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紧日子心得体会范文 做好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准备(三篇)
我们得到了一些心得体会以后,应该马上记录下来,写一篇心得体会,这样能够给人努力向前的动力。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心得体会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有关过紧日子心得体会范文一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与2020年相比,2021年的中央部门“账本”首要的特点就是压减支出、过紧日子。
2021年中央部门公开的部门预算包括部门收支总表、部门收入总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等9张报表,除涉密信息外,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公开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其中的基本支出公开到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款级科目。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财税政策与应用研究所所长李旭红表示,这有利于全面、真实反映部门收支总体情况和财政拨款收支情况。
综合9张报表来看,“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已经连续两年出现在部门预算报告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各级政府都要节用为民、坚持过紧日子,确保基本民生支出只增不减,助力市场主体青山常在、生机盎然。从中央本级支出看,2021年,中央本级支出连续第二年负增长,安排35015亿元,下降0.2%。
各中央部门预算需要在“下降0.2%”上下功夫。比如,工业和信息化部今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去年执行数减少713459.91万元,降低29.76%;交通运输部今年财政拨款支出预算数较去年执行数减少326859.28万元,下降22.25%。
“过紧日子”逐渐形成常态化机制,这在“三公”经费的压缩上尤为明显。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过紧日子”的有关要求,中央部门“三公”经费预算在去年压减超过50%的基础上进一步压减。
今年,财政部安排“三公”经费预算2283.74万元,比去年减少162.87万元,压缩6.66%;较2019年减少约3167万元。两年累计压减近六成。
财政部在“账本”开篇即提到:2021年,落实过紧日子要求,压减一般性支出,把钱用在刀刃上。
“强调把钱用在刀刃上有助于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充分体现了提质增效的财政政策导向。”李旭红表示,在今年财政收支压力加大的背景下,我国财政进行了相应安排,实现收支联动。中央财政以上率下,纲举目张,向社会释放共克时艰的明确信号,增强了信心。
除了公开落实政府过紧日子要求压减支出外,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中央部门预算公开还加大了项目支出预算公开力度。
项目支出预算是部门支出预算的重要部分。今年中央部门在公开预算时,继续对提交全国人大审议的项目进行说明。公开的项目内容包含项目概述、立项依据、绩效目标等。
同时,重点项目绩效目标公开范围逐年扩大,2017年部分中央部门随同部门预算首次公开了10个重点项目绩效目标表,到2020年公开数量已增加到109个。上述负责人提到,今年,中央部门在公开提交全国人大审议项目绩效目标表的基础上,增加选取有代表性的项目绩效目标表进行公开。
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依法依规公开部门预算是建立规范透明预算制度的体现。上述财政部负责人表示,公开部门预算,清晰展现财政资金的“任务单、时间表、效果图”,是为了使公众能更直接地看到财政资金安排在哪里、预期使用效果如何,这是“敞开了社会各界了解政府履职的‘窗口’”。
有关过紧日子心得体会范文二
所谓紧日子,通俗说就是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党在历史上多次遭遇艰难困境,为此,党员干部和群众同心同德过紧日子,省吃俭用,先后大规模地开展节省运动,有力支援了革命和建设。这些做法是中国******应对和化解困境的成功经验,克勤克俭、厉行节约逐渐成为党员干部的一种自觉和行为习惯,成为党的一项优良传统。
民生是国家的根基,是发展的根本。今年,我们肩负着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的重任,又叠加疫情防控挑战。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让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从根本上说,是党执政为民、永葆初心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土地革命时期:
党员干部带头省吃俭用并广泛开展节省运动
1927年8月到1937年的土地革命时期,由于敌人的军事围剿和经济封锁,中央苏区出现严重的物资匮乏,导致军民生活极其困难。为应对危机,党员领导干部自觉自愿地厉行节约,过紧日子。同时还开展了一场大规模的节省运动,以充裕革命经费、粉碎敌人对中央苏区的封锁。
一方面,党员领导干部带头省吃俭用,厉行节约。例如,毛泽东同志当时只有一床连棉花带布不到三斤半的旧棉被,晚上睡觉用禾草做枕头,衣服只有两套,而且还打了很多补丁。中央苏区的干部和工作人员都是一双草鞋、一顶雨笠。可见,过紧日子,艰苦奋斗,已经成为当时党员干部的生活方式。范文参考网手机版另一方面,为了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筹集军事经费,党和中央苏区政府提出节省每一个铜板的口号,在中央苏区群众及苏维埃机关团体中开展节省运动,全力以赴支持在前线作战的红军官兵,有力保障了革命战争的供给。节省每一个铜板成为当时中央苏区一句响亮的口号。
1934年3月,《红色中华》号召全体苏维埃工作人员及各学校,节省每一个铜板来帮助战争,同年4月至7月四个月内节省80万元经费。1934年3月24日,中华全国总工会也要求中央苏区工作人员自带伙食。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带头回家背米去机关吃。因此,中央机关和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动党员群众积极响应。闽西有一首歌谣,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饭包去办公。穿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访贫农。这真实地反映了当年中央苏区干部访贫问苦、节约奉公的动人形象。
中央苏区的节省运动在各方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巨大成绩。经中央审计委员会核查统计后显示,中央各部门1934年4-7月的开支总和比2月份减少625876元,节省款项共计87896.208元。这只是金库收到的数字,实际节省的数目远不止这些。中央各部门不仅完成了四个月节省80万元的目标,而且还比计划数超过近一倍即130万元以上。
抗日战争时期:
积极开展节约运动并实施精兵简政
思想汇报范文抗战时期,尤其是1940年至1942年,抗日根据地处在最艰苦的时期,财政发生严重因难。因此,党员干部群众厉行节约,过紧日子,齐心协力渡难关。例如,毛泽东同志居住在简陋的窑洞,周恩来同志睡土炕,彭德怀同志穿着用缴获的降落伞改制的背心,林伯渠同志戴着用线绳系着断了腿的眼镜。
陕甘宁边区还积极开展大规模的节约运动。1942年10月,陕甘宁边区号召党政军民学全体动员,厉行节约,养成爱惜公物的习惯与切实朴素的作风,在每一个单位每一个连队设立组织节约委员,互相勉励,互相督促。在机关、学校中开展严格的节约运动,包括:确定编制后非经上级允许,不增加人员马匹;极力减少客饭与招待;减少杂务人员与马匹的使用等。可见,面对陕甘宁边区遭遇的困境,开始推行群众性的节约运动,并且还创造性提出选任节约委员和订立节省公约等方式。
此外,中共中央还决定实施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范文网节省民力,解决鱼大水少的矛盾。1942年9月,毛泽东同志在为《解放日报》写的社论中提出:克服今后物质困难的重要办法之一就是精兵简政,我们的战争机构虽然小了,仍然是有力量的,克服了鱼大水小的矛盾。实行精兵简政成为摆脱当时各个抗日根据地困境的一剂良方,可以节省许多不必要和浪费性的支出,减少人浮于事的现象。
与此同时,党
过紧日子心得体会范文 做好过紧日子苦日子思想准备(三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