农业有关的心得体会总结一
一、项目的实施是党中央惠民政策的具体体现,进一步融洽了干群关系。对示范户进行物化补贴和技术培训,密切了政府农业部门与农民朋友的关系,农业技术指导员深入农户田间指导农_用新技术,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代表党和政府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作用,融洽了干群关系,党群面貌焕然一新。
二、构建了农业科技成果入户到田的快速渠道,为农村培养了一批“土专家”。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的开展,实现了技术人员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不仅促进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速度,解决了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的问题。而且科技入户工程采用“一带二十”(一户带20户)的全新推广模式,既提高了技术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提高了示范户新技术的应用水平,还为村中的其它农户树立了学习的样板。广大农民在身边人的示范带动下,主动向示范户学习,接受和应用农业新技术,从而使科技成果得到快速推广。如水稻旱育抛秧栽培技术的推广,我通过培训示范户,结果周边农户都学会了这一技术。现在哦我们的科技示范户成了政策宣传员;农村环境综合环境治理标兵;除陋习树新风带头人;更是运用新技术致富能人,是整个农村生产、生活的中坚力量。
三、增强了农业技术人员的责任感,农技人员工作作风发生了根本性转变。科技入户工程明确了农技人员工作职责和目标要求,农技人员公益性职能充分得到了发挥,学有所用,增添了农技人员学农、爱农、为农服务的自豪感,强化了广大农技人员立足本职,加强学习,更好地服务农民的意识。同时,通过项目实施,建立了农技人员绩效考核制度、学习制度,强化了监管,有效保证了农技人员入户工作时间和效率,农技人员工作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精神状态有了明显好转。
四、普及了良种良法,农业科技人员更新了服务观念。实施农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实行技术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入户过程中,采用“手把手”、“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方法,指导示范户应用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做到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使示范户心服口服。
五、搞好科技入户工作,技术指导员要有“五心”。一要热心。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可以把农业新技术送到了田间地头,为农民学习新技术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帮助他们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和发展。但农户分散,接受能力参差不齐,科技入户工程工作经费少,订协议、制方案、搞指导、发物化补贴,特别是新技术的推广,工作繁琐,困难多多:路难走、范围大、人难找、时间紧,农资产品样多,而技术指导员本身还有许多其它日常工作要做。因此不热爱农业,没有热心是做不好入户指导工作的。二要虚心。由于示范户同时种植多种作物,许多又有家庭副业,他们对技术的需求是多方面,而一个人的专业毕竟有限,要想受到示范户的欢迎就必须虚心学习。因此我不断充电,钻研业务技术,并利用参加培训的机会向省市专家咨询,向业务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同事请教,向农民群众学习,熟练掌握农作物栽培技术,提高自己的指导能力,使自己逐步向成为业务水平好、示范户欢迎的复合型的技术指导员。三有耐心。一般来说,农民的科技素质、文化素质都不是很高,对新技术新事物大多持观望态度,怕失败,想别人先试自己跟进,进行技术指导必须耐心。这是科技入户工作取得成效的关键。做到平时定期到户,关键环节主动入户,突发事件及时入户,技术咨询随时入户,必要时可以电话咨询,随时与农户沟通,保证不误农时,把实用技术及时送到农户手里。没有耐心,新技术就不能真正推广入户。四要细心。在走访中对农户的生产生活要细心观察,切实关心,为他们办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以建立感情与信用。五要有信心。农业科技入户推广的品种与技术都是成熟的技术,而且为我们建立了一条国家、省专家联系的通道,有问题可直接联系,我相信有我的热心、虚心、耐心、细心,有上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我一定能做好技术指导员。
总之,我认为:要想真正做好这项民心工程,除技术指导员必须有强烈工作责任心和过硬的业务知识水平,示范户必须推得动,能不断提高学科技,用科技的能力,有真正辐射影响力,政府还必须加大经费投入和培训力度,以便在种植、养殖、加工、信息等方面为农民提供更好服务,强化科技成果快速转化应用的长效机制,培养一批重点示范户,真正使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自我发展能力,辐射带动能力得到提高;支持和引导农民突出重点,延伸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综合竞争能力。
2022农业有关的心得体会总结二
今年以来,在农业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强化服务意识,转变工作作风,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总目标,以粮食作物高产创建为有效载体,以落实国家各项惠农政策为抓手,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条件保障,及时准确传递农情信息,较好地履行了职责,各项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夏粮持续增产
今年我市夏粮播种面积74。3万余亩,种植主要品种为矮抗58、西农979、新麦26、百农207、周麦22等。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继续保持我市夏粮连年增产的良好势头,我市高度重视夏粮生产,以高产创建为突破口建成5个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片、1个整体推进乡镇,以实施高标准粮田建设为基础,大力推广优质专用小麦新品种,全面落实深耕、秸秆还田、测土配方施肥、统防统治等关键增产措施。克服了冬季气温偏高、春季病虫特别是蚜虫、__病发生偏重、偏早等不利因素的影响,有效控制了蚜虫、__病、赤霉病等病虫害的危害,今年平均亩穗数、穗粒数较往年皆有增加,亩穗数43。6万,穗粒数31。2粒,千粒重42克,平均单产485。6公斤(其中平原区单产可达526公斤),总产36。08万吨,增幅1。6%。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今年的小麦高产创建工作,从小麦播种到“三夏”小麦生产全过程中,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小麦高产创建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市委书记王天兴、市长张星吉等市领导多次深入冀屯、吴村等地具体指导。由于各级领导重视,今年我市小麦高产创建工作机制活、措施硬,结合高标准粮田建设,按照高标准粮田建到哪,高产创建示范方跟进到哪的要求,在吴村、冀屯、孟庄、薄壁等乡镇共建成万亩高产示范方5块,千亩示范方10块,高产攻关点20个。每个示范方、公关点都明确行政负责人、技术负责人双重负责制。示范方内小麦品种整齐一致、成方连片,各项田间增产措施落实到位,起到较好的样板示范作用。
(二)落实“一喷三防”救灾补助。
20__年4月底__市农业局就积极向市政府申请,市主要领导批示不违农时提前进行招投标。在项目资金到来之前提前进行了公开招标,但因种种原因项目资金直到7月份才到位,所以项目仍采取顺延一年,政府采购药品发放下季使用。8月14日市政府专门召开了会议进行了布置,目前农药已经发放到了乡、村、农户,各乡镇农户领取清册已建好,供货的中标企业货款正在办理,全市共落实补贴面积59。641万亩,补贴资金296。55万元,项目已基本实施结束。
(三)工作谋划到位,以高产创建促小麦产业发展。
针对小麦生产的新形势,我们创新工作机制,及时研究调整小麦高产创建工作思路,充分发挥种粮大户、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兴农业组织的作用,积极与粮食收储企业、种子企业联合,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形成强大的合力,推动小麦创建水平的提升。如通过物化补贴小麦种子的方式,扶持豫北种业在占城镇积极引导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品种西农979基地10000余亩,辐射带动了周边的冀屯、峪河、薄壁等乡镇发展优质强筋小麦产业化生产;在冀屯镇发挥新乡五丰农业专业合作社龙头作用,在__市农科院、__市农业局帮助下,赵宗武、杨胜利等领导多次到现场指导,在麻小营、岳村等村集中连片种植新麦26达7000余亩,实现种子统一供应、农资统一采购、病虫害统一防治、田间统一管理、产品统一回收“五统一”。小麦收获后以高于市场价格15%统一由合作社回收,农户每亩增收180余元。示范方群众反映:“跟着合作社农民种麦有靠山,增产有希望,收益有保障”,为小麦生产和品质提升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样板作用。类似豫北种业、五丰合作社的新型农业合作组织在__市迅速兴起,全市达到500余家,在农业局的正确引导下,正在成为小麦高产创建的生力军。
农业局为推动高产创建,去年麦播期间,通过政府采购方式集中采购新品种小麦种子、配方肥、农药价值150余万元,对示范方内种植农户、专业合作社进行物化补贴,鼓励农民采用新品种、新技术。
(四)技术服务到位,提高小麦生产科技含量。
1、加强技术宣传培训。农业部门继续开展百人包村活动,组织100名技术人员,分包全市500余个行政村。农技人员结合阳光工程培训,聘请__市知名专家研究员刘清瑞、宋小顺等,深入高产创建示范整体推进乡镇吴村、示范片乡村举办小麦增产技术培训班、技术讲座50余期。
2、大力推广深耕和秸秆还田技术。我市大力宣传深耕和秸秆还田技术,推行三年深耕一遍的耕作方式,全市深耕面积达到25万亩,秸秆还田面积达到67万亩,土壤肥力显著提升,为小麦丰收提供了肥力保障。
3、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狠抓统防统治。针对今年小麦蚜虫发生较往年早、后期赤霉病、__病发生重的特点,突出重点,抓好防治小麦蚜虫、赤霉病、__病为主的统防统治,及时召开现场会,引导植保服务组织、农民合作社加强植保服务,迅速掀起了统防统治高潮,全市“一喷三防”面积70余万亩,有效遏制了中后期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4、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认真实施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全市共抽取土样1600余个,根据化验结果,科学制定施肥配方。全市共发放施肥建议卡17万份,达到每户一张。全市小麦使用配方肥面积达到70万亩,占全市总面积的94%,麦播质量进一步提升。
二、秋粮高产创建扎实推进
20__年__市秋粮种植面积72。6万亩,与去年持平,其中玉米面积70万亩,单产498公斤,总产3。49亿公斤。主要品种浚单20播种面积25万亩、郑单958播种面积21万亩、浚单29播种面积5万亩,伟科702播种面积5万亩、隆平206播种面积4万亩,其它品种10万亩;红薯种植面积2万亩;小杂粮0。5万亩;水稻0。1万亩。
今年玉米适播期严重干旱,导致山丘区约8万播种偏晚,苗情较差。其它地区抗旱播种,保证了正常生长。7月下旬以来连续几场强降雨,有效的缓解了旱情。8、9月份玉米灌浆后熟期天气晴好,阴雨天气较少,有利玉米等秋作物的产量形成和收晒。今年秋粮生产情况如下:
1、秋季高产创建开展情况。为促进全市秋粮产量水平再上新台阶,在夏粮获得丰收基础上实现全年粮食丰收,今年我市高标准开展秋粮高产创建活动,共建立万亩玉米高产示范方5个。主要分布在:吴村镇两个,冀屯镇1个,孟庄镇1个,薄壁镇1个。涉及冀屯、麻小营、观流河、张志屯、高村、邓城、五冲河、鲁庄、官店、杨起营、东常务等30多个行政村,总面积6。02万亩。主要品种有浚单20、郑单958、伟科702、圣瑞999等。产量目标700公斤每亩。主要推广了种子包衣、种肥同播、病虫综合防治等技术。从高产创建资金中拿出80%用于物化补贴,通过政府采购公开招标,采购配方肥、农药、种子,对5个万亩方的核心示范区进行了玉米种子、配方肥、农药等必要的物化补贴。每个万亩方都在显著的位置制作了标牌,注明技术规程、项目技术负责人、行政负责人,起到良好的示范效果。安排了肥效、新品种示范。建设中我们提高建设标准,主动与高标准粮田建设、测土配方、阳光工程等项目结合,形成合力,齐抓共管。
2、开展技术培训,落实关键技术措施。继续开展百名科技人员包百村科技服务活动,全市确定选60余名农业科技人员组成科技服务队,分包全市500余个行政村,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把高产管理技术送到田间地头,确保各项增产技术措施落实到位。把高产创建活动与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补助、阳光工程培训结合,广泛开展培训。截止目前,全市已开展秋粮高产技术培训班400场,培训农民0。5万人,发放技术明白纸10万份,群发手机短信30余条。重点推广了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种肥同播等关键技术。
三、三项补贴改革工作圆满完成
根据《河南省财政厅、河南省农业厅关于印发河南省调整完善20__年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豫财农〔20__〕129号)文件要求,原来的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作物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三项补贴的80%统筹整合为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农资综合补贴的20%统筹用于支持粮食适度规模经营,政策措施由省里另行制定。农业
农业有关的心得体会总结 农业有关的心得体会总结简短(7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