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成功分享感悟心得体会范本 创业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六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心得体会对于我们是非常有帮助的,可是应该怎么写心得体会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有关创业成功分享感悟心得体会范本一
(1)书吧经营的范围和性质:
1、书吧将向大众(主要是大学生和普通工薪族)出售各种时尚杂志、体育报刊以及网络畅销书籍;
2、同时店内设置半封闭式包间,提供咖啡,茶等饮料以供读者休闲聊天;
3、书吧提供书籍订阅服务;
(2)主要商品:
1、各种杂志和报刊,涵盖美容,体育,经济,政治,军事,旅游,画册;
2、网络畅销书籍,包括当红网络小说,哲学类书籍等;
3、各种茶水,咖啡;
(3)消费对象:在校大学生,普通工薪族等;
书店选址的黄金地段主要有地处拐角的位置、学生聚集地附近、住宅区地段、三叉路口四处,因书吧主要消费对象为在校大学生故书吧地址处于浙江某大学附近。
装潢预算:4万~5万元
装潢设计:
1、书吧分为上下两层,一楼主要经营书籍销售并设有一个稍大型完全开放式包厢,二楼设有单个包间,内设桌椅;
2、书吧整体以蓝为主色调,颜色由淡蓝至深蓝随由一楼向二楼渐变,轻松而又不失典雅;
3、单个包间则依各种不同主题如动漫,军事,文学等分别设计壁画,灯光;
4、设计一个有个性的吧台,提供各种茶水,饮料。
店长1名,主要负责图书的选择与进货,协调和管理店员工作,同时店长负责店内的财务管理,财务采用日结制,即当天进行财务的结算,并填制报表,每月末进行盈亏计算。
店员1—3名,主要是负责店内的服务与清洁,并且采用店员考核制与奖金制度相结合的方式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
(1)商品特性:书籍销售为主,辅以休闲娱乐;
(2)消费者特点:年龄在17—30之间,追求时尚,渴望激情,有一定的文化基础;
(3)价格决策:因消费者主要为大学生则价格定位不宜过高同时为了维护书吧利益也不宜太过低廉;
(4)促销计划和广告策略:
推出读者会员制,会员享有购书折扣优惠,可以在保持书刊完好的条件下免费借阅图书,收取茶水费用及包间费用
采取发行传单的形式宣传书吧
定期推出包间特价优惠
出版社、图书批发市场和个人工作室(注意折扣问题,出版社折扣一般为部分教材8折外,其他书籍大都在6。5至7。2折之间)
1、很多畅销书往往只有一二个月的市场效应。这就需要书商不断地跟踪图书市场,结合了读者关心的问题及时对书的结构进行调整,最大限度地满足读者需求;
2、书吧特色难以持久保持。这就要求店长有独特的文学视角,坚持自己的的特色。
1、扩大单店的规模。(营业面积、经营品种、经营范围)这种方式风险较大,需要依靠对当地市场容量的充分了解和合理预测,以及在竞争当中取得一定的优势;
2、开设分店。此种方式需要书吧有足够的影响力和名气,需要一定的时间积累。
有关创业成功分享感悟心得体会范本二
从1999年武汉大学生李玲玲成为中国大学生自主创业第一人到如今,已经有近10年的时间。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创业者出现在我们身边,大学生创业,已经不再作为一个名词而存在,真实的人物,多彩的经历,让我们感受到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活力。通过这些已经创业的大学生们,我们尝试着勾勒青岛大学生创业的群体与现状,探寻大学生的创业之路。
20xx,对于青岛的大学毕业生来说,可以算得上是创业元年。仿佛是在一夜之间,创业者在我们身边涌现出来,他们有的来自青岛的高校,有的则是青岛本地人。而他们所涉及的行业,更是五花八门。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大学生创业的群体正在崛起,这些"80后"的创业者们,正在用自己的行动开辟一个属于自己的领域。
高玉龙、李超,创立青岛十年环境艺术设计有限公司;林小平,创立u 瑜伽馆;唐崇云、张永涛,创立青岛城市在线;聂名勇,创立青岛新领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肖一阳、杨专,创立青岛科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这些人,都在20xx年前后创立了自己的公司,将自己的身份,从学生转变为商人,他们,代表着当代大学生关于创业的理想。
20xx年7月,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指导中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72%的被调查者有创业意愿。20xx年来自上海的一份调查报告则显示,怀有创业梦想的学生比例超过七成。来自青岛理工大学的一份调查也显示,有93.1%的在校学生认同"创业是一种生活方式和人生体验"。
虽然青岛的大学生创业者谈不上多,但他们从开始出现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我们无法对这些人的创业范围进行归类总结,他们有的是结合自己的专业--像高玉龙、李超等人,有的则与自己的专业无关,像创办瑜伽馆的林小平。"对于创业,如今青年人的定义还是比较宽泛和多元的。"青岛理工大学学生处处长沈文青告诉记者,调查显示有超过半数的大学生认为不管是"几个人合伙开个小公司"、"经营一家it公司"、"摆摊卖东西"、"开一家小饭馆"、还是"在网络上开一家商铺"都算是创业。
"在刚上大一的时候,读过一本关于大学生创业的书,上面讲了几个清华大学生创业的故事,我备受鼓舞,就决心以后一定创办自己的公司。"因为自己的创业经历,被评为20xx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的聂名勇说。他和记者谈到自己的创业时表示,现在社会的整体环境还是有利于大学生创业的,自己作为一名在校生,注册了公司,有人质疑也有很多人鼓励,"有些人认为我创业现在还不成熟,从经验、资金和精力来说,都不适合创业。但也有很多人鼓励我,支持,赞同我创业,认为年轻人应该闯闯。"
像聂名勇一样,肖一阳和杨专凭借他们在大学里学到的网络技术和打工做网页挣来的收入,毕业后的第二个月,就创建了青岛科晟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肖一阳说,他父母都希望他有一个安定的工作,毕业创业艰难,家里也没有经商的亲友,"安逸不是我们想要的,只有不断的挑战、不断的前进才是我们的归宿。"肖一阳说。随着公司的成立和一个又一个业绩的取得,现在肖一阳的父母已经从最开始的反对转变为支持,家里为了支持肖一阳,也对公司的发展进行了投入。
比起他们,高玉龙和李超更要幸运一些,从设想开网吧到卖藏饰品,到最后干自己的老本行--设计。他们一路上都有师长和好心人的帮助。给自己干,两人说
创业成功分享感悟心得体会范本 创业经验分享心得体会(六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