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 专业综合实验心得(九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1-315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那么我们写心得体会要注意的内容有什么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心得体会范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一

本实例是要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4、安装acdsee、photoshop等图形处理与制作软件;

5、其他一些动画与图形处理或制作软件。

创建边框为1像素的表格。

四、实验方法与步骤

1) 在文档中,单击表格“”按钮,在对话框中将“单元格间距”设置为“1”。

2) 选中插入的表格,将“背景颜色”设置为“黑色”(#0000000)。

3) 在表格中选中所有的单元格,在“属性”面版中将“背景颜色”设置为“白色”(#ffffff)。

4) 设置完毕,保存页面,按下“f12”键预览。

本实验主要通过整个表格和单元格颜色的差异来衬托出实验效果,间距的作用主要在于表现这种颜色差异。表格的背景颜色和单元格的背景颜色容易混淆,在实验中要认真判断,一旦操作错误则得不到实验的效果。“表格宽度”文本框右侧的表格的宽度单位,包括“像素”和“百分比”两种,容易混淆,要充分地理解这两种单位表示的意义才能正确地进行选择,否则就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效果,设置错误就会严重影响实验效果。

推荐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二

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测定

学习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有关仪器的使用;

学习碱式滴定管的使用,练习滴定操作。

h2c2o4为有机弱酸,其ka1=5.9×10-2,ka2=6.4×10-5。常量组分分析时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两步离解的h :

h2c2o4 2naoh===na2c2o4 2h2o

计量点ph值8.4左右,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naoh标准溶液采用间接配制法获得,以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应计量点ph值9.1左右,同样可用酚酞为指示剂。

一、naoh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

用台式天平称取naoh1g于100ml烧杯中,加50ml蒸馏水,搅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200ml蒸馏水,摇匀。

准确称取0.4~0.5g邻苯二甲酸氢钾三份,分别置于250ml锥形瓶中,加20~30ml蒸馏水溶解,再加1~2滴0.2%酚酞指示剂,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

二、h2c2o4含量测定

准确称取0.5g左右草酸试样,置于小烧杯中,加20ml蒸馏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转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用20ml移液管移取试样溶液于锥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剂1~2滴,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红色,半分钟不褪色即为终点。平行做三次。

一、naoh标准溶液的标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mkhc8h4o4/g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cnaoh/mol·l-1

naoh/mol·l-1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测定

实验编号123备注

cnaoh/mol·l-1

m样/g

v样/ml20.0020.0020.00

vnaoh/ml始读数

终读数

结果

ωh2c2o4

h2c2o4

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

推荐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三

现有制造电池、蓄电池的原理是电化学反应。电极是不同种元素、不同种化合物构成,产生电流不需要磁场的参与。

目前有磁性材料作电极的铁镍蓄电池(注1),但铁镍蓄电池放电时没有外加磁场的参与。

通过数次实验证明,在磁场中是可以发生电化学反应的。本实验报告是研究电化学反应发生在磁场中,电极是用同种元素、同种化合物。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不同于燃料电池、磁流体发电。

1、所用器材及材料

(1):长方形塑料容器一个。约长100毫米、宽40毫米、高50毫米。

(2):磁体一块,上面有一根棉线,棉线是作为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用。还有铁氧体磁体phi;30*23毫米二块、稀土磁体phi;12*5毫米二块、稀土磁体phi;18*5毫米一块。

(3):塑料瓶一个,内装硫酸亚铁,分析纯。

(4):铁片两片。(对铁片要进行除锈处理,用砂纸除锈、或用刀片除锈、或用酸清洗。)用的罐头铁皮,长110毫米、宽20毫米。表面用砂纸处理。

2、 电流表,0至200微安。

用微安表,由于要让指针能向左右移动,用表头上的调0螺丝将指针向右的方向调节一定位置。即通电前指针在50微安的位置作为0,或者不调节。

3、 " 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是直流电源,本实验由于要使用电流表,一般的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是按照电流流动方向来设计的,(也有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左右偏转的电流表。本实验报告示意图就是画的随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电流表指针可以向左或向右偏转的电流表)。因此本演示所讲的是电流流动方向,电流由"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流向"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负极,通过电流表指针的偏转方向,可以判断出"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装置的正极、负极。

4、 手拿磁体,靠近塑料瓶,明显感到有吸引力,这是由于塑料瓶中装了硫酸亚铁,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5、 将塑料瓶中的硫酸亚铁倒一些在纸上,压碎硫酸亚铁晶体,用磁体靠近硫酸亚铁,这时有一部分硫酸亚铁被吸引在磁体上,进一步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6、 将磁体用棉线挂在墙上一个钉子上让磁体悬空垂直不动,用装有硫酸亚铁的塑料瓶靠近磁体,当还未接触到悬空磁体时,可以看到悬空磁体已开始运动,此事更进一步说明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注:用另一个塑料瓶装入硫酸亚铁饱和溶液产生的现象同样)

7、 通过步骤4、5、6我们得到这样的共识,硫酸亚铁是铁磁性物质。

8、 将塑料瓶中的硫酸亚铁适量倒在烧杯中,加入蒸溜水溶解硫酸亚铁。可以用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然后倒入一个长方形的塑料容器中。实验是用的饱和硫酸亚铁溶液。装入长方形容器中的液面高度为40毫米。

9、 将铁片分别放在塑料容器中的硫酸亚铁溶液两端中,但要留大部分在溶液之上,以便用电流表测量电流。由于两个电极是用的同种金属铁,没有电流的产生。

10、 然后,在塑料容器的外面,将铁氧体磁体放在某一片铁片的附近,让此铁片处在磁埸中。用电流表测量两片铁片之间的电流,可以看到有电流的产生。(如果用单方向移动的电流表,注意电流表的正极应接在放磁体的那一端),测量出电流强度为70微安。为什么同种金属作电极在酸、碱、盐溶液中有电流的产生?电位差是怎样形成的?我是这样看这个问题的:由于某一片铁片处在磁埸中,此铁片也就成为磁体,因此,在此铁片的表面吸引了大量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而在另一片铁片的表面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的数量少于处在磁埸中的铁片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数量,这两片铁片之间有电位差的存在,当用导线接通时,电流由铁离子多的这一端流向铁离子少的那一端,(电子由铁离子少的那一端铁片即电源的负极流向铁离子多的那一端铁片即电源的正极)这样就有电流产生。可以用化学上氧化-还原反应定律来看这个问题。处在磁埸这一端的铁片的表面由于有大量带正电荷的铁离子聚集在表面, 而没有处在磁埸的那一端的铁片的表面的带正电荷的铁离子数量没有处在磁埸中的一端多,当接通电路后,处在磁埸这一端的铁片表面上的铁离子得到电子(还原)变为铁原子沉淀在铁片表面,而没有处在磁埸那一端的铁片失去电子(氧化)变为铁离子进入硫酸亚铁溶液中。因为在外接的电流表显示,有电流的流动,可以证明有电子的转移,而电子流动方向是由电源的负极流向电源的正极,负极铁片上铁原子失去电子后,就变成了铁离子,进入了硫酸亚铁溶液中。下图所示。

11、 确定"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的正、负极,确认正极是处在磁体的位置这一端。这是通过电流表指针移动方向来确定的。

12、 改变电流表指针移动方向的实验,移动铁氧体磁体实验,将第10步骤中的磁体从某一片上移开(某一片铁片可以退磁处理,如放在交变磁埸中退磁,产生的电流要大一些)然后放到另一片铁片附近,同样有电流的产生,注意这时正极的位置发生了变化,电流表的指针移动方向产生了变化。

如果用稀土磁体,由于产生的电流强度较大,电流表就没有必要调整0为50毫安处。而用改变接线的方式来让电流表移动。

改变磁体位置:如果用磁体直接吸引铁片电极没有浸在液体中的部份的方式来改变磁体位置,铁片电极不退磁处理也行。

下图所示磁体位置改变,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改变。证明电流流动方向改变,《磁场中电化学反应》成立。电流流动方向说明了磁体在电极的正极位置。

此演示实验产生的电流是微不足道的,我认为此演示的重点不在于产生电流的强度的大小,而重点是演示出产生电流流动的方向随磁体的位置变动而发生方向性的改变,这就是说此电源的正极是随磁体在电源的那一极而正极就在磁体的那一极。因此,可以证明,"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是成立的,此电化学反应是随磁体位置发生变化而产生的可逆的电化学反应。请特别注意"可逆"二字,这是本物理现象的重点所在。

通过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证实:物理学上原电池的定律在恒定磁场中是不适用的(原电池两极是用不同种金属,而本实验两极是用相同的金属)。

通过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证实:物理学上的洛仑兹力(洛伦兹力)定律应修正,洛仑兹力对磁性运动电荷是吸引力,而不是偏转力。并且洛仑兹力要做功。

通过实验证实,产生电流与磁场有关,电流流流动的方向与磁体的位置有关。电极的两极是用的同种金属,当负极消耗后又补充到正极,由于两极是同种金属,所以总体来说,电极没有发生消耗。这是与以往的电池的区别所在。而且,正极与负极可以随磁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这也是与以往的电池区别所在。

《磁场中电化学反应》电源的正极与负极可以循环使用。

产生的电能大小所用的计算公式应是法拉弟电解定律,法拉第电解第一定律指出,在电解过程中,电极上析出产物的质量,和电解中通入电流的量成正比,法拉第电解第二定律指出:各电极上析出产物的量,与各该物质的当量成正比。法拉第常数是1克当量的任何物质产生(或所需) 的电量为96493库仑。而移动磁体或移动电极所消耗的功应等于移动磁体或移动电极所用的力乘以移动磁体或移动电极的距离。

1、 在多大的铁片面积下,产生多大的电流?具体数字还要进一步实验,从目前实验来看,铁片面积及磁场强度大的条件下,产生的电流强度大。如铁片浸入硫酸亚铁溶液20毫米时要比浸入10毫米时的电流强度大。

2、 产生电流与磁场有关,还要作进一步的定量实验及进一步的理论分析。如用稀土磁体比铁氧体磁体的电流强度大,在实验中,最大电流强度为200微安。可以超过200微安,由于电流表有限,没有让实验电流超过200微安。

3、 产生的电流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a-t(电流-时间),还要通过进一步实验画出。

4、 电解液的浓度及用什么样电解液较好?还需进一步实验。

由于《磁场中的电化学反应》在书本及因特网上查不到现成的资料,可以说是一门新学科,因此,还需要进一步的实验验证。此文起抛砖引玉之用。我希望与有识之士共同进行进一步的实验。

我的观点是,一项新实验,需要不同的时间、不同的人、不同的地点重复实验成功才行。

推荐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四

认知目标:掌握铜、银、锌、镉、汞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技能目标:掌握cu cu2 及hg22 hg2 相互转化条件,正确使用汞;

思想目标:培养学生观察现象、思考问题的能力。

一 课时安排:3课时

二 实验要点:1、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2、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3、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4、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cu cu2 及hg22 hg2 相互转化条件;

这些元素的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及配位性。

实验指导、演示、启发

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铜、锌、镉

操作:0.5ml 0.2 mol·l-1mso4→2 mol·l-1naoh→↓ →2 mol·l-1h2so4; ↓→2 mol·l-1 naoh

指导:

离子

cu2 实验现象 h2so4naoh

溶 解释及原理 cu2 oh-=cu(oh)2↓ cu(oh)2 2h =cu2 2h2o cu(oh)2 oh-=[cu(oh)4]2-

zn2 oh-=zn(oh)2↓方程式同上

溶 溶 浅蓝↓ 溶 zn2

cd2

结论 白↓ 白↓ 溶 不溶 cd2 oh-=cd(oh)2↓ zn(oh)2、cu(oh)2具有两性,以碱性为主,能溶于浓的强碱中生成四羟基合m(ⅱ)酸根配离子。

cd(oh)2碱性比zn(oh)2强,仅能缓慢溶于热浓强碱。

2、银、汞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1 mol·l-1 agno3 →2 mol·l-1naoh→→↓ 2 mol·l-1hno3(2 mol·l-1 nh3·h2o)

:0.5 ml 0.2 mol·l-1 hg(no3)2 → 2 mol·l-1naoh→→↓ 2 mol·l-1hno3(40% naoh) 指导:

离子 实验现象 解释及原理ag

ag2o褐↓

hno3溶 溶 无色

氨水 溶 naoh 不溶

ag2o 4nh3 h2o =2ag(nh3)2 2oh

hgo 2h =hg2 h2o

-

hg

2

hgo 黄↓

结论

agoh、hg(oh)2沉淀极不稳定,脱水生成成碱性的ag2o、hgo。

二、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0.5 ml 0.2 mol·l-1 znso4、cdso4、hg(no3)2→1 mol·l-1na2s→(浓hcl、王水)。 指导:

离子 zn2 cd2 hg2 结论

结论

溶解性

硫化物 cus ag2s zns cds hgs

颜色

黑 黑 白 黄 黑

稀hcl 不溶 溶 溶 溶 不溶

浓hcl 不溶 溶 溶 溶 不溶

浓hno3 溶(△)溶 溶 溶 不溶

王水

k

sp

-5

→↓→2 mol·l-1hcl

实验现象

溶解性稀zns白↓ 溶 cds黄↓ 溶 hgs黑↓ 不溶

hcl浓溶 溶 不溶

王水溶 溶 溶

-

解释及原理

m2 s2=ms↓ ms h = m2 h2s

臭↑(h2s),cus、cds易溶于酸,最难溶的是hgs,须用王水溶解。

溶×10溶 溶

2×106×10

-49-36-28

溶×10溶

2×10

-52

三、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1、氨配和物的生成

操作::0.5 ml 0.2 mol·l-1 cuso4、agno3、znso4、hg(no3)2 →2mol·l-1氨水→2mol·l-1氨水。

注意:

离子 cu2

氨水 ↓浅蓝

过量

-

解释及方程式

cu2 2oh=cu(oh)2↓

2

cu(oh) 2 4nh3=cu(nh3)4 2oh

-

2、汞合物和应 内容

ag zn2 hg2 结论 操作

ag2o↓褐

溶ag(nh3)2 溶

zn(nh3)42 无色不溶

ag2o 4nh3 h2o =2ag(nh3)2 2ohzn2 2oh=zn(oh)2↓

-

-

↓白 ↓白

zn(oh)2 4nh3=zn(nh3)42 2oh

-

cu2 、ag 、zn2 可生成氨配合物。hg2 hg22 与氨会生成溶解度很小的氨基硝酸汞(或氨基氯化汞),所以它们不形成氨基配合物。

现象 橙红↓

解释

hg2 2i=hgi2↓

-

的配

生成用

0.5 ml 0.2 mol·l-1 hg(no3)2 →0.2mol·l-1ki →↓→ki固体至↓溶解 → 40% koh→ 氨水 (可用于鉴定nh4 ) 结论

↓溶2 2ki=k2[hgi4](无色)

碘 配 合 物

红棕↓

a) k2[hgi4]与koh混合溶液(奈斯勒试剂)可用于鉴出微量的nh4 。 b) 在hcl下可溶解hgs:

5d 0.2mol·l-1hg(no3)2 →0.1mol·l-1kscn

-

白↓2 2scn=hg (scn) 2↓ ↓溶2 4scn=hg (scn) 42

-

-

-

白↓→kscn

→ znso4(可用于鉴定zn2 )

scn 配 合 物

结论

白↓2 hg (scn) 42=zn[hg (scn) 4]↓

) (反应速度相当缓慢,如有zn2 存在时,co2 与试剂的反应加快。

四、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内容操作 现象解释

0.5 ml 0.2 mol·l-1 cuso4→过量

6 mol·l-1 naoh→

→1ml 10%葡

cu2o

萄糖溶液△→↓→两份 (黄↓→红↓)

2 mol·lh2so4 →静置→△ 1ml浓氨水→静

-1

浅蓝↓ ↓溶

红↓溶解,有红色固体cu↓溶,深蓝色

cu2 oh-=cu(oh)2

cu(oh)2

oh-=[cu(oh)

4]2-2 [cu(oh)4]2- c6h12o6= cu2o↓ c6h12o7 4oh- 2h2o

被o2氧化成cu(ⅱ)

c)

10 ml 0.5 mol·l-1 cucl2→3mlhcl浓 、cu屑→△至绿色

消失→几滴 10 ml h2o→如有白↓→全部倾入100mlh2o,洗涤至无蓝色。

cucl

3ml浓氨水

白↓分两份

3mlhcl浓

[指导]:

↓溶解

↓溶解

cucl 2nh3=cu(nh3)2 cl

-

银镜反应

3、cui的生成和性质

操作

现象

-

解释及方程式

2cu2 4i=2cui↓ i2

0.5 ml 0.2 mol·l-1 cuso4 →0.2 棕黄色 mol·l-1 ki → 棕黄色

白色↓ →0.5 mol·l-1 na2s2o3

4、汞(ⅱ)和汞(ⅰ)的转化

操作

1、hg2 的氧化性 0.2 mol·l-1 hg(no3)2 →0.2 mol·l-1sncl2

(由适量→过量)

2s2o32 i2=s4o62 2 i(碘量法测定cu2 的基础)

-

-

-

现象

适量: 白色↓ 过量: 灰黑↓

解释及方程式

sn4 量少

-

hg2 sn2 4cl= hg2cl2↓白色 sncl62- sn4 量多

hg2cl2 sn2 4cl= 2hg↓黑色 sncl62--

2、hg2 转化为hg22 0.2 mol·l-1

hg2 →1滴金属汞 金属汞溶解2 hg=hg22

白色↓22 2cl=hg2cl2↓白色-清夜→0.2 mol·l-1nacl

清夜→0.2 mol·l-1nh3·h2o

灰色↓ hg22 2nh3 no3-=[ nh2 hg] no3↓ 2hg↓ nh4

[问题讨论]

1、使用汞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要用水封存?

1、 选用什么试剂溶解?

物质2 2试剂 稀hcl 热稀hno3agi 氨水2s2o3

4、区别:hg(no3)2 、hg2(no3)2、agno3

物质3)2 hg2(no3)2

agno3

黄色↓

先产生白色↓后溶解ki液

红色↓ 灰色↓ 灰黑色↓ 过量氨水 白色↓

推荐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五

erp原理及运用

实验一

企业建账

1、理解erp系统中企业帐的存在形式

2、掌握erp系统中企业帐的设立过程

3、理解系统用户及限权方法

4、理解帐套输出及引用的作用

1、增加操作员

2、建立企业帐套

3、进行财务分工

4、备份和引入账套数据

1、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

操作步骤为:

(1)进入“用友erp―u8”,点击桌面上的“系统管理”

(2)点击窗口左上方的“系统”,“注册”命令,打开“登录”对话框。

(3)“登录到”文本框中默认为本地计算机的名称。

(4)在“操作员”文本框中默认为“admin”,系统默认管理员密码为空。

(5)单击【确定】按钮,进入系统管理,系统管理界面最下行的状态蓝中显示当前操作员。

2、增加用户

操作步骤为:

(1)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执行“权限”,“用户”命令,进入“用户管理”窗口。

(2)单击【增加】按钮,打开“增加用户”对话框。

(3)把小组成员按角色增加在在用户内,并且制定用户的角色。每增加一个造作员后,单击【增加】按钮增加下一个造作员。全部完成后,单击【退出】按钮返回。注意,设立自己为帐套主管。

3、建立帐套

操作步骤为:

(1)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系统管理,执行“帐套”,“建立”命令,打开“创建帐套―帐套信息“对话框。

(2)填写帐套信息,帐套信息包括:

a、已存帐套

b、帐套号:输入“520“

c、帐套名称:输入“物流10―1班陈亦发“

d、帐套路径:默认路径为“d:u872admin“

e、启用会计期:更改为“20xx年1月“

输入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创建帐套―单位信息”对话框。

(3)填写单位信息,包括:

a、单位名称;入“物流10―1班“

b、其他栏目都可以不填

输入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创建帐套―核算类型“对话框。

(4)填写核算类型,包括:

a、本币代码:默认系统的“rmb“。

b、本币名称:默认系统的“人民币”

c、企业类型:默认系统的“商业”

d、行业性质:默认系统的“20xx年新会计科目”

e、帐套主管:默认系统的信息。注意,是自己的信息。

f、按行业性质预置科目:选择该复选框

输入完成后,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创建帐套―基础信息”对话框。

(5)填写基础信息。选中“存货是否分类”、“客户是否分类”、“有无外币核算”几个复选框。单击【完成】按钮,弹出系统提示“可以创建帐套了么?”,单击【是】按钮,稍后一段时间,系统按输入信息要求建立企业数据库,完成后打开“编码方案”对话框。

(6)确定分类编码方案。按资料所给内容修改默认值。单击【确定】按钮,再单击【取消】按钮,打开“数据精度定义”对话框。

(7)定义数据精度。默认系统值后,单击【确定】按钮,系统弹出:“物流08―1班:{009}建立成功!您可以现在进行系统启用的设置,以后从[企业门户―基础信息]计入[系统启用]功能”并提示“现在进行系统启用设置?”单击【否】按钮,系统弹出提示“请进入系统应用平台进行业务操作1”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系统管理。

4、权限设置

操作步骤:

(1)指定帐套主管。前面已经指定。

(2)给操作员赋权。点击“系统管理”,“权限”中的权限命令,进入“操作员权限”窗口。

(3)在操作员列表中选择自己的名字,选择“帐套主管”复选框。】

(4)单击【是】按钮,确定自己拥有了帐套主管权限。

5、输出和引入帐套

(1)进行帐套输出的操作步骤如下:

a先在e盘中创建一个属于自己的文件夹

b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执行“帐套”中的“输出”命令,打开“帐套输出”对话框。

c在出来的对话框中,去掉勾,单击【确定】按钮。

d系统对所要输出的帐套数据进行压缩处理。

e对于压缩好了的文件把它放在自己先创建的文件夹中,系统会弹出“输出成功!”,单击【确定】按钮,就完成了。

(2)引入帐套的操作步骤如下:

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注册进入系统管理员,执行“帐套”中的“引入”,在e盘中选择自己要引入的文件,单价【确定】按钮,系统会弹出引入的路径,单击【确定】就完成

erp实训室

何为erp?erp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运行提供手段的管理平台。erp系统集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于一身,反映新时代对企业合理调配资源、最大化创造社会财富的要求,成为企业在信息时代生存、发展的.基石。

传统的信息系统的不足之处:

1、与全面预算管理任务存在差别,导致不能对全面预算管理提供完整支持

全面预算管理支持企业决策,以中央控制为手段,向企业经营前端责任单元分解战略目标压力,主要关注责任单元的成本效益而非一线的作业,全面预算管理以为高层管理者提供决策支持为目的。而传统的信息系统工具关注实际运行结果、运行细节以及市场智慧,提供客户行为信息、销售细节信息和核算基础信息,也就是说,传统信息系统工具是业务系统。

2、管理手段落后,不能适应全面预算管理系统化、战略化目标要求。

企业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所采用的方式(或工具)主要是电子表格和财务管理软件。

电子表格的不足在于:预算涉及内容广、部门多、指标间勾稽关系复杂,导致预算编制周期长,需要化费大量的人力和时间;控制难度大,无法按照各责任单元设置具体预算标准进行实时控制,进而难以进行预算分析,及时采取调整措施;电子表格信息难以集成与共享,不安全。

财务管理软件方式不足:财务管理软件脱离了业务预算过程,输出的信息仍然是孤立的,不能体现预算合理配置资源的内涵;财务管理软件大都缺少对战略目标管理的支持,数据来源依据性不强,没有体现分解战略目标的思想;财务管理软件多以会计核算为基础,未能深入企业经营业务,不能充分发挥全面预算管理的核心控制地位。

erp的管理对象是企业生产设备、运输工具等硬件资源和人力、组织结构、商誉、融资能力等软件资源。erp使这些资源相互作用,构成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财富、实现价值的基础,同时也反映企业在竞争和发展中的地位

erp之于传统信息系统的优势在于:

1、erp在功能上强调的是企业数据的集成与管理,侧重于基础数据管理,这是所有lt技术的核心,基于erp的数据功能,可以为全面预算管理提供以下信息:包含产品结构与bom之间的数量关系数据,即产能信息:以前年度账务数据、报表数据,各种重要的历史数据;企业实际业务发生时记录业务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数据等。

2、 erp可以满足全面预算管理所需要的主要数据。erp可以提供全面预算管理需要的历史数据,可以记录企业实际业务发生数据,这些数据可以满足全面预算在定制产品成本结构、分析历史数据、掌握实时执行数据的需要,对预算的编制、控制起到重要作用。

推荐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六

:为了进一步了解自己所学习的专业知识,能够灵活运用自己所学习的理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同时为毕业就业铺垫。

:1、在模拟实验阶段初步了解国际贸易实务流程的各个过程。

2、结合书本理论知识,在仿真模拟中巩固专业知识掌握,加强对未来外贸业务员的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实验时间:-05-04至-05-14

关键词:tmtonlion出口流程收获

这两周一直在进行tmtonline国际贸易实务模拟操作,每天盯着电脑很忙很累,但真的感觉很好,在以出口商完成整个出口流程的过程中我了解和掌握了出口贸易的基本操作程序和主要操作技能,使自己在模拟操作中进步了,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身上存在的很多不足点,发现对于国际贸易的很多东西我们都没有搞懂,尤其是里面的规则等等。

在这次模拟操作中,一共有十五个步骤,具体为:建立业务关系、出口报价核算、出口发盘出口还价核算、出口还盘、出口交易磋商、出口成交、出口成交核算、出口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修改信用证、出口托运订舱、出口货物投保、出口货物报验报关、出口制单结汇、出口业务善后。

在操作中我被上海安德国际公司聘为销售部经理助理,公司出口的主要是不锈钢茶具厨具以及一些高级精密仪器等等,哈哈,很高兴!

在与埃及客户建立业务关系时,由于刚刚学习了函电,加上老师的指导,写起来还算轻松。但是在出口报价核算时就感觉很吃力了,个人觉得远洋运费的计算有些难,还有银行手续费和银行贷款费用的计算到底使用采购成本还是报价或者发票金额作为基数,总是容易混淆,老师大概花了两个课时详细讲解了这几个问题,总算明白了。我认为出口商是最为重要的角色,在扮演出口商的角色的过程中,要经过准备、磋商、签约、履约、善后几个流程。在准备阶段,需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并同工厂和进口商建立广泛而牢固的业务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交易过程中市场是变化的,作为出口商需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核算过程本身是复杂的,这需要足够耐心、细心。

在国际贸易中,由于交易双方的成交量通常都比较大,而且交易的商品在运输过程中可能遭到各种自然灾害、意外事故和其它外来风险。所以通常还需要办理各种保险,以避免或减少经济损失。保险费的核算很关键,不同的贸易术语下,保险费的承担者有所不同,二者的紧密关系众所周知,在贸易术语上,我们分别采用了cif、fob、cfr的术语,在十三种贸易术语中这三种是最常用的。

出口单证的审核也是一大难点,密密麻麻的英文表格让你先去缮制然后再审核真的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不说细看那些英文,就是看见那表格就头疼。静下心是很有必要的,慢慢看就习惯了就会了。在电脑里审核单据有些麻烦,只能把两张表格缩小到同一个界面再来对比。由于老师在发下一步操作时前一步的参考答案系统会自动给出,所以我们在训练时必须克服想看答案的心理。

结汇可选择t/tl/cd/ad/p等方式,信用证结汇可以保证出口商及时得到货款但是费用高,多笔业务的开展,不同术语的运用可以加强我们对知识掌握的熟练程度,在费用上的不同核算和支付更是对我们关于知识掌握程度的考验。签订合同进一步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标志着完成了一半的业务,通过询盘、发盘、还盘、接受四个环节,就交易条件达成一致,更是体现我们业务能力的地方。在交易过程中市场是变化的,作为出口商需不断核算成本、费用和利润,才能获取最佳交易条件和价格。

整个学习模拟过程中我归纳了点心得体会:

1、在交易业务的填表中要注重核心单据在流程中的重要性,要使它准确、系统、完整。填表要以“单单一致”、“单证一致”为原则,熟悉各单证这间的相关联系,这将关系卖方发货后的结算问题。

2、要把握专业知识与实验操作的关系。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这次是首次实践操作与理论相结合的实验。从中锻炼的是我们的综合运用能力;其次,经验是日后工作中的宝贵财富。

3、英语的重要性,在实验操作中我们能深刻体会到英语在其中的理要性。进出口合同中、进出口贸易中的各项单证中都是英文单证,若英语基础弱的话对业务工作是种阻碍,降低了工作效率。阅读能力弱往往会导致错误若是实际交易则有可能引发纠纷,所以说英语能力在国际贸易中是十分重要的。

4、实务课本知识一定要学扎实。虽然是理论,但是如果不能彻底掌握在实际运用时将会阻碍重重,且不能综合利用考虑。

经过拟训练,我们对国际贸易的业务流程及操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感触,现在我们对贸易的理解已经不在停留在单纯的理论层面啦。

在学习各种函电的过程中,我还掌握了很多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官方语句,很有收获感。特别是实验的全过程实际上是贸易业务函电的草拟、商品价格的计算、交易条件的磋商、买卖合同的签订、出口货物的托运订舱、报验通关、信用证的审核修改以及贸易文件的制作和审核等主要业务技能的操作,完成了商品出口的全过程。这个过程使我对国际贸易的交易过程有了新的认识,而不再只是空洞的理论知识,以前我只是把课本上的知识掌握了,却很少联系到实际,没有认识到实际操作的重要性。另外,知道自己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差,但根本就没有认识到计算机操作的重要。通过这次实验认识到计算机在商务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这是在课堂 讲学中无法得到的收获,这将是日后工作中的财富。

在我国继续扩大开放、深化改革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的新形势下,作为未来从事国际贸易方面业务的我们必须熟练掌握国际贸易相关知识,对这三年学习的来一个大总结。从大二的国际贸易理论、国际货币银行学,到本学期的国际贸易实务,再到的外贸函电及本学期外贸合同的制定、国际货物运输风险和保险,在本次模拟训练中都一一体现,通过tmt模拟训练我们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有了一次系统的回顾,又在训练中对国际贸易的流程及操作有了更加深刻的体会,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在思想上做了充分的准备际操作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的纵深发展,以及去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起的全球性金融危机,社会对外经贸从业人员的需求不断的发展。这给广大求职者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不同国家之间进行跨国界商品和服务的买卖。由于进行交易的双方属于两个不同的国家或地区,因此从事这种商业活动比国内更为复杂、困难,因而也更具有挑战性。从事国际商务活动,尤其是国际间货物买卖,而这种工作的最大特点就是要求商务人员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必须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而现代的国际商务活动,对从业人员的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基本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我们也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我们必须不断的提高自己以适应新的形式。

在这里我非常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在这段时间的对我的耐心指导,对于报关单的审核和出口报关手续,以及还盘函信用证修改磋商函的写作,在老师的悉心教导下得到了提高。我将努力学习,不断加强自身理论与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为发展为我们的国际贸易事业垫好扎实基础。

推荐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七

练 习 使 用 显 微 镜

1、练习使用显微镜,学会规范的操作方法。

2、能够独立操作显微镜。

3、能够将标本移动到视野中央,并看到清晰的图象。

显微镜、e字玻片、动植物永久玻片、擦镜纸、纱布

1、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显微镜放在距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物镜的前端与载物台要保持2厘米的距离)。 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画图)。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

3、放置玻片标本

4、观察 (先低后高)

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片标本为止(眼 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5、收放

1、注意安全,不要损伤显微镜、目镜和物镜。

2、材料对准通光孔,用压片夹将玻片压好。

3、下降镜筒时,不要注视目镜,一定要注视物镜,以免损坏玻片标本和物镜头。

4、取下玻片标本时要小心;

5、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干净。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两旁, 1

并将镜筒缓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镜箱里,送回原处。 思考回答:

1、在进行低倍镜观察时,使镜筒下降至接近玻片的过程中,眼睛应注视什么地方?为什么?

2、光线较暗时,应选用反光镜的平面还是凹面?

3、怎样计算出视眼中的图像的放大倍数?

4、若视眼中“e”位于左上方,怎样操作才能将其移到视眼中央?

推荐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八

本实例是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1、生均一台多媒体电脑,组建内部局域网,并且接入国际互联网。

2、安装windows xp操作系统;建立iis服务器环境,支持asp。

3、安装网页三剑客(dreamweaver mx;flash mx;fireworks mx)等网页设计软件;

通过“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的“高级”选项卡创建一个新站点。

1)执行“站点管理站点”命令,在弹出的“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新建”按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站点”命令。

2)在弹出的“站点定义为”对话框中单击“高级”选项卡。

3)在“站点名称”文本框中输入站点名称,在“默认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所创建的站点文件夹。在“默认图象文件夹”文本框中选择存放图象的文件夹,完成后单击“确定”按钮,返回“管理站点”对话框。

4)在“管理站点”对话框中单击“完成”按钮,站点创建完毕。

实验开始之前要先建立一个根文件夹,在实验的过程中把站点存在自己建的文件夹里,这样才能使实验条理化,不至于在实验后找不到自己的站点。在实验过程中会出现一些选项,计算机一般会有默认的选择,最后不要去更改,如果要更改要先充分了解清楚该选项的含义,以及它会造成的效果,否则会使实验的结果失真。实验前先熟悉好操作软件是做好该实验的关键。

推荐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九

:溴乙烷的合成

1、学习从醇制备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巩固蒸馏的操作技术和学习分液漏斗的使用。

主要的副反应:

反应装置示意图:

(注:在此画上合成的装置图)

实验步骤

现象记录

1、加料:

将9.0ml水加入100ml圆底烧瓶,在冷却和不断振荡下,慢慢地加入19.0ml浓硫酸。冷至室温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搅拌下加入13.0g研细的溴化钠,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热,烧瓶烫手。

2、装配装置,反应:

装配好蒸馏装置。为防止产品挥发损失,在接受器中加入5ml40%nahso3溶液,放在冰水浴中冷却,并使接受管(具小咀)的末端刚好浸没在接受器的水溶液中。用小火加热石棉网上的烧瓶,瓶中物质开始冒泡,控制火焰大小,使油状物质逐渐蒸馏出去,约30分钟后慢慢加大火焰,直到无油滴蒸出为止。

加热开始,瓶中出现白雾状hbr。稍后,瓶中白雾状hbr增多。瓶中原来不溶的固体逐渐溶解,因溴的生成,溶液呈橙黄色。

3、产物粗分:

将接受器中的液体倒入分液漏斗中。静置分层后,将下层的粗制溴乙烷放入干燥的小锥形瓶中。将锥形瓶浸于冰水浴中冷却,逐滴往瓶中加入浓硫酸,同时振荡,直到溴乙烷变得澄清透明,而且瓶底有液层分出(约需4ml浓硫酸)。用干燥的分液漏斗仔细地分去下面的硫酸层,将溴乙烷层从分液漏斗的上口倒入30ml蒸馏瓶中。

接受器中液体为浑浊液。分离后的溴乙烷层为澄清液。

4、溴乙烷的精制

配蒸馏装置,加2-3粒沸石,用水浴加热,蒸馏溴乙烷。收集37-40℃的馏分。收集产品的接受器要用冰水浴冷却。无色液体,样品 瓶重=30.3g,其中,瓶重20.5g,样品重9.8g。

5、计算产率。

理论产量:0.126×109=13.7g

产率:9.8/13、7=71.5%

(1)溶液中的橙黄色可能为副产物中的溴引起。

(2)最后一步蒸馏溴乙烷时,温度偏高,致使溴乙烷逸失,产量因而偏低,以后实验应严格操作。

实验7综合实验心得体会和感想 专业综合实验心得(九篇)

我们在一些事情上受到启发后,可以通过写心得体会的方式将其记录下来,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