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突出问题整治的心得体会实用 重点违规问题整治心得体会(七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1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对于我们的帮助很大,所以我们要好好写一篇心得体会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心得体会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描写突出问题整治的心得体会实用一

十八大以来,各级对“四风”问题能够交出具有治理成效的答卷,主要是对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的整治,这类问题具有“看得见、抓得着、治理效果明显”的特征,目前已收到让干部“不敢”违反的治标效果,只是还存在“明面上减少了,暗地里仍存在”的问题,将是下一步的治理重点。对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整治,因具有“看得见、抓不着、治理效果不明显”的特点,治理办法不多、收效不大,一时没有做到让干部“不能、不想”违反,成为走向治本目标瓶颈。这一现状符合中央以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治理要求,应当正确理解把握,继续下大力气,分层次进行治理。

问题表现

一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看得见、抓得着,不断隐形变异。当前常见的问题和主要表现有三种。

1.“吃喝风”有抬头升温趋势。主要表现是面上问题似乎消除了,私底下仍存在。一些公款吃喝转移阵地,出现打“游击战”现象,公职人员私人请客,也很少公开到大酒店吃喝,表面上是吃喝风刹住了,其实是转移到不易发现的小餐馆或家居去了,而且参与人员的范围更小了,支付方式更巧了,监督变得更难了。

2.滥发补贴福利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是以“加班补助”、“误餐补助”等方式,在节假日突击普发补助,无论是否真加班、真误餐,干部职工一律享有;有的以各种检查考核、评比达标为幌子,向本单位工作人员滥发补助,同时,被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又以此为借口,滥发奖金和补助。违规发放津贴补贴或福利问题,是一种变相将国有资产私分给个人的行为,违反了财经纪律,破坏了收入分配秩序。

3.个人事项仍有大操大办冲动。新的变化是:婚丧事项公开大办的变少了,化整为零发生了;大操大办没有了,小操暗办批量了;礼桌礼薄不见了,现场信封预备了;现场规模变小了,包间人员爆满了;城市闹区的不大办了,郊区僻静的张扬了。个别地方还存在以其他风俗习惯名义扩大操办范围设宴收礼现象。

二是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看得见、摸不着,仍是隐疾难除:当前典型是新出现的“工作先留痕、检查看留痕、整改再留痕”的工作推动管理模式,看似狠抓严管,实则是十足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做派。

1.工作推动“重留痕轻落实”。工作推动落实重点都在听汇报、看材料、查留痕上,有的对工作安排没安排、落实不落实、效果好不好不怎么关注,要求必须要有留痕记录;特别是扶贫检查中对痕迹管理要求很严,帮扶工作先看纪实书写有没有错误、照片全不全、贫困户签字够不够,轻则批评,重则问责。使得基层出现一种错误倾向,认为资料越完善代表工作越好,每次迎检都要准备大量的材料。

2.工作落实“重纸质轻实质”。一些干部把工作落实简单理解为工作留痕,安排部署重点围绕留痕开展,在留痕中花样翻新、相互攀比、层层加码。典型问题是扶贫工作的资料是要求一套资料多处保存。比如,贫困户帮扶纪实资料、危房改造户资料等都要一式几份,分别在贫困户家中、村委会、镇政府、县级职能部门多处复制留存。还有干部反映,单位发了三四个本子记不同内容的笔记,每个本子都要应付不同的检查。

3.工作总结“重形式轻成效”。因为检查考核指挥棒出现偏差,基层干部普遍把重心放在完善工作汇报和美化留痕资料上,一些单位迎接检查考核,为了追求资料美观效果,变相对留痕提出各种规定。有的要求图文并茂、格式统一,有的要求统一资料封皮、文件盒外观,有的要求制作微信美篇、ppt课件,等等。有的还出现干部因未做微信美篇汇报工作而被问责的情形。

原因探析

以上无论是享乐主义、奢靡之风不断隐形变异,还是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依然隐疾难除,都表现出“四风”问题顽固性、反复性的特征,它不仅存在淡化务实精神、疏远干群关系、增加行政成本等问题,还会助长催生新的“四风”问题。我们有必要对以往工作进行反思。

从干部角度反省反思,主要是在“四风”愈演愈烈的过去,部分公职人员已习惯过逍遥自在的生活,已经把“四风”视为公职人员的一种特权。如今从上到下猛药治“四风”,有些人一下子不习惯了,但摄于目前整治的压力,不敢公开搞“四风”,于是偶尔私下变相地过过“四风”瘾。

1.特权思想、官僚习气没有消除。少数领导干部长期脱离群众,宗旨意识淡薄,受特权思想的影响,对奢侈到节俭的变化、对从老爷到公仆的变化、对从审批到服务方式的改变显得不适应,思想上一时转不过弯来,还在想方设法法规漏洞、钻政策空子,“沾公家的光”。

2.侥幸心理、观望心态作祟作怪。一些干部对于当前的反腐和整顿“四风”的重要性和持久性估计严重不足,对中央治理腐败问题的决心存在疑虑,存在有挺一阵子就过去的想法,总觉得山高皇帝远,不会有事的,总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总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是万全之策,不可能轻易就被查出,结果聪明反被聪明误。

3.惯性思维、旧有习惯没有改变。受传统文化、封建思想、不良习俗长期影响,一些干部习惯了过去的工作方式和制度,习惯了用旧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旧有经验方法虽然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发展要求,但是仍然将其奉为“宝典”和“精华”沿用至今;还有些干部习惯于以官僚主义和形式主义应付工作,生活中追求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长期沉迷、养痈成患,缺乏反省精神和自我革新的勇气,脱离旧有的工作方式和生活状态便无所适从,有逃避监督、迷恋旧习的冲动。

从工作角度反省反思,主要是我们前期干部作风建设工作中出现的三个没有解决好:

1.在领导方法上,我们的“以上率下”问题还没有解决好。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有什么样的班长,往往带出什么样的队伍。群众的问题往往在干部,干部的问题往往在机关,机关的问题往往在班子,班子的问题往往在一把手。所以说,抓干部作风建设,就是要从“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的政治站位、思想作风、领导方法和工作作风抓起,真正解决问题。

2.在正确的政绩观上,我们工作中的“急功近利”问题还没有解决好。急功近利,就是重眼前的利,而忽视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急功近利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急于报功,遨功推过,报喜不报忧,不实事求是,名不符实,有的甚至欺瞒中央。急功近利就是不注重平常监管、不注重经常监管,搞“大呼隆”、运动式监管,时紧时松、时管时不管,忽视事前监管、放松事中监管,致使老问题死灰复燃,新问题不能得到有效過制,有了问题再搞急功近利的事后监管。

3.在工作作风上,我们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散慢虚”问题还没有解决好。干部作风之所以出现反弹反复,是出在工作作风不实、不深上。有对明显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置若罔闻的;有对情况只知一些皮毛,当“大概”先生的;有执行任务领导不到场,隔空喊话的;有没有给上级提供客观的、真实的、可能产生变数的信息,有的自己不出主意,等待领导拍板,导致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决策的失误,导致领导演戏、下面看戏、责任住领导身上推的。

应该说,这三个没有解决好,是新时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恶风起于毫末,危害却十分大。为政施政者需要下大力气,认真分析、研究、解决问题。

描写突出问题整治的心得体会实用二

根据县纪检委、县组织部《关于认真开好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专题民主生活会的通知》(府组发[2020]38号)文件精神,结合《府谷县脱贫攻坚问题排查整改工作方案》要求,局领导班子深入学习领会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交通运输局扶贫工作实际,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全面查摆在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中存在的问题,深入分析产生问题的根源,进一步明确整改措施和努力方向,形成脱贫攻坚专题民主生活会领导班子对照检查材料。现将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会前,局领导班子重点学习了中省市县央扶贫工作要求、《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理论著作,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平总书记在听取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讲话精神,并通过谈话进一步统一思想,消除隔阂,形成共识,增进了团结,化解了矛盾,取得了良好成效,营造开好专题民主生活会的良好氛围。

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和脱贫攻坚查摆问题,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我局实际情况,对存在问题的进行剖析,制定整改措施,切实抓好交通脱贫攻坚整改工作。

对照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反馈意见、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和脱贫攻坚查摆问题,征求广大党员群众和扶贫干部的意见建议,普遍开展谈心谈话,结合工作实际,发现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思想认识方面

一是对脱贫攻坚的重要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清。局领导班子通过党组会、党组中心组、扶贫领导小组专题会多次组织理论学习,每次行政例会反复强调脱贫攻坚工作的重要性,但个别同志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分管工作、轻脱贫整改工作”的错误倾向,未能将脱贫攻坚工作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

二是虽然局里有专门的扶贫分管领导、扶贫专干,还设立了扶贫办,但是相互之间沟通协调沟通较少,未能形成扶贫合力。总而言之,还是对扶贫工作重视程度不够,理论学习不够深,对上级的政策制度理解不到位,认识不到位。

(二)攻坚责任方面

当前扶贫政策已经有了较大变化,有很多新政策、新措施、新办法,班子成员在学习扶贫政策的时候,思想上存在先入为主的认识,学习新政策不够深入,思想转变不够彻底,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筹谋划不够,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力度也不够好,导致有些工作推动按照老套路,没有跟上新形势。

(三)工作措施方面

一是改革创新意识不强。工作中能够全力落实整改工作要求但仅限于上级部署什么,就完成什么,不能以开拓精神,发散创新思维做好整改工作。

二是工作韧劲还不够足。虽然始终认真履行整改工作职责,但有时会认为,只要按照既定的工作程序和职责分工按部就班地推进,各项工作任务都能有序有效完成,因此在抓具体工作落实的过程中,缺乏“一竿子插到底”的韧劲和“钉钉子”的钻劲,没能做到紧抓不放、一抓到底,导致个别工作没有落实落细,个别问题也没有及时完成整改。

三是对“两不愁三保障”标准、“两个确保”目标认识存在偏差。“十三五”脱贫攻坚的总体目标是“两不愁三保障”“两个确保”,两不愁(不愁吃、不愁穿)相对容易,但三保障(保障其义务教育、保障其基本医疗、保障其住房)相对较难,交通等基础实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工作开展的还不够扎实,如个别贫困村至今未通水泥路,贫困户出行不便,还有些已修好的道路养护的不好,水毁严重。

(四)工作作风方面

面对巡视整改工作,我局虽然没有在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和脱贫攻坚查摆中发现突出问题,但也存在一些类似的共性问题。如对一些问题缺乏全面系统梳理,停留在召开会议,印发文件提要求上,问题还是问题,整改流于形式,还有领导工作标准不高,跟踪督办不紧,一定程度上存在“跑粗”现象。

(五)纪律作风方面

在贯彻落实上级要求仅以会议和文件落实上级部署,措施不细化、不具体,未按照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文件要求细化实化具体贯彻措施,或制定的措施不符合基层实际,不具操作性。存在直接转发上级文件的现象,造成有些文件下发不够切合实际,存在“会议落实会议,文件落实文件”的严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问题。

深入剖析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原因,但主要还是需要从主观原因上深挖根源,问题出在表面,根子生在思想。主要体现在这几点:

(一)政治意识树得不牢。自脱贫攻坚专项巡视整改工作开展以来,分管扶贫领导能够自觉从讲政治高度认识脱贫攻坚工作,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还是不够坚决有力。工作中,缺少“钉钉子”的韧劲,也没下足“绣花”功夫,使得巡视整改工作出现了一些疏忽和纰漏。这实质上就是政治意识不牢固的表现,没真正将政治意识根植内心、嵌入脑海 。

(二)理论学习不够到位。在加强理论学习方面还与上级要求存在一定差距,学习理论知识具有片面性,对脱贫攻坚方面的理论知识还不够充足,知识构架不够完整,学习的自觉性和系统性还不够强,特别是当工作与学习发生矛盾时,往往认为理论学习是“软指标”,导致未能做到准确把握政策方针,推动所有政策措施落地。

(三)责任意识担当意识还不够强。没有时刻站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奋斗目标的高度来理解全面从严治党和脱贫攻坚的重大意义,对脱贫攻坚的紧迫性、严峻性,艰巨性,复杂性认识不深刻,主业意识、主体责任意识、“一岗双责”意识需要强化,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的主观自觉仍有差距,对新形势下管党治党和脱贫攻坚的思路、方法研究不深,思想不够解放,创新精神不强,开拓意识不足,有时还跳不出传统观念和思维定式,工作的主动性自觉性有待进一步增强。

(四)纪律规矩意识还有松懈。对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掌握运用不到位,脱贫攻坚工作的纪律规矩没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脱贫攻坚工作的红线底线意识还要强化,以抓党风廉政建设促进脱贫攻坚工作的态度还要更加坚定。

(一)深化学习,提升政治站位。

一是加强理论学习。认真抓好《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和各级领导关于脱贫攻坚指示精神以及有关会议精神,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平总书记在听取中央脱贫攻坚专项巡视、脱贫攻坚成效考核情况汇报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重要讲话精神,突出思想武装,强化“四个意识”,学深学透中央、省委、市委和县委扶贫政策,熟悉政策、把握政策、用好政策,向老百姓宣传政策,让老百姓依靠政策脱贫致富。

(二)转变工作作风,推动工作落实。

当今必须把脱贫攻坚作为当前最大的政治任务和最大的民生工程,作为当前压倒一切的重点工作抓好抓实。明确工作目标,细化工作措施,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逐项抓好工作落实。对县脱贫攻坚问题大排查基础设施问题交办核查清单中所列通村通组道

突出问题整治的心得体会实用 重点违规问题整治心得体会(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好的心得体会...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