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学生实用 沂蒙精神的感悟(七篇)
从某件事情上得到收获以后,写一篇心得体会,记录下来,这么做可以让我们不断思考不断进步。那么心得体会该怎么写?想必这让大家都很苦恼吧。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主题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学生实用一
是啊,长征,对于我们这一代人来说, 已经成为一个老外婆的传奇故事。然而,随着岁月的流逝,长征精神以越来越深刻的魅力,吸引着众多的人到长征路上去追寻、去思考。老师告诉我们在二万五千里的漫漫征途中,每天都有很多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在长征中,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在战斗中刚刚入党的警卫员,在过草地时,为了抢救陷入泥沼的文件箱,献出了年仅18岁的生命。当他渐渐沉下去的时候,手里还紧紧攥着一块银圆,这是他的第一次党费,也是最后一次党费…… 同学们,当你听到这里的时候,你难道不为我们的战士那种对革命事业和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深深感动吗?
在茫茫的雪域高原,一支红军队伍在艰难地前进,一位军需处长被冻死在雪地里,大雪覆盖了他的身体,他因此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听到这里,你可能会想:既然是军需处长,手里掌握着战士们的吃穿,在饥饿和寒冷面前,他完全可以吃饱、穿暖,他怎么会被饥饿和寒冷夺去宝贵的生命呢?难道他是傻瓜吗?不,他绝不是傻瓜,在他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比金子还要宝贵的东西,这就是为国家、为民族,勇于牺牲、勇于奉献、无私无畏的长征精神。
正是这种面对困难不低头、遇到挫折不屈服的长征精神,半个多世纪以来,像涓涓的甘泉,哺育了我们千千万万的祖辈和父辈。在新时期取得了令人骄傲和自豪的成绩。
你看,今天的印江,街道笔直平坦,公路四通八达,高楼鳞次栉比,住房宽敞明亮。安居工程、教师新村、金玉小区、花园城,一座座美丽的家园拔地而起;西苑开发区、柏香林开发区、西环开发区、文昌路开发区,让古老的印江城旧貌换新颜。
你看,西环大桥像天上的彩虹,那是印江人民腾飞的翅膀;北环大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我们的祖辈和父辈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又一幅优美的蓝图,谱写了一曲又一曲动听的华章。
同学们,当你沉溺于网络游戏,失去自我的时候;当你留连于武打小说,不思进取的时候;当你吃着肯德基,喝着非常可乐,为超级女生疯狂的时候……想一想长征吧,想一想80年前的那些人和事。
作为当代少年,我们应该有远大理想,那就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又是一次新的伟大的充满艰辛的长征。
同学们,巍巍大石墩是我们挺拔的脊梁,滚滚邛江河是我们沸腾的热血;让我们重踏长征路,弘扬长征精神,努力拼搏,去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火红的太阳,追寻金色的理想吧!
主题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学生实用二
今年是长征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参观将台堡红军长征纪念馆时指出:“我们要继承和弘扬好伟大的长征精神。有了这样的精神,没有什么克服不了的困难。我们要走新的长征路,长征永远在路上。当年的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夺取政权的长征,我们现在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新长征,这是接续进行的。我们这一代人要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深刻阐述了长征精神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是指引我们夺取新长征胜利的行动指南。
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
伟大的长征精神既是一个博大精深的思想宝库,又是一个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富矿。无论处在什么时代,无论从哪个方面进行发掘,都会产生新的震撼,受到新的激励。它的深刻内涵集中体现在“五坚五力”上。
一是坚信不疑的定力。长征途中,红军既要同围追堵截的几十万国民党军浴血奋战,又要与党内的错误思想展开斗争,还要克服无数高山大川、激流险滩的阻隔困扰。是什么力量支撑红军官兵攻坚克难,一往无前,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就是因为他们具有坚定不移的共产主义信仰,有着为全体工农大众求解放的坚定信念。长征开路先锋杨成武将军说:“许多红军战士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前途英勇无畏的献出了自己的一切,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们想到的都不是自己,而是所信仰的革命事业。”张闻天同志说:“没有理想,红军连一千里也走不了。”正是凭着这种对革命理想坚信不疑的定力,红军创造了人类历史的奇迹,谱写了壮怀激烈的英雄赞歌。
二是坚韧不拔的毅力。翻开长征的历史,看看这些令人震撼的数字:中央红军翻越大山18座、跨过大河24条,历经八个省份两万五千里;几乎每天都有一场遭遇战,平均走365里方能休整一次,日均行军74里.....而这些都是在经历封锁、缺盐、饥饿、疾病、瘟疫等极度困难条件下进行的。他们爬雪山,过草地,吃野菜,啃树皮,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处处挑战生命的极限。是什么力量使他们具有如此顽强的生命力和无坚不摧的战斗力,那就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英雄气概和坚韧不拔、坚持不懈的毅力。他们把这种精神发挥到了极致,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三是坚如磐石的合力。在整个长征中,红军上下之间、官兵之间、军民之间,无时不体现着同甘苦、共患难、心连心的同志情、战友爱。朱德总司令多次把伤兵扶上自己的战马,自己却徒步前进;右臂重伤截肢的红军师长贺炳炎,不但让出坐骑给伤病员,而且还为之牵马引路。许多红军将士宁肯自己挨饿也要把所剩不多的干粮让给战士,宁肯自己牺牲也要抢救战友的生命。在极度缺吃少穿、缺医少药的困境中,官帮兵、强帮弱、大帮小、有帮无,大家互相支持、互相鼓励,形成了团结友爱、坚如磐石的合力,才使红军成为打不倒、压不垮、拖不烂的钢铁洪流。
四是坚强后盾的伟力。战争的伟力在于民众之中。人民是革命的母亲,革命是为了人民。长征伊始,红军就把联系群众、宣传群众、武装群众作为自己的重要任务。每到一地,都向群众宣传自己的主张,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打土豪、分田地,领导群众争取自身利益。在红军政策的感召下,各族人民纷纷慷慨解囊,支援红军。仅阿坝地区,就为红军筹集粮食1000万公斤,还有大量的牲畜和食盐。正是有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支持所形成的坚强后盾,才使红军一次次化险为夷,转危为安。
五是坚不可摧的强力。遵义会议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军队的核心领导地位。从此,四渡赤水、巧夺娄山关、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奇袭腊子口、大胜直罗镇,等等。不仅演绎了战争史上一个又一个战争奇观,而且在斗争中逐步形成了以毛泽东为首的坚强领导集体。即使张国焘自恃人多枪多,企图分裂红军,却最终遭到可耻的失败。这说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正确领导一旦形成,无论是外部敌人的进攻,还是内部错误路线的干扰,都无法撼动这个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这是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
毛泽东同志说,中国革命的胜利,只是万
弘扬沂蒙精神心得体会学生实用 沂蒙精神的感悟(七篇)
声明:除非特别标注,否则均为本站原创文章,转载时请以链接形式注明文章出处。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