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寒假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 寒假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七篇)
当我们备受启迪时,常常可以将它们写成一篇心得体会,如此就可以提升我们写作能力了。优质的心得体会该怎么样去写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2022教师寒假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一
上午好!
后段时间的复习、监考、改卷工作非常的紧张,也非常的辛苦,可是老师们却凭着对学生负责、对工作负责、对学校负责的态度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也给我们本学期的工作做出了了圆满的答卷!
回顾本学期以来,说实话,我们都是在非常紧张的状态中工作的,可老师们也都坦然的面对、认真的工作,着实叫人敬佩。在这里我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感谢老师们对学校工作的支持!感谢老师们对学校团队和大局工作的维护!感谢老师们对我本人工作方式方法的理解和支持!
一年一度的寒假又如期而至了,这既是学生的盼望久日子,也是教师期盼的佳日。平日里紧张繁忙的工作把日子塞得满满的,放假了,老师们终于可以放松心情了,也可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的生活了。在此,我给大家的假期生活提几点建议:
1、科学饮食,适当娱乐。老师们在辛苦了一个漫长的一个学期后,几乎是带着一身的疲倦进入期假的。这时候教师要通过合理的饮食结构,摄入适当营养,调理好自己的身体。再通过合理有度的娱乐,彻底放松一下紧张了一学期的心情。但劳逸结合,有张有弛,放松有度。
一要做到起居有序,无论应酬还是娱乐都要有节制。每晚要尽早休息,不要熬夜,要保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
二要适当锻炼。在假期里,抽出时间多做运动。教师平时运动量就少,再不运动,身体机能将会减弱。适当锻炼,可以帮助我们保持良好的状态、恢复精力,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如每天晚饭后外出散散步也好,总之,不要寒假整天待在家里不动,适当出门伸伸胳膊,活动一下腿脚,呼吸一下室外空气对身体有好处。
三要饮食适度。不要只顾海吃海喝,适当吃些清淡的食物,补充适量维生素,有助于消化功能的改善,保护你的胃肠道。
2、重温亲情,访友交流。家在工作期间,教师把很多的精力都放在了学校和学生身上,很少顾及家庭。一学期下来,难免会对家人有所欠。此时,我们不妨多花些心思在家庭上,多陪陪孩子,在父母跟前尽一份孝心,一家人享享天伦之乐。也可以借此给因工作繁忙疏于往来的同学、朋友、亲戚打打电话,或者一起喝喝茶,交流交流思想和情感。
3、反思工作,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老师们都有所得也有所失,假期间教师正好可以全面梳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总结成败得失,将平常教育教学中的点滴体会和经验集中起来,形成自己的体系性的“成果集”,比如教案集锦、教学拾贝等。也可写写论文或教学后感、教学体会等类文章,通过反思与总结,认识教育教学的不足与失误,锤炼自己的思维,张扬自己的观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有针对性地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方案作适当的调整,确定、明晰研究和探索的思路。通过反思,找到问题所在,找准自己将来努力的方向,为下学期的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假期里可以抽出一定的时间,把开学时要做的事情适当提上来做。如从网上下载积累下学期的教学资料,免得开学初面临一大堆的事情手忙脚乱 。
4、继续学习,不断提高。假期无疑是一个充实自我的最好时机,切不可把宝贵而又短暂的时光浪费了。要上网学习或阅一些书籍,
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新的理念,不断丰富自己,做一个与时俱进的人,让学习成为我们教师的必修课。活到老学到老。
2022教师寒假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二
老师们,同志们:
弹指一挥间,我们又迎来了x年,我们即将一起度过一个崭新的岁月。在这辞旧迎新的时刻,我代表学校向全体教职员工表示最诚挚的祝福,并给大家拜个早年!
今天的会上,我们只做三件事情,一是我简单回顾本学期学校的主要工作,并和大家一起观看一部德国电影。关于本学期的各项考评数据(包括绩效工资)在明春开学的第一次教师会上(正月初九上午九点整)正式公布并接受查询。而是经审组公布学校经费审查情况。三是工会宣布并小结本学期工会开展活动的情况。
下面我简要回顾本学期的主要工作:
1、以人为本,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严格考核,兑现奖惩进一步内化为学校的文化。
2、创特色学校总体规划已经形成,为明年整体推进打下坚实的基础。
3、充分发扬民主,积极引导舆论,研究制订了符合我校实际的绩效工资分配方案。(教育部文件精神)
4、教育质量大幅上升:中考上线人数、学科竟赛、湖北名校录取人数、运动会成绩等
5、学校内涵式发展成效明显:校园文化建设成绩突出、办学条件改善步伐加快、教师培训力度加大,教师素质明显提高等
学校获得的奖励和荣誉达三十多项。市内外多所学校慕名前来参观学习。
当然我们也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比如教育质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教师素质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办学条件还有待进一步改善等。
下面,我要和大家一起观看的电影,名字叫《浪潮》。德国拍摄,最近在互连网上热播。这部电影的情节并不复杂,但震撼人心。
电影是根据真实的事件改变的,在20世纪60年代,是自由主义泛滥的时期,吸毒,酗酒,暴力,对性的狂热等占据人们的思想,根本没有什么人能懂得什么是独裁,什么是曾经风靡的法西斯。可是有一个美国高中老师(赖纳.文格尔),在国家意志活动周里要和学生讲述关于独裁的内容,可学生们对此几乎没有多少兴趣,于是这个老师开始了“伟大”却恐怖的尝试,他首先在班级中确立基本的纪律,包括发言要起立,需要有固定的座位,不得随意说话等等;而后向学生灌输在集体中才有自身价值的思想,成立了一个名为“浪潮”的组织,这个组织有强烈的排他的倾向,但在这个组织内部,采取的却是一律平等的做法;接下来事情的发展出乎了这个老师自己的预料,学生们对这个集体主义的组织产生了几乎宗教般狂热的兴趣,他们穿统一的服装,在校园里他们党同伐异,他们还设计统一的徽章和标记,把标记张贴在商业区的每一个角落,在学校中他们互相保护,连相互打招呼也有固定的手势,他们崇拜着这个讲授独裁主义的老师,老师对社会不公的批判让他们热血沸腾,于是就有更多的人加入了他们的组织,他们就这样轻易地放弃了自由……只为了这个并不“崭新”甚至是“腐朽”的“浪潮”。于是有一天,他们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集会……狂野的交响在这一刻达到了最高的顶点,他们宣称他们要用“浪潮”用纪律,用“集体主义”改造这个被自由主义扼杀的美国,用集体主义的浪潮淹没这个罪恶的国家,只有在这个组织里,才如同生活在方舟中一样免于灾难。可是就在这个时候,一切的狂热都戛然而止……这个老师宣布,其实他们的偶像不存在也就是一个平凡的人,他们在短暂而又漫长的五天中,险些成为了优秀的纳粹,在自由主义的世界中,人们的思想还是那样容易遭到控制,并被一个打着集体代言人招牌的家伙不知不觉地利用。
电影把发生在美国的真实事件艺术地搬到了纳粹曾经的繁盛之地德国,电影的结局也并不像现实中那样完美,当老师告诉学生这一切都是假的,他们险些成为狂热的牺牲品的时候,牺牲真的发生了,笃信“浪潮”的一个学生竟然吞枪自尽……
纪律、集体与独裁、纳粹的关系问题不是我今天要大家看电影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要大家从这个事件的变化过程中,审视我们的教育方法,或许会给我们很多的启示。
电影是根据1967年发生在美国加州一所中学的真实故事改编而成。但是,在美真实事件里,那位美国老师是以出现告密风潮而结束教学实验。而在电影《浪潮》里,编导设计了一个疯狂的场景:深陷极权主义泥潭的学生不能自拔在开枪打伤同学后吞抢自尽。
这并不是一部教育电影,编导的意图并不是想就教育改革发表见解;而是通过一个加工过的真实的校园故事告诉人们:别看法西斯主义已经过去半个多世纪了,但其实只要有合适的土壤,极权专制可能死灰复燃。
但作为教育者,我无论如何都会由这部电影想到教育。姑且剥离其教
教师寒假会培训心得体会简短 寒假小学教师培训心得体会(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