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内谋知识网--内谋文库,文书,范文下载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公文格式范文如何写 怎么写公文格式(八篇)

来源:互联网作者:editor2024-02-261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公文格式范文如何写一

注意事项:一文一事;一个主送机关;逐级请示。

公文写作格式和范文1

国家计委、经贸办、农业部、业部、经贸部、纺织部、技术监督局:

为进一步发展我国羊毛生产,搞活羊毛流通,提高羊毛质量,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现就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上述有关政策,请有关部门、各地区特别是羊毛生产区认真研究落实,执行中的问题,由国家计委和经贸办协调,并督促落实。

国务院办公厅(盖章)

20xx年一月三日

公文格式范文如何写二

一、什么是召开会议的通知

通知是各种党和政府的部门、机关、单位向下级机关、部门、单位或工作人员传达上级指示,要求做什么事情时,所常使用的一种公文样式。同级对同级有什么事情需要告诉,有什么活动需要对方参加,主管部门也可以发通知。

通知的样式,在机关中常用的有如下五种:①召开会议的通知;②布置工作的通知;③交流情况或信息的通知;④转发请示、报告和意见的通知;⑤传达领导意见,任免干部,发布行政法规的通知。不论我们写哪一种样式的通知,在写作中都要把下列几项内容写清楚:被通知者的单位或个人名称或姓名,发出通知的目的和要求,通知的事项,发通知的单位名称和时间。

会议通知是上级对下级、组织对成员布置工作、传达事情召开会议之前广泛应用的书面通知中的一种。

二、怎样写好召开会议的通知

执笔人在写这种通知之前,要问清楚会议的详细内容。这些内容一般包括被通知的单位或个人,会议的名称,开会的时间、地点,要求参加会议者会前办什么事情等。此外,还要掌握召开会议的通知的结构、方法。

一篇完整的会议通知,包括如下几部分:

第一部分,标题。写在第二行中间,字略大一点。标题有三种写法:一是只写“通知”二字;二是紧急或重要事情,可以写成“紧急通知”或“重要通知”借以引起人们重视;三是把发文单位、名称、会议的主要内容和文种也写进去。

第二部分,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单位名称或者姓名,称呼的写法有两种:一种写在第二行或第三行,顶格写,称呼后面加冒号(:),另一种是写在正文的下面一行第三、四格,写“此致”二字,接着另起一行顶格写被通知者的单位和姓名,“此致”后不要加标点符号。这种通知,被通知者见通知后要在自己的名字后边写一个“知”字,重要的会议多用此种通知方法。“此”,这,指“通知”,“致”,给与送达。

第三部分,正文。从标题下第二行,空两格写通知的内容,这是通知的主要部分。召开会议的通知要把开会的时间、地点、什么人参加、开什么会、会前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等内容写清楚。如果内容多,可分段或分条来写。

第四部分: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于正文右下方第三、四行处。如果通知以公文形式下达,则要加盖公章。

公文格式范文如何写三

标题:二号宋体(加粗);

正文:三号仿宋gb2312。

1.公文结构层次依次可以用“一、”“(一)”“1.”“(1)”标注;

2.文章只有2个层次的,用“一、”“1.”标注;有3个层次的,用“一、”“(一)”“1.”标注;有4个层次的,用“一、”“(一)”“1.”“(1)”标注;

3.一级标题用3号黑体,用“一、”“二、”“三、”“...”标注;

4.二级标题用3号加粗楷体,用“(一)”“(二)”“(三)”“...”标注;

5.三级标题用3号加粗仿宋,用“1.”“2.”“3.”“...”标注;

6.四级标题用3号仿宋,用“(1)”“(2)”“(3)”“...”标注。

(一)排版规格与装订要求

1.排版规格。正文用3号仿宋体字,一般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上边距3cm,下边距2.5cm,左边距2.6cm,右边距2.8cm。

2.落款及日期。落款及日期与正文间隔三行,距离右边4个字符,日期使用阿拉伯数字(如:2019年10月20日)。

3.装订要求。公文应左侧装订,不掉页。包本公文的封面与书芯不脱落,后背平整、不空。两页页码之间误差不超过4mm。骑马订或平订的订位为两钉钉锯外订眼距书芯上下各1/4处,允许误差±4mm。平订钉锯与书脊间的距离为3mm~5mm。

(二)标题

1.字体为2号加粗宋体,如有副标题,用楷体。

2.若标题字数太长,一行写不下,可分行或调整字间距,但需保证语句通顺、断句合理。

(三)正文

1.首行缩进2个字符,字体使用3号或4号仿宋gb2312;

2.一般正式文件字体建议用3号仿宋gb2312,一般存档文件用4号仿宋gb2312以节省纸张;

3.行距一般用固定值28-30磅。

(四)格式中的几个用线

1.间隔线。在眉首与主体之间,一般用一条红色的间隔线。使用这条线的区别是,党的领导机关如中央、省委、地委、县委文件的间隔线中间有一颗红角星,行政机关如国务院、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的文件一般采用一条连续的横线,中间没有红角星。这条线一般在发文字号下4mm处与版心等宽,采用红色反线。

2.反线。版记中各要素之下均加一条黑色反线,宽度同版心。

(五)用纸

1.公文纸一般采用国内通用的16开型,推荐采用国际标准a4型;

2.供张贴公文用纸的幅面尺寸,可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六)页码

用4号半角白体阿拉伯数码标识,置于版心下边缘之下一行处。数码左右各放一条4号一字线,一字线距版心下边缘7mm。单页码居右空1字,双页码居左空1字,空白页与空白页以后的页不标识页码。

按照《<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细则(试行)》“公文除以电报形式发出的加盖发报专用章外,其他公文一律加盖印章”。

1.单一机关制发的公文盖印的位置一般应上距正文2mm~4mm,以端正、居中、下压成文时间为标准。当印章下弧无文字时,采用下套方式,即仅以下弧压在成文时间上;当印章下弧有文字时,采用中套方式,即印章中心线压在成文时间上。

2.联合行文的印章:当联合行文需加盖两个印章时,应将成文时间拉开,左右各空7字,主办机关印章在前,两个印章均压成文时间。两印章间互不相交或相切,相距不超过3mm。当联合行文需加盖3个以上印章时,应将各发文机关名称排在发文时间和正文之间。主办机关印章在前,每排最多排3个印章,两端不得超出版心;最后一排如余一个或两个印章,均居中排布。最后一排印章之下右空2字标识成文时间。

3.当公文排版后所剩空白处不能容下印章位置时,应采取调整行距、字距的措施加以解决,务使印章与正文同处一面,不得采取标识“此页无正文”的方法解决。

4.骑缝章。盖印骑缝章的作用是为了保证文件或者资料的完整性和防伪性,将多页文件(两页以上)侧面留有一定缝隙依次排开,将一个完整的文件所有的页面都盖印进来,每一页都要留有这个印章的痕迹。在工作生活中盖印骑缝章的地方很多,比如签订合同,投递标书,以及支票/银行承兑背书都需要盖印骑缝章。

公文格式范文如何写四

(一)“页边距”

1.页边距:上3厘米、下2.5厘米、左2.6厘米、右2.5厘米。

2.纸张方向:纵向。

(二)“纸张”

纸张大小:a4。

确保“每面排22行,每行排28个字,并撑满版心”。

(一)“字体”

1.主标题:先设置字体为华文小标宋简体(或华文中宋、宋体),再设置字体为timesnewroman;字形,加粗;字号,二号。

2.副标题:字体,与主标题一致;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二)“段落”

1.对齐方式:居中。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字符。

3.特殊格式:无。

4.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行。

5.行距:固定值,28磅。

(三)内容要求

1.标题可分一行或多行居中排布,回行时应排列对称、长短适宜、间距恰当;多行标题排列时应当采用梯形或菱形布局,不应采用上下长短一样的长方形或上下长中间短的沙漏形。

2.正式公文标题应要素完整,一般格式为“发文机关 关于××(事由)的 文种”。

3.标题回行时应词意完整,不能将词组拆开;发文机关名称应在第一行居中排布;最后一行不能将“的”与文种单独排列成行。

4.标题中除法规、规章名称可加书名号外,一般不用标点符号。

(四)标题与正文间隔

空一行,字号为五号,行距为最小值12磅。

(一)“字体”

1.一级标题:字体,黑体;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2.二级标题:字体,楷体_gb2312(或楷体);字形,不加粗;字号,

三号。

3.三级标题、四级标题和五级标题:字体,仿宋_gb2312(或仿宋);字形,加粗;字号,三号。

4.其余正文(包括附件、落款、附注):字体,仿宋_gb2312(或仿宋);字形,不加粗;字号,三号。

5.正文各级各类字体设定完后,应再次选定全文,设置字体为timesnewroman。

(二)“段落”

1.对齐方式:两端对齐。

2.左侧右侧缩进均为0字符。

3.特殊格式:首行缩进,2字符。

4.段前段后间距均为0行。

5.行距:固定值,30磅。

(三)内容要求

1.主送机关(俗称“抬头”)居正文第一行单独成行,顶格不缩进。

2.一级标题、二级标题、三级标题、四级标题、五级标题依次采用“一、”、“(一)”、“1.”、“(1)”、“①”排序标注。

3.公文中引用文件时

公文格式范文如何写 怎么写公文格式(八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接下来小编...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确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