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局公益性岗位的申请书范本 公益性岗位人员申请书(9篇)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2023年执法局公益性岗位的申请书范本一
一、加强组织领导,为水行政执法提供保障。
1、领导重视,执法工作纳入日常议事日程。我局高度重视水行政执法工作,把依法治水、科学治水纳入水行政执法工作重中之重来抓,与水利工程建设同部署、同安排、同落实。县政府分管县长召开专题会,研究水行政执法工作,明确水政监察大队工作目标任务,使我县水行政执法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圆满完成了20xx年工作任务。
2、健全机构,确保有人办事。我县水政监察大队于20xx年升格为副科级建制事业单位,设队长、书记两个副科级职数。大队依法受水务局的委托,履行水资源、水保、防洪和河道执法责任,在执法上实现了水行政执法权的统一。
3、投入资金,完善执法装备。根据水行政执法要求和需要,县政府安排专项执法资金,配备了执法车1辆,电脑7台,打印机1台,照相机、摄像机各1台,提供执法办公室4间,基本满足了日常执法办案等工作需要。
二、加强队伍建设,为水行政执法奠定基础。
加强水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是确保水行政法规全面贯彻实施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我局以创建一支“依法履政、文明执法”的水行政执法队伍为目标,不断强化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1、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执法队伍政治水平。县水政监察大队党支部利用每周五的政治理论学习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学习党的路线方针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让每个人政治立场坚定,作风过硬,能吃苦,能扎实开展工作。
2、强化法律法规学习,提高执法队伍业务水平。一是水务局分管领导定期组织执法人员学习相关水法律法规,提高执法队伍的法律意识;二是组织人员到本县执法先进单位学习其调查程序和运用法律法规等情况,增强执法队伍的认知能力;三是开展执法案件大讨论,增强执法队伍的协作能力和判断力。
3、强化业务培训。积极参加省、市和县政府法制办举行的行政执法培训,统一办理行政执法证,实行持证上岗。
三、加强水法律法规宣传,为水行政执法营造良好氛围。
1、着力开展“水日”、“水周”水法律宣传活动,紧紧围绕宣传主题,以设立宣传台、出动宣传车、散发宣传单等常规形式对公民进行了水法规宣传;继续在县级“两会”期间以给代表、委员一封信的形式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宣传水法规;以请县电视台对涉河涉水违法案件报道的形式宣传违法的危害性。
2、结合“12.4”普法宣传,在县政府法治广场开辟水利普法专栏,努力提高公民对水法律法规的认识程度,增强公民守法意识,提高公民对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必要性的认识。
四、规范行政许可,理顺执法程序,加强规费征收。
1、根据县政府的要求,我局水行政许可事项进行了全面清理,水行政许可审批15项全部进入县公共政务管理局,在政务管理局设置服务窗口,所有水行政许可审批办理均由“窗口”统一受理、告知,按规定程序和时间“一站式”为企事业单位办理水行政许可审批。
2、按省政府令第206号文精神,坚守用水“三条红线”,加强全县取用水户管理,对取用水条件不符合要求、退水水质不达标、地下水超采区域坚决不予审批。全面开展水资源论证工作,对所有办理取水许可证的单位均要求以编制水资源论证为审批前置条件,20xx年5家申请取水许可单位均按要求编制了水资源论证,水资源论证编制率达100%,目前有金龙纯净水、萍青啤酒有限公司依法取得了取水许可证,长青、恒达纸业有限公司和九峰山泉有限公司取水许可正按程序进行审批。对需换发证的单位开展了水资源论证补报工作,目前彭高镇韶陂电站的论证正在编制中。
3、认真落实《水保法》,狠抓工业园区企业水保审批和生产建设单位水保验收工作。今年来,县工业园区共有5家企业编制了水保方案并按程序申报水保审批,其中鑫扬电子、天阳搅拌站2家企业水保方案已审批,德阳机械、正德药业等3家企业水保方案正在报批中。一年来,县水务局共审批企业水保方案12起,水保方案申报率达90%,审批率达80%。依据《水保法》要求,县水务局先后对萍乡cng加气母站、萍泰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萍乡市杨岐山煤矿等9个生产建设项目开展了水保设施验收,验收率达88%。
4、按照水保监便字[20xx]053号《关于印发水土保持行政执法文书和制作规范的通知》要求并结合工作实际,理顺了水保执法程序,完善了案卷归档,对执法文书的制作、归档进行了调整,做到立案查处违法案件依据充分、执法身份、取证方式、程度、时间、现场处理等手段合法,法律运用、执法文书正确,案件查处过程有详细记录和证据保全。
5、全面开展水行政规费征收工作,组建两个执法中队,分别到各企事业单位对水资源、水保费依法进行征收,20xx年共收取到们水利规费75.679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近25%,其中:水保费60.3243万元,水资源费15.3553万元。
五、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促全县水事秩序稳定。
1、抽调县供水公司人员成立专门供水监察队伍,由县水政监察大队统一管理,加强城区盗、转供水案件的查处。
2、加强河道和用水巡查,及时发现违法案件并作出处理。先后对上栗县碧水蓝天洗浴会所违法取水、赤山镇楼泉村村民易某某违法占河建房行为进行了立案查处。
3、加强上下联动,及时查处水保违法案件。一年来县水政大队配合市水政支队查处了江西诚泰金属、江西佳联科技有限公司、赣西变压器有限公司3家水保违法案。
2023年执法局公益性岗位的申请书范本二
20xx年,市城管行政执法局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围绕我市“复兴千年古镇、重塑世界瓷都、建设生态之城”的工作目标,不断深化城市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我市实施“三大战役”和创建“国家五城”的工作部署,大力开展环境卫生、户外广告、陶瓷市场、渣土运输等专项整治行动,不断提升市容市貌管理水平,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一、20xx年工作
(一)开展专项市容整治,营造良好环境
今年以来,重点开展了世界遗产日、瓷博会、陶瓷市场三项重点市容整治。
1.世界遗产日市容整治。为迎接6月14日世界申遗主场活动日,20xx年5月,我局购买了两台高压清洗机,着手对全市91条主次干道沿街商户的玻璃橱窗上的垃圾广告进行逐步清理。对御窑瓷厂周边的胜利路、风景路、斗富弄、中华北路等路段的市容市貌进行了多次整治,改善了御窑瓷厂周边市容环境,树立我市良好的对外形象。为了高效完成垃圾广告的清理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公益广告宣传的要求,通过和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共督促有关单位更新公益广告共计139处,其中设置在景西、景北、机场、高速路口高立柱公益广告11处,分别在广场南路、珠山中路、昌南大道、景德大道、紫晶路、西山路、迎宾路等路段设置落地式公益广告35处,在机场、浙江路等路段设置大型电子屏12处,24家电子游走字屏,立柱公益广告3处,围档48处,楼顶及广场天桥大型公益广告6处。
2.陶瓷市场整治。按照市创建工作统一部署,做好陶瓷市场集中整治工作。我局安排4名副县级领导挂片4大陶瓷市场进行重点督办。在工作中印制《关于全市陶瓷市场规范管理专项行动的通告》6000余份,并与市创建办一起发送创建短信向全市人民进行宣传动员。从8月中旬开始,对国贸(包括东风瓷厂)、中国陶瓷城、中国瓷园开展多次集中行动,对市场内的占道经营、一店多招、私搭乱建行为进行整治,对“牛皮癣”进行清除。此项工作共出动执法人员以及4050人员3000余人次,规范陶瓷店铺2300余户,清理占道物品及垃圾200余车,拆除占道棚屋17处,有碍观瞻的飘沿雨棚98处,拆除楼顶、墙面和灯箱广告205块,拆除破损店招和乱吊乱挂235块,清理垃圾小广告16000余处。
3、瓷博会市容整治。瓷博会期间,加强全市路面执勤力度,增派20名城管人员在主会场维持秩序。并增加全市主要道路冲洗次数,每天冲洗道路4次。
(二)坚持不懈打击“两违”,形成高压态势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我局牵头,会同各县(区)、公安局、区城管分局等相关单位组织实施了“百日拆违”行动,累计出动拆违人员3600余人次,出动各类机械60余台次,拆除各类违章建筑达8.4万平方米,重点强制拆除了位于河西村茶山侵占焦化公司28亩国有土地的7栋大体量违建(含2栋“6 1”地下房地产非法开发的60余套产权房)、位于东三路东景苑小区后侵占集体用地51亩的31栋连片违建别墅、位于三河村侵占800库和集体土地13亩的17栋连片违建别墅、位于吕蒙乡姚家嘴村侵占集体用地5亩的7栋违建别墅等多处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连片违建,有效提高了打击“两违”的震慑力。从5月1日开始,市打违办与市城管执法局实行无縫对接,将七大网格巡查督办范围调整为四大片区进行管理,对全市现存违章建筑全面摸底,制定一户一照一表详细登记并立案存档。目前,市打违办继续保持高压态势,明确责任、加大宣传、严厉打击,强力推进整治工作。
(三)加强执法队伍建设,提高执法水平
为抓好城管执法队伍建设,重点完成了以下工作。
1.编印了《景德镇市城市法律法规文件汇编》,印制了“限期整改通知书”、“处罚告知书”、“处罚决定书”等行政案件立案、查处,处罚审批表(册)等法律文书,建立和完善了执法台帐,着力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
2.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出资81万元,购买城管制服,执法人员全部做到着着整齐,文明执法。
3.佩证上岗,亮证执法,4月份,在培训合格的基础上,执法队员更换了《江西省行政执法证》,保证了执法的严肃性。
4.专门设立了法制督查办公室,对干部职工的执法行为、履责情况、工作成效等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年终评优和选拔任用的依据。
2023年执法局公益性岗位的申请书范本三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苏通科技产业园区管委会,通州湾示范区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创新和完善行政执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省政府关于开展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指导意见》(苏政办发〔2015〕86号)和中央编办关于开展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要求,现就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综合行政执法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围绕建设法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目标,按照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的要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完善城市治理体系、提高城市治理能力,实现城市管理现代化为指向,以整合规范执法主体、相对集中行政执法权、推动执法重心下移、优化执法力量配置、完善基层执法制度体系和创新执法监管方式为主要内容,全面推进部门内部、跨部门跨行业和区域性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切实解决多头执法、多层执法和重复执法等突出问题,进一步提高执法效率和监管水平,加快建立权责统一、监管到位、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制,切实增强基层政府治理能力和社会管理水平。
二、基本原则
(一)权责统一、精简高效。依法界定和合理划分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监管部门的行政执法职责权限,理顺职责关系,减少执法层次,整合执法资源,落实执法责任,进一步提升执法效能。
(二)横向整合、重心下移。整合政府部门间相同相近的执法职能和资源,归并执法队伍,减少市、县(市)区两级政府执法队伍种类。积极推进执法重心和执法力量向基层同步下移,全面落实基层属地监管责任。
(三)依法行政、监管有力。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履行执法职能,进一步完善执法制度体系和执法程序。创新执法监管方式,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执法监管中的应用,加大信用监管力度,强化执法信息共享、社会共治、联合惩戒和责任追究。
(四)统筹协调、稳步推进。将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与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权力清单制度建设、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有机结合,总体设计,分步实施,重点突破,有序推进。
三、主要任务
(一)全面厘清综合执法范围和职责,构建权责统一、监管到位、权威高效的行政执法体系
1.科学确定综合行政执法范围。综合行政执法应重点在基层发生频率较高、与人民群众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多头重复交叉执法问题比较突出、专业技术要求适宜的市场监管、公共卫生、文化旅游、资源环境、农林水利、海洋渔业、交通运输、城乡建设、城镇管理、社会事业、商务和网络监管等领域。涉及国家安全、安全生产和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执法职权,不列入综合行政执法范围。
2.合理划分执法监管责任。全面梳理市级部门现有执法职能,除法律法规和上级有明确规定、暂时不适宜由基层政府承担的行政执法职能外,原则上逐步划转交由县(市)区政府承担。市级部门明确承担执法职能并设立执法队伍的,区级一般不设执法队伍;区级部门承担执法职责并设立执法队伍的,市级一般不设执法队伍。县(市)区要强化属地执法监管责任,进一步统筹部门和乡镇(街道、园区)的执法管理工作,理顺职责关系,厘清执法权限,推动执法重心下移,切实解决基层“看得见、管不着”和执法力量分散薄弱等问题。
3.建立健全执法监管协同配合机制。实行综合行政执法后,要合理划分业务主管部门与承担综合行政执法部门以及上下级部门之间的职责权限,调整完善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明确部门责任边界,建立健全部门间无缝衔接的监管机制。业务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重点做好拟定政策措施、组织编制规划、实施审查审批、统筹协调指导、落实监管责任等工作,加强对承担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明确执法重点和要求,督促其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承担综合行政执法部门要依法履行执法监管、行政处罚及其相关的行政强制等职责,切实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对作出的行政执法决定以及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通报相关业务主管部门。承担综合行政执法部门在行使职权中,需要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及专业技术机构提供审批资料、技术鉴定及后续补救措施的,各相关部门及专业技术机构应积极做好配合工作。上级业务主管部门要加强对下级业务主管部门和承担综合行政执法部门的指导和工作联系,建立健全沟通配合和业务培训机制。
(二)整合行政执法机构和职能,分类推进综合行政执法
1.市级部门推进内部集中综合执法。整合优化市级部门内部执法监管职能,除法律法规有明文规定和不宜实施集中执法的情况外,原则上对部门内由多个处室、多支队伍行使的行政执法职能集中归并到一个处室或者一支队伍行使。凡将行政执法职能归并到一个处室行使的,以“撤一建一”、增挂牌子的形式设立综合行政执法处,实现“一个部门一个处室管执法”。凡行政执法职能归并到现有部门所属执法队伍的,或将部门所属多支执法队伍归并整合的,相应调整职能、机构和人员,实现“一个部门一支队伍管执法”。积极改进执法方式,探索开展多种形式的部门联合执法。
2.县(市)推进跨部门、跨行业综合
执法局公益性岗位的申请书范本 公益性岗位人员申请书(9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